从陈玥案例再谈基层民警教育训练工作的反思与建议_江油有雨_新浪博客

56凌晨,还有一个月就要当爸爸、年仅30岁的四川泸州江阳区公安分局南城派出所民警陈在处警过程中牺牲了。陈的牺牲让我扼腕痛息,也让我陷入沉思。

虽然是极端个案,陈案例却如一记早春惊雷!出生xx世家、2000年xx院校毕业参加公安工作的陈先后在基层多岗位工作,应该说,陈缺乏的不是警务技能,也不是教育训练,但我还得大声疾呼,陈案例再次警醒我们:公安机关的教育训练工作是该反思的时候了!基层公安机关的教育训练工作也是必须改革和改变的时候了!

在公安队伍建设中,民警教育训练工作居于先导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民警教育训练工作十分重要、十分迫切、十分必要。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近年来,公安机关坚持“三个必训”制度,广泛开展“大练兵”活动,特别是四川省公安机关还结合实际开展了“三大主题”活动。作为县级公安机关一名负责教育训练工作的同志,这几年,我们明显感觉到,不但没有从民警教育训练中受益和有明显改观,相反,由于各种限制和先天性不足,民警教育训练工作逐渐成为县级公安机关的“工作负担”!参加教育训练也逐渐为基层民警的“情绪厌倦”!仅从客观条件上讲,县级公安机关民警教育训练工作普遍面临共同的“四缺”难题,教育训练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

(一)缺师资——“跟谁练”的问题。县级公安机关没有专业教官,自聘的“小教员”都不同程度存在理论知识不系统、实践操作经验缺乏归纳提升、眼界不开阔等问题,加之没有精力潜心研究,“小教员”素质参差不齐、普遍不高。同时,聘请专家教授的经费又难以保证,“跟谁练”的问题没有解决,民警训练的目的性、积极性可想而知,训练的质量、效果可想而知。

(二)缺教材——“练什么”的问题。没有现行的训练教材,或者训练教材跟不上形势发展和当前公安工作的现实需要,无论是政治还是法律、法规、公安业务等训练教材,要么纯理论、要么缺乏实践操作性,“练什么”的问题没有解决,基层只有想到什么练什么,随意性大。

(三)缺基地——“在哪练”的问题。在西部四川很多县级公安机关虽然建立了专门训练场地,但地震之后成为危房,无法使用,“在哪练”成为当务之急。即使有训练基地的县级公安机关,也因“后勤保障”和“服务工作”两项工作跟不上,严重影响参训民警饮食、休息和健康,影响参训民警的训练积极性。试想一下,县级公安机关建立培训基地相当于办培训学校,由于经费保障问题,成立常设性的后勤服务团队不大可能,但是临时拼凑的班子又无服务质量保证,更不说培训学校的日常管理、日常维护和其他运转。没有基本的服务,参训学员的积极性可享而知。

(四)缺时间——“什么时间练、练多长时间”的问题。西部公安机关警力普遍短缺紧张,特别是县级公安机关中心工作和临时性勤务太多,基层疲于应付,按照要求,除了岗位练兵,其他训练特别是“战训合一,轮训轮值”要集中,集中却抽不出时间和警力,“什么时间练、能练多长时间”的问题没有保证。

话还得说回来,不管是专业xx学院的培养,还是基层公安机关的“三个必训”制度,多年来,虽然我们进行了尝试、探索和改新,但教育训练工作并没有真正贴近实战,并没有真正从培训体制、教学理念、课程设计、教授方法等环节进行系统改革,我们的xx培养模式并没有从骨子里改变:

革命化的教育、统一化训练、格式化操作、程式化培养,民警教育训练工作还在逐步走入形式化、应付型的“死胡同”。

站队列、练敬礼、学文件、踢正步已经成为基层练兵的“四步曲”,甚至采取“台帐练兵”、“资料练兵”的办法,完成任务,应付检查。

即便一些公安机关按照要求落实了民警教育训练工作,由于没有从实战出发,没有结合实战,理念陈旧,方法单调,教育训练的结果只能是劳师动众,劳民伤财,没有产生应有的效益,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基层一线执法值勤民警在工作中,不是缺乏相应的警务技能,而是普遍缺乏“三大理念”:

(一)缺乏自我保护理念。对xx自身来说,“以人为本”首先应该是“保护自己才能有效的消灭敌人”的安全理念,这种理念应该是专业培训的最重要课程,应该教化成为民警的一种职业化自觉行动。可是,基层一线很多民警在处置警情的过程中,潜意识的把一切需要处置的情况都作为“内部矛盾”对待和解决,首先想到的是“调解”和“服务”。压根就没有警惕性,压根就没有预见到对象的敌对、凶残,一律温和处理、随意对待。结果,令人痛心。

(二)缺乏战术理念。由于“特权思想”的残余思想影响、“英雄主义”传统教育、“空手夺白刃”的对抗方法,以及形而上学的培训模式,所以,即使学习了,民警也很难结合和运用到实战中。特别是临战的压力状态下,普通民警更是把“战术三宝”(距离、掩体、武力戒备)忘记到九霄云外,很难把平时训练的技术动作做出来,随随便便、大大咧咧,凭着自己的热血之躯就冲上去。结果,同样令人痛心。

(三)缺乏使用武力理念。枪是公安民警首要的武力手段,但基层一线民警普遍没有用枪习惯,很多基层一线执法值勤民警甚至早已害怕用枪。我们假设,即使陈或者他的同事开了枪,他们敢负责吗、他们能负责吗?由于内部长期“用枪”问题因噎废食的宣传教育,枪,已经是基层一线执法值勤民警的心理负担了!这是真正在基层一线执法值勤民警的悲哀,这种结果,不但痛心,更无法言表。

按照《中共公安部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意见》要求,结合陈案例,谨对基层公安机关民警教育训练工作提出以下五个建议:

(一)探索建立民警教育培训责任体系。学院专业培训、地方“三个必训”、年年都有“大练兵”,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不缺乏教育培训的时间和过程,问题出在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果,而关键问题在于没有建立教育培训责任体系。由于没有责任制,我们逐渐发现,一些专业培训学院或者专业培训机构,已经逐步异化为追求经济效益的“自主经营”实体了。一旦落实教育培训责任制,如果xx没有受过正规、足够课时量的训练或在实战中出现明显非主观过失,那么,就要追究各级“警务训练机构”或者承担专业训练任务教官的责任,保证“以练为战”的思想贯彻落实,保证训练不搞花架子,保证训练手段要科学合理。

(二)在市级以上公安机关建设模拟实战训练场地并分级承担训练任务。在市级以上公安机关利用政策、经费、人才等优势条件,建设地区性民警综合实战训练基地,这样可以避免在县级公安机关建基地而经费保障和日常管理、服务不到位的情况。同时,县级公安机关可以收集利用典型案件开发实战训练软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模拟实战场景,使xx在训练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达到训练效果。建议“轮训轮值,战训合一”此类大面积、10天以上较长时间集中的民警训练工作,以及“小教官”培养工作统筹到市级公安机关以上综合训练基地承担,这样做至少可以实现民警教育训练的基地、师资、管理、效果“四大保证”。县级公安机关主要承担与业务工作结合紧密的、3天以下的短期岗位业务技能训练、岗位练兵和体能练兵工作,避免民警教育训练工作重形式、走过场。

(三)积极推行教官制。较高水平的教官队伍是民警教育训练的重要保证。建议省级公安机关教育训练部门要建立一套从基层一线遴选教官、培训教官、考核教官、轮换教官,以及教官责任制等有关教官的系列制度。注重从基层一线实战中发现、选拔、培养、运用教官,不但能为民警教育培训带来新内容,减少与实战的差距,也能减少传统“教师”教学的模式影响,让一线民警能够学以致用。

(四)打牢民警“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有效的保护自身安全才能更有效的打击敌人。要把个人英雄主义彻底从每名民警的心中铲除,每名民警都要牢记将“加一”理念”(在运用战术时要时刻意识到,可能还有至少一个以上未被发现的犯罪分子),不被简单的案情表面现象所迷惑,一定要树立“简单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潜在的危险”的意识。每次处警时,每名民警都要对现场的情况进行形势评估,并做出正确的判断。处理案件或抓捕犯罪嫌疑人时,战斗小组的成员必须保持相互沟通,灵活运用“战术三宝”,在处于劣势或情况不明的情况下,坚决不可以贸然行事。

(五)全面推动“从实战出发”的民警教育训练模式。在日常民警“大练兵”教育训练工作中,要尽快走出“重学习、轻操作;重理论、轻实战;重队列、轻技能”的训练误区,采取实战演练、模拟训练、案例教学、专案课堂、讨论答疑等方式,切实解决民警教育训练针对性不强、重点不突出、特色不鲜明、专业不具体的问题,提高一线执法值勤民警的实战能力。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从陈玥案例再谈基层民警教育训练工作的反思与建议_江油有雨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