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木素伊红( HE)染色
 苏木素伊红( HE)染色

•     {dy}节 染色的基本知识

•     第二节 苏木素-伊红染色法
{dy}节 染色的基本知识
•     染色术语
•     1 染色:使染色剂和组织细胞结合,产生特定的颜色以利观察。
•     2 酸性染料:有一个反应性酸成分,能产生H+,使其本身带有负电荷的染料。
•     3 碱性染料:有一个反应性碱成分,能产生OH-,使其本身带有正电荷的染料。
•     4 中性染料:酸性染料和碱性染料的复合物,其酸碱成分都是反应性成分。
•     5 直接染色:染色剂和组织可直接结合着色。
•     6 间接染色:必须有第三种成分-媒染剂参与,才能使染色剂和组织有效的结合起来。

•     7 进行性染色:组织成分自浅至深,当达到所需要的强度时,终止染色。
•     8 退行性染色:先把组织过度浓染,再用某些溶液脱去多余的染色剂而达到适当的染色程度。
•     9 分化:选择性的除去多余染色剂的过程。
•     10 蓝化:用碱性溶液(自来水、饱和碳酸锂等)处理已分化的切片,使苏木素的颜色显示最强的方法。
•     11 媒染剂:对染料、组织细胞都有亲和力,并能把它们联系起来的一种物质。
•     12 促染剂:能加强染料和组织细胞的结合能力。

•     13    正色反应:{zh1}目的物质所呈现的颜色与染色剂的颜色相同。
•     14    变色反应:{zh1}目的物质所呈现的颜色与当初颜色不同。
•     15    发色团:染色剂分子中,能够显示颜色的基团。
•     16    助色团:染色剂分子中,能促使染色剂和组织细胞相结合的基团。
•     17    色原:含有发色团的苯环化合物。
•     18    荧光染料:在荧光显微镜下,能显示荧光的染料。

19 常见染料发色团:
   偶氮基 -N=N
   亚硝基 -N=O
   硝    基 -NO2
   羰    基 -C=O
   烯    基 -C=C

  
•     20常见染料助色团:
•        氨    基    -NH2
•        羧    基    -COOH
•        羟    基    -OH
•        磺酸基    -SO3H
•     
染色剂
•     标准
•     具有鲜艳透明的颜色,且能与组织细胞结合,从结构上说就是必须有色原和助色团,单有色原的化合物对组织细胞无亲合力或易被褪色,具有助色团的染料才有电离的能力,能形成一种盐类染料。
分类

•     1 按来源
  
   A xx染料:苏木素、胭脂红、地依红番红花、石蕊、靛蓝。

•     B 合成染料:甲基绿、苯胺蓝、亮绿等,种类最多。

•     C 无机化合物染料:硝酸银、氯化铜等。

2 按用途

•     A 胞核染料:苏木素、胭脂红等。

•     B 胞浆染料:伊红、酸性品红、亮绿等。

•     C 脂质染料:苏丹三、油红O等。
按发色团
•     A 亚硝基类:萘酚绿B。
•     B 硝基类:苦味酸。
•     C 偶氮类:桔黄G、苏丹类。
•     D 醌亚胺类:亚甲蓝、中性红。
•     E 山叮类:哌洛宁、伊红。
•     F 苯甲烷类:品红、亮绿。
•     G 蒽醌类:茜素、胭脂虫酸。
染色中的注意事项
•     1 染色器皿一定要清洁。
•     2 注意核对染料的有效期、分子式。
•     3 影响染色效果的是染色剂的新旧、浓度、PH值,环境温度及染色时间。
•     4 染色过程中要随时镜检。
媒染剂和促染剂的区别
•     1 促染剂本身不参加反应,而媒染剂直接参加反应,它与染色剂直接形成沉着在组织间的有色物质-色淀。
•     2 促染剂对染色反应起加强作用。一般说来,无促染剂参加反应,反应也能进行,只是反应的强度不同;而媒染剂则在一些染色反应中是必不可少的。
分化剂
•     1 酸性分化剂:主要为盐酸、醋酸等。常用0.1%-1%浓度的水溶液或70%的酒精溶液。
•        反应原理:组织在酸性溶液中,吸附氢离子而带正电荷,从而使带正电荷的碱性染料脱掉,完成脱色作用。

分化剂

•     2 氧化分化剂:主要为苦味酸、高锰酸钾、高铁氰化钾等。
•     
•      反应原理:利用“漂白作用”无选择的脱掉切片上的着色,但对一些结合力较强的部位则不能彻底的脱色,而留下了适当的颜色。

分化剂
•     3 媒染分化剂:在染色时起媒染作用,而 染色后则可用来脱色,即为媒染分化剂。主要为钾明矾、铁明矾等。
•      反应原理:根据媒染剂定义,用质量作用则可完成分化。当脱色用媒染剂量大于染色中所用剂量时,占有压倒优势的媒染剂就能把已经和组织细胞相结合的染色剂夺取过来,完成脱色。


•     小   
     染色的原理染色就是染色剂和组织细胞结合的过程。可从物理学和化学角度来解释。浸染与染色的区别,何为进行性染色、退行性染色、分化。直接染色、间接染色、媒染剂、促染剂染色原理。分化剂的种类,生物染色剂的要求。何谓发色团及其种类,何谓助色团及其种类。染色剂化学性质分类及判断酸碱性的标准。
第二节 苏木素-伊红染色法
•     苏木素(Haematoxylin)染料的简介:
•      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染色剂,是苏木树中提炼出的黄褐色粉末,易溶于乙醇,也可溶于热水,其本身无染色能力,但经氧化后能氧化为具有染色性的苏木红。对细胞核、线粒体、髓鞘、肌原纤维等有良好的染色效果。
伊红(Eosin)染料简介
•     是胞质常用的染色剂,属于山叮类染料,化学名称为四溴荧光素二钠盐,常用伊红B(Y)的0.5%水溶液或酒精溶液 ,伊红B偏兰色调,伊红Y偏黄色。
染色剂的常用配方
•     1 Harris 明矾苏木素液:
•     甲液:苏木素1克,纯酒精20毫升,混溶。
•     乙液:钾明矾20克,蒸馏水200毫升,加温溶解。
•     在乙液呈小沸腾状时,将甲液缓缓倒入,继续加热煮沸1分钟;停火后缓慢的加入氧化汞0.5克,文火加热煮沸1分钟后,迅速放入冷水内冷却,冷却过滤后即可应用。
2 Ehrlich苏木素液
•     甲液:苏木素2克,纯酒精100毫升,混溶。
•     乙液:钾明矾15克,蒸馏水100毫升,混溶。
•     丙液:甘油100毫升。
•     丁液: 冰醋酸5ML。
•     将乙、丙液混合调匀后,再将甲液混入、调匀,加入丁液置于阳光充足处,松掩瓶口1-3个月即成。
3 0.5%伊红酒精溶液
•     伊红Y(B)0.5克,80%酒精100毫升,混溶。
4 酸化伊红酒精溶液
•     将伊红Y20克溶于蒸馏水500毫升内,再加浓盐酸10毫升,充分搅拌均匀,过夜。析出沉淀后用大号滤纸过滤,弃去滤液,用蒸馏水反复洗涤滤纸上的沉淀;然后将滤纸和沉淀置于370C温箱内充分干燥。{zh1}用95%酒精1000毫升把它配成饱和液储存。使用时,取一分饱和液加95%酒精2-3份混合后应用。
石蜡切片染色法
•     1 自温箱中取出切片后,立即放入二甲苯1、2中各5分钟。
•     2 入纯酒精1、2中各5分钟。
•     3 入95%酒精和80%酒精中各5分钟。
•     4 入自来水洗涤。(至此称为下行“入水”)
•     5 入苏木素染液5-10分钟。
•     6 自来水洗。
•     7 0.5-1%盐酸酒精分化数秒钟。
•     8 充分水洗蓝化30分钟。
•       0.5-1%伊红1-2分钟。
•     10 80%、95%、纯酒精1、2各5分钟。
•     11 二甲苯1、2中各5-10分钟。
•     12 中性树胶封固。

注意事项
•     1 染苏木素前,如果其表面有一层晶亮物质(过氧化物),应除掉以避免污染切片。
•     2 根据苏木素的新旧程度决定染色时间。
•     3 盐酸酒精分化无特定的时间限制,主要依靠工作经验,分化时间过长会影响伊红着色。
•     4 自来水洗蓝化时间的延长,可减少以后切片的褪色程度。
•     5 封片时,要防止切片中出现气泡,所滴封固剂要适量。
•     6 染色结果的判定应以胞核呈蓝紫色,胞浆、胶原、肌纤维、嗜酸颗粒呈桃红色,弹性纤维呈明亮的桃红色为准。
郑重声明:资讯 【苏木素伊红( HE)染色】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