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灵【普及篇】--philosophia(爱智慧)

身心灵【普及篇】

集结了以往所写的七篇文字,相信读完,你对身心灵及超个人心理学会有初步的了解.

1.身心灵书籍热销的背后
2.灵性复兴:灵魂与感官的交融
3. 以伟大的爱去做微小的事
4.何为内在工作
5.踏上静修之路
6.没有坏人只有没被好好爱过的人
7.开悟的七大元素及灵性领悟的四个阶段


身心灵书籍热销的背后

陈寿文

身心灵书籍提倡一种生命的阅读

主流社会一向有一层意识滤网,凡是无法通过这层滤网的经验(大多属于精微次元),多半都会被排除掉,或是被压抑到潜意识底端,因而形成了身心灵各个层次的扭曲和病态。主流社会向外追求物质享受、成就、赞美、情绪的满足之类的活动,在本质上就是身心解离和不知不觉的,所以时间久了,势必会因奴隶身体、忽略最核心的存在本体,而导致能量阻塞及耗损过多、无法真正享受活在当下的丰盈感,一种纯属精神性的轻安境界。

事实上,只有当这种轻安境界出现之后,人才可能往高层意识(超越个人性的第七、八、九层意识阶层)发展。换言之,主流社会大部分的人仍停留在意识光谱非常初阶的状态。这里面{zd0}的阻力之一就是媒体。无论中外或东西方世界,媒体一向是精微意识发展过程中的绊脚石,因为它反映的就是那层带着犬儒色彩的滤网的作用力──一切高层意识的展现,都会被它以质疑甚至否定的态度过滤掉。幸好因特网打开了一扇窗口,使我们能自由地浏览,但良莠不齐、百家xx的信息世界,也很容易造成误导,令人无法直捣黄龙地契入身心灵的精髓及核心,而只是在外围打转,因此能掌握住身心灵精髓的出版品,便成了使人深化的和不致误入歧途的重要工具。

几本热销的身心灵书籍

《不可思议的生命:胡因梦自传》,2006年8月,立品图书

《恩宠与勇气》(美)肯?威尔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3月

《爱的觉醒》克里希纳穆提著,胡因梦译,立品图书,2007年

《当下的力量》(德)埃克哈特?托利著,2007年10月

《遇见未知的自己》 张德芬著,华夏出版社,2008年1月

《xxx:灵性的觉醒》艾克哈特?托尔著,立品图书,2008年7月

《懂得爱:在亲密关系中成长》(加拿大)麦基卓 黄焕祥著,立品图书,2007年5月

《不抱怨的世界》(美)威尔?鲍温著,博集天卷出品,2009年4月

热销背后是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的。

灵性 spirituality,来自拉丁语词根spiritus,其本意是“呼吸”,意指生命的呼吸。

灵性的基础是这样的信念:即现实存在两个维度:物质的与非物质的。物质的现实,指的是可见事物的世界,及我们通过五种感官所感知的世界。

非物质的世界,是艺术家、神秘主义者、诗人。预言家和哲学家描述了数千年的世界,它不可见,不能通过五种感官来感知。但我们在这一维度中,寻找我们最深厚的价值和意义。灵性存在于这个非物质的世界里。

灵性是滋养一个人灵魂、发展其精神生活的过程和结果。尽管许多人是在传统宗教的语境下实现这些的,但必须承认,宗教只是灵性发展的一种路径,还有许多种不同的路径。因此,灵性是所有滋养自己的灵魂、发展自身的精神生活的人们都可以接近的,无论他们是在传统宗教的围墙之内还是之外。

从上世纪60年xx始,人们正在进行一次灵性革命。

灵性革命的核心在于,在西方的2000年历史里,灵性{dy}次脱离了传统的宗教。在美国,我们可以看到它在近期的表现,这就是发生于过去30年的三波变化。

{dy}波:人的潜力运动

{dy}波是1960年代的人的潜力运动。马斯洛(Abrahm Moslow)是这一运动的发起者之一,他把人的灵性看作是一个人心理成长或自我实现的主要因素。马斯洛对大部分有组织的宗教无动于衷,但他却深深地涉入灵性。在《宗教、价值和高峰体验》(Religions, Values, and Peak Experiences) 一书中,他写道:

我想表明,灵性价值具有自然主义的意义,他们并不是有组织的教会所独自拥有的,它们并不需要超自然的概念来证明自己,它们恰恰是在适当扩展了的科学的管辖之下,所以,它们是所有人类的普遍责任。

马斯洛并不反对实际存在的有组织的宗教,但他批评的是任何教会或宗教声称自己对灵性的垄断,并拒绝承认灵性的人类普适特点。

1960年代,在马斯洛等人的启发下,在这十年“时代精神”的影响下,许多年轻人脱离了他们父母的宗教,寻求比较个人化的、相关的灵性形式。虽然人的潜力运动本身在1970年xx始衰落,但它所促成的对灵性的追求却仍在继续。1978年的一项盖洛普调查显示,有一千万美国人转向了东方宗教,九百万人涉入某种形式的精神诊疗。

第二波:新时代运动

1980年代,第二波变化在全美国爆发,其形式是新时代运动。《新时代杂志》(New Age Journal) 于1983年创刊时发行了50 000册,在80年代结束时,其发行量已达20万册。其读者有95%受过高等教育,户均年收入达$47 500。

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被这场新时代运动所吸引——包括沟通、再生、忆旧事诊治,精神疗法、新时代音乐,甚至包括作为该运动的物质诱惑的晶珠、晶锥和水晶。该运动产生了无数的文章、书籍、录音、录像、团体和研讨班。在许多方面,新时代运动是一种精神拼贴画,是从许多地方和传统中引入的精神快餐,被精神饥渴的美国人急切地效仿。

在新时代运动的早期历史中,它的某些部分看起来与“匿名酗酒者”和其他“12步法”修炼相重叠或结合,这些方法在若干年里强调恢复过程中灵性的重要性。尽管新时代的灵性与恢复运动的灵性不是一回事,但它们相互支持和加强。因此,美国朝向灵性的运动扩展得更大。关于爱、诊疗和灵性的书籍一再列入畅销书榜。沉湎于灵性旅程的复归,几乎成了一种时尚:从好莱坞明星到政治人物,xx人士都出来告白自己的耽迷,承认作为其诊疗部分之一的精神再导向。

第三波:灵性复兴运动

在1990年代初,第三波变化开始形成,它明确地区别于前两波。这就是灵性复兴运动。

1991年,托马斯?莫尔(Thomas Moore)的《灵魂的关照》(Care of the Soul) 出版,在几个月以内便上了畅销书榜。不久,市场上蜂拥而入大量关于灵魂的书籍、影带、研讨会和会议。在此之前,主要与宗教或清教徒联系在一起的“灵魂”一词,一下子从这些限制中挣脱出来,被用来描述从灵魂故事到亲密关系的每样事物。

这三波变化对于美国的灵性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它们有助于隔断宗教与灵性的历史联系,并产生了一代全新的美国人:他们懂得自己有可能是精神充实的,同事又不是宗教的。

荣格派学者希尔曼(James Hillman)曾经指出,精神和灵魂是我们经常相互替换使用的两个词,但实际上它们的含义相当不同。精神关涉高度;灵魂则关涉深度。青年时期是精神的时期,它关涉攀登高峰,为成功和成就而奋斗;中年期则是灵魂的时期,它关涉下降到深处,为生命的后一般培育新的价值观。在青年的门楣上写着:“精神研讨会”,而中年的门楣上写的是:“灵魂锻造”。
人的潜能开发和新时代运动主要是精神的运动。它们关涉上升、成长、实现和扩展。随着出生高峰期的人们{yt}天长大,反映朝气蓬勃的青年精神的人的潜力运动告诉我们说,如同西格尔(Jonathan Livingston Seagull)所言,我们的潜力是无穷的,我们可以越飞越高,越飞越快。马斯洛告诉我们,我们可以攀登自我实现的阶梯,达到自己的{zg}潜力。类似地,新时代运动反映了这一代人进入青年成熟期的扩展精神,以及1980年代的乐观精神和经济扩张,它告诉我们,精神成长和经济成功是没有顶点的。

现在,到了1990年代,随着美国婴儿潮一代人进入中年,他们开始向下降落,创造了朝向灵魂的运动。。

这场灵性革命在人数众多的战后出生高峰期的一代中找到了自己的人员基础。然而,如果得出结论说,这场革命只是这代人的现象,那就错了。这场精神革命是更广泛的文化上的时代精神的一部分,这种精神已经集聚了几个世纪的力量,现在则横扫西方社会,使之进入一个xxx,导向一种新的精神生活。

70年代末,新时代运动传入台湾,王季庆联合孙春华,胡因梦出版《新时代丛书》。

“新时代运动”(New Age )是指“宝瓶座时代”(The Aquarian Age),西方神秘学认为现在是一个转型期,正准备进入“宝瓶座时代”。“宝瓶座”象徵人道主义。人类由追求社会的、物质的、科技层面的进步,将演进到注重“心灵”、“精神”层面的探索,找到超越人种、肤色、民族、国籍以及宗教派别的人类心灵的共通点,认知人类的“同源性”和“平等性”,从而达成“四海一家”与“和平”的远景。

几个{zh0}最有力的观念:
  
一、我扪皆为“神”的一部份:传统的“神”,是一种超越的“外力”,父性的、xx式的判官。“新时代”则倡导这个“一切万有”、“宇宙意识”、“生命力”、 “能量”为一切的源头、本体、本来就有、不生不灭、不来不去,而我们皆为其一份子。大涅槃经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皆可成佛,”我们本质上是不灭的精神体,无形无相。这个“一切万有”正如朱子在中庸导言里所说的“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於密”。往“本体”未彰显展布为“现象界”之前,在无时间无空间性中,它寂然不动时,是孕含万有的“空”,它的创造力和梦化成了现象界。而我们那纯心灵的部份进入钊肉体,来体验物质实相,心灵是不灭的本体,宇宙是“如幻如化”的现象。陆象山说过“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又说“万物森然於方寸之中、满心而发”。
  
二、你创造你自己的实相:也就是“万法唯心造”。我们都是自己命运的主宰,我们不必受外界任何xx的摆布,不能再恕天尤人,而必须对自己的一切负起责任。外界的I切,只是我们内心世界的投射,我们在此“自编、自导、自演”一出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好戏。
  
三、肯定人生的意义:不虚无,不悲观,把人生当作学习的过程,去面对我们自己创造的“实相”。人生提供了我们的心灵能直接体验物质实相的机会,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五光十色的现象界,我们发挥创造力、想像力,最要紧的是,入世的生活,使我们生出悲悯之心。纯知性的思考必须加上人生经验、沉思反省和直接的感触才能酿成“智慧”。在人生的戏里,又不可一头栽进去地过份入戏,还得能“抽离” (detach),作一个观者,才能去除“我执”,才有希望了悟“无限心”。佛家所倡 “悲智双运”放诸四海皆准。
  
四、道德的内在性:没有“天堂”和“地狱”。(除非你的信念造给你一个)。没有“人格化的神”来审判你。道德不应是规律的道德(morality of rule)而是德性的道德(morality of vertual)。孟子说“仁义内在”,道德是无条件的无上律令,是无所为而为,不靠宗教的戒律或国家社会的规定。所谓“良知”就是我们内在的“神”,每个人只要反躬自省,都明白应如何做,这就是“自律道德”,肯定了人的“性善”,没有原罪,也没有永罚的恐惧。这对传统基督教义下生长的西方人有非常的震撼力。罪恶感和恐惧只是人发明了来控制人的手段。天罗地网刹那间消失无踪,而入可以在喜悦、坦荡中做个“自在的人”。
  
五、心身健康是自然状态:现代医学越来越发现人身体的疾病绝大多数起自心理的因素。“新时代”更有些人主张身体的自然状态应是健康的,而疾病(disease)来自心的不适(dis-ease),因此只要自己能改变,或在他人帮助下改变心理状态,就可恢复健康。而西医由“xx医头,脚痛医脚”的支离状态也渐进而注重整体(holsitic)xx。
  
六、环境保护:为了人类的存续问题,为了给我们及後代一个更美好的生活空间。人们开始觉醒不能只盲目地“开发”或短视地滥用xx资源。基於“爱生命”,便得负起自然界的协调者、保育者的角色。“我们的”地球的种种变化,如臭氧层的被破坏、森林的消失、气候的失常、资源的滥用、污染的泛滥等等,几乎都是全球的影响,需要人们共同的关注和努力,也促成了“地球村”的观念。“爱生”与“惜福”当是 “新时代”的特质之一。
  
七、无条件的爱(unconditional love):“一切万有”的本质就是无条件的爱,是在所有上面所说的那些概念之後的一个共通性。中国人说的天(乾)是阳性创造原则。地(坤)是阴性的滋育原则。西方宗教的“神”代表阳性的“意志”,即创造原则,而“圣灵”代表阴性的“爱”,即滋育原则。万物都生自这阴阳的交感。“新时代”倡导“无条件的爱”,是基於我们的“神性”,及我们都是同源的兄弟姐妹。这不是“贪爱”,不带私欲,不带强迫性,不是“己所欲,施予人”;而是温柔地接受,温暖地关怀,并且是由爱自己开始。认识自己内在的“圆明自性”,因而自爱自重。把这爱扩而充之,像阳光一般地普照,无条件、无要求、无批判。这种爱是不虞匮乏,源源不绝的,而且给予即获得(giving is receiving),给得越多自己越富足。“无条件的爱”简单的讲,可说是to be and let be。东方的儒、道、佛的传统里,都找得到与这些观念暗暗呼应的说法。西方正统基督教影响下的西方人,近年来从古老的西方神秘学和东方哲学、宗教里重新挖掘、汲取精神的养份,而得到了相当高明的洞见。

2009年6月10日星期三,23:46,北京野兽爱智慧居


灵性复兴:感官与灵魂的交融
  
陈寿文
  
  唯有灵魂能医治感官,亦唯有感官能医治灵魂 ----奥斯卡?王尔德
  
  科学与宗教在现代世界的首度照面在伽利略的审判法庭上,科学家当庭同意闭嘴,而教会同意不判他焚刑。许多美好的展望就此破碎,科学和宗教自此轻蔑对方,相互猜忌不已。
  
  基本上,科学采取价值中立,它告诉我们事物之实际面向是如何。电子无所谓好坏,它只是如其所是,细胞核无所谓好坏,它只是如其所是。科学描述了宇宙的基本事实,却在实质上xx不追问好或不好、明不明智、值不值得的问题。我们当然不应因为科学的缄默而加以谴责。科学的领域是真相,而非价值或是否应然。
  
  在这片缄默的气氛中,宗教说话了。人类似乎注定要追寻意义、注定了要为其日常生活寻找价值、深度、照顾、关怀、品味和意趣。如果科学不会也无法提供这些东西,大多数的男女就会另寻出路。对于这些人来说,宗教为他们的生命给予了根本的意义,为他们的存在理出了头绪,也为他们指出何谓善,何谓不善。宗教还针对最深沉的层次,声称要提供能提供能接触、沟通存有之{zj2}根基的法门,换种说法,宗教让人们信仰的是真正的智慧。
  
  事实与意义、真相与慈悲、科学与宗教,一对古怪又不搭界的鼎立双雄。科学是价值中立,宗教是价值满载,双方谁也不信谁、谁也不服谁,拼命争着要在同一个星球开拓殖民地。
  
超个人心理学家肯恩?威尔伯被誉为“意识研究领域的爱因斯坦”,他1998年完成的2008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戈尔视为最心仪之作的《感官与灵魂的交融》(the marriage of sense and soul)的任务就是:让我们懂得如何开始用双方阵营能够接受、并最终得到“和解”与“整合”的方式去思考。
  
宗教学xx休斯顿?史密斯(Huston Smith),在他的《被遗忘的真相》(Forgotten Truth)一书中指出,世界各大智慧传统实质上都蕴含着对存有巨链(Great Chain of Being)的信仰。
  
实在(reality)如层叠交织的锦绣图,从物质(matter)到身体(body)、心智(mind)、灵魂(soul)以灵性(spirit),每个较高的层次都环抱涵养着较它为低的向度,于是巢外有巢,窝外有窝,而所有的巢穴都居于存有的巢穴里面,因此,世间的每件事物和事件都与其他的所有事态相互交缠,而所有事物{zh1}又被灵性(Spirit)、神(God)、道(Tao),梵(Brahman)和{jd1}(Absolute)自身所环抱、涵养。
  
  存有巨链的称呼有点不够准确,它真正的意思比较接近存有巨巢(Great Nest of Being),每个较上层的向度涵养环抱着它下层的向度,这种状况常常被描述成“即超越又包涵”。比如,动物的身体包涵了物质构造,另外还附加了感觉、情感和情绪,石头并没有这些特性。人类心智包涵了身体的情绪构造,另外还附加了推理、逻辑等高度认知能力,而灵魂又包涵了心智的构造,另外还添加了更高层的认知和情感能力,如原型的开悟与灵视。每一层次的实在都伴有一种相应的特定知识:物理学研究物质,生物学研究身体,心理学与哲学研究心智,神学研究灵魂,而神秘学研究无形的神性、纯粹的空性和灵性体验。
  
  存有巨巢是前现代宗教的精髓。有些传统的巨巢只有三个基本层次:身体、心智与灵性。在最古老的萨满教传统中,它被揭示成地、人,天三个阶序。在印度教和佛家中,成为三大存在状态:粗钝界(物质和身体)、微细界(心智与灵魂)、自性界(灵性)。但根本的关键没有改变:实在(reality)是一系列的巢外之巢,从物质、心智直到灵性。
  
  但自从现代性(modernity)在西方崛起之后,存有巨巢几乎全数消失。现代性用“世界是平的”的概念来理解世界,认为宇宙基本上是由物质所组成,科学唯物论成为了主流哲学。依据科学唯物论的看法,物质、身体、心智、灵魂、灵性的巨巢可以全然粗暴地化约为单一的物质体系。存在巨巢不见了了,只剩下它干巴巴的{zd2}层,如怀特海(Whitehead)所言,在巨巢原有的位置,剩下的实在是“无聊的事情、无声、无色、无臭、没有终结、没有意义,只有物质来来去去。”
  
  从韦伯到哈贝马斯,各种路数的学者都提示过,我们可以用“文化价值领域的精细分化”来界定现代性,这特别意指艺术、道德与科学的精细区分(differentiation)趋势。这种精细的差异区分,是的每个领域都能创造出影响深远的发现,这些发现若运用得当,会导出诸如民主、结束奴隶制、女性主义风起云涌、医学进步神速这类的好结果。但如果运用不当,就很容易被扭曲成现代性的倒退面,诸如科学帝国主义,世界的魅力消失和统治上的极权化。
  
  自由民主崛起等彰显了现代性的尊严面,然而现代性的灾难面在于:这些价值领域并不只是相安无事地区分开来,而常常是彻底的决裂了。现代性神奇的精细分化走过了头,变成实际上的意识分裂、片断化育人际疏离。尊严变成了灾难,成长扩张变成了弊病丛生。随着价值领域开始分裂,来势汹汹、威力十足的科学,开始入侵与牵制其他领域,科学变成了科学主义(scientism):科学唯物论和科学帝国主义,迅速全面地主导了现代性的世界观。
  
  存有巨巢乃是世界重要智慧传统的精髓,它从粗疏的身体、概念的心智、微细的灵魂到自性缘起的灵性,一层一层扩大开展,也一层一层涵盖原先较低的层次。然而,现代西方崛起,改变了这种局势,现代西方成了首度彻底拒绝存有巨巢的重要文化,它只接受了存有巨巢的{zd1}界域:物质界。心智已死,灵魂无望,灵性迷失,取而代之的,是单调表面的无尽梦靥、僵化整体论的脱序宇宙,是有庞大无边的“它们”,动态交织而成无意义系统。罗素对这种处境评论说:“盲于善恶之分,昧于毁灭之举,只有全能的物质,如滚滚洪流,无情地往前流动。凡此种种,虽仍让人议论,结论却似早已定于一尊,任何哲学若欲反抗,必无立足之处。”
  
在这个科学唯物论主导的世界,欲求科学与宗教的真正整合--------这种整合,要求做到真正的异中有合(unity in diversity)。如同用一支手电筒,探照不同的洞穴:尽管光源相同,实际的探究形式,却造成了每个洞穴不尽相同的轮廓,结果当然不会让人意外,同样的光,揭示了不同的领域--------是可能的吗?超个人心理学提供了一个途径。

人类认知的三种眼睛
  
  圣波拿文彻是xx的神秘主义哲学家,他认为人至少有三种得到知识的模式--“三种眼睛”:肉体之眼,我们藉此感知时空对象的外在世界;理性内观之眼,我们藉此得到哲学、逻辑和心智本身的知识;以及默观之眼,我们藉此得到超验实相的知识。人类的“三种眼睛”相应于长青哲学(Perennial philosophy)对生命所描述的三种主要范畴,分别是显著的(肉体和物质)、微细的(心智和生命)与本因的(超越和默观).
  
  肉体之眼参与了人共有的感官经验所挑选出来的世界,有些部分是肉体之眼创造的,有些部分是肉体之眼揭露出来的,这是“显著的范畴”,是时空和物质的范畴,是由所有拥有相似肉体之眼的人所共享的范畴。肉体之眼是基本的感觉运动的智能----客体恒常性,它是实证之眼,是感官经验之眼。
  
  理性内观之眼,或较普遍的说法是心智之眼,参与了观念、想象、逻辑和概念的世界,由于现代思维有很多是仅仅根据实证的肉体之眼,所以请记得不要把心智之眼简化成肉体之眼,这一点很重要。心智范畴包括了感官范畴,但也超过感官的范畴。虽然心智之眼要依赖肉体之眼来得到大部分讯息,但心智的知识并不纯然来自肉体的知识,也不只是处理肉体的对象。我们的知识不全然是经验和肉体的知识,逻辑演绎的真理是基于内在的一贯性,而不是基于其与感官对象的关系。
  
  默观之眼相对于理性内视之眼,就好像理性之眼相对于肉体之眼。默观也超越理性,就像理性超越肉体一样。默观既不能简化成理性,也不是来自于理性,就像理性不能简化成肉体知识,也不是来自于肉体知识一样。理性内视之眼超越经验,而默观则超越理性、超越逻辑、超越心智。
  
  所有男男女女都拥有肉体之眼、理性内视之眼和默观之眼,而每一种眼睛都有自己的知识对象(感官的、心智的、超越的);较高阶的眼睛不能简化成较低阶的眼睛,也无法以较低阶的眼睛来解释;每一种眼睛都有自己适用的领域,但是若想单凭一种眼睛来xx掌握高阶和低阶的范畴,就必然造成谬误。
  
  当一种眼睛试图侵占任何其他眼睛的角色时,就会产生一种错误的类型,这种错误可以发生在任一方向:默观之眼不足以揭露肉体之眼所看见的事实,而肉体之眼也无法掌握默观之眼的真理、感官、理性和默观各自揭露自身范畴的真理,每当一种眼睛企图代替另一种眼睛来观看时,就会看得模糊不清。
  
  几乎每一种重要宗教的主要问题,都是出于犯了某种类型的错误。重点是佛教、基督教和其他宗教在他们的顶层都对{zj2}实相有{zj2}的洞识,可是这些超越语言的洞识都一律和理性真理与经验事实混杂在一起了。人类和以前一样,还没有学会区别肉体、理性内视和默观之眼,例如,由于天启和逻辑与经验事实混淆在一起,三者被看成单一的真理,于是发生两种情形:哲学家探讨并破坏宗教的理性部分,而科学探讨并破坏了经验的部分。从这个观点来看,西方的灵性被拆散了,只剩下哲学和科学。
  
  可是,在最近一世纪中,哲学根据心智之眼而有的理性体系,也被新的而科学实证论毁灭了。至此,人类的知识已缩小到只剩肉体之眼、默观之眼逝去,心智之眼逝去----人类把自己获得有效知识的工具局限在肉体之眼。
  
  科学变成科学主义,不只从肉体之眼发言,也为心智之眼和默观之眼代言,这样做的结果正落入教义神学所犯的相同类型的错误,宗教因为教义神学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科学家试图驱使科学以肉体之眼来处理三种眼睛的所有范畴,这是一种类型的错误,为此科学和世界都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于是{wy}的真理标准就是科学的标准,也就是肉体之眼根据测量而有的感觉运动检测。然而真正的问题在于:“科学家表现出的立场??????纯属夸大”,想要以部分来充当整体,于是肉体之眼对于自己看不见的,会说那是不存在的,而不是说自己看不见。
  
  我们必须了解科学知识并不是{wy}的知识种类,它只是精雕细琢的肉体之眼,还有超越科学知识的心智知识和默观知识。所有知识的结构基本上是相似的,也就是说,所有知识都包括了三个基本的成分:
  
1.工具或指示的部分:这是一整套单纯或复杂、内在或外在的操作方式,它们都具有这样的形式:“做了什么才看得到什么。”
  
2.启明的部分:这是指示的部分所引发出的特殊知识之眼,由此得到启明的识见。除了能自我启明之外,还可以产生下一个可能性:
  
3.共有的部分:这是把启明的识见真正地和其他使用相同眼睛的人分享,如果别人也同意所分享的识见,就构成了真实识见的共有证据。
  
  这是使用眼睛得到任何真知识的三个基本部分,当一种眼睛试图拿自己的知识和较高或较低的眼睛比较时,确实会使知识变得更形复杂,可是这三个部分仍然是这复杂知识的基础。换句话说,不论是什么类型的知识,指示的部分仍然要求必须训练适当之眼来得到启明,艺术、科学、哲学、默观都是如此,事实上,所有有效的知识种类都是如此。
  
  如果有人拒绝训练某个眼睛(肉体、心智、默观),就等于是拒绝看那个范畴,于是我们就有理由拒绝这个人的看法,把他排除在共有的证据之外。若有人拒绝学习几何学,就不能对毕氏定理的真理表示意见;若有人拒绝学习默观,那他对佛学真理所表示的意见就不会被接受。
  
  我们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避免类型的错误:把肉体之眼、心智之眼和默观之眼混淆在一起。不应该把超越的洞识描述成好像是实证的科学事实,因为这些事实无法以科学方法来验证,只会使整个领域很快招来荒谬叙述的恶名。我们可以自由运用科学的肉体之眼,以收集辅助的资料,也可以自由运用心智之眼来协调、澄清、批评和综合,可是不应该把这些领域彼此混淆,特别是不要把其他领域和默观的范畴混淆在一起,尤其是不要认为可以用肉体和理性之眼来“证明”超越。
  
  理性启蒙和灵性开悟使用的是同一个词:enlightenment。两种启蒙都论及最宽容的心灵、{zg}贵的灵魂,以及共通人性最深沉的命运;两种启蒙都在大声呼唤我们{zj0}的存在方式,以及我们还有何等高贵的可能;两种启蒙汇流为一,指向众生的解放,一方面是时间领域内的解放(西方理性启蒙),另一方面是超越时间层面的解放(东方灵性开悟),政治自由与灵性自由在此交织,成为一种文化的理想经纬。
  
  如果众生无法享受这两种自由,我们还凭什么谈论世界和平呢?如果任何灵性之子的脸上,都看不到这两种自由在发光,我们还有什么深刻的喜悦?如果有些灵魂无法在浩瀚无限的世界里解脱自在,我们谁能真的在夜里安睡呢?如果不同时为所有人祈祷,我们谁胆敢开始为自己祈祷?如果众生并未全都平等悠游与解脱之海,我们有谁能真的解脱自在呢?
  
  或许,政治自由结合了灵性自由,时间结合了超时间,空间结合了无限,我们最终才能得以安顿、得以静定、得以自在,以关心构造宇宙、以慈悲构造世间,以善意、亲切、喜乐接触每一个灵魂,以xx褪色的荣光点亮万事万物。真的声音、善的声音、美的声音正在召唤我们,正在以不同的说法方式召唤你和我,一起来见证有情众生的解脱。
  
  在遥远、静默、久已失落的地平线彼端,如雾轻扬,似泪婉约,这个呼唤声,依稀阵阵传来。


以伟大的爱去做微小的事

本文见《金融实务》2009年第12期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07日 

我们发现自己愈来愈孤立、寂寞,不仅与人隔离,也脱离了生命的自然网络。一个人在车内,在房子里,用手机、随身听紧紧夹住耳朵,深深的寂寞和内在的贫乏感,是现代社会最普遍的悲哀

陈寿文

  金融市场是现代社会获得财富的主要活动场所,但幸福而非财富本身,才应是参与其中个人的追求目标。获得财富的方式和日常的内心感受及使用财富的方式息息相关。很难相信一个过度投机者的个人生活能够离开声色犬马;反之,一种具有内省力、平和的心理状态必然会令获得财富的道路更加稳健扎实。因此,金融市场中人有必要了解禅修,为自己的心灵打开一扇窗,从而脱离在时间中的焦虑、价格涨跌的轮回和“钱很多、幸福很少”的怪圈

  康菲尔德(Jack Kornfield)是当代美国佛教的代表人物。成长于美国东岸一个科学与知性的家庭。一九六三年就读于达特茅斯学院,主修亚洲研究,一九六七年毕业后,前往东南亚修习佛学。他跟随南传佛教大师阿姜查五年,接受扎实的内观训练,回美国后又取得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从事心理救助工作。他身兼禅修老师和心理xx师,结合这两个领域的经验写成了这本被誉为“继《xxxxx》后又一开启智慧与慈悲的灵性巨著”的《踏上心灵幽径》(A Path With Heart)。

  照胡因梦看来:西方社会里能兼具主观的实修体验以及客观的认知能力的精英,寥寥无几,而康菲尔德可以说是其中最擅长说故事的,语言平易近人,又能恰如其分地传达灵修奥义的博学说法者,他也是将南传佛法介绍到西方的禅修大师。

  康菲尔德主张结合禅修与心理xx,将灵性修行落实于日常生活,并且将修行重点从心智(mind)的专注力和观照力转到心灵(heart)的情感疗愈能量。书中充满灵性的抚慰,提供各类初阶到进阶的修行方法,也点出物化灵性与灵性团体的潜在危险。康菲尔德不但是个说故事高手,穿插文中的诗篇、哲语更为这本优美的灵性之书增添丰富的文学性。

  自康菲尔德18岁在达特茅斯学院遇到了教授佛学和中国古典文学的陈荣捷(Wing Tsit Chan)博士,受他启发开始学佛至今的这些年,他主要想尝试回答的问题是:如何活出灵性的修行,如何让它在生活中的每{yt}开花结果?

  现代社会否认我们对事实的觉察。我们用否认来远离生活的痛苦和困难,用上瘾的行为来支持我们的否认。上瘾是一种强迫性的重复依赖行为,是我们用来逃避感受、否认生命的难题。广告怂恿我们跟上时代的脚步,继续消费、抽烟、喝酒,渴求食物、金钱和性。上瘾让我们麻木,看不见真实,助长我们逃避自身的经验,我们发现自己愈来愈孤立、寂寞,不仅与人隔离,也脱离了生命的自然网络。一个人在车内,在房子里,用手机、随身听紧紧夹住耳朵,深深的寂寞和内在的贫乏感,是现代社会最普遍的悲哀。

  许多人希望通过灵修来逃离这种内在贫乏的生活,这是对灵修的误解。康菲尔德认为投入灵性生活时,最重要的事是:我们必须确定自己的道路与心联结。因为真正的灵性生活需要深度地开放自己,直面自己的贪婪、无价值感、愤怒、妄想和浮夸,开启智慧与无畏来超越这些力量。我们需要精神勇士的心来直面自己的生活,包括各种苦痛和限制、快乐和可能性。他发现在我们所有的活动之下,深藏著对爱和爱之行动的渴求。灵性与占有或智商无关,而是一种爱的能力。当你拥有这种爱,就踏上了专属于你的心灵幽径。这条心路允许痛苦穿透我们,碎裂的心将在此得到疗。

  想在灵性上成熟,就要放下僵化和理想化的生活方式,在生活中找到弹性和喜悦。随着灵性的成熟,就会带来心的柔软,自然表现出自在与慈悲。水果成熟时,自然会从树上落下。在灵性生活中,如果时候到了,心就像水果一样开始成熟、变甜。我们的修行会从青涩、艰难的成长期(寻找、发展、改善自己),转变成在奥秘中安住,从信赖外在形式转变为安住于内心。

  成熟的心不会有xx主义,它安住在存有的慈悲中,而不在xx的楷模里。灵性生活并不是寻求收获或成就,它的基础只是放下、爱、向一切敞开心房的能力。没有xx主义,心就能把我们遇见的苦难和不xx转变成慈悲。为我们曾有过的无知行为或仍留在我们心中的恐惧而产生的罪恶感、指责或羞愧,无法发展出仁慈。

  真正的灵修在于我们亲身的生活,而不是任何特殊经验或我们信奉的哲学。我们并不是要采纳一种哲学,或是盲目遵循一个伟大的老师或一条迷人的道路,我们必须用自己的眼睛来看事物。这是一种发现真相的意愿,没有模仿,也不是追随别人的智慧。

  人在灵性成熟时,就能与矛盾自在共处,欣赏生活的模糊之处,包括其中的诸多层面和内在冲突。于是能了解生活中的反讽、隐喻,发展出幽默感、拥抱整体的能力,并以宽宏的心面对其中的美丽与丑陋。《道德经》的古老智慧告诉我们:我只有三件事要教你们:纯真、耐性、慈悲。这三件事是你们最重要的财富。在行动和思想中保持纯真,就能回到生命的本源。对朋友和敌人保持耐性,就与万物之道一致。对自己慈悲,就能使世上所有生命和解。

  佛教传统教导我们,所有生命都是珍贵的;要看到所有事物的珍贵性,就必须对生活全神贯注,灵修能使我们拥有这种觉察,“当下”和“单纯”的特质开始逐渐渗透我们的生活时,内在就会显露对地球及众生的爱。读完这段文字后,请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正走向生命的尽头。现在回忆你的一生,然后回想两件你做过的善行。不需要是伟大的事,让回忆自然浮现。

  在这种冥想中,几乎每一个人回忆起这种善行的人,都发现它们是出奇的单纯。对某些人来说,良善的片刻只是很单纯地在父亲死前诉说自己对他的爱,或是在百忙中抽空帮出事的姐姐照顾小孩。生命中最重要的,并不是什么惊人或伟大的事,而是人与人彼此触动的时刻,是我们用心关爱他人的时刻。

这种简单而深刻的亲密关系就是我们都渴望的爱。这些触动和被触动的片刻可以成为活出心的道路的基础,它们以最立即和直接的方式发生。特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这样形容:“在一生当中,我们无法做出伟大的事,只能以伟大的爱去做微小的事。”


何为内在工作

本文见《金融实务》2010年第1期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04日

活出自己真正的本质意味着心中不趋乐、不避苦,不企图得到别人的赞同也不去批判、打击别人,或是向外追求名望及权力


陈寿文

  人类会承受某种特殊的痛苦,而动物却不会。所有形态的生命都会遭受到疾病和死亡的痛苦,但人类还会经验到情绪和心智上的痛苦及烦恼。在这种普世性的情境之下,有少数人已经认清,这份痛苦大部分源自于人和自己的疏离。我们的不满足绝大部分并非源自于疾病或物质上的困境,而是未能充分活出自己。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不认识我们真正的存在本质,无法自在地做自己,所以才会有情绪上的苦恼。这种自我疏离的现象留给我们一份空虚和痛苦的感受,时间久了,就会造成生理上的困扰、身心的疾患和其他问题。

  内在工作(inner work)是一种内在探索,它能帮我们识出苦的事实以及造成苦的原因,并且能帮助一个人回归到自己的本质,消解那些不必要的痛苦。真正从事内在工作的人都知道,探索内心是极为困难的一件事,只有少数人愿意踏上回归本体之道。其中真正有进展的人很少,能完成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事实上内在工作并没有那么困难,这跟以往的假设刚好相反。它显得那么困难,主要是因为我们不具足某种特定的语言、知识——我们称之为内在知识。

  譬如,人们一向认为很少有人能进行内在工作,因为大部分人都无法xx献身其中。我们现在已经发现,无法专心的议题跟某个深层的心理问题有关。要一个人专注于内在工作,首先必须解除无意识里对分离的恐惧。我们的内心都有一股深沉的恐惧,非常害怕失去自己的身份,失去自己的独立性和个人性。它们通常源自于幼年时代无意识里的一些信念。我们的无意识认为如果把自己交出来,可能就会失去自己。从某方面来看确实是如此,因为进行内在工作时,我们会跟早先所认同的虚假人格分离。为了继续致力于内在工作,必须先解除怕失去身份的恐惧,然后才能看见和发展出我们真正的身份。

  极少有人能真的进行内在工作,真正领会本体是什么,并体认到做一名成人的圆满性是什么。就本质上的发展而言,大部分的人都活在一种幼儿阶段,现代教育的知识学问之中,并不包含对成人及其运作方式的了解。关于如何长大,我们并没有正确的xx,因为社会的存在只是要满足人的基本保障和需求。我们会发现自己早已认同了内在的匮乏感,因此会用粗重或精微的面向来满足那些原始需求。其中一个模式就是利用灵性体悟来胜过他人。但我们的灵性潜能并不是用来满足个人需求的,譬如想要获得赞同、赏识、爱、接纳、安全感、权力,甚至快乐。人类灵魂的精微次元乃是要用来转化人格,以便脱离幼稚的模式。这些精微面向不该形成狭隘的成就感,或是形成一种过度良好的自我感。

  内在工作是要支持我们发展为真正的人。在这里学到的一切经验,都会带来滋养、帮助我们长大成人。这些经验会带来改变,并示现成价值观和生命法则的转变。这种转变会影响余生,也会更明显地影响我们和他人互动的方式。

  活出自己真正的本质意味着心中不趋乐、不避苦,不企图得到别人的赞同,也不想获得别人的赞赏。同时你也不去批判别人、打击别人,或是向外追求名望及权力。你只是很真实自然地活着,并且尊重和体恤他人。你的爱心是没有企图的,也不是刻意造出来的。生为一个成熟的人,爱心、慷慨、体恤、恭敬有礼、行为举止细腻、态度成熟,就是你的第二天性。

  重点在于必须下功夫觉察自己和他人的互动方式,尤其是尊重自己和别人,诚恳地展现自己,学习维持自己的完整性和尊严。这意味着不抱怨,而且不论自己的感受是什么,都能尊重和体贴别人,即使快要死了,仍然能尊重自己和他人。因为xxx,比你将要死亡更为重要,也可能比失业或失去情人更重要。

  建立每日禅修的习惯

  首先选一个适当的空间作为例行禅修的地方。任何你能轻松坐下而较少受到干扰的地方都可以。准备一块禅垫或一把椅子,安排好四周的坏境,可以提醒你禅修的目的,使它感觉起来像个神圣而安详的空间。你或许想用花或圣像做个简单的圣坛,或放置你最喜爱的灵性书籍,以便有一些启发性的阅读时刻。尽情为自已创造这种空间。

  然后,配合你的作息与性情,选择固定的练习时间。如果你是早起的人,可以试试在早餐前静坐。如果傍晚较适合你的性情或作息,就先试试在傍晚静坐。开始时,每次先坐10或20分钟,然后延长时间或增加次数。每日的禅修可以变成像洗澡或刷牙一样固定的习惯,定期清扫和稳定你的心与心智。

  找到一个你可以在椅子或禅垫上轻松坐直而不会僵硬的姿势, 让身体牢牢坐稳,双手轻松地放好,心是柔软的,眼晴轻柔地闭上。一开始,先感觉你的身体,有意识地放松一切明显的紧张,放下任何习性的思考或计划。注意呼吸的感觉,深呼吸几下,找出你最容易感觉到呼吸的部位,例如鼻孔或喉珑里凉凉或刺刺的感觉,胸部的动作或腹部的起伏。然后让呼吸自然进行,非常仔细地感受自然呼吸的感觉,放松地进入每一个呼吸,注意呼吸的轻柔感觉在呼吸的变化中如何来去。

  几次呼吸之后,你的心很可能会飘走。当你注意到这点,无论飘离了多久,还是单纯地回到下一个呼吸。在你返回之前,可以觉察刚才去了哪里,在心中用一个轻柔的名字称呼它,例如“思考”、“漫游”、“听”、“痒”等。轻柔、安静地为刚才注意力去的地方命名之后,温柔而直接地回来感觉下一个呼吸。在日后的禅修中,你将能处理心的漫游,但初期训练时,{zh0}的方法是用一个词指认,然后单纯地回到呼吸。

  静坐时,让呼吸自然地改变韵律,允许它或短或长、或快或慢、或粗或细。借由放松进入呼吸,使自己平稳下来。当呼吸变得轻柔, 注意力就要变得温柔而仔细,就像呼吸本身一样轻柔。

  就像训练小狗一样,温柔地把自己带回来一千次。经过数周到数个月的练习,你会逐渐学会用呼吸来使自己平稳、集中。这个过程会有许多周期,狂乱和清明的日子会轮流出现。只要坚持下去。当你这样做时,深深地倾听,你将发现呼吸会帮助你联结整个身心,并使之平静下来。

呼吸练习是其他禅修方法的{jj1}基础。发展出某种程度的平静和技巧,并与呼吸联结之后,就能把禅修范围扩大到身心所有层面的疗愈和觉察。你将发现对呼吸的觉察会成为你所做一切的稳定基础。


踏上静修之路

本文见《金融实务》2010年第2期 出版日期2010年02月01日

没有任何主题比专注力更重要。能随心所欲地指挥专注力,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心灵专注于什么事物,就会呈现出该事物的性质

陈寿文

  书不在于拥有多少,或读了多少,而在能否遇到一本书,读了之后,你的人生从此不同以往。《金刚经》对于中国台湾出版界xx人物郝明义而言,便是这样的一本书。

  郝明义认为,在阅读及生命的实践上,每个人都应该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前进。借助他人分享节省自己苦思不得的时间;而自己有所得时,也该把肩膀借给别人使用。于是便有了《一只牡羊的金刚经笔记》。

  通读此书,发现郝明义信奉的是深奥宗教(Esoteric)而不是世俗宗教(Exoteric)。

  世俗宗教基本上是一种信仰而不是实证。如果你信仰宗教神话,你就得救了,如果你不相信,你就下地狱,而且是不容分说的。而深奥宗教的“深奥”二字的意思是指内在的或深藏不露的。深奥宗教或神秘主义(Mysticism)并不意味它是秘而不宣的,而是直接的体验和个人的觉察。深奥宗教要求你不要迷信或盲从任何教条,相反,它要你以自己的知觉做实验。如同所有杰出的科学,它是以直接的体验做基础,绝不是靠迷信或愿望。此外它必须被公开检验或被一群亲自做过实验的人认可;这项实验就是静修(Meditation)。

  静修的知识是一种内在知识,它可以被一群训练有素的静修高手予以公开证实,因为这些人深谙内观的逻辑。但内在知识是必须由你亲自体验的真理。经过六千多年的实验,我们已经可以充分证实某些结论,立下某些灵性的定理。但如果不亲自做这项实验,你就不知道它是怎么回事,所以你没有权利表决。同样地,如果你不懂数学,你就不能对毕达哥拉斯定理说三道四。当然你可以有观点,但深奥宗教对观点是不感兴趣的,它需要的是真正的认识。神秘主义对那些不肯亲自体证的人而言就是秘而不显的。

  神秘主义者相信:你可以随心所欲地诠释世俗宗教,你可以把神话诠释成蕴藏真理的寓言。神话信奉者不会把他们的神话当成寓言看待,他们会按照字面的意思加以理解。

  神秘主义者会以隐喻的方式来诠释神话:会赋予神话一些奥义。这些奥义是透过灵魂内在的体验和观察而被发现的,它不是从外在的信念系统或神话得来的。因此怀特海指出,神秘主义永远站在科学的这一边来对抗教会,因为神秘主义和科学都依赖直接的证据。牛顿是一名科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神秘主义者,这两者是xx不冲突的。反之,你不可能既是伟大的科学家,又是伟大的神话信奉者。

  神秘主义者会赞同其他的宗教,他们的宗教精髓和别的神秘宗教是相同的,“他们给了它许多名称,其实所指的都是同一个。”然而神话信奉者,譬如一名基督教基本教义派的新教徒,他绝不可能承认佛法也会让人得到彻底的救赎。神话信奉者坚持他们的信仰才是{wy}的道路,因为他们把信仰奠基在表象的神话上,无法领悟那些象征所隐含的一致性,但是神秘主义者却能领悟,而领悟的捷径便是静修。

  回顾20世纪,人们发现西方心理学两个最重要的突破,都不是出于新知识的发现,而是古老智慧的体认。

  {dy}个突破就是心理上的成熟可否持续进展到超越常态的程度,所谓常态只是人受限于文化的武断界定。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确实潜藏在我们每一个人里面,就如威廉?詹姆斯所指出的:“不论在身体上、智力上、或是精神上,大部分人都只活出很有限的潜能,我们连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储藏了那么多可资利用的生命。”

  第二个突破就是确实有方法可以实现超个人的潜能,这些方法是几千年来数百种文化淬炼出来的超越艺术,这种艺术也构成了世界几个伟大宗教传统的默观核心。超越艺术的核心是由六项常见的要素所组成的:伦理道德的训练,专注力的培养,情绪的转化,自我超越,觉察力的提升,智慧的培养。

  各种静修传统不是从一般的道德规范来看伦理道德,而是视之为训练心灵的必要纪律。不道德的行为不但是源于具有破坏力的心理因素,也会增强这些心理因素。相反的,合乎道德的行为会削弱这些心理因素,而培养如仁慈、怜悯、平静这类的心理因素。{zh1},在达到超个人的成熟时,合乎道德的行为就会自然流露,并自然表现出对所有人和所有生命的认同。

  专注力的训练和培养,是克服未经训练、飘荡易变的心灵所必备的条件。在所有传统的教诲中,没有任何主题比专注力更重要;而在现代世界的思维里,也没有其他主题受到如此严重的忽视、误解和扭曲。能随心所欲地指挥专注力,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心灵专注于什么事物,就会呈现出该事物的性质。举例来说,如果我们想到生气的人,就容易觉得生气;如果想到深爱的人,就容易感受到爱。能够控制专注力的人,就能控制并培养特定的情绪和动机。

  合乎道德的行为和稳定的专注力,能促进情绪的转化。减少不适当而具有破坏性的情绪,培养正向的情绪,比如爱、快乐和慈悲。超越的艺术包含许多做法,可以培养这些情绪,所能达到的强度和深度,更是西方心理学无法想象的。例如佛教徒的慈悲、印度教徒的爱,和基督教徒的大爱,都只有在他们没有条件、毫不动摇地包容所有生物,没有例外也没有保留时,才算达到xx成熟的程度。正向情绪要达到这种惊人的强度和境界,必须培养平静来促成。这种冷静的情绪可以让爱和慈悲保持在无条件而不动摇的状态,即使遇到胁迫也不受影响。

  心灵的自然倾向是在过去和未来之间漫游,需要经过努力才能专注于现在。静坐正是这种努力的训练,结果就是以当下为中心的崭新知觉。静坐的人会发现内在和外在的知觉都变得更敏锐,更能欣赏每个经验片刻的清新与新奇。

  智慧是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知识是某种我们拥有的东西,而智慧则是某种我们成为的状态。要发展智慧,就需要自我转化。对“事物本然”的实相(包括世界中的大量苦难),保持开放没有防卫的态度,能促进这种转化。 在我们的时代,存在主义对苦难的体认是最强而有力的,它生动地描述不可避免的存在挑战(无意义、自由和死亡),存在主义提高了我们对存在的限制与苦难的觉察力,使我们陷在没有出路的处境,可是超越的智慧提供了一条出路。

  《一只牧羊的金刚经笔记》附录的“数息打坐法”是一个很好的静修法门,大家可以从它开始踏上静修之路。我们必须闭上双眼,唤起全新的识见;觉醒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然而只有少数人会使用。

没有坏人只有没被好好爱过的人

本文见《金融实务》2010年第3期 出版日期2010年03月01日

外在恐怖行为不过是内在恐怖心理的外显症状,当人们感觉得不到爱、不被珍惜,便要找一些人来责怪、出气,好像他们要对我的无价值感负责


陈寿文

  是什么驱策人们追求控制他人的权力?为什么有人肯花这短暂、宝贵的一生去追逐建立帝国、君临世界的妄想?

  一切都是基于对“小我”的认同,追求控制他人的权力是为了证明“我”是有影响力的人、强迫他人仰望:早晚叫你尊敬我,我可以任意处置你!如果在众人眼里我真是有影响力的人——一个{lx}、独裁者、征服者、{sjj}富豪——也许我就心满意足了。

  但如果感到被爱拥抱着,我并不需要站得比别人高。

  一切邪恶的背后,潜藏着负伤、失去爱的联结的内心痛苦。我们外在行为的乖张是因为内心痛苦。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我们背离了自己的本性和整个世界。那本性原本是开放而温柔的,世上所有的丑陋都可以追溯至我们背离了坦诚、清明的内心。

  当我们认识了这一点——各种罪恶不过是世间众生创伤的症状——就可以理解法国灵性导师亚诺?狄士甲丁(Arnaud Desjardins)的一句话:“世上没有坏人,只有不被爱的人。如果斯大林、希特勒、本?拉登有过被爱和值得为人所爱的经验,他们怎么有理由去杀戮?当你感觉到爱在体内流动时,你只想去礼赞它、滋养它,而不是摧毁它。

  “当然,像斯大林和希特勒这类的独裁者并不知道是什么在驱策他们,因为他们将创伤的痛苦埋藏在层层怨气、铁石心肠和自我膨胀之下。一个普通人必须经过许多年的心理xx才能看到那处处瘀伤、没有被爱过的生命也需要温柔的、爱的关怀。

  “如果斯大林被真正爱过,他不可能杀害两千万人。”

  瑞士籍儿童心理学家爱丽丝?米勒(Alice Miller)在她所著的《For Your Own Good》和《Paths of life》中,研究了童年缺爱和创伤在生命中扮演的角色,以及邪恶暴君产生的根本原因。

  她曾经在演讲中说:“我从未碰到过一个迫害者在童年不是一个受害者,虽然他们大部分自己并不知道,因为他们的感觉被压抑了。这些人对自己知道愈少,他们对社会的危险就愈大。所以了解以下两个陈述之间的分野是很重要的,那就是‘每一个受害者都会变成一个迫害者’的错误陈述,和我认为的正确陈述‘每一个迫害者在童年都是一个受害者’。”

  对阿道夫?希特勒的父亲阿洛伊斯?希特勒而言,他可能是犹太人后裔的事实(希特勒的祖母很可能因她的犹太雇主而怀孕)在其所生长的反犹环境中尤其令人无法忍受。他{wy}能做的逃避现实的事就是在儿子身上发泄怒气,根据他女儿的报告,阿洛伊斯毫不留情地揍阿道夫。阿道夫?希特勒试图驱除他童年的恐惧,因而培养出狂热的妄想:要靠自己把个人,乃至全德国、全世界,从犹太血统的阴影中解放出来。

  约瑟夫?斯大林即使处于权力顶峰,他的行为仍是被无意识、小孩式的无力恐惧所驱策。很显然,他的父亲,一个生活条件每况愈下的奥塞梯鞋匠,几乎每{yt}都试着用烈酒和打儿子来逃避他的挫折感,斯大林的母亲精神异常,毫无能力保护儿子,而且常常离家出走。斯大林直到生命末期还在不断理想化他的父母,并一直恐惧危险的来临,尽管那危险早已不存在于现实中,却仍存在于他错乱的精神中,并且驱使他毫不留情地铲除异己。即便斯大林为百万人所爱戴崇敬,令千万人战栗发抖,但那来自童年阴影、埋藏在潜意识里的恐惧仍没停止。

  人性是一个需要疗愈、需要了解自己本无所缺的天性的孩子,传统的文化、艺术、神话、宗教都能帮助人性忆起他神圣的本质。但时至今天,因为工业革命的喧嚣、商业精神的泛滥、人类狂妄地相信自身的控制能力,进而与传统疏离。每一个人必须在更艰难的环境中,为了疗愈自己的内心、发现内在的真美善而努力。

  幸而,所有让我们感到羞愧、感觉罪大恶极的事,都只是纸老虎,它并非如你想像中那般坚固而真实。在张牙舞爪咆哮着的老虎背后,是一个悲伤、孤独、绝望的孩子,感觉和爱失去了联结。这样一来,现实世界中的恐怖与失序现出原形了——对爱关闭的心灵是所有恶业之源,余波不断,在全世界游荡。

  由于我们生命中的{dy}份爱的经验多来自他人(父母),我们很自然地以为爱来自人我关系,这使我们渴求别人的认同。一旦这份关系低于期望值,失望会导致我们认为自己不够好,所以得不到爱和尊重,并进一步认为自己是不值得爱的人。

  这种“无爱感”(mood of unlove)是心的创伤,接下来顺理成章的是,与其为跛脚的自我形象而自责,不如设定出一个“可恶之人”,罗织对方错处:“都是你害我!”将自己化为受害者,以寻求安慰与满足。

  外在恐怖行为不过是内在恐怖心理的外显症状,当人们感觉得不到爱、不被珍惜,便要找一些人来责怪、出气,好像他们要对我的无价值感负责。虽然一般认为战争和恐怖主义是政治议题,可实际上,有爱在体内流淌的人是不会扔xx的。恐怖主义是与爱失去关联的症状,全世界都染上了这种病。

  除非我们xx世代相传、埋藏在亿万人心中的“无爱感”,地球上司空见惯的恐惧和恐怖事件将永远不能xx。

  “反对恐怖主义的战争”是一个矛盾的措辞、子虚乌有的解决方案,战争不可能xx恐怖主义,只会制造更多的恐怖。我们只有处于爱的环境中,才会真正觉得安全、不怕攻击、不自动升起潜意识中的自卫机制。W?H?奥登(W. H. Auden)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在诗中写道:“我们必须相爱,不然会死。”

  一些宗教{lx}、灵性导师比一般人更懂得好战是与爱分离的病症,因此强调要解决问题,爱是其中的关键。

  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认识到怨恨促使战争发生,疾呼唯有爱能xx斯疾:“世界上的人们早晚必须找到和平共处之道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从人类冲突中进化出一种拒绝复仇、侵略、报复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基础就是爱。”

经行:走路的禅修

就像呼吸的禅修一样,走路的禅,也是简单而普遍的修行方法,可以培养平静、联结和觉察。我们可以有规律地练习经行,在禅坐前后或任何其他时刻,例如工作一整天之后,或在闲散的星期天早晨。经行的艺术是在走路时学习觉察,利用自然的走路动作,培养觉察的能力和觉醒的当下。

选个安静的地方,可以舒服地来回走动,大约十到三十步的范围,室内室外皆可。开始时,站在这条“走道”的一端,双脚在地上站稳,双手自然下垂。闭目一会儿,集中注意力,感觉身体站在地面上,感觉脚底的压力,以及站立的其他自然感觉。然后睁开双眼,让自已回到当下,并保持警觉。

开始慢慢走路,以自在庄严的感觉行走,注意你的身休,每一步都去感觉脚板和腿举起、离开地面的感觉;觉察每一步踏到地面的感党。放松并轻松而自然地走路。走路时,仔细觉察每一步的感觉。到走道末端时停一下,集中精神,小心地转身,再停一下,让自己能感觉回程时踏出的{dy}步。你可以实验走的速度,以最能让你留在当下的速度来走路。

继续来回走十或二十分钟或更久。就像呼吸的禅修一样,你的心会飘走很多次。一旦你注意到这点,轻柔地确认心去了什么地方:“游荡”、“思考”、“听到”、“计划”,然后久回来感觉下一步。就像训练小狗一样,你需要回来一千次。无论你的心飘离一秒钟或十分钟,只要单纯地确认你去了哪里,然后回到此时此刻鲜活的下一步。

练习经行一段时间后,你会学到用它来让自己平静和集中,身体也会以更觉醒的方式生活。接下来,你可以把经行延伸到逛街购物、散步或上下车。你可以学习享受走路就是走路,而不是像以往一样边走边计划或想事情。以这种简单的方式,开始真正活在当下,在生活中把身体、心和心智结合起来。

----------------

开悟的七大元素
  
  你的心一旦变得自由、不执著、不担忧,也不特别关注任何事物,那一刻你就是开悟的。这种状态{zd0}的特色就是没有定点;你不集中焦点于任何议题或经验,眼前存在什么便是什么。觉得“逍遥自在”,便是处于开悟状态。
  
  从最根本的角度来看,开悟大概有七个主要的元素。
  
  一.能量(energy)。能量可以帮助你转化人格及其模式。有能量意味着你有足够的能力、勇气和耐力来转化自己。有了能量你才会感觉:“是的,我可以办得到。我有潜力、毅力和勇气。”这股能量将会提供你观察自己和理解事物的燃料。你需要理解和体认的事实在太多了,因此你需要大量的勇气和精力才能突破过程中的障碍,有能力对治那些障碍住觉知的幻象。因此,能量和勇气必须发展和释放出来。
  
  二.决心(determination)。缺少了决心,能量就会失去意义。你需要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不动摇的意志,才能持续地面对挫败和失望。毅力能促使你坚持下去,因此,了解围绕着意志和毅力的人格议题是很重要的事:到底是什么议题导致了你的被阉割情节?是什么东西障住了你的意志?你要认清是什么东西在阻止你说:“无论发生什么事——失望、痛苦或恐惧——我都要坚持下去。我可能在开悟之前就死了,但我还是不会停止。死后我仍然要坚持下去。”有了这种能力,你的内在工作才会言行一致。
  
  三.喜悦(a sense of joyousness)。这是一种特定的喜悦感与轻松的态度,它是内在工作的本质,亦即对真相、看见真相及体认到真相的一份欣喜。它有点像好奇心——对事物充满着欣喜的好奇。如果你只有能量和决心,事情会变得过于沉重和严肃,但欣喜这个元素能帮你轻松地突破障碍。无论做什么,你都充满着兴致。这份轻松感之中带着一股孩童式的好奇,当孩子感到好奇时,他的心中并没有特定的目标,他不会想得到硕士或博士学位,他只是单纯地感到好奇罢了。
  
  四.仁慈(compassionatekindness)。这是非常重要而必要的一种品质,因为过程极为艰辛,所以你必须仁慈对待自己。就因为你还没解脱,所以受苦是很自然的事,为什么要用驱迫的方式让自己更苦呢?为什么一犯错就必须惩罚自己?仁慈这个元素会使你更信赖自己、信赖成长的过程、信赖你的心和你的本体。仁慈会带来无私的态度,一旦有了这种仁慈之心,你自然会友善地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别人受苦也会令你感觉痛苦,你不但想解脱自己,也想解脱别人的苦。解脱是没有固着点的,所以如果集中焦点在自己身上,你就变成一个{zd0}的固着点。“什么是我需要的?什么会伤害我?什么是对我最有利的?”这些想法都围绕着“我”以及自我的身份认同。仁慈能够消融掉这种固着或设限的倾向,使你从自我中心的状态里解放出来。仁慈能使你承受得住艰困中的痛苦,使你更能信赖自己的本体以及自己的心智能力;仁慈使你在内在工作中变得更柔软,对别人更慈悲。这是我们在对治人格模式及人格议题时,必须发展出来的一种能力。
  
  五.祥和(peacefulness)。一种安静下来的能力,而不是永远都在活动和思考。为了体认到真正的解脱,你必须有能力让心安静下来,因为解脱境界是刹那即逝的。如果你永远都在思考和担忧,并且维持着一贯的快速活动,那么你就是在阻碍你对解脱的体认。一旦发展出这份能够去除焦躁的安详感,我们就会从这种安歇的状态之中,自然生起直觉、洞见和细微的观察。
  
  六.融入(capacity to be absorbed in something)。也就是xx融入于你正在做的事,不论那是什么。你xx专注于眼前的经验,彻底涉入其中,甚至到忘我的程度。这是一种能力,一份与经验之间的关系,一种摆脱掉人格的解放感。人格通常会跟经验保持距离,它对彻底融入、与经验合一感到恐惧。当你xx证悟到本体时,这份了悟是无法说清楚的;你已经xx投入于其中,除了本体之外什么都不存在了。譬如你正在制作一张桌子,你是那么地投入,以至于你、工具和桌子都结成了一体。处于这种状态里,你的头脑xx停止了区分或分别意识。你可以融入于任何一种行动、情绪、思想、感觉或本体的某个面向,印度教徒称这种境界为三摩地,自我的彻底消融。处于这种状态里,人格终于允许自己死亡、消失,与眼前的任何一种经验彻底融合。
  
  七.觉醒(awakening)。亦即在你的经验之中觉醒的一份能力。你的觉知是这么的清晰,就像是刚刚醒来一样,甚至有一种周围都是光的感觉。觉醒的品质是内在工作对治昏沉和愚钝的解药,你必须靠它来了解你所有的人格议题,也必须靠它来对治执著的倾向。你对眼前发生的事是充满着觉知的,里面没有丝毫昏沉的成分。在你清明的觉知之下,事物变得清楚而明确,你能如实看见事物的真相而非通过潜意识在看。这样的状态就像万里晴空,没有一丝的云雾。但这并不意味你在看着一片晴朗的天空,因为你本身就是这片晴空。你的心是彻底开放及清明的。 
  
  这所有的要素{zh1}会结合成客观意识。这七个要素——能量、决心、欣喜、仁慈、祥和、融入及觉醒——会融合成一种现象,一种客观的品质。这份客观意识正是对治人格执著倾向的必要条件。有了客观意识,你就不再受你的超我及无意识的影响。你不再受过去的经验、观念或意见的制约。你的力量是客观的,意志是客观的,你的欣喜是客观的,仁慈是客观的,你的祥和是客观的,融入的能力也是客观的。客观意识将这七个元素带入了另一个次元,另一种层次。这七个要素也被称为Lataif——七种精微意识的元素,能量属于红色Latifa,决心属于白色Latifa,欣喜属于黄色Latifa,仁慈或慈悲属于绿色Latifa,祥和属于黑色Latifa,融入的能力属于蓝色Latifa,能够使我们解脱欲望的觉醒元素,我们称之为澄明的Latifa。Lataif是一种非常精微的东西,有人说它像空气,能够产生七种品质的精微之气。这七个元素最终会制造出第八个元素,亦即七者结合成一体形成一个八角形。它们是构成Lataif的几个重要的本体面向。如果你继续进行内在工作,你会发现每一种Lataif都像是一个完整的宇宙,它们会帮助你达到彻底的放下。
     
开悟的七大元素
  
1 能量。以便有足够勇气和耐心来转化你的人格和人生。
  
2 决心。以不动摇的意志来面对挫败和失望。
  
3 喜悦。以赤子之心轻松地突破障碍。
  
4 仁慈。学习善待自己及他人。
  
5 祥和。一种安静下来的能力,放下担忧及焦躁。
  
6 融入。专注而忘我地体验眼前的一切。
  
7 觉醒。仿佛在万里无云的明亮中,一切澄澈而清新。

灵性领悟的四个阶段

肯恩?威尔伯认为灵性领悟主要分四个阶段:信仰、信心、直接的体悟和xx退转的成就。
  
  1. 信仰是灵修最初的阶段 (也是最普遍的情况)。这一切都是头脑的信仰,通常会伴随著强烈的情绪或感觉,但这并不一定是体悟了上智的心灵实相,它们只是各种转译的形式罢了:因为你丝毫不必改变目前的意识层次就可以拥有这些詮释。信仰只能提供灵魂纸上谈兵的营养,无法供给灵魂热量,它所带来的安慰与鼓舞迟早会xx,任何一种头脑中的信仰迟早都会失去说服力。
  
  2. 在放弃信仰和发现直接体悟的过渡期,信心是{wy}能支撑我们的东西。信心正站在超个人经验或上智的门槛上静待著你。缺少了教条式的信仰,你的心得不到安全感;直接的体悟还没有发生,你的心有没有一份确定感。问题成千上万,却没有答案,只能凭著一份决心去发现灵魂的居所,由隐藏的直觉来领路,也许终究会发现那直接的体悟。
  
  3. 直接的体悟很确切地回答了信心所带来的喋喋不休的问题。直接的体悟通常可以分為两个阶段:高峰经验与高原经验。高峰经验是进入超个人和上智层次的{zg}点,通常是短暂的──几分鐘到几小时不等,高原经验则是比较具有持续性的,并且逐渐会变成一种xx退转的成就。如果要把高峰经验变成高原经验──从意识转换的状态进入持续不断的觉知──长时间的练习就是必要的。真正用功的学生可以将这份微细专注力持续到梦中,即使处在精微光明次元的梦境中都能维持目睹。当学生逐渐趋近自性次元时,他们已接近开悟的边缘了。
  
  4. xx退转的成就意味著持续不断地永远处在一种意识状态。我们大部分的人都已经演化到物质、肉体、心智的次元。另外有一些人则进入了超个人次元,而爆发了高峰经验。透过实修,我们可以进入这些高等次元的平原经验,这些平原经验又会因持续不断的修练而变成xx退转的成就:随时可以进入通灵次元、精微光明次元、自性次元,偶尔也会出现不二境界,如同你现在能觉知到物质、肉体和心智一样轻而易举。同样的,你也可以在醒、梦与深睡这三种境界维持不间断的觉知 (自然无念的一味)。

郑重声明:资讯 【身心灵【普及篇】--philosophia(爱智慧)】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