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前明月光之“床”_诰命夫人_新浪博客

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几乎每个中国人开蒙即会背的{dy}首唐诗,对诗中“床”的解释有三种说法:

1.  睡觉的床

这是多年来流传的主流意见。“床”就是睡觉的床,月光从窗户照进来,作者躺在床上心潮澎湃,吟成此诗。

2.  井栏

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程实为代表的意见。“床”是水井四周的围栏,即井床。《辞海》中的“床”有“井上围栏”的义项,其他很多古诗中也有例证“床”指井栏的。另外,井代表家乡,故引起思乡之念。作者在院子中井栏旁踱步,月光泻在地上,吟成此诗。

3.  胡床,类似现代的高脚马扎

收藏 家马未都先生的意见。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功能类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床”起初是坐具,故有胡床之称。唐代时床兼指坐具和卧具,后来有了专门的椅、凳等名称后,床才演变成卧具的专称。作者坐在院子里的马扎上,望月兴叹,吟成此诗。

 

我看了很多这三种见解的争论,很有意思。各位有兴趣不妨百度一下看看,我就不学舌了。我个人的意见支持第二种说法,即“井栏”说。理由如下:

 

1.  根据月光照在地上,会被作者当作“霜”,即可判断作者身在室外,绝不可能是室内,排除{dy}种说法,睡觉之床。

力挺此说的人认为月光通过窗口照进室内的地上,且不争论唐代的窗户之高低、大小、是否透明、睡觉之床是否在窗下,只问一句:通过窗口照进来的月光什么样啊?必定是或方或斜的一块四边形吧?地上的“霜”有这样的吗?霜必定是漫漫的一大片,或重或浅,绝不会有清晰的边缘,更不会成规则的四边形吧?作者能看到类似“地上霜”的月光,必定不是在屋里的床上。

 

2.  马未都先生说的唐代普通使用胡床(马扎)的说法我是信服的,但是在此诗中,似乎不妥。

胡床是一种便携式的坐具,所坐的平面不会很大,而且需要折叠,坐面不是木板而是布或绳。这就决定了坐在胡床上应是垂腿坐,不能盘腿坐。垂腿坐是看不到胡床的,请大家坐在椅子上试试,如果你此时看到眼前的地上月光似霜而有所诗兴,会想到屁股下面的小小胡床,而且用“床前”来定义这如水月光的方位吗?要说是“膝前”、“眼前”还差不多嘛!

 

3.  井栏说是我比较接受的。

古时有将井栏称为“井床”的说法(其他古诗可证),井应在院子里,即室外,可以看到月光如霜的景象。井栏相对胡床而言,高大,占地面积也大,在夜晚的院子里应是除了房屋之外最显眼的物体了,将月光的位置描述为“(井)床前”合情合理。水井在中国文化中有家乡的象征意义,代表家乡的水,如“背井离乡”,所以在井栏前会引起思乡之念。

有朋友争议古代的“井栏”是什么样的,那就是专家们的事了。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床前明月光之“床”_诰命夫人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