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梦江城游(三)_浩然斋雅谈_新浪博客

文、照/浩然斋雅谈

 

谨以下面的照片,献给曾经在一分部农场劳动过的战友。

 


时隔四十年再站在大口钦大桥上,内心不胜感慨。

当年我在农场做通信员,隔天要从杨木农场到大口钦邮电所取一次信报。

天晴时抄近道,逢雨雪降临,就必须走大路过大口钦大桥,一个来回约30华里。


据说,当年设计这桥的工程师受了牢狱之灾,

判刑的理由是:工程师按百年一遇的洪水水位设计桥高,没成想,

建成的桥高远远超过大口钦民居的屋脊。人都淹死了,桥没冲垮又有何用?

垂垂老矣
破损的桥栏上随处可见祈求平安的红布条。画面中的建筑群落是大口钦镇,也是原来的大口钦公社所在地

 

它当年和我们一样都是孩子
桥头铭文显示,该桥“一九六三年十一月十五日竣工”,时至今日,在风雨中已度过46年3个月又4天的时间。

 


大口钦路标

当年下桥后要走很远才有建筑,现今的房屋差不多已紧贴着桥头。

 


大口钦供销社,还是原来的模样。

每次取信报,都要在左边的这栋房子给农场的战友代买日用品。

{zx1}吉林省地图标示,大口钦已划入吉林市龙潭区管辖,但供销社的牌子标注的依然是40年前的隶属关系。

我身后面的大院,原来主要存放农业资料。


四十年前,供销社门前的这几棵老柳树,还是手掌能握的小树苗。



大口钦供销社日用品铺面全貌

 


四十年前卖农资化肥的铺面,面貌也丝毫没有变化。

 


与这牌牌对视了良久,却都无语。

 


四十年前,大口钦最繁华的一条街道。

印象中,给农场赶马车的老于师傅,家就住在这条街的左手侧。


大口钦粮库,旧貌变新颜。

1970年,农场曾经和这里的员工一起联欢,于东和探平两人唱的都是样板戏。


大口钦站牌

1970年这车站曾叫“红阳”车站。

一位在此工作近20年的副站长竟浑然不知,


开往舒兰方向的列车

 


大口钦火车站全貌

 


仔细端详,模样依旧。

 


大口钦火车站出站口

四十年前,我们40个在西阳原汽车十团受训后的新兵,就是从这个小门走出“红阳”火车站站台的,

由于没有车辆接站,在刘木旺及司万玉的带领下,大家是步行15华里后才走到杨木农场的,{zh1}都累的不轻。


大口钦邮电所,位置已不在原处。

在九个月农场锻炼期间,我隔天就要步行来此取信报。


原杨木公社供销社,也是老样子。

 


记得当年翟铁羽感冒高烧想吃罐头,意识朦胧中掏出几块钱让我去农场对面的屯子“二道”买水果罐头。

当时刚好大雨初停,把通往“二道”的吊桥淹没,情急之下我想到了杨木供销社。就在这个卖店,我曾经给代理排长翟铁羽买了两瓶糖水橘子罐头。回到吉林后很长时间老翟都提起此事。


假如铁羽兄当时想吃化肥,我也会来。

 

 

去一分部农场必经的路
在吉林省地图上标注的是X034,属于乡级公路。早年是沙石路面,现在是水泥路面。

路的延伸方向是杨木公社(现在的杨木镇)


向后转身,通往大口钦方向。

远处汽车位置的村落就是当年的朝鲜屯,不知何故,村里许多农舍残破的无人居住。


农场对面山下经常有车辆出入的工厂

 


朝鲜屯的新房

四十年前这里曾是清一色的草屋


逐渐萎缩的朝鲜屯

 


早年农场路右侧的那片线麻地。

从倒地的秸秆看,去年种的好像是玉米。


眼前的这条路还是40年前的模样

27年前,一分部农场解散,所有的田地及山林从此分给个人。

画面上的房舍,系三家养鸡专业户中其中一家的鸡棚,在此已驻扎27年。


驱车上坡往后看

 


上坡路右边的一堆鸡屎

1969年底这块地曾播下小麦,1970夏收时一过磅:亩产仅40斤,只收回了麦种。可见此地不适合小麦的生长。


又往上走了几步

 


稻草的位置偏左系原来农场的场院

 


与我合影的高姓女士今年35岁,身后是她家的养鸡场。

27年前,8岁的她随同父母承包了这片山林,长大以后在此结婚成家,一直没离开这块土地。

据说,她来到农场当初,山上的林木已被附近的村民盗伐殆尽,现在满山的树木,是承包户一棵棵人工栽种。


高女士家的后院,左侧已毗邻农场猪圈的位置。

 


高家的柴垛

 


不清楚这木架子做什么?

 


农场旱厕所后面的那座斜坡

 


画面中心,依序分布的应该是:农场草料棚、女兵宿舍、农具间、牛圈及马棚的位置。

 


近前蒿草处是早年的催芽池塘

蒿草由近至远的走向,既是溪水流出的方向。

 


据高女士说:早年看护这变压器的两位老人搬走以后,

原来的大变压器就换成了现在的小变压器,由于价格低廉,不怕贼偷。


农场全貌

左前方孤树下,好似原来催芽的池塘。那里也曾是男兵们晚上洗澡的地方。

孤树下蒿草沿线,系山上淌来的小溪走向。 


草线上方的斜坡曾是早年的香瓜地

 


孤树近看

进山的路依旧那样


画面中心应该是炊事班及压水井位置

 


画面中心从左向右依序是:场部、三四班宿舍、一二班宿舍

 

 

树林下的山坡曾经是高中和于国志经常放牧的去处

 


画面中的草棵底下就是溪水,它曾是杨镇建抓住的那只野鸭的逃生地方,临走,还把老杨的一支鞋带拐跑。

 


厚厚的积雪之下,依稀可辨小溪的走向。

 


画面中心偏右的位置有一眼木板围起的方口水井,井口整天往外流水。

 

 

与农场一河之隔的“二道村”

 


依依不舍离开农场,再来时,不会还要40年?

 


想想还拉下什么?

 


对了,稻田!

由于连年水旱,归农场所有的一百多亩稻田早已改种玉米,包括朝鲜屯在内的周围村户皆无一幸免。

 


再回首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一梦江城游(三)_浩然斋雅谈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