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重点公告解读_张老师博客_百度空间

1、中国重工将注入船舶及装备资产
    中国重工从上市之初,市场对于集团旗下造船资产的注入就有强烈的预期,而公司在停牌5个交易日后,给了市场一个满意的答案。

  点评:中国重工在5月5日大涨9.33%后停牌讨论重要事项,今日(5月13日)公司公告称,公司接获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关于拟向上市公司注入船舶及装备等业务资产的通知》,因此次重大资产重组涉及对从事核心军品业务的企业进行军民分线事项,该事项需相关部门批准,争取复牌时间为2010年6月5日。

  中国重工股价在停牌前的三个交易日,便出现明显异动,显示出有部分“先知先觉”资金已提前介入。

  4月30日、5月4日和5月5日,大盘虽然都收出阳线,但都是以下跌收盘。期间中国重工股价却是连续大涨,4月30日股价大涨3.85%,5月4日股价上涨1.63%,而在停牌前一个交易日,中国重工盘中股价一度涨停,收盘时涨幅仍有9.33%,且当天成交量放出上市以来的第三天量,成交金额为19.08亿元,换手率达到13.09%。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一位停牌前买入中国重工的私募人士处了解到,在大盘处于弱势下跌趋势时,中国重工的连续放量上涨说明有大资金进入,此后在5月5日成交量大幅放大,说明公司有故事发生,该私募人士便果断买入。

  在停牌5个交易日后,中国重工终于揭开大涨背后的故事,公司大股东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拟向上市公司注入船舶及装备等业务资产,其中还涉及从事核心军品业务的企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在中国重工上市以来,就有多家券商研报指出,公司有大量的优质造船业务资产尚未注入到上市公司中,因此参照此前中船工业集团将其造船业务资产注入到中国船舶的案例,市场对集团民用造船业务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抱有较为强烈的预期。

  记者翻阅资料后发现,中国重工所在的中船重工集团是我国规模{zd0}的造修船及船舶配套集团之一,集团资产可以分为民船造修业务、船舶配套业务、核心军品业务以及非船舶业务四大板块。中国重工已经上市的资产主要是船舶配套业务板块,从净资产和利润角度来看,分别仅占集团整体比重的14.06%和26.96%。

  东方证券曾指出,集团旗下的民船造修资产包括了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等优质资产,按照“民船主业整体上市、分步实施,配套先行”的指导方针,未来民船造修资产有望陆续注入到上市公司。其中,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规模{zd0}、建造产品最全、{zj1}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船舶总装企业。资料显示,2009年该公司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

  另外市场对于中国重工拟注入的军工资产,也是充满期待,因为大股东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承担了重工海军主战装备80%的制造任务,军品造船资产盈利能力较强,有望对整体造船盈利能力构成平滑作用。

2、平安银行行长辞职转任深发展 任董事长顾问一职
    在刚刚获准收购深发展之后,中国平安已悄然出手为合并深发展铺路。

  早报记者昨天获悉,平安保险集团旗下子公司平安银行行长理查德·杰克逊日前已辞去行长职务,应深发展董事长法兰克·纽曼之邀,赴任深发展董事长特别顾问。5月11日中国平安已在内部宣布了这一消息。

  点评:中国平安相关负责人昨日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确认该消息,称平安银行行长职务将由副行长叶望春代理。对于理查德的变动,平安则强调,是受法兰克·纽曼之邀。

  资料显示,理查德拥有20年的花旗银行经验,2005年底加盟平安集团,当时的职务是集团首席金融业务执行官。4年多的时间里,他历任深圳市商业银行行长、深圳平安银行行长、平安银行行长。

  至于此次平安银行高管参与深发展管理团队,是否加速平安银行与深发展合并?该人士人士称,在平安集团受让新桥投资所持深发展股份时就已明确,在交易完成后的三年内,即中国平安将以“包括但不限于合并的方式”整合深发展和平安银行,以避免实质性同业竞争等问题。

  而对于纽曼邀请理查德是要组成二人搭档的新班子,还是提前交接工作,为离职做准备?平安方面回应称是“熟悉”工作。深发展新闻发言人则表示,“杰克逊先生具有丰富的银行经验,他加盟深发展对我行有着重要价值。”就纽曼是否留任的问题,平安银行和深发展方面均表示,须待深发展董事会讨论后决定。

  5月7日,中国平安已公告称,新桥已将其所持有的深发展5.2亿股全部过户到中国平安名下,这使得中国平安和平安人寿持有的深发展股份由此前的1.45亿股增加到6.66亿股,占深发展总股本的21.44%,已成为深发展{dy}大股东。

  分析人士称,理查德的“提前”换岗,意味着两家银行的整合大幕已经拉开。该人士同时介绍,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平安银行几乎暂停了网点铺设,中国平安已经明确将会把平安银行和深发展的网点进行嫁接。

3、新宁物流高成长靠政府补助 盈利能力连续下降
    自上市以来,创业板便以其良好的成长预期受到了市场的狂热追捧,然而,大潮退去,随着2009年年报和2010年一季报的层层披露,“谁在裸泳”的真实面目也渐次曝光。新宁物流首日涨幅曾一度摸至180%以上,然而,其上市后展现出来的两项业绩却暗淡得让投资者感觉不到一丝“高成长”的光亮。

  截至昨日,新宁物流已连跌五日,收报于14.72元,自4月15日本轮大跌起,该股跌幅已超过28%。

  点评:新宁物流3月末发布的2009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1亿元,同比增长27.67%;实现净利润2635万元,同比增长27.3%。尽管业绩不算突出,但全线盈利依然说得过去。不过,细看之下,事实却并非如此乐观,数据表明,2009年度公司的营业利润为3058万元,同比减少了4.47%;而更具有话语权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也同比减少了2.12%,为2014万元。除代理送货外,公司各项业务的毛利率均有所下滑,整体比上一年度减少了5.72个百分点。

  “2009年,新宁物流的利润总额和收入之所以保持了同步增长,主要缘于政府补助和税收优惠弥补了其毛利率下滑导致的盈利能力下降。”中投证券分析师李超表示,去年公司获得各项政府补助多达七项,合计金额高达964.98万元。其中,公司收到昆山市企业上市补贴和扶持资金450万元、淮安经济开发区企业扶持资金449万元,仅这两项补贴累计就约占公司利润总额的20%。同时,母公司在2009年-2013年间还可享受15%的所得税优惠,这些非经常性损益均对公司的业绩增长起到了强劲的支撑。

  据统计,2009年度,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中,新宁物流净利润排名第六,对于其暗淡的业绩,许多投资者在股吧中表示了不满。天相投顾分析师李毅也就此表示:“我们尚不能看到公司有足够高的成长性来维持当前的估值水平。”

  就盈利能力的各项指标来看,新宁物流2009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从2008年年末的0.46元降至报告期末的0.42元,降幅为8.7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也从2008年年末的30.85%跌落至2009年年末的21.11%,跌幅高达14.53%。

  另一方面,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速远远赶不上成本的增速。如数据显示,公司主营业务之一的仓储及仓储增值服务实现营业收入8876.26万元,对应的营业成本为4873.33万元,营业收入比2008年增加9.55%,但营业成本却比上年增加26.29%;另一项主营业务代理报关服务也是如此,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04.46万元,对应的营业成本为1262.64万元,营业收入同比提高48.06%,但营业成本却同比几近翻番,为94.31%。

  公司在年报中称,成本增多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公司根据制造商业务发展的需求,实施区域扩张,而在此过程中,公司还受自身能力以外的一些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公司证券事务代表殷先生也表示,公司上市融资后,在各个项目的前期投资较大、开销较多。

  不过,据记者了解,此前,其未上市融资的2008年度,由于毛利率下降、管理费用增加,公司的合并净利润也较上年度有所下降,下降幅度为9.12%,也就是说,在剔除掉非经常性损益等“水分”之后,公司的实际盈利能力已连续两年下滑。

  如果说2009年业绩不佳是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那么,2010年一季度,新宁物流也并未交出让人满意的答卷。其4月27日披露的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为4758万元,同比上升44.35%,但利润总额为401万元,同比下降21.2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5万元,同比下降26.87%。公司称,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仍然是公司成本和费用增长所致。

  同时,殷先生还告诉记者,电子行业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一般来说,一季度处于淡季。不过,对于今年二季度及下半年的业绩预测,他则打起了太极,表示“无法预测”,而对于未来公司如何实现高成长,也未有具体说明。

  事实上,早在新宁物流上市之初,就有不少业内人士对其高成长预期提出了质疑。正略钧策咨询合伙人吕谋笃曾表示,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完成后会产生净利润的提升,但后续的增长可能不会太快。




郑重声明:资讯 【5月13日重点公告解读_张老师博客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