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哈佛大学举办的第十三届哈佛中国论坛,四个礼堂式的大型阶梯教室同时开始不同内容或专题的演讲或论坛,一千二百多人分布于不同的建筑与楼层,分享着一场场中美文化、观念碰撞的盛宴。
? 每年的哈佛中国论坛大多是周五晚召开开幕酒会,周六{yt}的集中于分散的演讲和论坛,周日上午半天活动,午餐总结和闭幕式。
? 也许没有多少人知道每年这种上千人的盛会、中美之间的交流仅仅是由大学的本科生们在组织吧。更没有人会相信这些组织者并非都是哈佛的大学生,甚至有两届论坛则xx没有哈佛大学的学生参与而组织的哈佛论坛。
? 哈佛中国论坛已成为全美或世界知名的论坛活动了,这个xx所吸引的不仅是华人、不仅是学生,也绝不仅仅是波士顿或哈佛的学生,大量从芝加哥、东部、西部等其他大学和城市来的学生、教师及企业人员都被这个论坛震惊。
? 最早由哈佛的学xx起编印了一本内部刊物,称中国论坛,十多年前这些杂志的编导们就将其演变成了一场会议活动。学生们在毕业之后,这本内刊已经消失了,但没有专门组织也并非学生会的论坛的活动却被充分的利用并继承了下来。
? 每年的论坛组织者是没有继承与积累的竞争产生的,可以是一个或几个学校的联合,最主要看组织者能指挥、调动多少资源。如学生自愿的参与和服务,多少融资、筹款的能力,多少邀请演讲者、参会者的能力,中美双方的配合,会议的组织、场地的租用,接送的服务等等。如果哈佛大学的学生无力单独组织就只能与其他学校的学生们合作,或将组织会议的权力拱手相让。这次会议就是由哈佛与其他学校联合组织的,这对哈佛的本科生而言仍然是一种耻辱,他们坚信会在明年的活动中竞争而独揽大权、重新恢复哈佛学生的名誉。
? 为组织这场活动需要大量的经费,大学中的一切设施都是租用的,还要免费为会的主讲人员安排免费的食宿,各种安全、活动、同声翻译的设备条件,还包括各种会议的文件、参会者的午餐、登记及管理服务等。
? 每次哈佛大学基金会会提供少量的支持,1—2万美元;门票大约40美元一张,总共4—5万美元;还要争取各种会议赞助十几万美元。同时还必须有大量免费的自愿者服务,一对一的演讲者服务或翻译,会议的安全、门卫、音响、资料、介绍等等。我看需要几百人。
? 组委会统一安排组织分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与任务,有着统一的名片,但都来自于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以本科生为主,也有自愿加入的研究生、教师、访问学者等。不管是哪里来的什么身份的人都只能无条件的服从组委会的调动和直接的管理,这大约也是一种文化。年龄在这里并不重要,组织能力和职位更有特殊的xx性。主持各种论坛的都是学生,没有专业的主持人,哪怕是资深的教授也要服从这些主持人的调动与安排,直到这些主持人放弃或委托转移出自己的权利。
? 每个人都在努力和积极的配合管理者的调动,整个会场的气氛热烈,每一节散会时都有大量的学生、听众涌向主讲台上的演讲者们,照相、换名片、提问等等,挤得水泄不通。但当下一场的主持人宣布要开始新的活动时,会场会迅速的恢复平静,哪怕是只能坐在地上。
? 论坛的内容广泛,从金融、企业、地产到美术、慈善、拍卖、IT、高科技、互联网等等。每个会场的内容不同,时有起伏,同学们会在不同的会场间选择自己关心和喜爱的专题,以至于有的会场爆满时,有的会场只有小半人员。主题转换时,人员就再次流动,会场不在同一个楼里,人流还会在不同的楼之间穿梭。
? 刚巧这两天下起了小雨,温度也从二十多度下降到了三、五度的低温,小雨把街道洗得格外干净,园区的绿树也让空气格外的清新,不同颜色的伞盖汇成了流动的色带,笑声阵阵传来让树上的鸟儿也忍不住停下来观看。
? 活动结束后上千人就迅速的消失了,校园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哈佛边上只有我们居住的一个查尔斯酒店,除了国内来的大量参会者之外,没有学生住在这里,而这从不同城市来的学生们都到哪里去了呢?这个社会看来有在积极特殊的生存环境,让生活的步伐自由的在时间的长河中游动,而不受风雨、环境、躁动的破坏和影响。
? 各种不同的声音会在论坛中引起不同的反响和争论。会议结束后,这里又恢复了原状,但企业家们留下的思想却在这片园区中回荡,成为一种巨大的影响,不但为这一代也为下一代指引着一条前进的方向。为什么学校的学生每年都会毕业流动、更换,但哈佛中国论坛却成为一种价值而持续的存在。正是因为每一次的论坛都会有大量的中国企业家传递着中国{zx1}的发展与重新的观念,传播着精忠报国的一种信念……
? 我们并不担忧下一代的年青人如何生存,他们一定会成为新的生力军,我担心的是如果在国外培养出的年青人都进入了商界,那么将对中国政府是更严厉的挑战。我倒希望如果有更多从国外学习回来的年青人能参政,改变政府的管理行为与理念,提高执政的能力与效率,提高国际间合作和对抗的能力,为中国的进步做出贡献。
? 但这些与我有过交谈的年青人当中似乎没有愿意为国从政的,大多都只有从商的念头。看来美国人自愿放弃个人与家庭的高收入而努力为国效劳的精神还没有在学校成为一种普遍的教育,而只在名人的回忆录中封存。
? 下一届哈佛中国论坛{zh0}能增加一个题目——海归们如何为改善中国政府的市场管理能力而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