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道:要保留而不是取消_好心情_新浪博客
    现代城市中往往有这样一种情况:有车族{yt}上下班开三四个小时的车,下班之后把车开到健身房,骑假的自行车锻炼身体,再开一个小时的车回家,然后大侃路边的人行道的数目太多,自行车道影响了交通,应该取消。

  更有这样一种论调:随着私家车大量进入家庭和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自行车作为一种代步工具,已逐渐走向没落,骑车的人越来越少,自行车道的利用率极低,造成堵车现象日益突出。因此,今后的城市规划,可以废除自行车道,将其改为汽车道。

  它甚至举出香港的例子加以论证:香港汽车很多,但交通颇为顺畅。除了行人遵守交规、机动车道规划合理外,就是基本没有自行车道。站在人行道边,汽车就在你面前呼啸而过,这样把马路的每一分剩余价值都挤了出来。

  结合一些城市出现的取消自行车道的做法,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激烈的争论:自行车道,是保留还是取消?

  在最近举行的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会议上,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列举了当前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存在的八大盲目性,其中之一就是盲目遵循小轿车的交通需求,片面强调防止堵塞,压缩甚至取消自行车道。在他看来,一个耗能{zd1}的城市就是一个可步行的城市。我国一些城市在规划过程中间布置超宽的马路,不分青红皂白地拓宽机动车道,取消自行车道,这是xx错误的做法,“再愚蠢不过了”!

  实际的情况也验证了仇保兴的话:随着近几年城市机动车辆数量的急剧膨胀,在一些城市,汽车驶上了自行车道,新修的道路和桥梁不留自行车道,城市马路改造过程中“消灭”了原有的自行车道……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这些做法有自己所认为的“理论依据”:在道路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将自行车道与人行道合并乃至取消自行车道的办法,是可以理解并应得到支持的,因为毕竟各类汽车是这个城市的最主要交通工具,绝大多数人要依靠汽车出行和办事。当汽车出现严重塞车时,受影响的人就很多,甚至于会影响到城市各种功能的正常运转。取消自行车道,就是要维护城市的运转效率,效率优先,这是进步的体现。

  实际效果真的是这样吗?我们看到,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丢开自行车,驾驶私家车上下班时,在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却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骑车族。在那些国家里,城市政府开始不遗余力地创造条件鼓励工薪阶层骑自行车上下班。欧洲各国近20年来一直致力于自行车道的规划,德国、荷兰的自行车道设计得非常讲究,而且明确规定机动车和自行车相遇时,应该礼让自行车。

  有关专家认为,“自行车会被淘汰”、“取消自行车道将会缓解交通压力”是错误的观念。首先,在人均拥有汽车比例更高的发达国家,美、英、法、德在走过一段弯路后,无一例外地选择了提倡推广自行车和大力建设自行车道,所以无论是目前还是将来,自行车都必然存在。其次,取消自行车道,从便利交通的角度看,不可取。人车和谐,各行其道,才是顺畅交通的保证。第三,取消自行车道,从保障人民权益的角度看,也不可取。“城市道路是公共资源,在私车、公交、自行车三分天下的情况下,人为地剥夺一种交通工具的空间,将人行道并入自行车道、主干道甚至取消了自行车道的做法,是少数人对大多数人的通行权益的侵害和剥夺。”有关专家这样认为。

  一位骑自行车上班的朋友对记者说:我现在到单位上班,骑车用不了18分钟,如果坐公交车,走到车站需十二三分钟,等车运气好的时候怎么也要5分钟左右吧,一般情况下等个20~30分钟也正常,还没有直接到单位门口的车子,又得走三四分钟,像我这样的情况的人应该不少,如果禁了自行车,取消了自行车道,我们岂不惨死了?无疑,取消自行车道的做法缺乏公平。自行车依然是众多老百姓日常的交通工具,而不是少数人的健身方式。

  城市自行车道大量被挤占,是城市规划和管理缺乏人文关怀的表现,同时,也人为地助长了自行车同机动车、行人抢道的现象。这样,既不安全,也带来了路面交通的低效率。能不能把自行车多这一特点把握好、处理好,尽量减少其不利影响;能不能因势利导,挖掘自行车出行的潜力,发挥它与其他交通方式的优势互补,这需要我们共同开动脑筋。

  而且,自行车道的留与否,并不只是交通问题,它更多地体现了城市管理者的亲民立场。所以,面对越转越快的城市时空之轮,城市建设决策者们不应只忙于应付,xx医头,脚痛医脚,而应心怀公众的利益,眼光更长远,胸怀更开阔,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大战略,切实解决最广泛人群的需求。
    新华网上海3月20日电(记者冯亦珍)上海的骑自行车者将不再被挤上人行道。到2020年,上海将打通、加宽、完善13纵、12横的自行车“廊道”,构成上海自行车道的骨干路网。

  从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处获悉,根据2006年6月制定完成的《上海市中心城非机动车交通规划研究》,将全市600平方公里设定为24个大区域,区域之间有13条南北向和12条东西向的“廊道”连通,总长300多公里。除了110公里的高速路,以及延安路、北京路、南京路等部分道路禁止非机动车外,占全市60%至70%的道路都不取消自行车道。此外,上海的公园、绿地附近也将建设部分自行车休闲车道。

  中国被称为自行车大国,上海又是全国拥有自行车最多的城市之一,目前上海约有1000万辆自行车。但自行车道却有所减少,部分道路取消自行车道,自行车、助动车穿行于人行道上,人车杂行,形成安全隐患。

  根据上海正在实施的“公交优先”战略,将引导市民出行坐公交,远行将主要靠轨道交通。但中短途的出行、接驳交通,自行车仍然有很多优势。

  上海规划建设的自行车道的骨干路网,骨干“廊道”将打通,并拓宽为3至5米,同时将酝酿助动车与人力自行车的快慢分离。
泉州的规划者管理者已经被骂了多年了,道路规划没有前瞻性是能力问题。可是为了迎合一些所谓的“现代化”,不惜一次次牺牲平民阶层利益,不断压缩非机动车道,这就得另说了。泉州现在的非机动车道那还是一个有良知的官员看得下去的吗?看看九一路,崎岖不平的道路,人流量又那么大,就为了确保xx出行方便?

泉州比上海大?泉州比上海先进?
对泉州这样的小城市,应该向着宜居城市方向发展。非要走别人已经失败的路,鼓励私家车不断膨胀只能是死路一条。
大多数泉州老百姓上班半径其实不算大,大都可以用自行车解决出行问题。现在都什么社会了,还以为开车就是地位的象征?土老板有这种想法不足为奇,可悲的是我们的官员也是这么短视。如果有好的自行车道,谁愿意天天冒着各种危险闯机动车道?对大多数人来说,如果能平时上下班骑车,遇到刮风下雨天坐公交车,xx开车去郊外踏青。那么泉州的交通状况不可能像现在这样走上绝路,所谓的交通整治和规划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

研究表明,4.5千米范围内,半小时到达,自行车是最快捷方便,无公害、不耗能的环保型交通工具,占用道路面积仅是小汽车的1/8,按每米宽道路所通过的交通量计,自行车是小汽车的3倍。 如果泉州能建好非机动车道,提高自行车出行率自然指日可待。

然而我们能相信管理者的智慧吗?我们能相信一些既得利益者会放弃他们拥有的特权吗?看看这些年公交车和自行车的命运,也许我们就有答案了。

[ 本帖{zh1}由 perl 于 2010-4-3 22:44 编辑 ]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自行车道:要保留而不是取消_好心情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