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分组之初的评价理念和实施细则

38、分组之初的评价理念和实施细则

 【博主小序】

    美国xx教育评论家埃利斯曾说过:如果让我举出一项真正符合“改革”这一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了。因为它是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大量的教学实践之上的。合作学习如果不是当代幅度{zd0}程度最深效果最明显的教育改革的话,那么它至少是其中{zd0}的之一。

 

 

评价理念

一、同伴的坦诚评价-----学xx展的“润滑剂”

研究表明:同伴的互相影响作用是巨大的。在教学中,我注重发挥同伴的榜样作用、激励作用和帮助作用,促进学生个体的认知发展。其中,特别是在发挥同伴的激励作用时,注重来自同伴的评价,引导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会欣赏同伴,婉转地为同伴提出要求,而不是只盯着同伴的缺点,忽视同伴的进步,忽视同伴的优点。

1、组内评。

合理评价是小组合作成功与否的保障。其中组内成员的互评是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的重要一环,评价的侧重点由评小组成员的合作态度,再到合作质量,{zh1}到创新,循序渐进。设计组内互评表,让每个同学对组内其他成员的合作态度、质量、是否有自己独特的想法等作出评价。这样的设计,不仅使学生在对同伴的评价时有据可评,有话可说,同时又可培养了他们对人、对事物客观公正、善于对待他人进步的精神。同伴的坦诚评价犹如润滑剂一般,能使学生在与同伴的磨合中,不断反省自己,提高自己,发展自己。

2、组际评。

小组合作学习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成小组之间的竞争,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转向大家合作达标。我在注重组内互评的同时,更注重组际互评,让学生对合作小组集体做出合理的评价,从中反映学生集体或个人的素质情况。通过这种评价,可以使学生增强集体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并进一步提高其分析能力。组内分工力求明确,关键看小组整体合作探究的能力,小组成员发言的积极性和条理性,合作学习的态度、热情.等等.你觉得第( )小组可获得:⑴{zj0}沟通奖;⑵配合默契奖;⑶共同进步奖;⑷集体智慧奖。

 这样的组际互评,不但评知识掌握,而且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一方面增强了参与合作的意识;另一方面一改以往教师评学生听的局面,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我的表现你来评,你的表现我来议”,一来二去中,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发展。相互评价时,作为教师,尽量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分步肯定评价法,不要以一个xx无缺的答案作为评价结果的{wy}标准,因为,今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完整地看人,明天,学生就能够学会完整地看世界。

二、教师的激励评价-----学生进步的“强化剂”

 教师的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质量的保证,是学生进步的“强化剂”。我觉得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可从三方面着手:

1、评价学生个人。

教师对个人进行评价的首要意识是:不是为了证明过去,而是为了将来的发展,重视评价的激励功能。我们知道,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被肯定、被尊重、被赏识的需要,每个人仿佛都是为了受赏识而生存。为此,教师应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寻找学生点滴的闪光点,用赏识的语言加以激励,使他们的心灵在教师的赏识中得以舒展,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自信。实践表明,及时有效地呈现激励性评价,能有效引起师生情感的共鸣。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对个人的评价主要表现在个人参与的态度和表现的能力等。

 例如对我班那些一向爱动脑筋,合作学习中参与热情高、探究能力强、并善于带领其他成员共同探究的学生,我给他们的评价是:“你们真是同学们的xxx,不但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且会带领其他同学共同探究。你在小组中的表现让人刮目相看。老师真为你感到骄傲!”

 而对那些反应不是很灵活,对自己不是很自信的同学,我给他们的评价是:“你是一个聪慧的孩子。如果你能自信地融入同学们的讨论、探究中,老师相信你能把数学学得更好。让我们共同努力,好吗?”

对那些成绩中下等,平时胆小慎微,不善于发表自己意见的学生,我也会不失时机地提醒:“老师相信你有自己的想法,如果能说出来跟同学们一起讨论、研究,那有多好呀!相信自己,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同学们愿意给你帮助。你会成功的,加油吧!”

 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走进学生的心灵,xx学生的发展,从内心深处赞赏,欣赏每一位学生,与之建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每个学生把小组合作学习当作展示自我的舞台,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获得一种自我的满足和成功感,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着理解、信任、友爱、尊重和鼓励。

 2、评价合作状况。

《课程标准标》指出:“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语文思考的发展水平等方面。”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要把课堂教学的着重点放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上,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精心组织小组合作学习,xx学生合作状况,xx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态度,及时作出合理的评价,即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

 合作状况包括组内合作状况和组际合作状况。如在教学《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时,学生分组活动时,教师密切xx合作活动中各小组的分工:1名记录员、2名公证员、2名摸球的同学、1名汇报员。各成员是否明确自己的任务,各司其职;各成员之间是否能相互合作,彼此之间有无遇到矛盾,是否能相互帮助,最终达成共识。对于合作表现优秀的小组,教师要及时表扬。我对他们的评价是:“你们小组分工明确,各尽其职,动作迅速,而且合作愉快,值得大家学习!”从而为其他小组树立榜样。其他小组在先进小组的鞭策下,也积极调整自己的合作方式,迅速得出探讨的结论。

3、评价合作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的产物。它通过相互合作,小组成员达到预期的目标。小组合作学习既能体现集体的智慧,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建立一种促进学生在小组集体中不仅个人努力上进,并且乐于与其他同学互助的良性制约机制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对合作效果的评价,主要是评价在小组学习中,学生能否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有没有比以前有所提高,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否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评价的着力点定位在学生能否不断进步与提高上。自己与自己的过去比,只要比自己过去有进步就算达到目标,即效果良好。

三、个体的内省评价------学生自我完善的“催化剂”

xx教育家叶圣陶指出:“尝谓教而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必须使学生具备自我评价的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学生的自我评价是被评者按照一定评价目的与要求,对自身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基本能力(主要是独立寻求信息的能力、完成任务的活动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表达能力等)、独立性和创造精神等方面进行价值判断。学生的自我评价,能使他们按既定的目标和标准, 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检测,作出正确的评价,是学生自我完善的“催化剂”。

 例如:在教学结束后,师:请你谈谈今天你有些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生:我觉得我今天学得很认真,对自己表现很满意。在小组学习中,同学们共同探讨问题,我觉得很快乐。

生:我今天学得很自信。我知道自己有不足之处,我们组同学给我指出来了,我及时改正了。我们在学习上互相帮助,还可以增进同学见的友谊……这样的自我评价,实际上是一个自我反省的过程。通过评价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完善,从而提高学生做人的品质。

 值得指出的是,无论采用怎样的评价方式,都要以促进个体发展为重要原则,要以促进心理素质全面、健康发展为宗旨。在评价中,要以人为中心,要从合作活动中发掘一切因素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和成熟。记得有一句广告语这么说道:没有{zh0},只有更好。如果我们的教育者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评价中都有这样的理念,合理、科学地评价合作学习,相信我们的课堂教学和我们的学生将会发生xxxx的变化。

 

《小组评价制度》实施细则

 语文课上,我们主要对每个小组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朗读水平等方面进行具体的评价。评价分为教师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组间课堂表现效果评价,组内跟踪评价,学习习惯养成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互补,在评价中不断提高。具体操作如下:

(一)、合作学习组间课堂表现效果评价:

1、评价项目及评价标准:

A:课前测评正确的+1分;

B:展示正确的+1分;

C:讲解准确、清楚、站位合适+1分;

D:质疑问题有价值的+1分;

E:回答问题正确的+1分;

F:课堂违纪的—5分;

2、记分办法:

每天所上课由课代表分别给每小组计分,每周五汇总,合计后每组成员可获得2分、1.5分、1分、0.5分的加分。将所得分再记入到《班级集体荣誉汇总表》中。

(二)、合作学习组内跟踪评价:

1、评价项目:

A、课前测评及评价标准:

A1听写、默写、训练能主动参与,+1分;

A2测评正确,+1分。

B、自主学习:

B1能积极主动学习并能提出问题+1分;

B2听课:集中精力听课、主动回答问题+1分;

B3回答正确+1分。

C、积极与讨论,主动帮助同组同学+1分。

D、大胆展示、讲解、质疑:

D1能大胆展示、讲解、质疑+1分;

D2展示、讲解、质疑正确+1分。

E、学习效果:

E1测评正确+1分:

E2受到批评-1分。

E3课堂违纪-5分;

2、记分办法:

每天的上课由记录员分别给小组成员计分,每天小计一次,每周五汇总,合计后小组成员可获得2分、2分、1.5分、1.5分、1分、1分、0.5分、0.5分的加分。将所得分再记入到《班级集体荣誉汇总表》中。

3、记分方式:

由各学习组长监督,由组内成员轮流记录。

(三)、班级集体荣誉汇总:

记分方式:

班级集体荣誉汇总,分为合作学习加分和常规加减分。合作学习组间课堂表现效果评价得分由各课代表记入到《班级集体荣誉汇总表》中,合作学习组内跟踪评价得分由学习组长记入到《班级集体荣誉汇总表》中。常规加减分由班长、团支部书记、纪律委员、体育委员、生活委员、劳动委员、宿舍长回报给团支部书记,由团支部书记将减分记入到《班级集体荣誉汇总表》中,每周五下午由团支部书记汇总。

(四)考核:

1、对学生学习常规的检查考核,由任课教师、班主任检查、团支部书记、学习委员、课代表、学习组长与教学部和学生部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对有得分和减分的学生,由有关检查人员填写表格,汇总后交级部存档。

3、每生每周累计得分达20分以上者,发证书一张,每学期累计获证书12张(含12张)以上者,该生操行评定等级为优秀;累计获证书获7~11张者,该生操行评定等级为良好;累计获证书3~6张者,该生操行评定等级为合格;累计获证书0~2张者,该生操行评定等级为不合格,签发家庭教育通知单,并给予警告处分。

 

郑重声明:资讯 【38、分组之初的评价理念和实施细则】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