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太仓职教中心考察反思
今年2月9日,因学校建实训大楼,与校长、书记及设计院同志一行6人赴江苏太仓职教中心参观、考察,并与该校周校长、朱主任等领导作了交流,特别是职业学校课程安排、机械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问题印象深刻,乘休养之际,作一回忆、反思。
太仓位于上海市北侧,人口仅47万,地理位置极其优越,在产业方面得到上海各类资源的辐射,发展迅猛,2009年,该市财政收入达147亿元,全国百强县市xxxx,与我省绍兴不相上下,充足的财源保证了该市各项建设事业的开展。
太仓是德资企业集聚市,一路走来,其带有欧洲风格的园林式的城市规划与建设,足见其已经较深地融入了欧洲文化。太仓的职业教育也是如此,太仓职教中心与德国职业教育机构的双元制办学模式最有代表性。
太仓职教中心周新源校长是江苏省中职机械专业课程改革组长、教育部中德合作项目专家,对于中职机械专业办学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或许是同专业的关系,我对该校的机械专业建设最关心,因此,宾主双方交流最多的也是这个专业。
因为近几年参加浙江省中职数控专业课程改革的缘故的,对这个专业的建设自己有一些想法,限于博客文字篇幅,因此,直接描述与周校长交流的几个问题,供朋友们参考:
一、数控专业班级建制问题
机械数控专业是中职专业建设的一个热点、难点。太仓职教中心也是一样,每年8个班级的招生数,在德国专家的设计下,该校机械数控专业的班级建制从原来50多人精简到现在的48人,授课时,分成两半,24人一个大组。[这个设计思路与我的观点是一致的,我们学校目前的编制基本这样,个人感觉这样的班级建制设计比较经济、科学]
二、数控专业装备配备问题
相对于当前国内不少学校追求机械装备的全方面配备,各类装备都要按照1~2人一台机械装备的配备模式,用德国专家的说法,这是社会资源、教学资源的浪费,观察了太仓职教中心的机械装备配备,普通车床、铣床、数控车床基本是建立在24人大组下,2人一台机床的配备,其他工种(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电火花、平面小磨床)的装备大多是6台,适合于开展项目教学。[我省不少学校走的是单一技能的培训模式,所以,一些学校的机械装备配备出现了人手一机的状况,我校现有装备配备基本与他们接近]
三、数控专业师资配备问题
机械数控专业技术强、实训安全等问题对师资配备提出了很高要求。太仓职教中心机械专业师资配备比较充分,专职教师24人左右,在德资合作企业里还有一个企业培训中心,大约有8~12名企业培训教师,对于学生技能、职业素养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师资保障。[我省专职师资紧缺,能够充分调动企业力量参与教学或者从企业聘用技术指导师傅的学校较少见,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四、数控专业实训安排问题
中职升学与就业这对矛盾一直制约着我省不少学校教学安排工作,根深蒂固的普通教学学科建设思想严重影响了中职学校实训教学安排,中职学校所谓的实训场所紧缺、课时不够等问题非常突出,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与实训课安排矛盾甚至产生了文化课与专业课教师人际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太仓的做法是先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安排实训课,充分使用实训场所,专业基础与文化课再穿插其中,职业教育特色非常明显。[04、05年以来,个人一直坚持实训场所先安排、保证教学资源充分使用、实训时间充足的建议始终不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归根到底还是升学与就业、文化课与专业实训课两对矛盾如何解决的问题,值得反思]
五、数控专业教学组织问题
对于从初中进入职高的学生而言,机械专业技术是从零起步,因此,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否则,项目教学法必然难以开展,这个想法与周校长是一致的。太仓的做法是采用德国专家建议,高一新生学习基础技术,采用的方法是集群式技术训练(重点是钳工、普通车、普通铣),高二开展项目教学,分组学习钳工(提高级)、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有了高一的基础,数控车、铣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而后为开展项目教学提供保障,否则,基础技术也没有打好,直接进入项目教学显得拔苗助长。[近几年来,一些兄弟学校在教学实践中对花费一个学年学习数控车、铣等技术的方案产生质疑,我想,太仓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六、数控专业的课程改革问题
由于太仓职教中心较早地引入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因此,在学校本专业的课程改革方面起步较早,用该校实训处朱主任的话说,他们使用的教材大多是该校自己开发的校本教材,教学中使用的都是从企业引入并适当改进的零件、机构,企业化教学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效果很好,高一集群式训练使用的零件都是高二项目教学中需要使用的,有了高一实践经验,学生进入高二项目教学时,讨论等教学环节才能实施。[企业化实训教材的开发与教学使用值得我们学习,特别是在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教学素材的整合、设计方面,我们现在正在实践,但是,需要进一步提高]
七、双元制运作机制问题
太仓德资企业对人力资源非常重视,进入德资企业重点培养的班级的学生,事先要经过入xxx,而后签订双元制培训合同,企业投入生均4万元培训费,并且企业保证正式录用后年薪不低于4万元。由于德资企业优厚的年薪与福利待遇,很多家长将孩子送往这些班级学习,而宁愿放弃上大学的机会,事实上,等学生三年、四年大学毕业时,双元制班级的毕业生在技术经验、工龄年资等方面已经优于大学生,待遇上没有差别,而且,中职毕业生也可以读成人高校获取学历xx(企业认可,该校xxxx形势喜人),技术全面、又有大学学历的中职生在太仓是非常受欢迎的。
学生高一基本是在校集训,高二项目教学,高三全部进入企业实训,毕业前还要进行德国工商协会相关技术认证考试,最终通过考核的学生,企业正式录用。[职业教育是否真正能够等到社会认可,太仓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当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技术密集型产业代替劳动密集型产业时,产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对象经济地位不断地提高,从而使其社会地位提高,人们求学的方向才可能真正地将目光从普通教育转向职业教育]
八、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
工业发达、人力资源稀少的太仓,机械数控专业学生的就业非常乐观,特别是双元制班级的学生基本是周边德资企业的香饽饽。当然,由于当地民营企业对人力资源培养的不重视,德资企业主要领导的中国化,太仓职教中心的双元制运行机制正在逐渐陷入困境,用周校长的话说,太仓的中国式双元制下一步何去何从,需要寻求新的出路。[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中国化是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没有这样的机制难以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后备力量,但是,仅依靠若干企业与学校的点对点合作,其能否等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显见问题,因此,我们的职业教育要走上健康发展之路还需要走过相当一段路]
[后记]
太仓职教中心在与德资企业合作、实践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方面是我们一般学校无法模仿的,毕竟有其运作机制顺利开展的各类资源与背景,但是,在实施机械数控专业建设方面(特别是上述前六个问题)值得我们结合本校实践反思。实施中职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到中职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而不能简单地将中职生按照单一岗位技术工人的培训模式去组织教学,因此,在今后的机械数控专业课程建设上,我们更应该关注本专业的专业群,以不断提高中职生的岗位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