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股指易 振兴经济难

被法国《论坛报》称为“神圣同盟”的欧元区15国联合救市计划,终于让恐慌崩溃了一周的全球股指实实在在亢奋了一把:周一当天,欧洲三大股市(伦敦、法兰克福和巴黎)都创造了历史{zd}涨幅,涨幅{z}小的伦敦也高达8.26%,三大股市之外的维也纳股市更大涨了17%以上。13日,又传出美国财政部将自愿向金融系统注资2500亿美元,其中一半注入9大银行的消息,致使道指创出972点的历史单日点数涨幅纪录,亚太和新兴市场也是涨多跌少,捷报频传。

尽管各国早早喊出“一致救市”的高调,但毋庸讳言,不论美国或欧盟,{z}初都显得分歧大于共识,姿态大于实际。在美国方面,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一波三折,久拖方决;在欧洲方面,紧急峰会、五点共识,都无法掩盖法、德等主要国家相互扯皮、对是否动用真金白银救市犹豫不决,在是否参与国际协调一致救市方面更是心口不一的事实。

然而上一周全球股市的倾泻式暴跌,冰岛、乌克兰等国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崩溃,和经济末日气氛在全球范围内恐怖地迅速蔓延,让一切争议和扯皮迅速消失。在美国,“是不是注资”已不再是争论的焦点,“怎么注资”成为xx的重心;在欧洲,几天前还对向银行注资三缄其口的欧陆各国如今纷纷祭出大手笔:德国4800亿欧元(800亿用于购买银行资本和优先股),法国3600亿(400亿用于购买银行资本),荷兰2000亿,甚至葡萄牙、奥地利和西班牙也分别拿出200亿和100亿,意大利更干脆宣布“要多少有多少”,欧美各国央行同时还宣布了3年期存款担保、银行间信贷担保,以及无限量向金融机构提供美元等,这一系列措施无疑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有助于濒临崩溃的各国金融体系站稳脚跟,有助于增加市场资金的流动性,对股指的刺激作用不言而喻。尽管许多分析人士都指出,如此猛烈的涨势,很大程度上是对上周恐慌性下跌的报复反弹,“不是一次有价值的行情”,但这毕竟让深受金融风暴之苦的投资者隐约看到一丝希望的曙光。

然而解决此次危机的关键是振兴经济,xx金融隐患,而并非仅仅振兴股指。

“神圣同盟”虽迫于形势拍出巨资,但这笔巨资实在太“巨”:英国、法国、德国2007年GDP总值分别为25700亿美元、25200亿美元和32800亿美元,此次的救市资金可谓伤筋动骨。英国已斥资收购了3大商业银行部分、甚至大部分股权,其它国家也被迫效仿,此举虽暂时稳住金融盘面,却在无形中令近几十年来撒切尔、希拉克等人倡导的“非国有化”政策前功尽弃,削弱了这些金融企业的市场反应灵敏度和竞争力。不仅如此,这笔巨资不论从何处开支,都将打破现有利益平衡,目前情势紧迫,反对声浪会比较小,一旦风头稍稍平息,争论会再度激烈起来。正因如此,包括欧元区主席容克在内的各国政要纷纷指出,这笔钱不是“送给银行家的礼物”,而是为了“保证消费者正常消费,保证投资者继续合理投资”,因此“要收利息”,而且要定时偿还。如此复杂且代价高昂的操作,势必在几年内对这些接受注资银行的股价和盈利情况构成重压,给各国金融稳定留下隐患。

不仅如此,目前各国的大手笔,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各扫自家门前雪”的阶段,各救各火,各行各事,只在金融担保和美元提供等方面有较多合作。目前各国利益一致,真正开始实质性注资的国家还不多,如此焉尚无大碍。而一旦美、欧几个大国的注资计划全面展开,势必在国际金融市场形成巨大的资金缺口。倘如此,则不但美、欧各国间会出现“争资”矛盾,原本已很难xx、陷入资金周转困境的众多实体公司将进一步“失血”,对全球实体经济可能构成深远伤害。

振兴股指易,振兴经济难。也许一切正如刚刚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克鲁曼所言,世界经济或许不至于落到崩盘地步,但“我们将进入衰退期,而且时间可能会比较长”。(陶短房中国日报网特约评论员)

郑重声明:资讯 【振兴股指易 振兴经济难】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