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普洱茶--广云贡饼_七子普洱茶_新浪博客

                    (续) 古董普洱茶--广云贡饼

50年代末60年代初期

包装的特色

    使用的竹壳为软竹壳,其中亦有上方贴有广东茶叶公司标示的牛皮纸筒.

    使用的内飞为小方形中茶标志内飞.

    此时期的广云贡饼茶面的面茶萌芽的感觉较少,与其他时期萌芽严重的风格不同.

    50年代的广云贡饼是广云系列中最特殊,最特别,目前所剩也是最少的,之前有作介绍,50年代的广云贡饼比其他年代的饼形偏大,且内飞也是广云饼系中{zd0}的,唯有反面的凹洞是最小的,而还有与其他广云饼不同处是:茶饼表面的茶青与其他饼相比截然不同.(不咋漂亮的外观,谁又曾想它有着无以言表的内涵,那样的让品饮者痴迷,忘我.......,也唯有真xx尝过的人能体会其"真"味-"上善若水",一泡58广云可品味出水的精神......).

    60年代初期的广云贡饼,是广云贡饼茶系中,{zj1}云南血统的产品,其茶韵及香气与宋体中绿印圆茶(印级茶-40年代,50年代,60年代因其外包装八中内的"茶"字为盖上去的,故名"印级茶")的感觉相似,而广云贡饼与印级圆茶的风格却是xx不同的两种风格,其独特的茶香,丰富的茶韵,变化的茶气,体内游走的茶气逼得人微汗淋漓,享受着茶气将体内废气逼出的自在的感觉,实在是令人畅怀.

    因大多数品饮者不习惯广云贡饼特殊的味道,加之一些专家学者在文献资料上对广云贡饼的不咋认可,于是让多数品饮者追逐的是"号级茶","印级茶","七子饼茶",使其这些茶随着品饮者的增多,这些受宠的茶饼越来越少,价格也就居高不下.而因其广云贡饼的味道特殊,再加之又属于铁饼形,变化慢,经过了几十年的陈化,还有淡淡的涩感,让很多品饮者,甚至一些xx的专家与"它"擦肩而过.也正是基于以上的原因,让一些收藏者们低价将这些广云贡饼系列"藏"了起来.因是低价收藏,来到市面上的价格也就比其他同样年代的茶价格实惠.但随着读懂广云贡饼的茶人增多,其价格也开始飞速上涨,由90年代的几百上千元飞涨至如今的上万元甚至几万元.而如今的茶人们经过对同样年代的饼茶作了比对后,一致认为广云贡饼除了茶韵的优势外,另一魅力还是其价格.虽然已经飞涨,但相比其他的茶类,就xxx来讲,广云还是"佼佼者".那么,恭喜那些品饮过,甚至珍藏着广云贡饼的朋友们!

    广云贡饼除了价格吸引品饮者,且在口感上特有的化度,厚度,稠度,劲道,顺滑感颇有"思普贡茗"(在邓时海先生所著<<普洱茶>>一书中,第163页,164页有"思普贡茗"的详细介绍)的感觉,亦是令人爱不释手的原因.广云贡饼茶气,劲道特强,喉韵深,回甘持久,令藏家品老茶即会想广云.因普洱茶气能补气和提神,这也是众多品饮者爱上普洱茶的理由.(关于普洱茶气的详细介绍请阅邓时海先生著<<普洱茶>>一书中第54页至60页).

60年代中期后期

     在口感比60年代初期产品的口感略强,在形制上与60年代的是xx相同的.60年代的广云贡饼仍采用的是云南的茶青,所以与60年代初期的品质,口感大同小异.{wy}不同的是压制松紧不同的饼,口感变化较大.

70年代

    70年代的广云贡饼与60年代的广云贡饼在口感,韵味上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经专家学者们的研究,品饮后得出的结论70年代的广云贡饼不是单一的云南茶青压制而成,从其品后的茶香,茶韵,茶气方可推断原料上的差异.正因为这样的配方酿造出特殊的广云风味,令品饮者陶醉.一般市场上不认为70年代的广云贡饼是使用云南茶青的产品,这也是70年代广云贡饼与60年代广云价格落差较大的原因之一,也因此让收藏家"捡了便宜".令一些专家学者和品饮者匪夷所思的是经过拼配后的70广云贡饼茶劲,茶韵不见得输给60广云.唯有比对过两款茶的朋友知其高低--其各有所妙,各有千秋.

 

(待续)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古董普洱茶--广云贡饼_七子普洱茶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