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生产机械化
葡萄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探讨综述

【字体: 】     【】
    葡萄种植季节性强、生产环节多而复杂、农艺要求严格,而传统的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质量差、费用高。伴随葡萄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广大果农对实现葡萄生产机械化的愿望愈发强烈。立足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因地制宜地积极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农机化即葡萄生产全过程机械化也就成为我区农机化发展的重点。十几年来,我区广大农机技术人员自主创新求发展,坚持统筹兼顾、重点突破、先示范后普及、先进适用求实效的原则,积极配合“葡萄标准化栽培”先进农艺技术的实施,努力开展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示范、推广及研试工作,使我区葡萄生产机械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经不断完善、提高而初步形成了适宜我区葡萄生产的全过程机械化模式。葡萄种植生产中的春季刨藤、田间耕作、施肥、除草、植保、灌溉、越冬掩埋主要生产环节全程实现了机械作业。成功的探索不仅大幅度提高了葡萄种植业生产力水平,增强了农机化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保障和促进了葡萄的优质稳产和果农的增收节支,而且还有力的推进了葡萄产业化发展进程,进而加快了我区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早期用于葡萄植保的机具为手动喷雾器,其制造质量优少劣多,跑冒滴漏严重,其工作压力低、雾化不良、防治效果差,用药量大残留高,工效低、高温季节作业易发生人身伤害,而且还严重污染环境。针对手动喷雾器存在的问题,我们引进了山东临沂产WFB—18AC型背负式弥雾喷粉机。该机风速大、雾滴小、射程远、工效高、可进行低容量超低容量喷雾,防治效果好。尤其适应除灭暴发性病害,因而成为手动喷雾器理想的替代机具。
    为适用大面积的病虫害防治,我们对比分析了国内机动植保机械性能后,将国内先进的金华产ZMB—40型活塞式隔膜泵列为重点机型加以推广。该泵为双作用式泵既活塞往复一个行程可实现两个吸排工作过程,流量40 L/min ,工作压力1.5—2.5Mpa,其体积小、结构紧凑、耐腐蚀、性能稳定、使用安全、操作维修简便,{zd0}特点是运动件不与药液接触,能短时脱水(液)运转,克服了“36”系列柱塞泵的弊病。该泵与优质可调压喷枪、PVC胶管、胶管卷盘、药箱(桶)汇同农用车或微耕机组成车载植保机。其雾化好、雾滴小、穿透能力强,可使葡萄叶片正反两面都能均匀附着药液,不但防治效果好,而且机动性强,可实现药械不进地(降雨、灌溉后地表粘重)防治,日工效达10亩以上。与手动喷雾器相比提高工效近10倍,提高防治效果10%以上,亩施药量降低20%以上,特别是果期喷施农药果粒果穗残留少而低,极利于实现无公害绿色食品的生产,从而提高了茶淀牌玫瑰香葡萄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现我区葡萄植保机械保有量达5800台,机械植保水平95%以上。
葡萄生长期园田中耕除草作业多达十余次,工作量大、用工多、效率低是实现机械化作业的重点。葡萄园田耕作机具的选型受葡萄种植行距所限先决条件是小巧灵活。依此起初在有限的机型中引进了时下北京通县生产的MI(觅)—3型耕耘机。该机具有犁耕、旋耕两种功能,经田间试验和使用虽能完成上述作业,但破土、碎土性能较差,不够理想尚需选型。而随后选定的是宜昌工农—51型小手扶,用其配套的旋耕机进行耕作,碎土、松土性能较好,旋后土壤疏松透气,尚能满足农艺要求。但存在两个不足,一是由于轮距较宽,葡萄种植行两侧旋不到(甩边)还需人工解决。二是旋耕动力采用皮带传动,地表硬实时,出现打滑现象而影响作业质量。故上述机型均作为过度机型用于生产。
    微耕机的出现为葡萄园田的理想耕作带来了转机。微耕机属国内的新式机具,其旋耕作业状态下由发动机、变速箱、机架、旋耕刀辊、操向手柄,阻力杆组成。作业时,对称安装于变速箱两侧驱动轴上的旋耕刀辊旋转铣切土壤,起到破土、松土、碎土、混土的作用,并通过土壤反作用力推动机器前进。作业中通过改变作用于机架末端的阻力杆的压力大小,调整其入土深浅,而获得不同前进速度、旋耕深度和碎土性能,以求得理想的旋耕作业效果。微耕机碎土、松土、混土能力强,旋幅宽,葡萄行间一次往复作业后无漏耕漏旋、土壤疏松、不留轮痕、旋深在3—25cm间,日工效达15亩左右。其小巧灵活、结构简单、功能齐全,操作简便、工作可靠、高效低耗、价格低廉是葡萄园田耕作的理想机具。经多品牌筛选天津兴盛机械厂生产的“利民河丰”牌、山东褚城产“田龙”牌微耕机适应我区葡萄园田作业,做为重点机型加以推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葡萄园田耕作适宜采用旋耕方式,在施肥灌水和雨后地表露白时进行。耕作中采取秋深旋、春浅旋、松土深旋、除草浅旋、深浅交替的耕作方式,暄活了土壤,加深了耕层,果园耕层呈虚实并存的良好状态,实现了干旱时提墒保墒,多水时下渗适墒,土壤松软透气良好,既有利于根系生长发育,又减少了病虫草害对葡萄的侵害,使树势越发健壮。理想的机具,适时的耕作,合理的耕作方式,深受果农的欢迎。现我区微耕机等旋耕机械保有量达1700多台,葡萄园田耕作水平迅速提高达85%以上。
    葡萄的行间除草作业,大多采用与微耕机配套的除草滚刀进行。滚刀外形如腰鼓状,五片凸形直刃除草刀与轴心成夹角等距焊于两轮圈之间。除草滚刀经轮孔装于驱动轴上,作业中滚刀沿地面滚动前行,靠刀片滑转铲除田间杂草。该除草滚刀宽,一个往复即可除掉葡萄行间杂草,其作业质量好,最适宜2寸以下的小草除灭,日工效10亩以上。另一除草机具是与手扶、微耕机配套的耘锄。作业中靠入土耘锄铲切灭草,对草高适应性强、效率高,也能受到较好的除草效果。                                                                                                           
    葡萄机械追施化肥的专用施肥机具是以“利民河丰”牌微耕机配套的施肥机为基础加以改进后,使其适应了葡萄行间作业。该机采用靴式开沟器,地轮传递动力使排肥轮转动排肥。开沟深浅,排量大小均可调整控制,作业中排肥均匀、稳定可靠、效果较好。一种适应长地块施肥的大肥箱、大排量,可施用粉肥、粒肥的施肥机正用于田间试验。生产中另有不少果农采用铧式犁翻垡开沟,人工撒肥后复垡盖肥的方式或地表撒施后用旋耕机旋耕混入土层的方法进行。
    葡萄园施用有机肥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保持玫瑰香葡萄特有风味的重要手段,广大果农十分重视有机肥的施用。因亩施肥量高达4000公斤以上,目前尚无专用施肥机。生产中果农因地制宜采用‘肥车田间撒施旋混法,很是奏效。其法有二:一是沟施:清明前运肥至田间,在肥车行进中将有机肥撒于葡萄行间浅沟中(埋藤取土后自然形成),随后进行刨藤作业,待埋藤埂土回填后再用微耕机将分层土肥搅拌混合。二是全幅施:先刨藤回填埂土,然后将有机肥抛撒在葡萄行间再行搅拌混合。
    我区葡萄灌溉用水大都依赖地下水。用水高峰期时常出现不能满足灌溉所需而延误或灌水不足的现象。实施节水灌溉已成为葡萄种植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政府出资支持发展节水灌溉,现已建有防渗渠道和管道输水管线长达300余公里。可控制灌溉面积达3万余亩,占总耕地的50%以上,它们在生产上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缓解了用水供需矛盾,实现节水节能近30%,且输水速度高,浇灌周期短,是当前我区实施葡萄节水灌溉极有效的途径和方式。
    葡萄冬剪后需下架进行冬前埋藤。此项作业,時效性强,质量要求高。一直延用在葡萄行间人力挖沟取土掩埋的传统方法笨重原始,劳动强度极大,效率低下,且土垡大、孔洞多、埋藤效果差、是葡萄生产中的一大难题。对此广大果农渴望实现机械作业的心情最为迫切,因此其也就成为了葡萄生产全程机械化探讨的重点。在国内尚无此类机型的情况下,我们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坚持自主创新,对机械埋藤进行了积极而不懈的探讨,历经多年最终取得了可喜的突破。我们先是引导果农利用现有的微耕机、手扶等旋耕机具在葡萄行间深旋松土后人工铲土埋藤。此方式不仅使劳动强度大幅度降低,提高效率3倍以上,而且还收到了较好的埋藤效果,从而迈出了机具从事埋藤作业可喜的{dy}步。随后,我们积极引进具有侧向培土功能的沈阳“金牛”(南韩机)、台湾“小牛”、山东“华兴”和江苏“凯马”机进行葡萄埋藤的试验,通过反复在干、湿、软、硬不同的田块中演示对比,金牛机适应性能强,起土量较大,日工效达3—4亩。虽然价格昂贵,果农却欣然购进30台。受金牛机启发,脑快的果农采用手扶旋耕机一侧增刀,使其具有侧抛土功能后进行埋藤作业,上土量虽小,掩埋2—3次尚能达到要求。积极的引进、有益的尝试,初步解决了低龄葡萄的机埋藤问题。       
    2003年我们用手扶改装的葡萄埋藤机试验成功。该机利用金狮或工农—12型手扶拖拉机底盘,运用抛切原理在原旋耕机的基础上几经改进而成。重点进行了提高主轴转速,加大主轴直径,选用高效切刀、抛土刀,选用15马力柴油机四项改装后,使上土量大大提高,最终实现了大龄葡萄藤一次性完成掩埋。作业中该机倒行掩埋,其刀辊高速旋转,其上的切刀、抛土刀一并完成纵向切土、横向输送、侧向外抛土壤成条埂状。该机作业表现出四个特点:1、掩埋高度达260—300mm、且幅宽、土壤细碎覆盖严实,埋藤质量好,满足农艺要求。2、工效高,日工效可达8亩左右,是人工掩埋的十余倍。3、一机多用,改装费用低,适应性强,便于在小田块、无地头、不同行距的葡萄园中作业。4、乘座式操作,简便灵活,劳动强度低。由此深受果农的欢迎。   
    经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区出现了葡萄埋藤机三机并存的可喜局面。为加速其应用,我们立项实施,广泛宣传,全力推广、成效显著。04、05年间金牛’机、手扶机和四轮双侧三种葡萄埋藤机分别在汉沽、蓟县两实施地进行了现场表演;并向首届葡萄生产机械化研讨会汇报交流项目实施情况,与会代表来汉观摩并给予高度评价。凡此媒体均给予了广泛的宣传报道并随之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引来敦煌、保定等地同行来汉进行实地考察。本区果农更是行动快,纷纷购置手扶改装埋藤机投入埋藤作业而使葡萄机械埋藤水平迅速提高。得到实惠、尝到甜头的果农将机埋藤与人工埋藤进行了对比,总结了机械埋藤的四大优势:1.机埋藤土壤细碎、保湿保温、防寒效果好,而人工埋藤土垡大,空洞多,密封性差易抽条死株。2.机埋藤葡萄出苗早,出苗齐,生长旺盛。3.机埋藤比人工埋藤节支30%以上。4.机埋藤比人工埋藤不仅节约冬灌用水30%以上,而且减少了下水护埂的工序。葡萄埋藤机的应用为我区葡萄传统埋藤方式实施了重大的农艺改革并必将在葡萄种植业产生深远的影响。现全区已改装过可从事埋藤作业的手扶埋藤机350余台,机械埋藤水平达75 %以上,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为加速葡萄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的探讨,06年我区建立了葡萄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年初我们在力求结构简单,灵活适用的研试思路的指导下,试制出了与微耕机和8马手扶配套的单侧、双侧两种葡萄刨藤机各两台。随后在基地内进行了春季刨藤作业试验,其低耗高效,日工效可达10亩,初步得到果农的认可。葡萄刨藤机由机架、推土板支架、推土板等组成,由微耕机和手扶挂接牵引。单侧刨藤机作业时延葡萄的埋藤土埂一侧前行,靠推土板推挤埂土,使其延推土板侧移回填入沟(埋藤取土后自然形成),从而实现刨藤作业。试验和作业效果表明:一.单侧刨藤机表现出推土板入埂深度调节简便灵活,省力,效果好。二.作业方式采取双侧刨藤机先行作业,可将葡萄行间两侧埋藤埂土大量回填,随后使用单侧刨藤机再行细致刨藤。单、双侧刨藤机配合使用工效更高、效果更佳,埋藤埂土回填率可达近90%。机械刨藤作业的实现,填补了葡萄种植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的一项空白,繁重的人工刨藤也将随之被取代。
     十几年来,我们对葡萄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技术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初步建立了葡萄生产全过程的机械化模式,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广和应用,各生产环节机械化作业虽然发展不平衡、不完善,但呈现出了良好健康的发展势头。生产实践证明:该模式适应我区现有葡萄种植生产力水平,具有广泛的应用基础和条件,其可大幅度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亩增收节支200元以上,具有较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葡萄生产机械化】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