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起源于中国,但起源于何时?我国学术界众是说纷纭。根据《盆景学》作者彭春生的观点,盆景起源于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其依据是1977年在我国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期,距今约7000年的第四文化层中,出土了两块刻有盆栽图案的陶器残块。一块是五叶纹图案,刻画的图案保存完整。在一个带有短足的长方形花盆内,阴刻着一株万年青状的植物,共五叶,一叶居中挺拔向上,另四叶对称的分到两侧,整个画面比例谐调,统一均衡,充满生机。另一块是三叶纹图案,在一刻有环形装饰图案的长方花盆上,也阴刻着一株万年青状的植物,共三叶,三叶均略向斜上挺立,生机盎然,富于动感。
陶块上的图案是原始美术家对当时盆栽植物所做的艺术再现,是我国乃至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盆栽,或者说是xxx、最初级的盆景。
中国盆景发展到现在,大致可以分为九个阶段。
一、新石器时期的草本盆栽。新石器时期出现的草本盆栽,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盆栽,是盆景的起源形式。
二、汉代木本盆栽与缶景。汉代完成了草本盆栽向木本盆栽的转化,又出现了缶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盆景形式,可谓是我国盆景形成的时期。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为了把西域的石榴引种到中原来,就采用了盆栽石榴的办法。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木本植物盆栽的文字记载。从此也就完成了草本盆栽向木本盆栽的过渡,并为汉代击景的出现打下了栽培技术基础。
据野史所载:“东汉费长房能集各地山川、鸟兽、人物、亭台楼阁、帆船舟车、树木河流于一缶,世人誉为缩地之方。”
这就是所谓的缶景。缶景已不再是原始的盆栽形式,已经成为盆栽基础上脱胎而出的艺术盆栽,即真正的盆景艺术了。这是盆景发展史上的一次关键性的突破,是迄今为止我国艺术盆栽的最早的记载,因此可以说艺术盆栽起始于汉代。
三、北齐山水盆景的起源。
据贾祥云研究:1986年4月,在山东临胞海浮山前山拗发现北齐古墓,墓主为北齐天保9年魏威烈将军史崔芬(字德茂,为清河东武城人)。墓四壁有彩色壁画,其中16幅画面上都有奇峰怪石。有一壁画,描绘主人欣赏盆景的场面,在一浅盆内,伫立着玲珑秀雅的山石,主人正在品赏盆景,神态如痴如醉,栩栩如生。这一发现在中国赏石文化史中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另据考古学家夏名采考证,山东青州发掘一座北齐武平四年(公元571年)的画像石刻墓,出土了九方画像石刻,其中有一方为“贸易商谈地互赠礼品”的场面。该图高136cm,宽98cm,右上角残缺。画面上方为展翅高飞的吉祥鸟;左方的主人端坐于束腰基座上,右脚放于左膝上,左手持茶杯,不卑不亢的注视着对面的客人。客人头发蜷曲,深目勾鼻,身穿挂满玉壁的长衫,双腿半蹲,双手托一银质器皿,送到主人面前。从面部形象到所穿服饰,确定此人为6世纪古罗马商人。在罗马商人的身旁,站立着一个主人的随从,此人双手托一浅盆,盆中放置一件高19cm,下宽16cm的青州怪石。该青州怪石山峰兀起,群峰耸立,层峦迭嶂,沟壑纵横,玲珑奇秀,真具有瘦、漏、皱、透的特色。从画面构图分析,该石应为主人回赠罗马客人的礼品。该图中,主人端坐于束腰基座上,这种束腰基座,为我国南北朝时期十分流行的一种基座。因此,这一贸易商谈,应在青州主人的商号或家中。
北齐两座古墓中发现的彩色壁画和画像刻石,都对青州怪石作了生动的摹写。这种玲珑剔透的山石,是历史的佐证。我国最古老的赏石史料尽管有很多神话传说或历史资料,对赏石做过描述,但xx于文字记述。而北齐古墓彩色壁画和画像刻石的发现,使人们直观地去审视北齐时代怪石的神采,形神兼备,一目了然,这一重大的考古发现,揭开了赏石文化鉴赏新的篇章。 这一史料的发现,把中国山水盆景艺术的形成时间最少向前推了一个半世纪,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雄辩地证明山水盆景艺术起源于中国,赏石文化的源头在中国。
四、唐代盆景的成熟期。
魏晋以后,由于社会动乱,政治腐朽,在士大夫中间追求隐逸的风气日盛,他们发扬了老庄思想,以山林为乐土,以隐居为清高,将理想的生活与山林之秀美结合起来。晋朝南渡之后,江南经济得到较大发展,贵族们大量建筑园林别墅,过着游山玩水的清闲生活。当时盛行的玄学引导士大夫从自然山水中寻求人生的哲理与趣味(以陶渊明为代表),这种风气促进了我国山水诗和山水画的形成与发展,进而也促进了盆景艺术的发展,盆景艺术开始向诗情画意的方向飞跃。
1972年陕西乾陵发掘的唐章怀太子李贤之墓(建于公元706年)角道东壁上生动地绘有“侍女一,圆脸、朱唇、戴噗头、圆脸长袖袍、窄裤腿、尖头鞋、束腰带,双手托一盆景,盆景中有假山和小树”。按照现在的盆景分类,该画面中的盆景应属于树石盆景或水旱盆景类型,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关于盆景的图画。
台湾故宫藏画中有唐代阎立本绘制的《职贡图》,画中有以山水盆景为贡品进贡的形象。左边一人双手捧一体量较小的三峰式山水盆景,右边一人用右肩扛着一体量较大的三峰式山水盆景,盆内山石玲珑剔透、奇形怪状,其造型非常符合“瘦、漏、透、皱”的赏石标准,如果再种植上植物,就是一盆真正的山水盆景了。
《文物》1961年第3期报道,在盛唐墓中出土了一只唐三彩砚,砚池底部如平坦的浅盆,前半是水池,后半群峰环立,山上云雾缭绕,树木繁茂,尚有小鸟站立。这一山水盆景式三彩陶砚实为山水盆景造型与砚台二者xx结合的工艺品,它是从汉代山形陶砚发展而来的,但从山峰气势、布局、内容(有山有树有鸟)来看,比汉代陶砚艺术水平高多了。
唐代文献中有许多关于假山、山池、盆池、小滩、小潭、厅池、叠石、累土山等方面的描述和记载。这些文献虽未明显提出山水盆景的字样,但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在居室内来制作和欣赏山水景观已蔚然成风,这些山水景观,大的可在厅前屋后、院落之间,蓄一池清水、置几块山石,小的就可摆在盆内,与当今盆景无异。
唐代的赏石文化也达到高潮。有许多关于奇石的诗赋。如:白居易的《太湖石》、《问支琴石》、《双石》。李德裕的《奇石》、《题罗浮石》、《似鹿石》、《海上石笋》、《泰山石》等等。白居易的《太湖石》中说:烟萃三秋色,波涛万古痕。削成青玉片,截断碧云天。风气通岩穴,苔文护洞门。三峰具体小,应是华山孙。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在文化艺术方面,如诗歌、绘画、雕塑、旅游等,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当然,盆景艺术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形式多样、题材丰富、景中寓情、情景交融、诗情画意等方面,而且用途广泛,美学理论也日渐成熟,虽尚未出现盆景一词,但从一些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出,唐代的树木盆景制作技艺已十分成熟,山水盆景也基本成熟,并出现了树石盆景的形式,因此,唐代是我国盆景发展的一个成熟和昌盛的阶段。
五、宋代盆景的提高阶段。
宋代盆景是唐代盆景的继续,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主要是将宋代绘画理论更多地应用于盆景之中,使盆景艺术有所提高。
宋代,不论宫廷还是民间,以奇树怪石为观玩品已蔚然成风。今北京故宫博物院内收藏的宋人绘画《十八学士图》四轴中,有两轴绘有苍劲古松、老干虬枝、悬根出土的盆桩。这是宋代盆景的又一物证,从中可以看出制作技艺之高超。
宋代,树木盆景与山水盆景的区别更加明确了,并对石附式盆景有了文字记载。据徐晓白、吴诗华、赵庆泉著《中国盆景》所载,今扬州瘦西湖公园,尚陈列有宋代花石纲的遗物,它是由钟乳石制作而成的一盆山水盆景,看上去山峦起伏、溪壑渊深,为世上罕见,誉为国宝,是宋代山水盆景之实证。
宋代还有许多描写山水盆景的诗词。如苏轼的《壶中九华》:我家岷蜀{zg}峰,梦里犹惊翠扫空。五岭莫愁干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虚处处通。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买回小玲珑。再如黄庭坚《云溪石》:造物成形妙画工,地形咫尺远连空。蛟龙出没三万顷,云雨纵横十二峰。清座使人无俗气,闲来当暑起凉风。诸山落木萧萧夜,醉梦江湖一叶中。
宋代有了对盆景的题名之举。如宋代田园诗人范成大爱玩英德石、灵壁石和太湖石,并在奇石上题“天柱峰”、“小峨眉”、“烟江叠嶂”等名称。
宋代的赏石标准更为明确,对石品研究取得了新的突破,山水盆景的制作技艺较唐代也有了显著提高。人称“米颠”的大书画家米芾,爱石成瘫,他论石有透、漏、瘦、皱之说。这一品石标准一直影响至今。
赵希鸽《洞天清录-怪石辩》曾对山水盆景的制作方法有较详细的记述:“怪石小而起峰,多有岩岫耸秀,镶嵌之状。可登几案观玩,亦奇物也;色润者固甚可爱玩,枯燥者不足贵也。道州石办起峰可爱,川石奇耸;高大可喜,然人力雕刻后,置急水中舂撞之,纳之花栏中,或用烟熏,或染之色,亦能微黑有光,宜作假山。”
六、元代盆景的小型化。
元代盆景实现了体量小型化的飞跃,这对盆景的大力普及和推广起到了促进作用。当时有一位高僧,法名韫上人,他云游四方,饱览祖国名川大山,胸有丘壑,师法自然,并善于运用盆景制作的各种技法,打破一般格局,极力提倡小型化,称之为“些子景”。
元代回族诗人丁鹤年专门为些子景作过诗《为平江韫上人赋些子景》,诗曰:“咫尺盆池曲槛前,老禅清兴拟林泉。气吞渤解波盈掬,势压崆峒石一拳。仿佛烟霞生隙地,分明日月在壶天。旁人莫讶胸襟隘,毫发从来立大千”。这首诗描述了韫上人些子景的体量、陈设、气势、形态、意境、内容、用盆(壶即缶)等,描写得活灵活现,有声有色、淋漓尽致。由此可见,元代些子景与今人中型盆景差不多,与微型盆景尚有差别。
七、明清盆景理论的升华与飞跃。
明清是我国盆景史上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内,盆景技艺亦趋成熟,盆景专著纷纷问世,对盆景树种、石品、制作、摆置、品评等在理论上作了较系统的论述。可以说在明清时期我国盆景在理论上得到了飞跃和升华。在盆景类别形式上,至清代,更加多样,除山水盆景、旱盆景、水旱盆景外,还有带瀑布的盆景及枯艺盆景,在苏杭一带,盆景得到了大普及。
扬州曾有一盆明末桧柏盆景保存至今(据悉1988年死去),原为扬州古刹天宁寺遗物,干高二尺,屈曲如虬龙,树皮仅余1/3,苍翠古雅,头顶一片用一寸三弯棕法将枝叶幡扎而成的云片,形神不凡,为扬派盆景代表作,树龄400年。
另据记载,泰州至今也保存一盆明末崇桢年间的古柏,原系泰兴县(分属扬州市),季驸马赏玩的龙真柏盆景,其中三干,虬曲多姿,枝片龙飞凤舞。扬州八怪郑板桥题画《盆梅》,形象地展现了当时的梅花盆景艺术。
明代盆景专著较多,如屠隆著《考盘余事》。他在“盆玩”部分写道:“盆景以几案可置者为佳,其次则列之庭榭中物也”,除了把盆景大小应用配置写得比较详细外,同时还很注重画意,提出以古代诸画家马远、郭熙、刘松年、盛子昭等笔下古树为模特的盆景为上品。书中还指出了合栽组景之妙处:“更有一枝两三梗者,或栽三五巢,结为山林排匝,高下参差,更以透漏窈窕奇古石笋,安插得体,置诸庭中。对独木者,若坐岗陵之巅与孤松盘桓。对双木者,似入松林整处,令人六月忘暑。”
《考盘余事》中还介绍了树桩的蟠扎技艺:“至于幡结,柯干苍老,束缚尽解,不露做手,多有态若天生。”指出民间制作盆景,多以师法自然,强调虽由人作,宛自天成。
此外,曾勉之的《吴风录》、王鸣韶的《嘉令三艺人传》、陆廷灿的《南村随笔》、文震亨的《长物志》、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吴初泰的《盆景》及林有鳞的《素园石谱》等,都对盆景制作、品评等进行了详细的记述。
清代关于盆景的论述更多。陈扶摇著《花镜》,其中有《种盆取景法》一节,专门述及盆景用树的特点和经验。也谈到了点苔法:“几盆花拳石上,景宜苔藓,若一时不可得,以菱泥、马粪和匀,涂润湿处及桠枝间,不久即生,严如古木华林。”
李斗所著的《扬州画肪录》,书中提到乾隆年间,扬州已有花树点景和山水点景的创作,并有制成瀑布的盆景。由于广筑园林和大兴盆景,那时扬州正如书中所说:“家家有花栽,户户养盆景”。也曾提到有一个苏州名离幻的和尚专长制作盆景,往往一盆价值百金之多。
嘉庆年间五溪苏灵著《盆景偶录》二卷,书中以叙述树桩盆景为多,把盆景植物分成四大家、七贤、十八学士和花草四雅。足见当时盆景发展之盛。四大家:金雀、黄杨、迎春、绒针柏。七贤:黄山松、缨络松、榆、枫、冬青、银杏、雀梅。十八学土:梅、桃、虎刺、吉庆、枸杞、杜鹃、翠柏、木瓜、腊梅、天竹、山茶、罗汉松、西府海棠、凤尾竹、石榴、紫藤、六月雪、栀子花。花草四雅:兰、菊、水仙、菖蒲。
八、近代盆景一蹶不振。
清朝末年至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是一个政局动荡的时期,长期军阀混战,经济萧条,民不聊生,导致盆景事业日趋衰败,一蹶不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更是给中国人民带来无数灾难,盆景艺人连家园都没有,何以谈得上盆景创作。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经济也十分困难,人民连温饱都解决不了,更没有力量发展盆景事业了。
九、现代盆景的复苏与发展。
1949年到现在,我国盆景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恢复发展阶段、停滞阶段和大发展阶段。
盆景恢复发展阶段(1949-1965)。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祖国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采取了保护、发展和提高的政策,在盆景界积极贯彻了双百方针,盆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得到创新,恢复发展很快。1956年,广州盆景研究会成立,有会员300余人。1957年,周瘦鹃父子编著的《盆栽趣味》和冯灌父等编著的《成都盆景》同年问世。此后又出版了一些盆景专著。1959年,成都南郊公园举办盆景展览,陈毅元帅前往参观并题了词:“高等艺术,美化自然”,轰动了中国盆景界。196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香花、盆景组,并在苏州拙政园,举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盆景展览,展出江苏和上海两地盆景,影响很大。1962年,上海盆景协会成立,会员110人。1964年,南京玄武湖举办江苏省{dy}次花卉盆景展览。
盆景停滞阶段(1966-1976)。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盆景和其他传统艺术一样,被打成四旧,被诬蔑为封、资、修的黑货,打入冷宫,遭到摧残,人们的文化生活十分贫乏,盆景发展也处于停滞状态。
盆景大发展阶段(1977-1990)。1977年以来,盆景艺术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发展十分迅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之际,在北京北海公园举办了全国盆景艺术展览,参加展出的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4个单位,展出面积6600m2,展出作品1100盆,参观人数10万余人。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了彩色纪录片《盆中画影》。1981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花卉盆景协会。1982年,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河南、江西、福建、甘肃、上海等地先后举办了盆景艺术展览。1983年,中国花卉盆景协会在江苏扬州举办了全国盆景老艺人座谈会,同时附设了盆景艺术研究班。1985年,在殷子敏、胡运骅的倡议下,中国花卉盆景协会于上海举办“中国盆景艺术评比展览”,许德珩副委员长为展出题字。1986年,于武汉召开中国盆景学术讨论会,在彭春生的倡议下,得到中国花卉盆景协会和湖北花木盆景协会的全力支持,同时举办了“中国盆景地方风格展览”。1988年,在胡乐国倡议下,在北京北海公园成立了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1989年,中国花卉盆景协会于武汉组织第二次中国盆景艺术评比展览。截至2001年已办了5届。中国盆景近年来又先后参加不少国际展览,为祖国赢得了荣誉。1979 年第十五界西德园艺展览会,大xx1枚,小xx7枚;1982年南斯拉夫,{zj0}水晶花奖;1986年意大利,xx4枚,银牌3枚。关于盆景的论著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盆景的商品化与产业化也得到了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