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油灯记

收拾老家旧居,见房间角落有一盏旧煤油灯。这是一盏用旧墨水瓶制作的简易小煤油灯,我自己制作的,她曾陪伴我多年,直至小山村引来了电。

家用的煤油灯是母亲从十里外的集镇买来的,瓶子较墨水瓶大而高些,下半部用铅皮包着,连接一个宽出瓶底的垫底,瓶子脖颈处围着圆形的铅片,伸出精致的把手连接垫底,把手中间有一个小孔,既可手拿也可挂壁上。

收获季节,地里归来,父亲必于灯下称粮。称锤的细绳在称杆的某一处稳住后,我掌灯照亮称星,父亲灯下细读,说出斤两。我们借着煤油灯昏黄的光晕打点我们的收成,屋子里是一担担刚从地里挑回来的粮食。

小山村在半山腰,陡。横山腰一条石头路通过,到对面略高处的一个平冈。夏天,这里是纳凉的好去处,冈上左可望东海,海风徐徐吹来,有一丝咸涩,更感觉清凉;右可俯视对面山腰中的一簇楼房,那就是我们的家。夕阳西下,暮色渐起,对面楼房淡去,消去立体成一面黛色暮墙。这时已有三两点灯光闪烁,不见光晕,只一丁点的忽明忽暗。{zh0}约三两好友,静坐平冈,看萤火虫从头上飞过,听蟋蟀在草丛中鸣叫,感觉清风拂面,时光在身旁悄悄流过。惊起嬉戏时,忽觉眼前一片灯光——微弱的煤油灯点亮成的一片星光。人间美景不全在富丽辉煌,山村静夜中的一丁点微光也会亮成一个美的世界。这星星点点的光,点亮山村农人的全部浪漫和希望。

一个祖祖辈辈躬耕农亩的家庭,父亲立誓要把我培养成一个有知识的人,续他一生未完的心愿。他幼年敏而好学,成绩优秀,因生活困苦饥饿难耐在未读完初中一年级便辍学回家务农,从此与土地结缘,未能放弃劳作。他寄希望于我,坚定不移地在家庭异常困苦的情况下送我上学。几乎每一个晚上,父亲地里归来,不顾疲劳,于昏暗的煤油灯光下教我作文,侍我读书……一团光晕笼罩,那弥漫整个屋子的是贫穷生活条件下两颗富足的心灵,还有父亲一个宏伟而大胆的设想,一个浓得化不开的期望。

后来弟弟妹妹陆续上学,家里的两个煤油灯不够用,于是我自己制作了一个小煤油灯。用墨水瓶作油灯瓶子,在瓶盖中挖一个小孔,然后剪牙膏壳卷一只小管,套在粗纱线作的灯芯上,再把灯心管插进瓶盖的小孔拧紧,便成一盏简易的小煤油灯。山村孩子,多早早地入睡,但我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还要在煤油灯下读书。这盏小煤油灯一直伴我读书多年。小学毕业后寄读外乡学校,我带上了这盏煤油灯。那时学校用乡里的火电,因电力不强时时停电,一停电我就点起了这盏小煤油灯。这引起校长的注意,唤我在没有煤油时可到他家取,于是我隔些日子便会到他那简朴的房间里倒煤油,每次倒完煤油向他告别,他都会微笑着摸摸我的头,目送我回教室继续灯下的功课。在去校长家倒煤油的过程中,我发现校长家有电灯却不常用,倒是常点着两盏煤油灯。我当时不理解他为什么这样,有明亮的电灯却不用,现在的猜想是为了节省电力,因为学校还有很多地方要用电,而乡里供给的火电电力是有限的。校长姓潘,我已经记不起他的名字。我读初中二年级时他调走,后来再也没有见过他。

现在,偶然间见到这盏小煤油灯,我想起许多关于山村与童年的人与事。煤油灯,你微弱却是拼足全部能量的光辉,照亮了我前行的路。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煤油灯记】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