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区变成开发区优良草场变成石料厂
这里曾经是一片大草原,面积约有13万亩,是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原城关苏木(乡镇)团结嘎查(村)牧民们的天堂,他们在这里放牧在这里生活。而今这里要么在建高楼,要么变成工厂区,即或是没有开发的,也被当地政府圈了起来,变成石料厂……

畜牧区变成开发区 优良草场变成石料厂

试问锡林政府禁牧是为了保护生态还是为了掠夺牧民草场



------锡林浩特市生态移民的背后

深度调查 记者 赵旭东 焦永锋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活的根本。草原(草场),是牧民赖以的生活的根本。众所周知,失去了土地,农民将无法生存。那么,失去了草场的牧民呢?
“退耕还林,封围禁牧”是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我们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而作出的英明决策,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项科学举措。从内陆省份到沿海省份,从海南岛到新疆、内蒙,每一个省份、自治区都在贯彻着这项英明的决策,到处都洋溢着这项深入民心的益民工程给广大农民和牧民带来的欢声笑语。
在众多的欢声笑语中,却夹杂着一些不和谐的音符,让这项益民工程打了不少折扣。

牧民哭诉:我们的牧场不见了

“锡林浩特市政府打着封围禁牧的旗帜,把我们城关苏木团结嘎查十三万亩草场夺走了,不但强行拆除了我们的房屋和圈舍,让我们失去了生活的来源,而且七八年来不给予补偿不说,到现在连我们的牧民身份都给否定了!”前不久,一封来自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的投诉信摆在记者的案头。
信中称“锡林浩特市政府在2001年以保护草场《封围禁牧》为由,将大部分牧民骗出赖以生活的草场,推倒我们的房屋和圈舍,让我们无家可归,至今未给我们补偿,严重侵犯牧民的合法权益”
“现在锡林浩特市政府在我们的草场上建了多处豪华办公楼、大酒店,大兴土木,现在没有占用的、没盖房子的也被开了砂石厂!不让我们放牧,谁放牧就抓谁的牲口,我们的生活却无人过问!”


一纸文件一个石桩剥夺了牧民的放牧权


记者调查:团结嘎查牧场均被占用

据了解,团结嘎查始建于七十年代末,原属于“达布希勒特苏木”(跃进公社),1990年锡林浩特市政府将团结嘎查274人(当时人口)转到城关苏木,1993年改称“达拉图”嘎查(队),草场也由市政府草原监理所下文归城关苏木管理。在1999年1月,锡林浩特市牧区经营管理站下发的一份文件得知,团结嘎查的草场面积为138750亩。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就制订了“畜草双承包制”及“双权一致”的草场承包政策,但是锡林浩特市政府始终没有将属于团结嘎查的草场划分到户并发给相应的草场使用证。
他们多次向市政府要求落实“双权一致”政府也多次下文答复承诺给他们划分操场。在2000年,锡林浩特市政府城关苏木人民政府收取每户50元的草场使用证工本费。当年8月,城关苏木副书记周爱山、副苏木长吉忠、牧业助理包玉泉、嘎查长陈国强、嘎查书记于春华以及市草原监理所所长苏和、副所长曼丽、苏德等相关人员还成立了划分草场小组,但是后来不知为什么就没有声息了。
2001年,锡盟浩特市政府出台了“城市周边围封禁牧”的政策。当年12月3日,在市政府划分的禁牧区内,各办事处和各嘎查,包括团结嘎查在内的每位牧户签订了《禁牧合同书》。但是不知为什么在禁牧区内禁牧的牧民草场每亩的9.28元生活补助费,其他苏木、农牧场都足额发放了,可就是团结嘎查不给牧民发放。
问其原因,市政府的一位领导说“你们没有草场使用证”,这一张可以决定牧民一切的“纸”让牧民们犯了难。“不是我们没有证,而是政府故意不执行党的政策造成的啊”牧民们虽然很生气,但是却没有任何办法。
发放“草场使用证”市政府的权利和义务,但是不发市政府领导不知道怎么想?不过应该不会想到是自己渎职吧。
2003年8月,市政府和市围转办、禁牧办以及市建设局等组成联合执法大队,对团结嘎查部分牧民的房屋、棚圈等进行了强制拆除。拆除的理由是他们的非法建筑。家园被捣毁的牧民怎么也想不通,怎么自己住了几十年的房屋、棚圈就成非法建设的了?
随后,政府把“封围禁牧”名义围起来的草场以每亩几万元、十几万元不等的价格卖给了开发商,有的建成了冷库,有的开煤矿,有的修铁路,还有的被盖成了高楼。其中有52609.1亩草场被政府以每亩194元的价格收回。昔日的草场,变成了当地政府的摇钱树。



昔日的牧场今日高楼林立

现场直击:“封围禁牧”区“别有洞天”

10月30日,记者在牧民的带领下来到位于国道207(即或是省道)边的,写着“封围禁牧植树造林”字样的保护区内。记者看到,许多植被已经不见了,岩石和红土裸露在外面,到处都是被大批取过土以后遗留深十几米,长宽宽几十米的大坑。
在一个山丘的背后,居然少了一半,站在原来的草场上,看到的一个和红色的岩石堆。在封围禁牧的操场上还有些许人在放牧,有人告诉记者“虽然说禁牧了,但是只要给上面塞点送点,就允许你放牧”
在两座山包的夹住的小沟里,居然别有天地。
三台挖掘机不停地工作着,最上面的是一台铲车,负责把草皮推到一边,然后挖掘机就开始大显身手,开始挖山取石,弄得尘土飞扬。“就是站在市区一定也看得到这挖山的场面吧?”记者问到。
“当然可以啦,这些挖山破坏草场的人都是有背景的,都有政府领导在后面支持!这样的场面已经好长时间了,仅仅这一片挖山的人据说就给领导送了十几万呢”一位牧民说。
原来的一位牧民的草场上,已经被圈成了好几大块,有的已经盖好高楼了,记者看到一片被围着的草场上什么也没有,除了砖头石块就是荒草。旁边是一个xx子,上面写着“ xx工业园”。
带路的牧民说,他们几个人的草场就是现在的经济开发区。



优良的牧场不见了


被强拆后的牧民房屋原址


被政府封牧后的草场变成采石场


政府私下里把草场变成了采石场



牧民们说:失去了操场我们该何去何从

牧民乌兰告诉记者:原来他们一家三口拥有4000多亩草场,养有400多只羊,30多头牛,还有20多匹马。日子过得十逍遥自在,除了给上面缴纳草场费以及其他费用外,收入十分可观。自从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草场,他们的日子过得很艰难,不得不四处找零工作。
其实,最让牧民不能接受的就是,当他们 像一群绵羊一样被赶离草场以后,草场并不像原来说的那样是为了生态平衡,是为了“封围禁牧”,为了3—5年植被恢复以后牧民回迁草场继续放牧。他们前脚离开草场,开发商后脚就跟了进来,大搞建设。
“这就是政府用最小的代价,剥夺了我们的草场上使用权,转手把草场高价卖给开发商,政府谋取了{zd0}的利润!”
提起当时市委政府主要领导上门做动员工作的场景,牧民气愤不已。
当时市委书记姜树文亲自来到团结嘎查,召集牧民开了座谈会,还现场承诺:“三至五年植被恢复后,仍让你们回迁进行放牧。”而在2001年5月10日颁发的《关于城市周边禁牧事宜的通知》中也载明了“为了改善城市周边环境,改善草牧场日益恶化的现状……实行禁牧,所涉及牧户必须搬迁,并拆数房屋、棚圈、院墙等基础设施。”“市内将对此范围内的操场统一规划并封围起来。作为生态综合治理区,加以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此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性活动”
“既然禁止生产经营性活动,却允许开发商在草地上大搞建设,难道是政府的文件是擦屁股用的吗?”
“我们放牧是破坏草场生态环境,难道政府搞开发盖房子,开石材石料就变成了保护生态环境了吗?政府巧妙地剥夺了我们生存的权利,不但剥夺了我们对草场的使用权。”一位牧民激愤地说。
牧民们说,他们大部分以养牧为生、没有任何经济来源、没有一间避风挡雨的房屋的牧民来说真是度日如年。而政府却没有对他们做任何安置,就连{zd1}生活保障也没有。
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他们多次上访,但是至今没有能解决草场和房屋拆迁的问题。但是迫于压力,锡盟市政府出台了一个方案:从1980年至1990年期间户籍在原团结队的牧民,每人8万元,,从1990年至2000年期间户籍在原团结队的牧民按照十几年限算每人每年4000元。
牧民们称:这个补偿办法明显违反了《草原法》、《土地承包法》、《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内蒙古草场管理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严重侵害了他们的利益。
“我们要求市政府根据国家工业用地的{zd1}补偿标准每平方米120元(每亩79999.2元给予补偿,政府新城占用了我们的18114.8亩土地,按照2004年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费合计按照现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十倍计算’之规定给我们补偿,合计1449169508.16元!并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农牧区的相关政策给原团结队实际人数进行合理分配!”
“第二,根据市政府《原团结队土地补偿测算表》草场预留地46609.1亩,自2001年禁牧至今没有补偿,应按照规定每亩4.94元/年进行饲料补偿。8年合计1841991.6元”
“其三,政府应该按照当时封围禁牧文件的规定,把预留的草场给原团结队的遗留牧民确权划分,并给留守牧民的房屋和地上的附着物确权!被拆迁的房屋以及地上附着物应进行重新评估和赔偿!”

“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向自治区、党中央各部委反映我们的遭遇,直到解决问题的那{yt}到来为止!”临别时,他们告诉记者。
TAG: 草场 开发区 石料厂 畜牧



郑重声明:资讯 【畜牧区变成开发区优良草场变成石料厂】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