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二元、和多元配方_老马的万壶堂_新浪博客

                               一元、二元、和多元配方


  在讲述景德镇元青花时常常会提到“二元配方”这一名词;还有许多人把“二元配方”当做景德镇在元代时为了生产大件青花瓷研制发明的新技术,是景德镇在元代生产大件瓷器的证据,“二元配方”这个专业名词绝大多数收藏爱好者虽然经常看到和听到,但其真正的含义不一定了解。
  “二元配方”就是用两种主要原料混合在一起制造某一种产品,在瓷器制造上说是高岭土和磁石两种原料混合在一起制造瓷器的胎体;
  多年来一直流行的说法是;元代以前景德镇制瓷一直使用一元配方,既磁石制造瓷器,(这种说法也是没有历史记载的)元代时因为外贸需要制造大件瓷器,而景德镇使用的磁石不能制造大件瓷器,因此发明了“二元配方”并推广到其他产瓷区。这种说法一直被认定为主流观念,随着宋元瓷器研究的深入,现在看起来已经站不住脚了。
  使用“二元配方”原理是制瓷泥料中的三氧化二铝在不同的矿土层中含量差别很大,而三氧化二铝在胎体中的多与少决定着瓷器在烧制过程中的耐火程度,景德镇工人形象的把磁石称之为坯胎的“肉”,把高岭土称之为坯胎的“骨头”;因为生产大件瓷器无法调整其支撑点,变形是烧制中无法解决的矛盾,特别是烧制青花瓷,釉面透明度要求高,需要提高烧成温度,因此原来使用的泥料必须加入含三氧化二铝高的高岭土加大坯胎的耐火度,如果含量低也起不到提高耐火度的作用,如资料介绍根据现代科学检测得知雍正时期高岭土三氧化二铝含量高达百分之十四左右,因此坯胎普遍较薄,足普遍较高,胎质细腻洁白,青花因釉面透明度高发色较好。而到了嘉道时期高岭土中三氧化二铝含量只有百分之七,甚至更低因此这一时期的瓷器胎体普遍加厚,足的高度降低,灰釉器产量较大,胎体不够致密,青花发色不好等等,质量大大降低。
  解放以后开始使用雷蒙机粉碎泥料,由于颗粒较大,可塑性差,成型干燥后强度低,多年来一直配合传统方式粉碎的泥料(不子)使用,是不是应该称之为“三元配方,”为了增强坯体的强度,减少烧成前坯体损失,近年来又在泥料中加入腐植酸(一种矿物纤维),是不是可以成为“四元配方”。
  可以看出如果某一矿层土质耐火度高xx没有必要使用“二元配方”在元代之前,在景德镇以外的其他产瓷区已经能够生产大件高温烧造的清白釉瓷器,如大量出土的魂瓶等,没有可靠证据说明这些早于元代的瓷器是“几元配方”烧成,许多窑址发掘的遗留胎体的化学成分与当地土质化学成分不符,是不是使用了“二元配方”?这些根本问题都没有解答,因此在鉴定中以“二元配方”作为一项鉴定依据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取的。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一元、二元、和多元配方_老马的万壶堂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