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栋《健康报》发表医学科普文章汇总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健康报》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的{zj1}影响力的全国性卫生行业报。是一份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中央级大报。
文题如下:
⑴ 单凭脉诊 贻误大焉2009-02-26
⑵ 输血栓预防药有益处吗 2009-03-04
⑶ 偏瘫一定是男左女右吗 2009-03-12
⑷ 怀疑脑血管病变怎么办 2009-04-01
⑸ 表证发热为何慎用清开灵2009-05-27
⑹ 脑动脉硬化会有神经系统疾病2009-08-08(村医导刊)
⑺ 医院不单纯是“体检单位”2009-10-31(村医导刊)
⑻ 乡医转诊别指定检查项目 2009-10-20
⑼ 上腹疼痛不一定是胃病 2010-01-26.
⑽ 脑CT无异常,也有可能是脑卒中 2010-02-09.
(11)感冒输液为何四肢瘫 2010-03-05
(12)现代中医应五诊 望闻问切查 2010-03-24
(13)格列本脲导致低血糖昏迷 2010-04-06
(14)中医理论在创新中发展 2010-04-28
(15)区分脑缺血与美尼尔需先搞清病理 2010-07-06
2009-1 单凭脉诊 贻误大焉
(文章来源:《健康报》发布日期:2009-02-26)
我在县(市)级医院工作,每天给市民、农民看病。中医摸脉诊病非常被老百姓认可。有的病人找中医看病必须先摸脉,而且不许你问,摸完脉后,病人先看大夫说得是否准确,以此决定是否让你看病。
中医传统诊法有四种,即望、闻、问、切,习惯上称四诊。在诊断上主张四诊合参,反对以一概全,以脉诊代四诊。古代医家早有明训,如明·李时珍云:“世之医病两家,咸以脉为首务,不知脉乃四诊之末,谓之巧者尔。上士欲会其全,非备四诊不可。”
客观地讲,在四诊中诊断价值最重要的当属问诊。问诊是了解病情,诊察疾病的重要方法,在四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即通过询问病人及陪诊者而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xx过程、现在症状和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而诊察疾病的一种方法。因为对于疾病的很多情况,如病人的病史、自觉症状、既往健康状况和家族史等,只有通过问诊才能知道,摸脉是摸不出来的。若不问明白,仓促诊脉,是难以作出正确诊断的。
古代医家在诊病时就非常强调问诊的重要性。如明·张介宾曾说问诊是“诊病之要领,临证之首务”,并创立了“十问歌”,至今仍沿用。但有的医生为了显示医技,故弄玄虚,在诊病时不是详细询问病情,而是巧言诓人,过分夸大摸脉,以此来抬高自己的声望,结果让病人误认为只要一摸脉,什么病都知道了。久而久之,便对中医产生了在诊断上“只摸脉”的片面认识。
那么摸脉到底能摸出什么病呢?我以为,诊脉的临床意义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
⑴辨别病症的部位: 病邪在表或在里,或侵犯机体的何脏何腑。
⑵判断病症的性质: 是属寒证或热证,以及痰饮、瘀血、气滞、食积等。
⑶分辨邪正的盛衰: 是属虚证或属实证。凡无力脉象,多为气血不足、精亏、阳气虚弱所致的虚证;凡有力脉象,多为邪气亢盛、正气不衰,正邪相争剧烈所致之实证。
⑷结合症状 脉证合参: 可以推断病症的进退,判断病情的轻重,推测预后的吉凶,观察疗效的好坏。
在医学术语方面中西医不同。中医诊断用中医术语,如虚证、实证、寒证、热症、痰饮瘀血、气滞水湿等,摸脉只能说出这些术语。摸脉既摸不出肝炎,也摸不出肾炎,更摸不出冠心病、糖尿病、不孕症、癌症、脑出血等疾病,因为这些都是西医病名,需要通过仪器检查才能确诊。如果一摸脉就能摸出这些西医疾病,那干脆不用仪器检查了,因为你摸脉比现代化的仪器如化验、X线、B超、心电图、CT、MRI等还要准确,有些疾病用仪器检查还不能确诊,而一摸脉就能摸出来,岂不怪哉!
所以现代中医在临床工作中,应当中西医结合,提倡西医诊断,中医辨证。在诊断上除了中医传统的四诊之外,还必须借助先进的仪器检查给予定病即西医诊断。根据病情若需要中医xx,再按中医进行辨证施治,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误诊和误治。否则单凭一脉诊病,则误大焉!
2009-2 输血栓预防药有益处吗 ?
(文章来源:《健康报》发布日期:2009-03-04)
我在县市级医院工作,经常为基层老百姓、农民看病,也常与乡村医生打交道。每到春前秋后、节气更替之时,患有血栓性疾病如脑血栓或有其倾向的病人,便到当地卫生院或卫生所要求输预防液(即预防血栓的xx)。这在农村非常普遍。一些基层医生对此也不太清楚利弊,于是向笔者询问:预防性输液对预防血栓性疾病有用吗?对于这个问题,说法不一,也无明确的规定。笔者通过xxxx发现,在春前秋后预防性输液,对预防血栓性疾病如脑血栓等是有一定益处的。希望有不同意见的同行也发表一下您的观点。
血栓性疾病大部分都有发病的危险因素,{zh0}的预防血栓性疾病的方法就是用xx控制。有些疾病必须终身服药,如糖尿病、长期高血压等,所以长期口服用药控制危险因素的数值达标,才是预防血栓性疾病{zh0}的方法。
但是在冬春季节气候急剧变化,若超过人体调节机能的一定限度,或者由于人体的调节机能失常,不能对外界气候变化作出适应性的调节时,人体就会患病。现在比较流行的心脑血管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冬春季节发病率{zg}。因为这个时候气候寒冷、气温低下,机体应激反应增强,交感神经活动增加,导致血管痉挛、收缩,血液黏稠度加大,机体抵抗力低下。在原有心脑血管病,或有其危险因素的情况下,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黏、糖尿病等,容易导致相应器官、组织的缺血,诱发或发生血栓。中医认为,血液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寒邪侵犯人体,可导致经络、筋脉凝滞,拘急,挛缩等,使气血津液运行不畅,凝结瘀阻,相应脏器发生缺血,诱发或发生血栓。即便是长期口服xx的慢性病人,有时也会发病。xxxx,此时预防性输液,可以起到不同的预防作用。而预防多长时间,因个体有差异而不同。
预防性输液的xx大体分为两种:一是中药注射液,如香丹、复方丹参、川芎嗪、红花、灯盏花素、银杏叶、血塞通、脉络宁等。它的主要功效是xx化瘀、温经通络,或有扩张血管、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及解聚降纤等功能。二是具有改善微循环、稀释血液黏稠度的西药,如低分子右旋糖酐(脉通液)、706羟乙基淀粉代血浆等。但是上述xx也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如导致药疹、过敏性休克等。故患者宜根据自身体质和病情,适当筛选xx,疗程一般为1~2周,{zh0}在医生指导下正确合理使用。
2009-3
偏瘫一定是男左女右吗?
(文章来源:《健康报》发布日期:2009-03-12 )
老百姓有一种说法:得了脑血栓——半身不遂症,男的是左瘫,女的是右瘫,即男左女右,这种说法正确吗?
在民间,特别是农村老百姓对医学的认识和了解,有很多是来自于中医的理论。中医是实践医学,它的理论来自实践,源于民间。经临床实践证明,中医是科学的,是经得住考验的。但是,历代中医书籍中有许多理论、认识和观点等,现今看来,有些是片面的,并非xx正确。如在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的《素问·大奇论》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偏枯,男子发左,女子发右。”隋代的《诸病源候论·风偏枯候》中说:“偏枯,男子则发左,女子则发右。”偏枯,即偏瘫。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得了偏瘫,男的是左瘫,女的是右瘫。
《黄帝内经》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诸病源候论》是中医{dy}部病因病理学专著。这两部著作,影响深远,其中的很多论述和观点至今仍沿用。可见偏瘫分“男左女右”的说法是有根据的,在民间这种说法一直流传,也就不足为奇了。但现在看来,这种说法却是不正确的。
偏瘫即半身不遂,中医古称偏枯。偏瘫是指一侧肢体(上下肢)肌力的减弱或消失。临床所见,偏瘫无论男女都可能发生,可左可右。现代解剖学认为,偏瘫的病位主要是大脑半球深部的内囊区域或脑干。无论是颅脑外伤、占位、感染或血管病变等,凡是损害了内囊或脑干,都可能出现程度不同的偏瘫即半身不遂症。因为大脑半球、脑干都有交叉支配对侧肢体的功能,所以左侧病灶,可以出现右侧肢体瘫痪;而右侧病灶,则可以出现左侧肢体瘫痪。神经(脑)解剖,无男女性别差异,因而得了脑血栓——半身不遂症,是不分男左女右的,所以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致使中医经典中的某些理论在有关问题上有它的局限性、混乱现象和欠妥当之处。故对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可“衷中参西”并通过临床去验证,去判别是非。只有这样的继承,才能更好地发展,才能使之更加发扬光大,为人类健康服务。
2009-4 怀疑脑血管病变怎么办?
(文章来源:《健康报》发布日期:2009-04-01)
笔者常由卫生局组织下乡给乡村医生讲课,并会诊指导xx。通过与乡村医生接触,笔者深感他们临床知识匮乏。针对乡村医生在诊治脑血管病患者中遇到的某些常见问题,特整
理成稿,希望对其他基层医生也有帮助。
我院接诊了一名58岁的男性患者,经头部CT检查,患有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在询问病史中,得知该患者因右侧面部和上、下肢麻木无力,3天前去当地乡镇卫生院就诊,被医生按脑梗死给予输液xx,症状加重。再问病史,原来该患者有既往高血压病史10多年,1年前曾有类似症状,当时头部CT检查诊断为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经输液xx后症状消失。因而,此次患者又出现同样症状时,当地卫生院未再做头部CT检查,而是直接按脑梗死给予xx。但为何这次成了脑出血?患者不解,卫生院的医生也不明白。在给乡村医生的培训中,笔者发现他们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笔者的建议是,遇到疑似脑血管病变的患者,{zh0}先做头部CT检查。
小量脑出血易误诊为脑梗死
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也叫中风病。该病临床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如动脉硬化性脑(梗死)血栓形成,脑栓塞;另一类为出血性脑血管病,如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通过临床表现,有时很难区分二者。譬如,小量脑出血,亦被称作出血性腔隙综合征,因出血量少,病灶局限,对周围脑组织损害轻,所以症状轻微。此时如果不做头部CT检查,最易误诊为(腔隙性)脑梗死。
出血性腔隙综合征病人多数有高血压病史,特别是高血压性小动脉病变(脂质透明样变),导致脑深部穿支动脉系统发生硬化。这种病发展下去,既可以引起穿支小动脉阻塞,以致发生腔隙性脑梗死,也可因破裂、渗血而引起小量脑出血,从而导致出血性腔隙综合征。这时,因出血量少,血肿未破入脑室系统或蛛网膜下腔,也未累及网状结构与上行网状xx系统,所以患者一般既无意识(神志)障碍,也无xx、恶心、呕吐等颅高压症状,以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
因此,高度怀疑患者有脑血管病变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先让患者做头部CT检查以明确诊断,而不是先行xx,因为二者的xx方法不一样。
小量脑出血有五种表现
基层医生在接诊疑似脑血管病变的患者时,可以根据以下临床症状,初步判断患者患的是小量脑出血即出血性腔隙综合征,而非(腔隙性)脑梗
。
⑴单纯运动性轻偏瘫 表现为一侧面部、上肢与下肢无力,并非单瘫。
⑵单纯感觉性障碍 表现为一侧面部、上肢与下肢感觉异常(如麻木),或感觉减退、消失(如无感觉、不知痛痒),一般无运动障碍。
⑶共济失调性轻偏瘫 轻偏瘫通常以下肢为重,上肢较轻,同时伴有同侧偏身共济失调,也是下肢重于上肢,或偶有偏身感觉异常、轻度感觉减退。
⑷构音障碍、笨手综合征 表现为说话含糊不清,呐吃,面肌无力,吞咽困难,手略显笨拙,难以完成精细动作,一般不伴上下肢明显无力或共济失调。
⑸感觉、运动性双重障碍 表现为既有一侧面部、上肢与下肢无力,又有同侧偏身感觉异常与减退,不包括那些神经障碍仅累及面部与手或者手与下肢者。
由此可以看出,单纯凭脑血管病变症状轻微而按脑梗死xx时,有时会出现误诊和误治。基层医生不能根据以往经验而按脑梗死先行xx,经验有时会失准,终不如仪器检查明确。只有进行头部CT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小量脑出血的xx原则与高血压性脑出血xx原则类似,但无需大量、长时间使用脱水剂。还应提醒的是,患者平时应注意控制高血压,这是预防脑出血的有效措施。
2009-5
表证发热,为何慎用清开灵?
(文章来源:《健康报》发布日期:2009-05-27)
清开灵针剂使用说明书明确标示,“有表证发热恶寒者慎用”,即表证发热,慎用清开灵,何也?
发热是临床常见的一个症状,在此特指由外感病因而引起人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者,中医称外感发热。外感发热分恶寒发热、壮热、潮热、身热夜甚和往来寒热等多种。这几种发热是外感发热中不同时期、不同病位的标志性表现。
恶寒发热,指在发热的同时必伴有怕冷(恶寒)的感觉。一般发热为中等程度,体温多在38—39℃之间。见于外感病表证,初期阶段,即伤寒病太阳经证和温病卫分证等。
壮热,指发热较甚,扪之烙手,或出现恶热、烦渴等症状。发热为高度热,体温多在39℃以上者;因体温较高,又叫高热。见于外感病里证,中后期阶段,即伤寒病阳明经热证和温病气分证等。
潮热,指发热有一定规律性,盛衰起伏如潮水涨落,一日一次,按时而发按时而止。热度有高有低,病证有实有虚。见于外感病里证,中后期阶段以及某些内伤病,即伤寒病阳明腑实证和温病气分证(热结肠腑)等。
身热夜甚,指发热以夜间为甚,多伴有心烦不寐和或神昏谵语,抽搐等症状。热度为中等度、高度和超高度不等,体温多在38.5℃以上。见于外感病里证,中期阶段,即温病营分、血分证等。
往来寒热,指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的一种热型。其发热时自热而不觉寒,其恶寒时自寒而不觉热。见于外感病半表半里证,中期阶段。发有定期者为疟疾,无期者为外感热病,即伤寒病少阳证等。
以上几种热型的区分,不能以体温高低而定。表证发热{zd0}的特点是恶寒(怕冷),无论风寒表证,风热表证,还是温病初期等,凡有恶寒的感觉,便是表证,即“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
表证发热,若用中医xx,正确的方法应使用中医八法中的“汗法”,即通过发汗以解表驱邪,从而达到散热、退烧的目的。因表证有表寒、表热等不同,故治法又有辛温解表、辛凉解表等区别。无论哪种表证发热,都必须使用发汗的方法,只有这样才是正确、合理的治法。
而清开灵针剂是在传统中成药安宫牛黄丸的基础上改进而研制的注射液,从该方的xx组成及功效来看,该方属于中医八法中的“清法”。具有xxxx,化痰通络,醒神开窍之功效。该方以xxxx为主,配以醒神、化痰之品,以加强其“清脑开窍”之力,故名清开灵。临床主要用于热病神昏,中风偏瘫,神志不清,亦可用于急、慢性肝炎,乙型肝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高烧,以及脑血栓形成、脑出血见上述证候者。对于外感病发热中的壮热、潮热和身热夜甚,都是适应症。因可用于上感,肺炎,高烧,热病神昏等发热性病症(证),所以出现了凡发热病人,不问病因大多使用清开灵而给病人输液的普遍现象。如此则导致清开灵不合理使用,为防止其不合理使用,故该药品说明书明确标示:有表证恶寒发热者慎用。
2009-6 脑动脉硬化会有神经系统疾病
(文章来源:《健康报·村医导刊版》发布日期:2009-8-8)
患者,周某,男,78岁,渐进性运动缓慢两年,后发展到生活不能自理,并伴尿失禁、xx半年。他曾在本乡、村按“脑子病”输液xx,但症状未见明显好转。既往患高血压多年,曾间断口服降压药,控制不达标。现反应迟钝,表情呆滞,不愿讲话而且说话吞吐不清,流口水,吞咽费力,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高,双手偶尔震颤。经血生化检查胆固醇高,经颅多普勒检查有脑动脉硬化,双侧颈动脉彩超有硬化斑块,头颅CT检查报告显示脑内多发腔隙性梗死,脑白质稀疏,老年脑改变。入院诊断为动脉硬化性帕金森氏综合征、脑梗死、脑萎缩.
目前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较高,多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有关,脑动脉硬化甚至会导致帕金森综合征等一系列神经精神疾病,往往合并主动脉、冠状动脉、肾动脉与周围动脉的粥样硬化病变。
要了解这些症状
脑动脉硬化是一个慢性进行性过程,在未引起明显的脑缺血之前,并不产生神经精神疾病症状及局灶性体征;只有当病变发展到明显影响脑血流量时,才会有临床表现。
症状一:神经衰弱综合征
多发生在脑动脉硬化早期,约45岁以后,因脑血流量减少、供血不足,大脑功能减退,可产生类似神经衰弱的临床表现。
病人常主诉xx、头晕、耳鸣、眼花、肢麻、震颤、xx、健忘,并有思维迟钝,判断、计算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情绪不稳,低沉烦闷,急躁易怒。少数病人可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症状,如多汗、心慌、手足发凉、皮脂分泌过多等,其中xx、头晕、记忆力显著减退和睡眠障碍是最常见症状。
症状二:急性脑血管病变
易发生在脑动脉硬化晚期,多数发生在55~60岁以后,在精神紧张、劳累、饱食饥饿、酗酒等因素诱发下,导致脑局部供血障碍或脑血管破裂,发生急性脑血管病变即脑卒中。可引起短暂脑缺血发作,既可以出现发作性眩晕伴恶心、呕吐、耳鸣、耳聋、吞咽困难、构音不清、共济失调、意识障碍等症状,也可以出现一过性黑矇或失明、失语、偏瘫、麻木、意识障碍等症状,还可能发生脑梗死、脑出血等。
症状三:血管性痴呆
出现在脑动脉硬化晚期,由于脑组织长期弥漫性缺血和脑血管多次发作梗死,导致脑组织缺血性坏死、软化,最终形成脑萎缩,表现为血管性痴呆。主要有多发梗死性痴呆、腔隙状态、假性球麻痹、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及帕金森氏综合征等。
当脑动脉硬化、多发性脑梗死累及基底节时,可引起基底节细胞变性,纹状体多巴胺含量减少,则出现锥体外系症状。表现为四肢肌张力强直性增高,运动缓慢,不自主震颤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顽固性xx、出汗多、皮脂溢出等,少数病人晚期可出现痴呆。
2009-7 医院不是单纯的
“体检单位”
(文章来源:《健康报·村医导刊》发布日期:2009年10月31日第3版)
在临床经常接诊到由乡村医生转诊上来做检查的病人,这些患者往往给医生“点”检查项目。但是有些村医列出的检查项目与患者病情明显不符。如果问病人哪里不舒服、怎么不好,病人有时会很不耐烦甚至极不配合诊断,而是要求按照乡村医生说的内容做检查。
在县市级医院就诊的病人,大部分是农民朋友。他们患病后,有的已经过村医的初步诊治,但经过xx后,部分病人病情未见明显好转,有的还反复发作。这时有的村医便建议病人到上级医院做某项辅助检查。像xx就要求做头颅CT检查、胸痛要求做胸部CT检查、心慌要求做心脏彩超检查、腰痛下肢水肿要求查肾脏等。如本是一个单纯高血压的病人,每因劳累、生气后出现xx、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在本地经过xx后症状未见明显好转,乡村医生便提出让患者到县医院检查血脂、血流变,或头颅CT等。其实,血压不达标,或症状未缓解的原因很多,像使用降压药是否合理,病人服药是否规范,是持续服还是间断服,生活中是否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诱发因素是否仍在等。
医院是医疗机构,不是单纯的体检机构。病人来到医院,应该要求看病,而不是仅仅要求作检查。虽然仪器检查是必须的,但具体做哪项检查、哪些检查,应由接诊医生根据患者当时的病情来决定。否则既花了钱,却未查出病变,或未达到要求检查的初衷与效果。此外,仪器检查不是{wn}的,有许多病变是仪器查不出来的。如病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功能神经性疾病,或某些疾病的早期阶段等。所以,建议乡村医生在转诊病人时,尽量不要指定检查项目。
2009-8
乡医转诊别指定检查项目
(文章来源:《健康报》发布日期:2009-11-20)
在临床经常接诊到由乡村医生转诊上来做检查的病人,这些患者往往根据乡村医生的建议给医生“点”检查项目。像xx就要求做头颅CT检查,胸痛要求做胸部CT检查,心慌要求做心脏彩超检查,腰痛和下肢水肿要求查肾等等。但是有些乡村医生列出的检查项目与患者病情明显不符。
如本是一个单纯高血压的病人,每因劳累、生气着急后出现xx、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在本乡经过xx后,症状未见明显好转,血压控制不达标,乡村医生便提出让患者到县医院检查血脂、血液流变学,或头颅CT等。其实,血压不达标,或症状未缓解的原因很多,如使用降压药是否合理,病人服药是否规范,是持续服还是间断服,生活中是否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诱发因素是否仍然存在等。
医院是医疗机构,不是体检机构。病人来到医院应该要求看病,而不是要求检查。虽然仪器检查是必须的,但具体做哪项检查、哪些检查,应由接诊医生根据患者病情来决定。否则患者既花了钱,却未查出病变,或未实现要求检查的初衷与效果。此外,仪器检查不是{wn}的,有许多病变仪器是查不出来的。如病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功能神经性疾病,或某些疾病的早期阶段等。所以,乡村医生在转诊病人时,尽量不要指定检查项目。
2010-1 上腹疼痛不一定是胃病
(文章来源:《健康报》发布日期:2010-01-26)
在临床上有时会碰到把心脏病人误诊为胃病的情况。如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如果不做心脏相关辅助检查,如心电图、心肌酶等,容易误诊为胃病而做相关检查或xx,甚至会导致心脏猝死。
病例一:张某,男,58岁。因突发上腹疼痛伴呕吐、腹泻10小时,转到本院肠道门诊就诊。当时患者面色青灰、痛苦貌,血压80/50mmHg,心音低钝无力。急查心电图诊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后转ICU经抢救xx无效死亡。
病例二:左某,男,43岁。患者饮酒后突发上腹部隐痛不适2小时。该患者曾有类似病史,按胃病xx后症状缓解。这次本地医生又按胃病xx,先行上腹部针刺疗法,然后配注射针剂计划给予肌注时,病人猝死。
在一般情况下,疾病的体表症状与病变脏器的解剖部位是相对应的。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是心前区、胸骨后疼痛,胃炎、消化性溃疡是上腹部疼痛,大叶性肺炎是胸痛,胆系感染、胆石症是右上腹部疼痛,急性阑尾炎是转移性右下腹疼痛等。而对于非典型症状的疼痛,有时与病变脏器的解剖部位不相对应,这可能是由于神经的牵涉或解剖部位的生理变异所致。如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有些病人单独出现上腹部胀满疼痛伴恶心、呕吐,甚则出现肠胀气、呃逆等胃肠道症状,而并非心前区、胸骨后的疼痛。如果此时未做心电图等相关辅助检查,容易误诊为胃病进行诊治,从而加重患者病情或致猝死。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出现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等类似胃病症状,主要是由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致。因为迷走神经受坏死心肌的刺激,并与心排血量降低、组织缺血灌注不足等因素有关,所以临床上患者若出现上腹部疼痛,如果高度怀疑为心脏病引起时,应当先行心电图等相关辅助检查,而不是按胃病进行检查和xx。
10-2
脑CT无异常,也有可能是脑卒中
(文章来源:《健康报》发布日期:2010-02-09)
患者,张某,男,38岁,突发言语不利伴右侧肢体无力10小时就诊。经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既往高血压病史多年,未规范用药,就诊时测血压为170/110mmHg.,建议住院xx。病人因自己感觉症状轻微、年轻,而头CT又未见异常,所以强烈要求回家xx。回家后按“脑梗塞”在本村输液xx。第2天,症状加重,出现xx性失语,右侧肢体xx瘫痪,上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低等症状和体征,后经头CT、MRI检查报告:左侧基底节区脑梗死,住院xx。
该病人属于典型的进展型(进行性)卒中病例。进展型卒中,属缺血性卒中,指初发症状轻微,病情不断进展,并逐渐加重,可持续2—3天,或一周左右达到高峰,{zh1}出现xx性卒中。据不xx统计,在缺血性卒中里,进展型者占20%—30%以上。
头颅CT在当时为什么没有异常发现?这是因为虽然病后6小时,缺血区逐渐出现脑水肿,12小时以后即有脑组织坏死,但无论肉眼或头颅CT检查难以与正常脑组织区分,所以脑梗死在发病后{dy}天即24小时以内,头颅CT可无异常发现。在24小时以后,脑梗死区域内才出现低密度病灶阴影。因病人急性起病,已经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如言语不利、肢体无力等,虽头颅CT未发现异常病灶,检查阴性也有临床意义。可以帮助排除了脑出血与脑占位,这样该病人自然就属于缺血性脑卒中了。发病后到底是不是进展型卒中,很难正确预料,只能通过xxxxxx后得知。而通过xxxx发现,即便是这种病人在当时住院规范xx,有时也很难控制住病情进展。
2010-3 感冒输液为何四肢瘫?
(文章来源:《健康报》发布日期:2010-03-05)
有时会碰到感冒病人输完液后突发四肢瘫痪,病人及家属误认为是医生给治错了。但是经检查,是由于低钾造成的。以下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个案例。
病例回放
张某,男,28岁。近几日因天气剧变,气候寒冷,加之劳累,张某饮酒后出现发热(体温38.9℃)伴xx、周身酸痛、咽痛、鼻塞、轻微咳嗽等感冒症状。傍晚在卫生所按感冒给予xx、抗病毒、退热及对症输液xx。输完液后他出了很多汗,体温下降恢复正常。但第2天张某突然不能站立行走,出现四肢软瘫。神经科查体:神清,语利,颈软无抵抗,颅神经(―),双下肢肌力0级,双上肢肌力2~3级,四肢肌张力低,腱反射消失,病理征阴性。来本院后急查血钾2.51mmol/L,余正常。初步诊断:低钾瘫痪(麻痹)。经输液补钾后,症状缓解,复查血钾正常。
分析讨论
张某是一个低钾型瘫痪患者,为周期性瘫痪中最常见的类型,以发作性肌无力伴血清钾降低,补钾后能迅速缓解为特征。属神经内科疾病,其病因与发病机制目前还不xx清楚。
低钾麻痹的临床特征是:1.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20~40岁男性多见,随年龄增长而发作次数减少。2.诱发因素:疲劳、饱餐(特别是进食大量碳水化合物)、寒冷、潮湿、酗酒、感冒、创伤和精神刺激等为常见诱因。3.发病期间神志清楚,呼吸、吞咽、咀嚼、发音和眼球活动正常。瘫痪肢体肌张力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膀胱、直肠括约肌不受累。发病前可有肢体疼痛、感觉异常、口渴、多汗、少尿、潮红、嗜睡、恶心等。4.发作一般经数小时至数日逐渐恢复。发作频率不等,一般数周或数月一次,个别病例每天均有发作,也有数年一次甚至终身仅发作一次。发作期间一切正常。5.发作期血清钾低于正常,一般在3.5mmol/L以下,间歇期正常。心电图呈典型的低钾性改变。
该患者因劳累、饮酒、感冒,再加上气候寒冷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同时输液中给予葡萄糖、糖皮质xx及出汗等而诱发。这主要是葡萄糖进入人体后随血液循环到肝脏和肌肉细胞合成糖原,因代谢需要也带入钾离子进入细胞内。同时出汗加重了钾的缺失,使血清中钾含量降低,形成转移性低钾血症,影响了肌肉的紧张力,肌力下降,从而导致低钾瘫痪。
10-4 现代中医应五诊
望闻问切查
(文章来源:《健康报》发布日期:2010-03-24
中医周刊)
中医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即传统中医与现代中医。传统中医是指西方医学尚未传入我国以前的中医;现代中医则是在继承传统中医的前提下,吸取并采纳现代科技成果及西医学的某些知识,而融会贯通,合为一体的中医。
实际上,目前中医临床已属现代中医范畴。所谓纯中医,从目前看是不现实的。因为目前中医临床已非过去传统中医所处的时代背景,现代科技成果及西医的许多知识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中医临床之中,如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制药学及病名(如高血压、糖尿病、肝炎、肾炎、心脑血管病、癌症)等。与此同时,患者对中医的要求也大不相同了。I
随着西方医学知识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医药学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现代自然科学及生命科学领域的{zx1}技术成果应用于医学,促进了西方医学关于人体生理功能认识及疾病诊断xx水平的飞速提高,对仍以四诊(望、闻、问、切)为主要病情资料收集手段的传统中医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使现代科技条件下中医药学的可持续发展受到挑战。因此,中医药学要想立于不败之地,要想继续发扬光大,就必须充分吸收现代科技的{zx1}成果。
吸取现代科技成果,主要指借助于现代化的设备,如理化检查与实验技术等,以完善、弥补中医四诊的不足。作为中医四诊手段的延伸和丰富而形成了中医“五诊”即望、闻、问、切、查。正如“国医大师”邓铁涛所说:“使用CT、磁共振等技术,是中医望、闻、问、切的延伸。”
实际上,目前中医临床中“五诊”已经是常用的手段,只不过没有提出中医“五诊”这个概念、名词而已。无论是中医高等院校统编教材,还是中医各种不同形式的专著、临床报道、治验总结及中医临床各科疾病的诊断指南、中医院的运营等,都已有西医相关辅助检查的内容。
“五诊”中的“查”,是必备的、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如中医内科疾病中,肺系病证中的肺痈、肺痨等肺系病变,必须借助于现代医学的辅助检查如X线胸片、肺CT等;心系病证中的胸痹、真心痛等心系病变,必须借助于心电图、心肌酶或心脏彩超及心脏介入等手段;脾胃系病证中的胃痛、呕吐、噎膈、泻泄、痢疾等胃肠病变,必须借助于消化道钡餐造影、电子显微内窥镜、大便常规及镜检等;肝胆病证中的胁痛、黄疸、鼓胀、xx、眩晕、中风等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病变,必须借助于腹部彩超/CT、血生化检查、头部CT/MRI、经颅多普勒(TCD)等,以明确疾病的诊断。
中医四诊作出的诊断,是一个模糊、宏观的病证名诊断。如果没有现代科学的检查方法作为中医四诊的补充和完善,从目前临床的角度来看,中医四诊误诊的概率会较大。从法律的角度分析,单纯中医的病证名尚不具备法律效应,如果发生医疗纠纷,中医的病证名是不被法律所认可的。
现代中医倡导“五诊”的诊断方法,中医院引进现代化设备,是为了适应新时代患者的需要,绝不是“西化”中医。
2010-5 格列本脲导致低血糖昏迷
(文章来源:《健康报》发布日期:2010-04-06)
刘某,女,68岁,昏迷14小时被家属发现后急送医院。急诊查血糖2.2mmol/L,以低血糖昏迷收入院。该患者有糖尿病史8年,平时口服格列吡嗪、二甲双胍等降糖药,血糖基本稳定在7~9mmol/L。入院前曾停服任何西药,自服药店广告推销的中成药某胶囊,每天3次,每次1粒,连服两天后发生低血糖昏迷。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体会:经调查发现,患者服用的胶囊添加了格列本脲。格列本脲属磺脲类降糖药,降糖迅速,并属长效类降糖药,其降血糖作用可持续24小时。因其极易发生低血糖反应,故目前此药已基本淡出市场,而被同类药如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喹酮等替代。但因格列本脲价格便宜,仍有一些患者服用。有些药商受利益的驱动,为了提高疗效在中成药制剂中添加此药,却不标注西药成分而误导患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2010-6 中医理论在创新中发展
(文章来源:《健康报》发布日期:2010-04-28
中医周刊)
中医经典著作主要有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温病条辨》。中医的四部经典永远是中医的精髓,历代xx医家无不熟读经典,奉为圭臬,至今仍是学习中医的必读教材。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过去是经典的东西,若干年后可能会发生变化,有些内容或许在新的时代已经不合时宜。
中医理论历经数千年而不衰,正是基于其不断的理论变革和创新。从金元四大家到明清以及现代,各代医家虽有尊经崇古的传统,但也绝非一味因循古人、划地自限,批判和创新的风气也令人欣喜。
《黄帝内经》的贡献在于其吸收阴阳五行以及变易思想,为后世医学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虽也有xxxx描述,但绝非思想主流。东汉医家张仲景著的《伤寒论》与《黄帝内经》不同,更多地重视临床和实践,确立了中医学的辨证施治的基本思维路线。金元四大家更是不拘泥传统,针对北宋官家推行的依据张仲景《伤寒论》标准xx,滥用温燥xx医治瘟病的弊端,大胆提出xx瘟疫的xx和治则,开创了温病新学科。明清时期,革新创新的风气依然不辍,《伤寒论》继续受到质疑,医家继续探索瘟病的诊治法则,终于形成了完整的温病学理论体系和有效的临床经验,并在医学界产生了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之争的局面。(转引自:周然,李俊.
全面把握中医本质
实现中医创新发展[N].
中国中医药报,2010-3-29)
经典之文字终究古奥难懂,特别是《内经》,学习起来非常费劲,系统庞杂,不易掌握和理解。所以依拙见还是应该首读中医高校教材为{zj0}。因为教材比较系统而全面,相对来说比较客观、公正而合理,是规范的版本、登堂入室的敲门砖、理想的学习工具,不至于走偏。但教材并非尽善尽美,也有许多缺陷和不足,所以有每5年一个轮回的教材重新编写。
读了教材,对中医理论有粗浅的了解后,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文化功底再读经典和医史文献。
2010-7区分脑缺血与美尼尔需先搞清病理
(文章来源:《健康报》发布日期:2010-07-06)
短暂脑缺血发作(TIA)与美尼尔氏综合征最易混淆。二者都有发作性眩晕伴恶心呕吐、视物旋转、不敢睁眼,和/或耳鸣耳聋、自发性眼震、走路不稳等表现。该如何鉴别呢?
TIA多是脑动脉硬化的结果,发病年龄常见于45~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既往多有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也可见于颈椎病,如骨刺压迫椎动脉等。多因疲劳、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睡眠障碍、饱食或饥饿、酗酒和气候剧变等因素而诱发。
脑组织有4条大动脉供血,即两条颈总动脉构成的颈内动脉系统和两条椎动脉构成的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既可以发生在颈内动脉系统,也可以发生在椎—基底动脉系统。
颈内动脉系统有一个分支叫眼动脉,对缺血最敏感。眼动脉缺血后,可出现一过性黑矇或失明。椎—基底动脉系统有一个分支叫内听动脉,对缺血最敏感。它有两个终支,一个是前庭支,一个是耳蜗支。前庭支缺血后导致平衡障碍出现眩晕,如坐车视物旋转、恶心呕吐等;耳蜗支缺血后导致听力障碍,出现耳鸣,甚则耳聋。如果说眼动脉缺血是颈内动脉系统缺血的一个信号,那么内听动脉缺血则是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的一个信号。内听动脉缺血临床很常见,其早期表现颇似美尼尔氏综合征,故有些学者称之为类美尼尔氏综合征,但绝不是美尼尔氏综合征。因此,有些医生将其误认为是美尼尔氏综合征就不足为奇了。
内听动脉缺血,即迷路卒中的发作类型。迷路卒中指由于内听动脉痉挛、闭塞或出血,突然发生剧烈的旋转性眩晕,可伴恶心呕吐,若同时有前庭耳蜗动脉受累则伴有耳鸣耳聋,而神志清晰。迷路卒中的眩晕性质属于前庭周围性眩晕,但病因归类也可属于脑血管性眩晕。病人年龄较大,起病甚快,有身体其他部位动脉硬化的征象。诊断迷路卒中,必须除外其他原因导致的眩晕,只表现为类美尼尔氏综合征的症状,而无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MRI可无异常。
美尼尔氏综合征是以膜迷路积水为基本病理改变,以发作性眩晕、耳聋、耳鸣和耳胀满感为临床特征的特发性内耳疾病。病因未定,发病年龄以40岁以下的中青年为主;既往无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糖尿病、心脏病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颈椎病等相关性因素。xxxx系统检查正常,冷热水试验前庭功能减退或消失。
通过多年的xxxx,TIA与美尼尔氏综合征的鉴别关键是:
1.
既往史,即TIA既往多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硬化与心脏病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和/或有颈椎病史等,而美尼尔氏综合征既往体健。
2.
年龄,即45岁以上多考虑TIA,而40岁以下考虑美尼尔氏综合征。二者的临床症状有时很难区分。
201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