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节油器——谁来揭开你的遮羞布- 傲岸的日志- 网易博客

引用 节油器——谁来揭开你的遮羞布

2010-07-11 22:58:21 阅读0 评论0 字号:

 

引用


 

“博X节油器,{mfl}!” 一直xx节油器市场的很多朋友一定都注意到了,从去年年底到今年上半年喊得最疯狂的安徽“霸X节油器”最近销声匿迹了,取而代之的就是以本文开头为宣传口号的在各种媒体上疯狂招商的“博X”了。之前经营“霸X节油器”的销售商们全都目瞪口呆,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公司竟然通过这种“换汤不换药”的方式来聚敛钱财,而且从来不顾他们的死活。

其实这只是目前节油产品市场混乱场面的一个缩影。据知情人士透露,节油产品目前只是搞概念研发,而且圈钱厉害。

节油器招商 广告天花乱坠

这是一份常见的节油产品的招商广告。产品特点:结构合理,安装快捷,不改动原车结构,降低油耗,增强动力,有效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减少火花塞积碳。一次投人,终车回报。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内燃机(汽油、柴油、天燃气等混合燃料)的车辆和设备,如:小轿车、大中型客货运输车辆、摩托车、拖拉机、铁路内燃机车、轮船、燃油发电机、燃油锅炉等内燃设备。使用效果:1、减少油耗,节省开支。2、提高车辆动力加速性能,享受驾驶乐趣。3、尾气环保达标,年检无烦恼,为绿色环保做贡献。4、减少发动机噪音与振动,减少积碳,维护动力,保护发动机。5、减少维修费用,延长大修里程。6、天热开空调,动力加速有保障。7、寒冬天气车辆启动快。节能效益:节油率22%-30%,按{zd1}节油率22%计算,如摩托车每天用油价为107L,则每天可节省2.20元,每年可节省700-800元;家用柴油车每天使用价为50元,则每天可节省11元,每年可节省3500-4000元;汽车每天用油价为120元,则每天可节省26元,每年可节省8000-9000元。销售效益:中国人多,车多,摩托车拥有量突破2亿辆,农用车1亿辆,汽车5千万辆。当前仍以平均每年200万辆的速度增长。每年按1/10的速度推广安装,全国一年即可销售3000万套,为国家节省能源15亿元。安装一套节油器,一人仅需10分钟,以每天推广安装10套节油器计算,平均按每套节油器获利40元计算,每天可赚400元,按{zd1}每月安装300套,可获利12000元。坚持常年运作,利润非常可观,是目前市场利国利民利己的{zj0}项目之一。该产品已通过国内多家xx机构检测认证。

所有节油器均玩花招

从这份招商说明来看,节油器产品本小利大,市场一望无涯,并且是国家大力推广的节能项目,谁做谁赚钱。看到这样的产品招商广告,你会动心吗?如果你意志力稍微薄弱点,很有可能就掉入了招商陷阱。

无论是我国还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汽车专家们一直都在研究汽车节油技术,也从未放弃过对节油产品的xx。作为相关测试国家专业实验室的高级实验师高力平,有着丰富的所谓节油装置的测试经验。“从1996年到现在,我们做过上百个节油装置的实验,不过没有一个有效。”高力平介绍说,诸如打着红外线、微波、伽马射线、阿尔法射线、还有一些矿石的、包括磁场、电磁场等旗号的节油装置全部都没有任何节油的实际效果。

这些所谓的节油器到底凭什么能够声称节油呢,而是否真正能够实现节油效果呢?清华大学庄人隽教授接受《每周质量报告》采访时介绍说,燃烧效率在电喷的汽油机和柴油机上都已经达到了95%到98%,已经没有多大的空间可以在燃烧改进上做文章了,现在这些装置都提的是改进了燃料的状态然后去改进燃烧,也就是说{zd0}它也可能只有2%到5%的空间,所以提出超过这个数值的那都是另有文章。

我国节能产品评价的xx机构是“中标认证中心”,该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岳宗文披露,“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看到一份真正有节油效果的检测报告。”

一款名为XX的汽车节油器,宣称节油率可达35.8%,经过xx机构检测,安装后汽车不仅没节省一滴油,反而比原来更费油。”这是央视 “每周质量报告”{zx1}曝光出来的黑幕,也是对目前所谓的节油产品的一种讽刺。

  笔者调查:经营者叹气 消费者生气

近来,面对油价飙升的困惑和节油的诱惑,一些车主方寸大乱。福州市不少汽配店趁机推出琳琅满目的节油产品。有关人士披露,很多节油产品商家在昧着良心赚钱。

  笔者近日在福州汽配市场调查发现,销售的节油产品,主要是节油添加剂、节油贴、节油器三大类。在福州茶会附近的几家汽配店,当听说笔者打算买节油产品,店员热情地介绍各种名为“省油专家”的产品,还特别推荐一种金属瓶装100毫升的节油剂。这种名为“燃油精”的广告宣传单上说:可省油15%至30%。另外一种外置节油设备,只需吸附在油管上,可节油10%以上。

  福州某汽车美容行的技术总监陈先生说,他曾代理销售过几种汽车节油产品,但客户反映都不好。他认为,目前市场上的汽车节油产品节油率只能达到5%—10%,虽然销售商都能拿出各种机构的检测结果证明高于10%的节油率,但往往是夸大其词,误导消费者。如果真有这么好的省油办法,汽车厂商肯定会直接运用在汽车技术上。这些“三无产品”之所以能有市场,经销商的一大手段就是拿出一大堆的证书:某检测站的检测结果、某保险公司的承保产品、某协会推荐的环保产品等。

车主张先生这几天都在网上查找节油产品的有关信息,也在一些汽配市场逛了好几天。他告诉笔者,有几位开出租车和货运车的朋友已经买了几种正在试用,但是几乎没什么效果。倘若是伪劣产品,花钱是小,损坏了自家的汽车麻烦就大了。

福州市质量检测部门的有关人士说,目前国家还未对汽车“节油产品”制定过统一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此类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相当混乱。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引用节油器——谁来揭开你的遮羞布- 傲岸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