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企业争“食”东盟市场“大蛋糕” 阿里巴巴gemqhcn的博客BLOG

在世界粮食安全问题突显的大背景下,作为粮食中的“粮食”,农资市场的供应和保障特别引人xx。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形成拥有近6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2万亿美元贸易总额的经济区,其巨大的农资市场潜力为工商界人士所看好。而根据《货物贸易协议》,中国与东盟之间,约有7000种商品享受“零关税”,这不仅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互动,也使东盟成为中国农业企业“后危机时代”的一个主阵地。

  近5年来,化工产品已成为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贸易往来的重要货物,从广西口岸来看,年均贸易总额占双方货物贸易往来的30%左右。目前,中国主要从东盟进口初级形状的塑料、原油、成品油、xx橡胶等化工产品,而东盟国家从中国进口的化工商品主要是、塑料及橡胶制品、、乙醇、磷酸、焦炭等。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双方化工产业互补优势将凸显出来,尤其是贸易量较大的化肥。

  优势互补创造市场合作前景

  据了解,东盟大多数国家都是农业国,对化肥的需求量大。近年来,越南、柬埔寨、老挝等东盟国家从中国进口了大量的化肥、农用机械、农药原材料等产品。因为已有较好的合作基础,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中国化肥已经成功在东盟国家打开市场。特别是产品,成功取代了俄罗斯、中东等地化肥产品在东盟的大部分市场份额。

  对此,广西社科院东南亚研究所副所长刘建文说:“东盟国家化肥生产成本较高,产能不足。而近年来,中国化肥工业稳步发展,产量逐年增加,2009年中国化肥产量超过5800万吨。中国是化肥的生产和出口大国,氮肥和产能过剩严重,特别是在目前化肥出口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中国—东盟自贸区为中国化肥出口提供了新的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据中国—东盟农资商会副会长、中农集团副总裁郭雁民介绍,在东盟一些附加值较高、竞争激烈的市场都出现了中国化肥企业和产品的身影。从2010年前4个月的出口统计数字看,中国出口复合肥排名前5位的国家,有4个是东盟国家。虽然许多东盟国家都是农业国,但其化肥工业起步较晚,技术水平普遍落后,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以越南为例,它是东南亚最早从中国进口化肥的国家,该国目前仅能年产100万吨尿素、250万吨复合肥,远未达到其国内用肥需要,每年还需进口尿素150万吨至180万吨、磷酸70万吨、复合肥20万吨。

  因地制宜提高企业竞争力

  由于看好东盟巨大的农资市场,中国不少大型磷肥生产企业纷纷进入东盟,并陆续将其产品打进了东盟市场。郭雁民表示,对东盟国家而言,中国的高浓度磷复肥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在东盟销售可比在国内销售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而中国西南部的高浓度磷复肥企业与国内其他地区同类企业相比,又具有许多突出的优势:一方面,工厂离口岸近,便于出口运输;另一方面由于具有区位优势,便于同东盟销售商沟通。目前中国一些高浓度磷复肥企业已确定以出口东盟为主、内销为辅的市场策略。郭雁民建议国内企业,下一步可选择有条件的东盟国家进行高浓度磷复肥的生产投资。与此同时,企业还要挖掘自身潜力,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以提升产品在东盟市场上的竞争力。

  郭雁民表示,随着中国与东盟之间化肥行业合作的不断深入,中国一些企业也开始xx和调研在资源开发方面和东盟国家进行合作,因为许多东盟国家的资源都比较丰富。例如泰国、老挝富含钾资源。在泰国东部的呵叻高原蕴藏着丰富的钾盐资源,高原的内部结构简单,地势平坦,钾矿规模大,并延伸到邻国老挝。其中,班内那空地区可开采的钾矿储量大约为8340万吨;沙空那空盆地乌东塔尼的钾石盐储量为2500万吨,其中已有1600万吨确定含有25%的氧化钾。

  出口东盟须有产地证

  虽然东盟市场是个“香饽饽”,但专家提醒各企业,在投资前还是谨慎为好。化肥企业如果要出口东盟,需要产地证。

  据了解,中国—东盟自贸区出口货物原产地证书(简称产地证),是根据《中国—东盟自贸区原产地规则》签发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官方证明文件,由出口成员方的政府机构签发,被称为商品进入东盟的“护照”。凡是出口到东盟国家的产品,只有在获得了产地证之后,才可享受减免关税的优惠待遇,以及获得便利的通关条件。这也就是说,获得产地证是企业享受优惠关税的先决条件。

  另据记者了解,根据相关规定,原产地证明必须用英语填写。



无显示 无显示
郑重声明:资讯 【化肥企业争“食”东盟市场“大蛋糕” 阿里巴巴gemqhcn的博客BLOG】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