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感悟余秋雨的痛楚(夫)_矫若惊龙_新浪博客
当代文化需要英雄。可是,四顾,心茫然。

    

[转载]感悟余秋雨的痛楚(夫)

   

    近日,京都雷雨不断。

    央视青歌赛热播,余秋雨先生复出。

 

    忠诚于中华文化的余秋雨先生,谨慎地履行着选手们综合答题的评委职责。

    偶尔听一下他的点评,对其许多时候的欲言又止颇感惋惜。这洞穿历史长河的余秋雨、横亘中西文化原野的余秋雨、敢于正视自己灵魂的余秋雨、勇于直面历史宵小的余秋雨,为何变得有些迟凝了呢?

 

    当今中国,缺乏一种精神,那就是不囿于一切桎梏的文化精神!而尤其缺乏的是——推动这种文化精神成为惊雷的力量!

    这种文化精神,需要有大智慧的人、需要有不沉溺于名利的人、需要有洪流正气之人、需要有赤子之心之人、需要有不世故通达俗境之人,来播种、来坚持、来拓耕、来砥砺传承。

    这种文化精神难以被世俗所理解,世俗观照它,往往用中华文化儒家理念去衡量它的严谨、它的规制、它的理性;这种文化精神也往往被权者侧目,因为它总是以或浪漫地冷静、或热情地呐喊,惯于以独立的品格显示其高傲与清冷。

    其实,这种文化精神中蕴含着真的利民理念、真的为国情怀!

    但这种文化精神,极易被世俗或思虑过重、眼界狭小的权者弃之如敝帚!

    世俗有世俗的可悲!权者有权者的可惜!

 

    鲁迅先生尖锐的言辞、犀利的思想、敏锐的性格,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大包围中始终保持着惊人的清醒,既是文明的光芒,也是文明的孤独。

    鲁迅先生离开70多年后的中国,在文化土壤中,仍然堆积着太多病垢,堆砌着太多的丑恶,真的不知道这70年的文明进步,这些病垢、丑恶究竟在哪里得到苟延残喘!以至于余秋雨先生一复出,就有那么多人随时准备收集整理他的“病句”!

    用“可悲”来形容这种举动,是对“可悲”的玷污!

 

    我曾经在几年前余秋雨先生有准备封笔念头时,就断定他不会做得到。做这样的判断,是因为当今的中国还不至于让一个对中华文化有赤子之心的人心冷,也因为对富有英雄主义精神的余秋雨先生总怀有一种执着的希望,希望他始终拥有一个平台,研读、传播真的文明!

    即便有瑕疵,也不信世俗丑陋能掩盖得住那种倾力于文明的牺牲精神!

    但这种牺牲精神也似乎难逃世俗的窒息。在余秋雨先生青歌赛的点评中,在他间或用手指掩掩嘴唇、戛然而止的不经意举动中,我看到令人锥心的痛楚!

    我笃定地认为,这种痛楚绝非先生为自己的名利!

 

    回头数一数近代中国文化者,鲁迅先生的深刻与英雄气概随其英年早逝而得以存留、林语堂先生寄生异乡用距离为代价保持着无奈而独立的精神、沈从文先生把自己的{zj2}观照优美地寄存到了湘西边城、郭沫若先生的汪洋恣肆在世俗倾轧中终成病梅、钱钟书先生的厚重在严谨治学中遵循着儒道、季羡林先生的通达死后被世俗以另一种方式所诟病……

    豪气纵横、气干云霄的真的英雄,在哪里呢?

 

    这几天看余秋雨先生,少了许多英雄气。

    这哪里是余秋雨!

 

    但这绝非余秋雨的悲哀!

    但究竟是谁或者是什么的悲哀,我环顾左右,居然想不出对象。

 

    因为满地都是良民百姓、满眼都是兼济天下的智者!

    但恍惚间,鲁迅先生笔下的“馒头”却总挥之不去!

郑重声明:资讯 【[转载]感悟余秋雨的痛楚(夫)_矫若惊龙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