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专家成长访谈——梁锦文:充实头脑,把握机遇

考试专家成长访谈

梁锦文:充实头脑,把握机遇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  何宁

题记:在新东方,大家都或多或少听说过小蜜蜂其人,但知道其真名的人并不多。小蜜蜂原名梁锦文,是广州新东方一位能教授18门课程的全能名师。他中学就读于广东省{zh0}的中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简称华附)的奥班,曾荣获全国乃至亚洲各种理科竞赛的一二等奖。如此的天才却甘愿成为一名勤恳采蜜的小蜜蜂,谈起小蜜蜂名字的由来,他如是说:“每只蜜蜂都是花的灵魂,今生采蜜只为找回他的前身。”

 

成长之路,奥赛相随

  

小学一年级,{dy}次当班长的小蜜蜂收敛了他顽皮的天性,班长的责任感时刻提醒他要好好学习,以身作则。四年级之前,小蜜蜂喜读历史文学类书目,他从小就自认为是一位偏文科的学生,但从四年级父亲逼他去读奥数开始,他的学习生涯开始了一个大转折。

起初小蜜蜂还很不情愿去上奥数班,幸亏父母的循循善诱,否则新东方现在便少了一位理科全能的名师。由于奥数班的熏陶,四年级下学期小蜜蜂就学会了只有在初中才会学到的二元一次方程,发现解方程是求解数学题的金钥匙之后,小蜜蜂对数学的兴趣开始一发不可收拾,从此便踏上了他不平凡的奥数之旅。六年级时,小蜜蜂作为全国仅有的三支参赛队之一的广州代表队成员赴香港参加亚洲数学竞赛,并一举夺得个人赛二等奖,“记得那一次是在人民大会堂颁的奖,获得了{gjldr}的接见,当时的心情真的是xx的激动。”

笔者听完小蜜蜂这席话,“小神童”这三个字脱口而出,但小蜜蜂却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吧。那时的我与同龄人相比是辛苦得多的,别的孩子在娱乐的时间我却是在做题,后来爸爸把我的草稿纸一直保存着,基本上放满了一个房间。”

顶着多项数学竞赛获奖光环的小蜜蜂毫无悬念的被广东省{zh0}的中学华附录取了,并且被分在奥班进行重点培养。华附奥班的学生是从全省3000多名尖子生中脱颖而出的40名佼佼者,刚进入高手如云的奥班,小蜜蜂特别不适应竞争异常激烈的新环境,经过一个学期的调整和磨合才渐入佳境。中学各种大大小小的竞赛小蜜蜂都包揽了一等奖,在高三时本以为保送北大数学系是十拿九稳,但是保送的过程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波折,只能录取到北大的其他专业。为了能够就读自己魂牵梦绕的北大数学系,小蜜蜂放弃了北大其他专业的保送名额,无奈只有利用{zh1}三个月全身心狂补因为参加竞赛而落下的综合科目,选择高考这座千军万马挤着过的独木桥。尽管{zh1}三个月小蜜蜂已全力以赴,但还是与北大失之交臂,最终在中山大学的歧视政策扣掉50分后被该校录取。

 

“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高考的落差一直萦绕在小蜜蜂脑海中挥之不去,但理性的他还是意识到不管处在什么环境,关键还是要靠自己,“自己要保持着一直向前的速度,也许会辛苦一些,但最终还是会比别人更优秀的。”追求xx的天秤座时刻记得xxx发展自己,小蜜蜂也不例外,除了和北大的同学保持联系、自学数学系的课程外,积极加入学生会等社团组织,锻炼自己的实践和组织能力。

到了大学不用像高中那样以牺牲其他科目全力以赴专攻奥赛,所以小蜜蜂有了更充裕的时间学习他喜爱的英语。通常大学里大一新生都不被允许报考四级,他便选择了BEC考试来证明自己的英语实力,不料从此却与新东方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更好地备考BEC,寒假时小蜜蜂来到了广州新东方学习BEC的课程,“新东方的课堂改变了我此后的历程,新东方老师精彩的讲课让我对英语更加充满兴趣,给我最深刻印象的就是刘浩炜老师。上他的课就让我发现同样一个东西如果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效果就是大不一样的。新东方其他老师的励志故事也深深触动了还处于摸索阶段的我。”

直到现在,小蜜蜂还很感慨当时无意中考了BEC中级和高级,由于他中高级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大二学校选拔学生赴香港大学交换的时候他凭借英语的压倒性优势从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抓住了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小蜜蜂最感慨的还是巴斯德那句至理名言:“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他认为如果自己没有在大一通过BEC中高级的考试,他也不可能与众不同,摆在眼前的机会也会溜掉。

在港大的时间让小蜜蜂不再抱怨没能上北大了,因为在港大的教育让他接受到国内大学都无法提供的通识教育,更加开放的学术氛围和丰富多彩的校园和社会活动为他的大学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也培养了他的国际化思维,而且港大的教育制度也让他坚信,lecture+tutorial是{zh0}的培训模式,这一点影响了后来他在新东方课程产品的设计理念。

从港大回来后的小蜜蜂突然觉得闲得慌,于是就给新东方投了兼职简历。当时正值广州新东方数学项目的开创期,小蜜蜂骄人的成绩马上吸引了当时的项目主管黄卓明老师的注意,一样的经历让素不相识的两个人顿时觉得相见恨晚,很自然的,小蜜蜂得到了广州新东方的offer,与黄卓明老师一起开拓数学项目。

小蜜蜂选择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标准主要是看周围是否有一群优秀的人,他说如果大家都是很优秀的话,自己就会收获更大,也会越来越有干劲,套用新东方卓佳老师说过的一句话:“跟一个优秀的团队在一起就会觉得睡觉都是一件很xx的事情。”也许这也就是为什么新东方能够吸引那么多优秀人才的重要原因。

 

18项全能的“优能”主管

 

小蜜蜂在新东方上的{dy}堂课是高考数学,“当时那个班有389名学生,一眼都望不到{zh1}一排。那次课让我真正接触到了持有各种不同心态的高考学生。我现在都会经常跟老师们讲,以前我们都是作为优秀学生过来的,如今班上的学生各种心态的都有,我们一定要照顾到那些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而不敢坐在前排、不敢互动、不敢给老师反馈的学生,要正确的引导他们克服高考的恐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提高自信心。”

小蜜蜂本科毕业后保送硕士继续攻读经济学,来新东方之前他也做过许多投资的工作,他自己认为在新东方当老师的目的是非常纯粹的,没有什么商业因素,在新东方当老师或主管的薪水与之前的投资工作相比是很微不足道的,但在新东方工作让自己有崇高的使命感,自己的影响力能够影响甚至改变学生们的命运,这种心灵的满足感是金钱所无法给予的。

“许多科学家十年、二十年一如既往的致力于一个项目的研究,他们的{zj2}目标就是为了去改善全世界人的生活。曾经有一个科学家讲那番话的时候是非常的平静,但是我却从他的眼睛里看到了闪烁的光芒,那一刻让我感受到所谓的社会价值不就是能够改善更加多的人的生活吗?所以我现在会觉得就社会影响力而言,我去做金融交易只能影响到自己身边的人,能够改善他们的物质生活,但是如果在课堂上和学员们去分享我以前在读书时的一些学习经验和方法,站在出题人的角度领会出题人的意图,就能够让他们花更少的时间取得更好的成绩,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让他们更好的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凭着这份改善更多学生学习方式、思考方式的热情,小蜜蜂仔细研究各门考试,连续三年押中高考数学压轴题、打通语数英内在联系,深刻xxGMAT、IELTS等国外考试的命题规律。

 小蜜蜂一直认为高考让他受了一些挫折,他也希望在课堂上正确的指导学生们如何填报志愿,用自己的例子让学生们切身体会道路选择的重要性,让他们顺利的实现自己的梦想。“课堂上的几个小时就能够影响学生们此后的人生道路,我想这就是老师的魅力所在。”在香港接受了不一样的教育理念,小蜜蜂也很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和为人处世的能力。

2005年小蜜蜂在西安新东方的一次巡讲中为即将高考的学生们上了一次课,在课堂中他曾经提到并非一定要走高考这座独木桥,人生道路的选择可以多样化,比如可以考虑到香港去读大学。2008年底,当小蜜蜂再一次去西安新东方讲座时,有一个学生专程从香港过来听小蜜蜂的讲座,在讲座过后那个学员告诉小蜜蜂她是三年前听了小蜜蜂的讲座然后选择了就读香港大学,她非常感谢小蜜蜂为他的人生道路指点了迷津。这个小插曲让小蜜蜂感触颇深,“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改变学生的命运,帮助有能力的学生驶向理想的彼岸,不要让他们留有遗憾,这也就是我们做教育工作的{zj2}目标。”

从小蜜蜂2004年开始在新东方兼职当老师以来,曾在2006、2007年度连续两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他精于考试研究,教授GMAT、SAT、IELTS、各科写作、阅读、逻辑填空、港校面试、数学、语文、物理、政治等18门课程。

当笔者怀着xx崇拜和惊叹的心情问小蜜蜂为什么要教那么多课程时,他说:“我一直非常佩服庄重老师(原广州新东方新概念部主管,现任昆明新东方校长),他以前在东北开创新东方分校的时候常常都要去‘救火’,因为当时东北开了许多新的学校,老师的质量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好几次都是一个新老师上去讲课被台下的学生给轰下来。庄重老师知道后就急忙坐火车赶去把后面的课程讲完。不管什么课庄重老师都能赢得学员们的掌声和喝彩,我当时就很崇拜像庄重老师那样的‘救火队员’的角色。所以我也要求自己成为一名‘救火队员’,只要有一个岗位缺人我就立马能够去接替,解学校的燃眉之急。”

 

勤恳低调的“小蜜蜂”

 

在课堂上,小蜜蜂会经常教学生们该怎样做人,他是这么说的,自己也是这么做的。认识小蜜蜂的人都会觉得他为人很谦逊,他总是把自己放在很低的位置上。记得《鲁豫有约》里一位哈佛的心理医生曾经说过:“心理表现得很渺小,就是不要把自己看得很大,不要觉得自己很重要,这很符合中国的哲学,当你把自己变到{zd1}的时候,你才有上涨的空间,才有很好的未来。”

小蜜蜂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低调、谦和、勤奋的特质在小蜜蜂身上得到了良好的秉承。在论及成功时,笔者无限崇拜小蜜蜂所取得的成绩,然而他却说成功离自己还很遥远,“毕竟自己现在才25岁,我觉得还有很多事情正等着我去做。我很感激新东方能够大胆启用新人,给我们年轻人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培养全面发展的能力,让我们迅速成长。”

同事们都觉得跟他在一起说话非常轻松,尽管从小到大一直都有鲜花和掌声的簇拥,但他从来都不在同事中炫耀自己的过去是如何的辉煌,他总是用“××总”来称呼同事,让人感受不到丝毫的架子,小蜜蜂说:“大家在一起共事是没有高低之分的,在一起工作快乐就好。”

当小朋友们还在咿呀学语时就会嚷着“小蜜蜂,整天忙,采花蜜,酿蜜糖”的童谣,梁锦文从小到大也扮演着小蜜蜂勤劳踏实的角色,“每只蜜蜂都是花的灵魂,今生采蜜只为找回他的前身。”

 

郑重声明:资讯 【考试专家成长访谈——梁锦文:充实头脑,把握机遇】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