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英彩教授:开拓培养计算机人才成功之路
 

 白英彩 (1936-)辽宁沈阳市人,满族,计算机系统结构专家,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196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工业自动化专业。1978年到上海交通大学以后,长期从事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与网络的教学与研究,是我国最早倡导分布式处理技术的专家,并有一系列建树。先后任微型计算机研究室副主任、计算机系实验室主任、微型计算机研究所所长、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市金桥网络工程中心主任等职。主持建设高水平的计算机试验基地,编写教材和著作颇多,先后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142名,培养出了如杨元庆、茅道临、江水清、赵建军这样的一批出类拔萃的IT俊杰。主要著有《分布式处理系统》等63部(册)、其中包括译著《高精度同步隧动系统》等20余部,主编的教程和科研成果获得部委级奖十几项。主编《计算机硬件试验教程》,为我国计算机学科的建设打下了重要的基础,获198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优秀教材特等奖。主编《英语计算技术大词典》在1988年获得国家图书{zg}奖。

  1978年上海交大教授代表团访问美国获得巨大成功,代表团带回5台当时{sjlx}的王安小型和微型计算机,成立了“微型计算机研究室”,xx了国内高校的微型计算机教学和研究工作。交大领导到处物色专业人才充实这个研究室的教师力量。在计算机硬件专家中,首先相中了白英彩先生。

  白英彩1961年底毕业于清华大学并被分配到化工部直属的高校讲授电工基础课程;1965年被调到化工部自动化研究所筹建工控机研究室,并先后完成4台工控机的设计、生产任务;1971年调到苏州计算机厂任总工程师,负责开展SZK-1型和DJS-130型通用机的设计和批量生产。因为他有这些经历,为研制、生产计算机积累了宝贵经验,1978年冬被调到上海交大计算机研究室工作,在此期间,先后任微机室副主任、计算机系实验室主任、微机研究所所长、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金桥网络工厂中心主任等职。从此,他把自己的一生和上海交大的计算机研究和教学工作,紧紧联系在一起,奋斗了30余年,硕果累累。

  白英彩深知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如同英语语言学等应用学科一样,是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科学,从事这门专业的教育和研究工作,必须紧密地与实际相结合。他在30多年的教学科研生涯中,一直贯穿着拼力建设计算机实验室并狠抓试验教学,走校企紧密合作培养研究生的道路。成功地开拓了一条培养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人才之路。

  一 白手起家建设计算机实验室并连升两个台阶

  (一)为建成上海交大计算机系统实验室而努力拼搏

  白英彩1978年来到交大以后,满怀信心地全力投入工作,用一年多时间,与微机室同志完成了DJS-153型微机的研制任务;1981年响应学校建设计算机系统结构实验室的急切需要,被调到计算机系,不久被委任为实验室主任。这时候计算机硬件实验室还是一片荒芜景象。既无经费又无设备、器材,更缺少人员,在“三无”条件下,要在短期内建成这个实验室,显然是困难重重。

  他和同志们从解决“三无”问题开始。首先,他作为苏州计算机厂的总工程师虽刚调到交大,但“人走茶未凉”,及时地取得校企合作,由交大为厂方研制“SYS-8型微机”项目而获得8万元科研费,同时,还与交大五系合作承担工控机研制任务,获得2.5万元研制费,这些钱都用于购买实验室的设备、器材;其次,从以下几个方面xxx力资源问题:计算机系从82届毕业生中留下汪为农、蔡勤业两人,作为青年教师参与实验室建设。他们又将其已分派到校外岗位上的学生(王家棣 、徐晓昌、李家滨、章仁龙、奚国强、罗忆儿、何特,杨金生等)引回学校,深入训练硬件功底。另有来系进修的王光焱、欧爱文、唐志宏、程杰、张孙燕等进修学者,再加上原实验编制的赵勤燕、赵惠琴和范良根等人,形成了建设系统结构实验室的主力军。

  他深知:计算机专业离开相应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很难培养出合格人才的。当时,从1977级和1978级毕业生“反馈”的信息表明,学生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对软件尚能应付,这归功于1978年“王安计算机”进校并组织学生上机实践,但是硬件方面和构筑计算机系统的能力却十分薄弱。这也是后来很多单位愿把毕业生送回交大深入学习硬件实践的原因。

  白英彩对计算机教学有深刻的理解,他分析了上述情况后说:在80年代初期,建立一个旨在加强计算机硬件或计算机系统的实践训练的专业实验室是当务之急,决不能等闲视之。即使对培养教师业务能力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他记得当时有一位主讲计算机课的教师说:“我从来未碰过计算机,真正胜任讲课是十分困难的”。在xx的10年里,教师荒废了业务,而计算机许多课程恰恰是在这段时期衍生出来的。因此,在讲授过程中,或者因为自己的知识面窄,或者是因为自己未能操作过计算机,而对所传授的计算机知识缺乏应有的理解深度和置信度,而严重地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教师们也很想在实验室苦练一番计算机。

  为了让师生有上机的机会,他利用挣到的两笔科研费,购置了16套Z-80型单板机及相应零部件,每套可实现15个实验项目,设计了“计算机组成实验台”,让学生们利用“面包板”和跨接线以及计算机零部件,在该平台上完成构成计算机系统的实验。开设了当时在国内高校中引以为豪的高水平试验课程。1982年开设的实验如下:

  1.“计算机设计与调试”实验课

  这是一门单独设置的实验课(课内学时为36学时,课外学时为108学时)它与“计算机组成”课相互补充。

  实验内容是:由实验室提供“计算机组成实验台”和相应的元器件,要求学生按规定的数制、指令系统自行设计一个模型计算机,并安装调试成功,通过系统检查程序。通过该实验,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计算机的组成原理,学会如何实现机器指令的解释与控制的方法。

  2.“微型计算机系统及其应用”实验课

  这部分实验任务包括以下3方面:

  (1)单板微型机实验 利用单板机进行的实验的内容有:单板机操作实践及监控程序的使用;在单板机上调试和学习其相应的指令;用汇编语言编程并在单板机上执行;盒式录音机与单板机接口;单板机扩充内存;单板机与打印机接口;单板机与显示器接口;用单板机编程写入EPROM;单板机与A/D和D/A接口;等等。通过上述实验,使学生掌握单板微型机及其应用,并了解构成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实验 这部分实验是:以微处理机芯片(μP)为中心,配以存储器模块,外围接口器件及其相应的外部设备(如打印机、CRT显示器、A/D和D/A转换器、软盘驱动器等)构成微型机系统(μC),进而配以汇编语言和某些高级语言。通过这部分的实验,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组织、设计调试微型机系统的能力。

  (3)微机的典型应用系统的实验 在课堂上不能讲述很多的应用范例,只能讲述各种各样应用中的共性问题及其相应的知识。因此,应在实验室开设出一些典型应用的试验系统,以便使学生巩固和进一步掌握有关知识。例如:微型机在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微型机在仪器仪表方面的应用;微型机在工业实时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和微型机、微处理机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等等。

  此外,通过以上3方面的实验训练,还进一步训练学生了解研制微型机目标系统的有效工具––开发系统、逻辑分析仪等。

  以上实验课主要是针对培养本科生的需要而设置的。

  与此同时,由汪为农为组长的SYS-8研制小组,也于1982年向厂方交出了满意的样机,供其批量生产;由范良根、王家棣等人承担五系合作的潘健生(后晋升为院士)课题组的渗氮和渗碳的工控机研制任务,也交出了{dy}方案样机;此后又有徐文耀、黄春雷等多位同志经历了近8年时间的长期合作,投入总工作量近30个人o年,先后完成了渗碳工艺计算机控制项目和渗氮工艺控制项目,并分别荣获上海市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他们将实验室建设与科研工作、教学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取得了双丰收。

  他在建设实验过程中,发挥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家干劲十足,加班加点,放弃节假日休息,暑假时期也未曾休息。时任三系主任吴健中教授撰文说:“他们埋头苦干,知难而上,…,实干精神是他们得以克服困难,取得成绩的根本保证。”应该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而不是“等、靠、要”,即:“等”世界银行xx拨下之后再行动;“靠”上级领导拍板解决和伸手向学校“要”设备、人力和资金。他们既要开源,把科研项目结余下来的钱集中起来,用自己挣来的钱,一分当两分用;又要“节流”,如买散装件,自己装焊EPROM拆除器只要几十元,而买洋气一点的则要数百元。这样来建设实验室。

  (二)与企业联合,创建交大金桥网络工程中心实验室

  上世纪90年代初,他承接了较多培养研究生的任务,所领导的课题组研究方向是网络与分布式系统。他们急切地需要建设起一个专业实验室。为此创建交大金桥网络工程实验室。

  这里有一个故事:1994年春节大年初二,白英彩接到中国吉通公司副总裁韦培生的拜年电话,韦培生原是白的学生,后来被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选为赴德的研究生。韦先生在电话中说了一番祝福之类的话后,又说:现在他还承担建设中国的“金字系列工程”任务。即首先建设“天地合一”的金桥网络,作为中国通信的基础设施。白老师说:“交大的优秀人才多,对该任务非常感兴趣。能否让我们也加盟进去。”在通这一电话时,恰好上海长江计算机集团的杨明炯总经理也在场,并表示,他也愿意加盟。就这样,年初四中午,白英彩和杨明炯就赶到了北京中国吉通公司,与陆首群总裁和韦培生副总裁用一个下午就商定好,成立“南方吉通公司”,接着向时任电子部的两位副部长吕新奎、曲维技汇报,得到主管副部长应允。不久,吕副部长回访上海与时任上海市委书记黄菊提出建立公司一事,得到黄菊首肯。后来定名为“上海金桥网络工程公司”,由陆首群任董事长,翁史烈校长予以支持,并派李润培副校长作为董事,白英彩任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是年10月,上海金桥网络工程公司正式宣布成立,当时校领导决定由他牵头,成立“金桥网络工程中心暨网络系统实验室”,一俟上海金桥网络工程及交大网络工程中心成立的消息经几个大媒体报道之后,颇受国外各大公司关注。此时,他们也向国际各大计算机及网络厂商首脑发出合作建设中国金字工程的倡议书。十几家国际知名IT厂商,如阿尔卡特、富士通、IBM、3COM、Stratus、Intel和微软等公司纷纷表示愿意合作,共同培养高级IT人才并参与金字工程,同时均无偿捐出各自产品(如交换机、路由器、终端和服务器等一系列网络设备),这些公司捐赠的实验设备总价超过250万美元,在300㎡实验室搭建起堪称国内最复杂的异构网络,可同时容纳60-70名研究生和青年教师进行研究和学习。他们可以充分动手实践并可根据自己的设计思想,构筑新的网络架构,进行分析研究,充分贯彻他的“计算机理论源于实践,又能推动理论进一步发展”的理念。当时他还兼任交大微机所所长,接着校领导对全校IT部门整合为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院。他被任命为金桥网络工程中心主任兼研究院副院长,该研究院旨在承接国家 “金字系列工程”等重大国家工程任务。

  因为金字系列工程是一个跨部门、跨系统、跨行业和跨地区的宏伟大业。上海交大金桥网络工程中心实验室将担负建设中国的经济信息国道和信息高速公路并为之培养高级人才的重任。

  恰在此时,交大提出要建设研究型大学,扩招博士研究生,他在每年春、秋两次招生中,各招收4名博士生,生源充足(每5-10名取1名),生源好,科研起点高。已到90年代中后期他的课题组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每年保持在70名左右,由于科研项目来源多,加上充分利用金桥网络工程实验基地,培养的研究生动手能力强,实际完成的项目经历多,因而国内各大机构和公司向课题组预约要高学历的人才,他们求才若渴的情景极大地鼓舞学生们去攻克技术难关,发扬不畏险阻的精神,白英彩借助这个实验基地加紧培养高级人才,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三)建设两个更接近于工程环境的专业实验室,培养研究生“真刀真枪”地进行工程和产品创新

  白英彩深知,电子设备的生命周期只有四五年,金桥网络实验室在即将完成它的历史使命之际,于1998年初,一家公司慕名而来,请他设计新颖的路由器,并提供科研费用。该项目刚一完成,接踵而来的是上海和北京两家大集团公司派人和他洽谈投资合作生产路由器,两期投资共约1300多万元,用以建成的路由器的实际开发环境暨350㎡的工程实验室,可同时供40多名研究生和青年教师进行研究工作。与此同时,又有一家公司要与他合作研究当时国际IT热点的IP网络存储(NAS 和IP-SAN)项目,于是很快投入1400多万元,共同建立起IP网络存储研发环境暨400㎡工程实验室,有两名博士后(管海兵和刘海涛)在一线带队,先后有38名研究生参与此项目。这样他的课题组有77名研究生(博士生已积累到37名)加上20多名本科生。同时在两个更接近于工程实践的环境中“真刀真枪”地做毕业论文工作,每个人都受到严格的训练,受益匪浅,实践能力有大幅度提高,都能够愉快地走上工作岗位。每位博士、硕士从工作岗位上返校时都说,这种“真刀真枪”式的毕业论文,对他们在新的岗位很快进入角色并充分发挥作用,是非常有好处的。其实,“真刀真枪”式搞毕业设计,过去也是清华、交大的优良传统。他在清华大学读书时经常听到蒋南翔校长这么要求。

  这三次实验室的建设,始终与培养IT高级人才的使命是分不开的,培养了许多出类拔萃的人才。如培养出了杨元庆、茅道临、江永清、赵建军等全国xx的青年俊杰;也涌现出不少自主创新、创立年轻企业的高管人才或领军人物。他将这些实验室作为试验基地,到2005年,培养出142名研究生(其中41名博士生)均获得相应学位。由于他们在实验室受到充分的实训,练就了扎实的科研基本功和很强的动手能力,因而备受用人单位所青睐、重用和好评。例如田小鹏博士,现任IBM全球开发中心质量(管理)总监,领导着5000名精英员工。

  二 加强教材建设,荣获全国优秀教材特等奖

  上世纪70年代末,全国高校恢复招生,可是xx中许多教师呕心沥血所编写的教材横遭摧残,已不能满足要求或与国际脱轨太远了,使各校开展教学活动遭受教材的瓶颈限制。此时,白英彩已调到上海交大任教,他认为参与教材建设工作是教师的本份工作,也是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过程。1977年,xxx同志复出后着手抓教育,首先就抓教材。小平同志说:“关键是教材,教材要反映出现代科学文化的先进水平,同时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往往一部好的教材不仅熔古铸今,还吸取了中外文献的精华,而且凝聚着编著者多年积累的学识和从教经验,也是教师多年创造性劳动的结晶。

  “教材编写计划”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我国七十、八十年代,高校教材编写工作仍是严格按计划行事,即使你非常想要为教材建设事业做出贡献,但也要有机会让你参与,才有可能得到公开出版。当时有个“全国计算机与自动控制教材编审委员会”,先后由清华大学金兰教授和上海交大张钟俊教授分别担任{dy}、二届编审委员会的主任。通常做法是:由编著者提供已讲授过的讲义并取得较好效果之后,再提交给全国编审委员会,他们对同一学科的多版本讲义加以评比,选出{zy}者列入出版计划才可能得到出版机会,称为统编教材。八十年代初,白英彩主编的教材《微型机系统与应用》被选定列入公开出版计划,该书的责任编委是东北大学校长李华天教授,并由何文兴教授任主审,并指定国防出版社刘润松同志为责任编辑。该书出版后,得到许多兄弟院普遍使用,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白英彩因此也闻名全国。

  由于上海交大率先完成系统结构实验室建设,他的成绩被同行认可,不久他又被“全国编审委员会”推荐担任《计算机硬件实验教程》(以下简称《教程》)一书的主编。他面对的是无讲义可选,xx靠“白手起家”,通过评审委员会组织10个院校近30人进行编写,由于每个人的水平和风格迥然不同,这对于主编,是件艰辛而困难的工作。由全国编审委员会主持在上海交大,于1982年12月召开专门会议,落实《教程》编写任务,由白英彩拟出大纲,向与会人员报告。《教程》共10章,分别为计算机基本部件实验(含15个实验项目)、计算机功能部件及其组成实验(含4个实验项目)、微型机80/85系列器件及其系统实验(含12个实验项目)、微型机Z-80系列器件及其系统实验(含16个实验项目)、微型机M-6800系列器件及其实验(含10个实验项目)、8位微型机系统实验(含3个实验项目)、16位微型机及其系统实验(含4个实验项目)、微型机系统应用实验(含6个实验项目)和计算机系统的多机结构实验(含6个实验项目),并附《计算机硬件实验常用元器件》(简称《器件》),两书分别为62万字和55万字,共需315学时,其中各校可按实际情况从中选取相应实验项目和学时数。经过与会老师们的评审,会议基本通过这个大纲并进入分工编写阶段。

  该《教程》大纲又于1982年7月在华东师大召开的“全国高校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交流会”(116所高校的215名代表)上,由他做《教程》详细大纲报告,经代表们充分讨论、审议后,一致予以肯定,并提出尽快编写、尽快请上海科技出版社予以出版的建议。

  经过近两年多的编审过程,其中针对该书又先后召开了多项“复审会”、“统稿会”,并于1983年5月召开了该书编审人员会议,在该次会议上决定,增加了上海交大的张吉锋和北京航空学院的杨文龙两位老师作为主审。

  《教程》编写决非一蹴而就的,在此之前,1978年白英彩到交大时,就下了决心为适应教学之需要和本着“洋为中用”的精神编写教材,先后翻译并公开出版了美国教材《微处理机的理论和应用》(科学出版社,北京)、《微处理机基础》(中国科技文献出版社,重庆)和英国教材《微处理机的程序设计和软件研制》(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以及关于计算机及其应用方面的几十篇译文或编著,包括《微机应用基础》讲义(上、中、下三册,共96万字),总共积累了约300多万字的资料,这是主编《教程》的知识背景;八十年代初在建设实验室过程中又形成相应的实践教学背景。他有了这两个背景,方能勇于且能胜任《教程》主编的重任。

  概括地说,《教程》是由分属计算机系多门课程的约近百个典型实验项目组成的。这是国内计算机教育史上{dy}次编写的以实验内容为主的具有特色的硬件教材,是国内xx。它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与应用》和《数字逻辑》等4门硬件课程的实验内容汇集于一书,对各门课程的实验项目的顺序和衔接均作了妥善的处理,避免了各课程实验内容的重复,使硬件实验设施尽量发挥“一物多用”的作用。该教材精选并汇总各所高校硬件教学的特长,改变了各校独立开发实验项目的状况。确立了我国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的完整体系。《教程》富有先进性、科学性和较高学术价值。书中不少实验项目是那几年国内外{zx1}科研成果的结晶,每个实验项目都是经过精心验证,数据准确,图表清晰,目的明确,步骤合理。《教程》全面地阐明了计算机硬件教学的重要性,纠正了当时只注意软件教学的片面认识;当时全国约有400所高校计算机专业,大都以《教程》为依据并针对各校教学需要,组建硬件实验室,开设相应实验,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又提高了实验水平,防止了实验室建设中的低水平重复。

  林珊在《我国计算机教育史上一部开先声之作》一文中指出的,“作者能在长期积累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对比、归纳、综合和提升、升华,从大量的原始资料中吸取出具有典型性、技术新颖、概念清晰、数据翔实的内容引入《教程》”,“《教程》既融国内各高校计算机硬件实验精华于一炉,又注意吸取了国外计算机技术的先进性。”(《上海交大报》1988年11月19日)

  《教程》和《器件》两书于1984年底公开出版,并付诸教学实践,反响良好,数百所高校采用该教材,{dy}版就销售50万多套。此后他收到19封有关该书的反馈意见:例如北航611实验室李雅倩老师来信说:“我们实验室每人买了一套,书中提供了优秀实验课题,内容丰富,系统性强,而且适合国内高校现状,……该书填补了我国计算机专业实验室教材的一个空白。您的这本教材加速了我们实验室的建设,也促进了我们实验教学工作。”华南工学院计算机系陈兴业教授来信指出:“书中精选许多典型实验范例,……对推动我国高等学校计算机硬件实践训练起了促进作用,该书受到我校师生欢迎。”《教程》也受到高校之外的企事业技术人员的高度认可和普遍欢迎,新疆36016xx苗卫东同志与他的3次通信,来信中说,“急需《教程》而到处买不到”,他及时回信并附书寄给他;又来信询问一些技术性问题,他予以详复;苗卫东深受感动,竟然寄来两斤新疆葡萄干表示感谢,他深感却之不恭,只好再复信谢他。类似的信,还有很多,读来令他深受鼓舞。后来,这些信件都随《教程》申请奖项作为送审材料而呈送到电子部隶属高校优秀教材评审组了。1987年秋,该书被评为电子部高校优秀教材特等奖,由电子部报送国家教委进行{gjj}高校优秀教材的评审之列,这是建国38年来{dy}次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评审,评审会于1987年12月28日闭幕,参与评审的有100多位专家、学者,可谓规模宏大,十分庄重,从7千多种优秀教材中选优拔萃出几部特等奖。国家教委向交大发出电报:“你校白英彩的计算机硬件实验教程获国优教材特等奖,请本人于1988年1月30日到京参加授奖会。”这个授奖活动竟安排在全国人大会议的日程之中,在授奖会后,他和领奖的代表受到以李鹏总理为首的{gjldr}亲切接见和鼓励,并合影留念。在拍照时令他感触最深的是,站在领奖台上的许多人是得奖人的代表,如北京大学的翦伯赞、王竹溪、王力、朱光潜等教授都已作古,只能由家属代领,而他们的力作仍在造福后人。

  来自读者的鼓励和国家的嘉奖,他感到自己尚年富力强,应该抓紧时间,围绕IT的教材、教学参考书和工具书,多撰写些著作才是。到上个世纪末,他已出版了63部册,其中他主编的《英汉计算技术大辞典》1998年荣获国家图书{zg}奖––第十一届中国图书奖。

  由于IT业发展十分迅猛,以此为背景的书,难成不朽力作,他只是想应尽到自己的力量,作为“生命之川”的一滴,既承着过去,又向着未来,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

  三 努力用好实验室基地,既出人才又出科研成果

  实验室是培训研究生的科研基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起,学校提出建设研究型世界{yl}大学的目标,鼓励多招收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光有实验基地和研究生还不够,必须有足够的科研项目,因此有时他要东奔西跑“找”科研项目。有了科研项目,那自然就能吸引许多优秀研究生,他们才思敏捷,又有随时动手实验或上机、上网的能力,这时的实验基地就是教学相长,多出人才,又多出科研成果的宝地。正因为有这个优势,他所带出的研究生得到社会好评,那自然又使后来的生源更好,更优秀的才俊涌到这里,形成“良性循环”。他作为指导教师,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当人梯。在那么多年里,他白天忙到连喝杯茶的时间都没有,到晚上经常要到11-12点钟方能吃完晚饭,因为他用晚饭时,一顿饭功夫要常常接听5-10个学生的电话或来访。在新世纪到来之前的10年和之后的5年里,他所指导的同时在校的研究生经常保持60-77名左右,这是上海交大研究生教育中的一大奇观。

  2005年12月25日,是他难以忘怀的日子,这{yt},有几位他过去的学生告诉他说,他们组织了一个历届研究生聚会,请他参加并讲几句话。但不曾想到,来到会场上竟然看到他们打出“庆祝白英彩教授七十华诞”的横幅,既令他吃惊,又令他感动不已,因为他从不做生日,今天竟如此隆重。他所指导过的各届研究生共142名(其中41名为博士生),几乎绝大多数来到了会场,原课题组的同事也都来了,有的为了参加这次聚会,连续乘车十几个小时汽车才赶到的,有的专程从国外或国内其他城市乘飞机来的,真令他内心十分感动。

  由于他的研究生们实践能力强,项目经历多,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和重用,其中许多人在校时是科研的生力军,走出校门后成为创新、创业的领军人物。30年来,他和课题组同事以及研究生组成的这个科研梯队,共获得部委(或上海市)级的奖励,共16项。这些成绩既源于实验基地,也源于大家共同努力,团结奋进。在会上,学子们共同回顾了自己经历的这一幕幕,表达了对导师们培养的无限深情。学生们的这种种赞许,不正是对白英彩{zg}的奖赏吗?

(学生编辑:任宏达)

[作者]:朱隆泉
[摄影]:
[供稿单位]:0
                                               
郑重声明:资讯 【白英彩教授:开拓培养计算机人才成功之路】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