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满鲜花的围墙_wuhuimin_新浪博客

 

   开了{yt}的教代会,下午小组讨论时我打算把带去的一本后天要答辩的研究生毕业论文琢磨琢磨,却没能如愿。一是因为会上老师们讨论热烈,我无法屏蔽被老师的热情和怨气合成出来的气场,二是在一把手书记面对面地扫视下,我无从下眼。所以我索性老老实实地打开记事本,一心一意地聆听了与会代表们的发言,和书记不时的解释。本来书记并不在这一组,他解释是自己想听听文科老师们的声音,想认识一些陌生的面孔,所以临时更张,冒雨来到了我们的会议室。我一向自我边缘化,这些日子更为了看不完的学生论文和学报稿件以及乱七八糟的事忙得脚不点地,所以下午的会议我也预备风穿耳眼地左进右出,预备缄口不语地挨到闭会。可是,书记很较真,一个一个地点着名,听着,记着,解答着,也诉说着,容不得我挨到{zh1}也被点了名,说是要听我的高见。

    不是高人,自然说不出高见,不过己见还是有的,说说也无妨。我信口就说了三见,{zh1}一见很好笑,无关教学、无关科研、无关专业,却关乎校园光秃秃的的围墙,关乎我的感受,或者说关乎我的梦想。我瞧着连接校园东西南北六个大门的那些围墙,心里真觉得浪费,那里稍稍规划就可以春开蔷薇、夏放凌霄、秋爬山虎、冬赏火棘,藤缠蔓绕,该有多妖娆。花不了几个钱,也不缺规划师、园艺师,现成的园林专家、花卉专家,更不少维护的人力。2万学生挤在校园,多的就是人手,更何况还有一批找不着实习场所的对口学生。甚至病虫害防治、土壤改良、修剪压枝,所有的xxx服务都能在校园齐齐全全。所差的只有一个,没有说话算数的人发话。说实话,这些年校园建设突飞猛进,一栋一栋高楼拔地而起,眼下在建的高楼就有三处,加上早上校长报告中的明年基建目标,我们在校园硬件建设上确实不输旁人。可是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软件驱动硬件,没有一个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再好的基建也出不了彩。点滴之间,一个学校的品味就被降格了。一所大学所能给予学生的远远不止知识,甚至根本不是知识,而是大学的精神,大学的氛围,大学的品味。把学生在一个细致到连围墙都不会放过的学校里熏上四年,他日后一定会懂得怎样认真地去生活,又怎样细致地去工作。而懂得了怎样生活和工作也才可以证明我们的教育没有白费劲。

    如果校园里的那些垃圾桶、那些标语警示语、那些植物说明标牌、那些枝叶横生无人修剪的花草、那些四壁空空没有任何点缀的教室会议室阅览室,包括那些无人问津的围墙,都能在某{yt}突然改变了形象,再和各路暖泉合力绘成一幅温馨的暖画,那我想我一生待在这样的校园里,即便捏着总也不变化的工资条,即便总是被教学科研压得透不过气,那也死而无憾了。不然,隔着围墙就是火葬场,在这生死的距离如此之近的地方活后半辈子,实在太憋屈。

    顺着围墙,我又拐到农场,我希望可以在学校那一眼看不到边的农场劈出一块地来,xx师生纪念之用。爱了、气了、来了、走了,都在学校种棵纪念树,让欢欢喜喜、哭哭啼啼都有个表达的地方,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那树就成了林子,也就存住了念想,植树人无论走到哪儿都有个牵挂,出了名的、发了财的、健康的、活着的,都少不了要回头看看。有钱的捧个钱场,有名的捧个名场,没钱没名的就捧个人场。母校和母单位,那份亲切就藏在某人的心里,只看学校怎么凝聚这份力。盖楼不容易,凝聚这份力更难。可是,只要肯小题大做,肯真干实做,那远景一定能成真。

    所喜的是,书记居然没有笑话我的稚想,还说他在原来工作过的学校真的就和外国友人一起种过友谊树,甚至也曾想过给现在的学校靠火葬场的那片围墙种点带刺的玫瑰。不知道,我能不能在有生之年可以看到校园满墙的花朵;也不知道,我能不能在学校的农场亲手种一棵我想种的树。

     明天还要开会,后天也是会。不怕开会,就怕开没意思的会。

2010-5-22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开满鲜花的围墙_wuhuimin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