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产基地面临的问题分析

 

                         食用菌主产基地面临的问题分析

    遵化市食用菌生产,由笔者于1994年9月提出立项,引进浙江庆元香菇生产技术和人员,进行试验性栽培获得成功,取得了亩大棚5万多元的纯效益,得到了当地政府的xx。1995年12月10日,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的温家宝同志在遵化调研时对利用农作物和林木下脚料生产食用菌项目给予高度评价,96年12月9日,河北省委省政府在此召开全省农业产业化典型现场会,把遵化香菇典型向全省推广。2003年开始进入产业化经营,2009年底,全市香菇、白灵菇、双孢菇、平菇、姬菇、虫草等栽培达到1.2亿袋规模,实现产值8亿多元,增加农民效益4.8亿元,带动建筑、建材、运输、加工、餐饮等相关行业增收2.8亿元,形成了标准化规模发展。遵化被国家食用菌协会命名为“全国香菇之乡”、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批准为“全国食用菌生产加工标准化示范区”、被河北省科技厅命名为“河北燕山山地食用菌遵化科技园区”。

    遵化食用菌发展16年来,坚持了以科技为导向,以课题为内容,以创新为宗旨,以标准为规范,以市场为依托的现代食用菌系统理论指导,取得了配套关键技术研究成果12项,获得4项国家专利,制订了省市地方标准14个,先进的自研成果技术支撑了整个食用菌产业,遵化走出了一条快速发展的科学历程。目前,在上年食用菌市场价格稳定上升、农民取得了xxx益基础上,又出现了大发展势头,主产区周边普遍掀起了建棚热,预计增加幅度在15%以上。

    遵化主产区食用菌发展随着速度的加快,明显呈现了职能部门的不适应,私营技术依托机构实力不足,研究的科技成果推广不到位,菌种管理失控,菌种质量退化、菇质下降、欺行霸市、产品浸水等现象发生。总结遵化发展经验,分析当前国内形势,今后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

    1、食用菌系统工程的应用:

食用菌产业不是简单的种蘑菇。在主产基地建成一个现代食用菌产业,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化的新的产业体系。国内诸多地区之所以失败,就是缺乏系统理论做指导。开发食用菌,首先要确定品种,要了解其生长特性,遇上了微生物学;选择环境,离不开环境工程学;配套栽培设施,需要建筑工程学知识;生产设备,得有机械工程学基础;栽培条件,气象学很关键;培养料基质准备要懂发酵学;防治病虫害,用的上昆虫学;人工调控温、湿、光、气四因子,控制论是必修课;产品销售,要运用市场营销;加工增殖,还要有更多的基础学科做指导。以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环境条件的分析为基础,不断研究、设计食用菌生产的环境、设施、生产环节及其控制方法,包括产供销、科工贸等与现代食用菌产业相配套的综合内容,形成多业并举的食用菌产业体系,系统达到整体{zj0}效益,保证系统的每一环节结构功能的良好性,从而获得高产优质的产品,取得{zj0}经济效益,才是完整的成功食用菌产业。

    所以,主产区和开发区一样,都应继续坚持气候——地理——原料——市场——设施——技术——服务与发展的和谐统一,做到整体功能的科学合理,把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

2、技术依托作用的发挥:

遵化食用菌的发展史,为全国提供了一个非常成功的典型,其经验重要一条就是从一开始就确立了一个技术依托平台,随着开发顺势组建了食用菌开发办、研究所、协会三位一体的研发机构,形成了集引进推广,市场开发、优种选育、科研普及、配套服务,具体管理的科学发展组织模式。分析曾轰动一时的滦南白灵菇、滦县杏鲍菇、迁西栗蘑、迁安双孢菇等基地典型的失败教训和16年遵化经验,证明了依托平台作用的重要性,要通过依托平台,保持全程开发的连贯性、前瞻性和科学性。

    3、调整好品种结构布局

    ⑴、稳定发展香菇主导品种:

遵化食用菌的特长品种是香菇,香菇品种利用原材料广泛,木屑、玉米芯、棉籽皮、玉米秸、稻草、麦秸、棉柴、树叶、柴草等均可做主料栽培。香菇是广温品种,从3℃至32℃均可出菇,可分为中低温品种、中高温品种两大类,常规生产可达到周年四季栽培。香菇栽培技术复杂,工艺程序多,但出菇期长,市场价格波动风险性小,管理需要相应的应变能力,所以,掌握了香菇栽培技术,再栽培其它品种就有了基础。

    ⑵、根据市场需求搞多品种开发:

目前,遵化市已发展香菇、白灵菇、双孢菇、茶树菇、平菇、姬菇、虫草等近十个品种食用菌,今后要根据市场需求,开发草菇、金福菇、天花菇、虎皮香蕈等品种,实现多品种开发。

    4、实施优种化生产管理

遵化市的食用菌发展随着速度的加快,一度出现菌种管理失控,一些养菇大户盲目从南方长途购种做种,质量无法保证,造成全市的菌种退化,香菇生物转化率由2003年前的100.7%降到2009年的90%。

主产基地急需建立菌种繁育体系,享受政府政策扶持,提高繁育标准和水平,保证基地生产的良种化。首先要确定具有实力的单位为供种渠道并得到政府保护;二要扶持菌种单位加强实力;三要实实在在的开展当地适栽品种的提纯、筛选与培育;四要完善菌种生产点,及时、保质的供应菌种;五要提高农户栽培种的制作水平,资产自用,保证大规模生产需要。

    5、实施标准化生产

遵化市食用菌生产走过了一条标准化发展之路,科研单位主持起草的省地方标准:“北方无公害双孢菇规模化生产技术规程”、“北方香菇四季生产技术规程”和唐山市地方标准“北方食用菌栽培设施技术规程”、“北方无公害香菇、白灵菇、杏鲍菇、双孢菇、茶树菇、灰树花生产技术规程”等14个标准,规范了农民的标准化操作,今后应该继续完善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

    6、开展食用菌技术大培训

继续开展有针对性的食用菌大培训,请中科院、中国农大高层专家和省内大学教授举办专题报告会和专题讲座;市内专家逐乡进行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结合生产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典型报告会、观摩会、外出考察;开展送技术下乡活动,免费发放技术光盘、明白纸,做到培训、指导、服务三到位。通过以上工作,整体提升全市生产者技术水平。

    7、顺势进行产品加工、市场开发建设
     食用菌产业是综合配套、科学严谨的系统工程,产业链的两头建设是关键,终端消费尤为重要。在总结经验基础上,一是要建立遵化当地食用菌产品资源利用的加工基地,顺势生产多样化产品,增加附加值,实现劳动力的二次就业和二次增加收入;二是规范大棚交易市场行为,以方便菇农为原则,为客商提供良好的交易环境;三是保证无公害化生产,以有机食品标准要求生产行为,保证主产基地产品的安全性;四是在继续保持国内销售的基础上,通过各部门业务关系和网络资源,加强国外业务联络与开发,做大遵化食用菌出口业务,在市场的拉动下,做强遵化市食用菌产业。    

郑重声明:资讯 【主产基地面临的问题分析】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