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视频端口全解析

引用 视频端口全解析

2010-05-13 09:49:11 阅读6 评论0 字号:

 

引用


1、D-SUB端口

    D-SUB端口,(也称VGA端口)。CRT显示器上都用的是该接口。此接口共15针,分为3排,每排5针,接口为D字型,用于传送模拟信号。一般主板集成的显卡只提供该接口的输出。目前,该接口的15针并没有xx利用起来。15针中有5针是用来传送红(R)、绿(G)、蓝(B)、行(H)、场(V)这5种分量信号的,1996年起,为在Windows环境下更好实现即插即用(PNP)技术,在该接口中加入了DDC数据分量。该功能用于读取显示器EPROM中记载的有关彩显品牌、型号、生产日期、序列号、指标参数等信息内容。该接口有成熟的制造工艺、广泛的使用范围,使模拟信号传输中最常见到的一种端口。但,不论多么成熟,他毕竟是传送模拟信号的接口。

2、DVI端口

    DVI数字输入接口:DVI接口是1999年由数字显示工作组DDWG(Digital Display Working Group)推出的接口标准,是Digital Visual Interface的缩写,其造型是一个24针的接插件。是专为LCD显示器这样的数字显示设备设计的。传输模拟信号的过程中,首先要在计算机的显卡中经过数字/模拟转换,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传输到显示设备中,而在数字化显示设备中,又要经模拟/数字转换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显示。在经过2次转换后,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信息的丢失,对图像质量也有一定影响。而DVI接口中,计算机直接以数字信号的方式将显示信息传送到显示设备中,避免了2次转换过程,因此从理论上讲,采用DVI接口的显示设备的图像质量要更好。另外DVI接口实现了真正的即插即用和热插拔,免除了在连接过程中需关闭计算机和显示设备的麻烦。所以,现在很多液晶显示器都采用该接口。DVI又分为DVI-A、DVI-D和DVI-I。

    DVI-A端口用于传输模拟信号,其功能和D-SUBxx一样。

    DVI-D端口用于传送数字信号,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信号接口。

    DVI-I端口用于传送兼容信号,通过接口上活跃针脚定义的不同,传送模拟或数字信号。其中DVI-I端口中还分为单通道和双通道。

    关于D-SUB和DVI的各种接口的对比,参考下图:


接口的对比图

如何选购VGA和DVI接口的产品: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19英寸以上的新品液晶显示器都配备的DVI-D或DVI-I的接口。看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对市场上不带DVI接口的液晶显示器也有了明确的认识,其实只要不是使用在1600x1200这样的高分辨率下,DVI和VGA的差别并不大,在19英寸的1280x1024或宽屏的1440x900这样的分辨率下,二者基本看不出多大分别,至于显示器的相位和几何画面失真的问题,随着显示器自动调节技术的发展,一键AUTO过都能搞定。从这些看看出这类单VGA接口的产品也不是不能购买的。

二、 扩展端口:

    一些显示器为了能够接驳更多的设备或者视频源,提供了S端口和RF射频端口。我们一同来看一下他们的具体功能。

S端口

    S端口,是一种五芯接口,由两路视频亮度信号、两路视频色度信号和一路公共屏蔽地线共五条芯线组成(实际上还有与其配套的亮度、色度分离器)。从结构可见,它是用来将亮度和色度分离输出的设备。这种设计主要是为了克服视频节目复合输出时的亮度和色度的互相干扰。一般的广播电视的亮度信号带宽为6MHz,而国内的PAL制式彩色信号带宽为1.5MHz。复合视频输出是将4.43MHz波频率的色度副载信号间置于视频亮度信号中,在显示输出时进行色度解调,将色度副载波从复合视频信号中滤出来,这样就可能损失亮度信号中4.43MHz±0.75MHz的频率,降低了水平清晰度。另外,没有xx滤掉的色度副载波可能会干扰亮度通道,而处于4.43MHz边缘的亮度信号则会进入色度解调电路,二者互相干扰,降低了播出质量。采用S端口的亮度和色度分离输出可以提高画面质量。为了更好地兼容有S端口的输出设备,目前市场上已经开始有集成了S端口的液晶显示器。

RF射频端口

    RF射频端口,即无线电射频(Radio Frequency)。是家庭有线电视采用的接口模式。RF 的成像原理是将视频信号(CVBS)和音频信号(Audio)相混合编码后,输出然后在显示设备内部进行一系列分离/ 解码的过程输出成像。由于步骤繁琐且音视频混合编码会互相干扰,所以它的输出质量也是最差的。带此类接口的显示器,只需把有线电视信号线连接上,就能直接收看有线电视。此接口普遍存在在液晶电视上,市场上一些可以看电视的液晶显示器中也必然有该接口。

三、 罕见端口:一些专业显示器或者为了能够提供广泛接驳力的液晶显示器,甚至提供了AV端口、色差端口及HDMI端口。我们来共同了解一下这些端口的用途。

AV端口

    AV端口是电视上最常见的端口之一,但在液晶显示器上极为罕见。标准视频接口(RCA):也称AV 接口,通常都是成对的白色的音频接口和黄色的视频接口,它通常采用RCA(俗称莲花头)进行连接,使用时只需要将带莲花头的标准AV 线缆与相应接口连接起来即可。AV接口实现了音频和视频的分离传输,这就避免了因为音/视频混合干扰而导致的图像质量下降,但由于AV 接口传输的仍然是一种亮度/色度(Y/C)混合的视频信号,仍然需要显示设备对其进行亮/ 色分离和色度解码才能成像,这种先混合再分离的过程必然会造成色彩信号的损失,色度信号和亮度信号也会有很大的机会相互干扰从而影响最终输出的图像质量。AV还具有一定生命力,但由于它本身Y/C混合这一不可克服的缺点因此无法在一些追求视觉极限的场合中使用。

色差端口

    色差端口是面对专业视频用户的接口,目前可以在一些专业级视频工作站/编辑卡专业级视频设备或xx影碟机等家电上看到有YUV YCbCr Y/B-Y/B-Y等标记的接口标识,虽然其标记方法和接头外形各异但都是指色差端口( 也称分量视频接口) 。它通常采用YPbPr 和YCbCr两种标识,前者表示逐行扫描色差输出,后者表示隔行扫描色差输出。作为S-Video的进阶产品,色差输出将S-Video传输的色度信号C分解为色差Cr和Cb,这样就避免了两路色差混合解码并再次分离的过程,也保持了色度通道的{zd0}带宽,只需要经过反矩阵解码电路就可以还原为RGB三原色信号而成像,这就{zd0}限度地缩短了视频源到显示器成像之间的视频信号通道,避免了因繁琐的传输过程所带来的图像失真,所以色差输出的接口方式是目前各种视频输出接口中{zh0}的一种。能够提供该接口的液晶显示器,对于面板和控制IC的要求都非常高,一般价格不菲。

HDMI接口

    HDMI是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他可以提供高达5Gbps的数据传输带宽,可以传送无压缩的音频信号及高分辨率视频信号。同时无需在信号传送前进行数/模或者模/数转换,可以保证{zg}质量的影音信号的数字传送。将传统的视频传送线缆和音频传送线缆集成到HDMI的传送线缆中。目前,HDMI在针脚上和DVI兼容,只是采用了不同的封装。与DVI相比,HDMI可以传输数字音频信号,并增加了对HDCP的支持,同时提供了更好的DDC可选功能。HDMI支持5Gbps的数据传输率,最远可传输15米,足以应付一个1080p的视频和一个8声道的音频信号。而因为一个1080p的视频和一个8声道的音频信号需求少于4GB/s,因此HDMI还有很大余量。这允许它可以用一个电缆分别连接DVD播放器,接收器和PRR。此外HDMI支持EDID、DDC2B,因此具有HDMI的设备具有“即插即用”的特点,信号源和显示设备之间会自动进行“协商”,自动选择最合适的视频/音频格式。由于HDMI的接口标准还有可能会有更新版本,HDMI输出设备少及成本原因,目前拥有HDMI的液晶显示比较罕见。

VGA输入接口:VGA 接口采用非对称分布的15pin 连接方式,其工作原理:是将显存内以数字格式存储的图像( 帧) 信号在RAMDAC 里经过模拟调制成模拟高频信号,然后再输出到等离子成像,这样VGA信号在输入端(LED显示屏内) ,就不必像其它视频信号那样还要经过矩阵解码电路的换算。从前面的视频成像原理可知VGA的视频传输过程是最短的,所以VGA 接口拥有许多的优点,如无串扰无电路合成分离损耗等。

DVI输入接口:DVI接口主要用于与具有数字显示输出功能的计算机显卡相连接,显示计算机的RGB信号。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数字显示接口,是由1998年9月,在Intel开发者论坛上成立的数字显示工作小组(Digital Display Working Group简称DDWG),所制定的数字显示接口标准。
  DVI数字端子比标准VGA端子信号要好,数字接口保证了全部内容采用数字格式传输,保证了主机到监视器的传输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无干扰信号引入),可以得到更清晰的图像。

标准视频输入(RCA)接口:也称AV 接口,通常都是成对的白色的音频接口和黄色的视频接口,它通常采用RCA(俗称莲花头)进行连接,使用时只需要将带莲花头的标准AV 线缆与相应接口连接起来即可。AV接口实现了音频和视频的分离传输,这就避免了因为音/视频混合干扰而导致的图像质量下降,但由于AV 接口传输的仍然是一种亮度/色度(Y/C)混合的视频信号,仍然需要显示设备对其进行亮/ 色分离和色度解码才能成像,这种先混合再分离的过程必然会造成色彩信号的损失,色度信号和亮度信号也会有很大的机会相互干扰从而影响最终输出的图像质量。AV还具有一定生命力,但由于它本身Y/C混合这一不可克服的缺点因此无法在一些追求视觉极限的场合中使用。

S视频输入:S-Video具体英文全称叫Separate Video,为了达到更好的视频效果,人们开始探求一种更快捷优秀清晰度更高的视频传输方式,这就是当前如日中天的S-Video(也称二分量视频接口),Separate Video 的意义就是将Video 信号分开传送,也就是在AV接口的基础上将色度信号C 和亮度信号Y进行分离,再分别以不同的通道进行传输,它出现并发展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通常采用标准的4芯(不含音效) 或者扩展的7芯( 含音效)。带S-Video接口的显卡和视频设备( 譬如模拟视频采集/ 编辑卡电视机和准专业级监视器电视卡/电视盒及视频投影设备等) 当前已经比较普遍,同AV 接口相比由于它不再进行Y/C混合传输因此也就无需再进行亮色分离和解码工作,而且使用各自独立的传输通道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视频设备内信号串扰而产生的图像失真,极大地提高了图像的清晰度,但S-Video 仍要将两路色差信号(Cr Cb)混合为一路色度信号C,进行传输然后再在显示设备内解码为Cb 和Cr 进行处理,这样多少仍会带来一定信号损失而产生失真(这种失真很小但在严格的广播级视频设备下进行测试时仍能发现) ,而且由于Cr Cb 的混合导致色度信号的带宽也有一定的限制,所以S -Video 虽然已经比较优秀但离xx还相去甚远,S-Video虽不是{zh0}的,但考虑到目前的市场状况和综合成本等其它因素,它还是应用最普遍的视频接口。

视频色差输入接口:目前可以在一些专业级视频工作站/编辑卡专业级视频设备或xx影碟机等家电上看到有YUV YCbCr Y/B-Y/B-Y等标记的接口标识,虽然其标记方法和接头外形各异但都是指的同一种接口色差端口( 也称分量视频接口) 。它通常采用YPbPr 和YCbCr两种标识,前者表示逐行扫描色差输出,后者表示隔行扫描色差输出。由上述关系可知,我们只需知道Y Cr Cb的值就能够得到G 的值( 即第四个等式不是必要的),所以在视频输出和颜色处理过程中就统一忽略绿色差Cg 而只保留Y Cr Cb ,这便是色差输出的基本定义。作为S-Video的进阶产品色差输出将S-Video传输的色度信号C分解为色差Cr和Cb,这样就避免了两路色差混合解码并再次分离的过程,也保持了色度通道的{zd0}带宽,只需要经过反矩阵解码电路就可以还原为RGB三原色信号而成像,这就{zd0}限度地缩短了视频源到显示器成像之间的视频信号通道,避免了因繁琐的传输过程所带来的图像失真,所以色差输出的接口方式是目前各种视频输出接口中{zh0}的一种。

HDMI接口:HDMI是基于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制定的,可以看作是DVI的强化与延伸,两者可以兼容。HDMI在保持高品质的情况下能够以数码形式传输未经压缩的高分辨率视频和多声道音频数据,{zg}数据传输速度为5Gbps。HDMI能够支持所有的ATSC HDTV标准,不仅可以满足目前{zg}画质1080p的分辨率,还能支持DVD Audio等{zxj}的数字音频格式,支持八声道96kHz或立体声192kHz数码音频传送,而且只用一条HDMI线连接,免除数码音频接线。同时HDMI标准所具备的额外空间可以应用在日后升级的音视频格式中。与DVI相比HDMI接口的体积更小而且可同时传输音频及视频信号。DVI的线缆长度不能超过8米否则将影响画面质量,而HDMI基本没有线缆的长度限制。只要一条HDMI缆线,就可以取代最多13条模拟传输线,能有效解决家庭娱乐系统背后连线杂乱纠结的问题。HDMI可搭配宽带数字内容保护(High-bandwidth Digital Content Protection;HDCP),以防止具著作权的影音内容遭到未经授权的复制。正是由于HDMI内嵌HDCP内容保护机制,所以对好莱坞具有特别的吸引力。HDMI规格包含针对消费电子用的Type A连接器和PC用的Type B连接器两种,相信不久HDMI将会被PC业界采用

BNC 端口:通常用于工作站和同轴电缆连接的连接器,标准专业视频设备输入、输出端口。BNC电缆有5个连接头用于接收红、绿、蓝、水平同步和垂直同步信号。BNC接头有别于普通15针D-SUB标准接头的特殊显示器接口。由R、G、B三原色信号及行同步、场同步五个独立信号接头组成。主要用于连接工作站等对扫描频率要求很高的系统。BNC接头可以隔绝视频输入信号,使信号相互间干扰减少,且信号频宽较普通D-SUB大,可达到{zj0}信号响应效果。

RS232C串口:RS-232C标准(协议)的全称是EIA-RS-232C标准,其中EIA(Electronic Industry Association)代表美国电子工业协会,RS(ecommeded standard)代表推荐标准,232是标识号,C代表RS232的{zx1}一次修改(1969),在这之前,有RS232B、RS232A。。它规定连接电缆和机械、电气特性、信号功能及传送过程。常用物理标准还有有EIA�RS-232-C、EIA�RS-422-A、EIA�RS-423A、EIA�RS-485.这里只介绍EIA�RS-232-C(简称232,RS232)。计算机输入输出接口,是最为常见的串行接口,RS-232C规标准接口有25条线,4条数据线、11条控制线、3条定时线、7条备用和未定义线,常用的只有9根,常用于与25-pin D-sub端口一同使用,其{zd0}传输速率为20kbps,线缆最长为15米。RS232C端口被用于将计算机信号输入控制LED显示屏。

常用视频接口S端子、DVI、色差、D端子、HDMI解释
作者:未知 来源:www.cnpdb.com 日期:2006-10-14 00:34  

  输入端子

  输入端子是液晶电视接收信号的接口,全面的接收端子可以让液晶电视方便地和其他设备连接。

  HDMI端子
  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是高清晰多媒体接口的缩写。HDMI接口是最近才出现的接口,它同DVI一样是采用全数字化信号的传输,但是不同的是,HDMI接口不但可以提供全数字的视频信号,而且还可以同时传输音频。就好像又回到了有线电视中的射频接口一样,只是不一样的是,采用全数字化的信号传输,不会像射频那样,出现视频与音频干扰导致画质不佳的情况。HDMI的{zd0}优点是以一条线缆实现音频和视频信号的同时传输,不象现在这样使用多条线缆,大大降低了布线复杂性。在简化线材的同时,提供不压缩的高清晰数字视频和多达8声道音频信号,拥有{zg}数据传输速度为5Gbps的带宽,让用户充分享受高品质的数字娱乐体验,是HDTV时代的真正影音传输接口。HDMI能够支持所有的ATSC HDTV标准,不仅可以满足目前{zg}画质1080P的分辨率,还能支持DVD Audio等{zxj}的数字音频格式,支持八声道96kHz或立体声192kHz数码音频传送,而且只用一条HDMI线连接,免除数字音频接线。同时HDMI标准所具备的额外空间可以应用在日后升级的音视频格式中。与DVI相比HDMI接口的体积更小,而且可同时传输音频及视频信号。对于平板电视而言,{zj0}的视频接口就是DVI或HDMI这类数字视频接口。HDMI是基于DVI制定的,可以看作是DVI的强化与延伸,两者可以兼容。但目前的发展情势是,HDMI接口已成为平板电视的标准配置。新的HDMI会向下兼容模拟信号,并且提升现在的传输带宽!毫无疑问是HDMI。DVI和电脑兼容好一些,HDMI主要是家电产品,其实二者在图像方面是可以用转换头来转换的。DVI的所有功能和以后发展的用途都能包含在HDMI接口中。HDMI是一种双向数码接口,也就是既可以出也可以入,就像电脑的“握手”程序。由于各家电器厂家的“握手”程序有些差异,曾经发现“握手”失败,简单讲就是出现兼容问题。所以我们在使用具有HDMI接口的视频器材的时候,{zh0}选择同一厂牌或者多选择都是世界xx的大厂出品的器材。从射频接口到HDMI接口,除了是一个更新换代的过程以外,这些接口还是满足各种不同需求人群的设计。

  DVI端子
  DVI接口主要用于与具有数字显示输出功能的计算机显卡相连接,显示计算机的RGB信号。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数字显示接口,是由1998年9月,在Intel开发者论坛上成立的数字显示工作小组(Digital Display Working Group简称DDWG),所制定的数字显示接口标准。DVI数字端子比标准VGA端子信号要好,数字接口保证了全部内容采用数字格式传输,保证了主机到监视器的传输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无干扰信号引入),可以得到更清晰的图像。DVI接头有三种,分别是DVI-Digital(DVI-D)、DVI-Analog(DVI-A)跟DVI-Integrated (DVI-I),DVI-Digital(DVI-D)只有支持数字显示的设备 、DVI-Analog(DVI-A)只有支持数字显示的设备,DVI-Integrated (DVI-I)则是支持数字显示跟模拟显示。之所有会有这样的搭配,因为DVI虽然是为了数字显示设备所订定的标准,但是因为透过数字的传送不会降低画面的效果,再加上为了考虑能够转换成模拟讯号,所以才会有DVI-D、DVI-A跟DVI-I这三种接头,其中DVI-I可以相容DVI-D装置(包括连接线),但是DVI-D接头却不能够使用DVI-I连接线,所以大家会看到数字显示设备是DVI-D的接头,连接线是DVI-I的接头,显示卡是DVI-I的接头。且DVI-I也可转接成为D-sub 15pin。


  D端子
  这种端子由于外形接近英文字母“D”因而得名,通过数字方式传输视频信号,直接输入到具备D视频接收端子的视频显示设备,避免了通过模拟视频信号传输方式传输信号的过程中的数字-模拟的转换过程,因而更能提升数字视频还原质量。D端子目前分为D1、D2、D3、D4、D5共5种,外形相同但能够传输的视频信号频宽不一样,数字越大传输频宽越高。D1只能传输480i的信号,D2对应480i和480p,D3对应480i/480p/1080i,D4对应480i/480p/1080i/720p,D5规格{zg},能够传输480i/480p/1080i/720p/1080p。D端子是主要为提高画面观赏品质的连接界面标准,是透过处理芯片将DVD影片的讯号处理成符合D端子(D-link)传输的数码讯号,透过播放设备达到提升影像的目的。

  不过目前D端子几乎都只出现在日系机种中,特别是日本近期BS(卫星电视)开始传送HDTV的数字频道,几乎所有的BS接收器都有D端子,D端子又可传输数字信号,所以成为{zj0}选择。

  VGA端子
  VGA端子又称(D-Sub),采用非对称分布的15pin连接方式,其工作原理:是将显存内以数字格式存储的图像(帧)信号在RAMDAC里经过模拟调制成模拟高频信号,然后再输出到等离子成像,这样VGA信号在输入端,就不必像其它视频信号那样还要经过矩阵解码电路的换算。从前面的视频成像原理可知VGA的视频传输过程是最短的,所以VGA接口拥有许多的优点,如无串扰无电路合成分离损耗等。

  SVGA端子
  即SuperVGA,即增强型或超级型VGA显示器,它的分辨率提高了约一个扩展槽,将计算机上的文字、表格和图形通过电缆输给显示器,它的分辨率提高了约一倍,即1024X768P。标准的VGA和SVGA插口都是15针的专用插口,VGA和SVGA的插口和电缆并没有区别,只不过是传输的信号规格不一样。

  RGB端子
  又称为3RCA、三基色RGB端子,RGB端子的情况比分量色差端子要复杂些。因为它既有模拟的,又有数字的;既有分离借口的,又有组合接口的;既有几口的,也有十几口的。RGB端子,是比分量色差端子效果好的连接端子。在视频播放机中直接将图像信号转化为独立的RGB三种基色,并直接通过RGB端子输入电视机或显示器中作为显像管的激发信号。由于省去了许多转换,处理电路连接格式的转化,可以令图象得到比分量色差连接格式更高的保真度,获得{zj0}的图象效果。

  色差端子
  目前可以在一些专业级视频工作站/编辑卡专业级视频设备或xx影碟机等家电上看到有YUV YCbCr Y/B-Y/B-Y等标记的接口标识,虽然其标记方法和接头外形各异但都是指的同一种接口色差端口(也称分量视频接口、DVD分量、Component色差视频端子、3RCA)。它通常采用YPbPr和YCbCr两种标识,前者表示逐行扫描色差输出,后者表示隔行扫描色差输出。由上述关系可知,我们只需知道YCrCb的值就能够得到G的值(即第四个等式不是必要的),所以在视频输出和颜色处理过程中就统一忽略绿色差Cg而只保留YCrCb,这便是色差输出的基本定义。作为S-Video的进阶产品色差输出将S-Video传输的色度信号C分解为色差Cr和Cb,这样就避免了两路色差混合解码并再次分离的过程,也保持了色度通道的{zd0}带宽,只需要经过反矩阵解码电路就可以还原为RGB三原色信号而成像,这就{zd0}限度地缩短了视频源到显示器成像之间的视频信号通道,避免了因繁琐的传输过程所带来的图像失真,所以色差输出的接口方式是目前各种视频输出接口中{zh0}的一种。
RGB端子

  S端子
  S-Video具体英文全称叫Separate Video,为了达到更好的视频效果,人们开始探求一种更快捷优秀清晰度更高的视频传输方式,这就是当前如日中天的S-Video(也称二分量视频接口、Super-Video,有时也写作Y/C Video,或component video分量视频),Separate Video的意义就是将Video信号分开传送,也就是在AV接口的基础上将色度信号C和亮度信号Y进行分离,再分别以不同的通道进行传输,它出现并发展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通常采用标准的4芯(不含音效)或者扩展的7芯(含音效)。带S-Video接口的显卡和视频设备(譬如模拟视频采集/编辑卡电视机和准专业级监视器电视卡/电视盒及视频投影设备等) 当前已经比较普遍,同AV接口相比由于它不再进行Y/C混合传输因此也就无需再进行亮色分离和解码工作,而且使用各自独立的传输通道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视频设备内信号串扰而产生的图像失真,极大地提高了图像的清晰度,但S-Video仍要将两路色差信号(CrCb)混合为一路色度信号C,进行传输然后再在显示设备内解码为Cb和Cr进行处理,这样多少仍会带来一定信号损失而产生失真(这种失真很小但在严格的广播级视频设备下进行测试时仍能发现) ,而且由于CrCb的混合导致色度信号的带宽也有一定的限制,所以S-Video虽然已经比较优秀但离xx还相去甚远,S-Video虽不是{zh0}的,但考虑到目前的市场状况和综合成本等其它因素,它还是应用最普遍的视频接口。

  AV端子
  标准视频输入(RCA)接口:也称AV接口、Composite复合视频端子、1RCA,通常都是成对的白色的音频接口和黄色的视频接口,它通常采用RCA(俗称莲花头)进行连接,使用时只需要将带莲花头的标准AV线缆与相应接口连接起来即可。AV接口实现了音频和视频的分离传输,这就避免了因为音/视频混合干扰而导致的图像质量下降,但由于AV接口传输的仍然是一种亮度/色度(Y/C)混合的视频信号,仍然需要显示设备对其进行亮/色分离和色度解码才能成像,这种先混合再分离的过程必然会造成色彩信号的损失,色度信号和亮度信号也会有很大的机会相互干扰从而影响最终输出的图像质量。AV还具有一定生命力,但由于它本身Y/C混合这一不可克服的缺点因此无法在一些追求视觉极限的场合中使用。

  射频端子
也称之为RF射频端子,是最早在电视机上出现的,原意为无线电射频(Radio Frequency),这种端子虽然历史悠久,对其外形和结构人人熟悉,但并不一定都了解它的特点。实际上,RF射频端子是一种高频信号连接端子。由于电视的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需要通过发射进行远距离传播,故此必须使用高频信号。而高频调制时两种信号是混合的。{zh1}解调出来信号质量大大下降。因此,RF射频端子连接的电视机的最终图像效果,质量是最差。因此,用户在使用视频播放机如录像机、LD机与电视机连接时,如果电视机不是最老式的只有RF接口的,一定不要用RF接口,而要用AV接口或其他更xx的接口。

  Peritel端子
  又称为Scart端子、Euro-connector,是模拟视频和音频的复合接口。SCART端子是两个视听设备例如电视机和录像机(VCR)之间的物理和电学连接。各个设备具有一个凹的21腿连接接口,使用两端都有公螺栓的电缆可连接这些设备,并提供双向的立体声、复合视频以及控制信号。这一接口是法国公司Peritel提出的工业标准。现在,在欧洲及其他使用PAL视频标准的国家的市场上的大多数电视机和录像机都装有SCART端子。

  VD端子
  属于日本的一种端口,在松下和索尼的xx机器上有使用,类似与色差分量端子,不过目前国内还没有与之配合的DVD等设备。

  S-VHS端子
  即Super-VHS,超级VHS的意思。实际是日本JVC公司开发的录像机的名称,在电视中代表的就是S端子。

  CABIE端子
  射频电缆导体,用于接通射源并有效传输信号。

  CVI端子
  同HDMI相同,是一种高清电视传输接口。但对电缆的长度有限制,不能超过8米,否则将影响画面质量,而符合HDMI规格的产品则没有这个问题。

  电源
  为电视提供电力的接口。

  RGB+H/V视频端子
  “RGB+H/V”代表红、绿、蓝视频信号外加上水平、垂直视频信号。这是在专业视频显示和电脑显示屏上长期使用的一种传输方式,如今被应用到了HDTV领域,你可以在HDTV显示器和投影机(包括一些并非是高清晰度的型号)上看到这种5头的输入端口。一般来讲,RGB+H/V输出输入端子都采用如图中那样的BNC(Bayonet Neill-Concelman,“尼尔-康塞曼插刀”,以这种插口发明人的名字命名)插头插孔,这种连接头采用插入并旋紧的方式,多用在专业的实验室设备上,提供极其牢靠的连接。有的时候,RCA连接头也会应用到这种连接方式上,例如:从电脑或专业视频设备中用RGB+H/V端子输出信号,信号线的另一端用VGA端子输出信号,但这种使用方法成本比较高昂。

  BNC端子
  BNC端子有许多种类常见的有:

  3RCA三基色RGB端子(三个端子),是比分量色差端子效果好的连接端子。在播放机中直接将影像信号转化为独立的RGB三种基色,并直接通过RGB端子输入电视机或显示器中作为显像管的激发信号。由于省去了许多转换,处理电路连接格式的转化,可以令影像得到比分量色差连接格式更高的保真度,获得{zj0}的影像效果。

  5RCA(Red/Green/Blue/H-sync/V-sync),用5个BNC端子接收红、绿、蓝水准同步和垂直同步信号。由R、G、B三原色信号及行同步、场同步五个独立信号接头组成。主要用于连接工作站等对扫描频率要求很高的系统。通常用于工作站和同轴电缆连接的连接器,标准专业视频设备输入、输出。

  还由其他包含HD SDI/SDI等等,其中HD SDI的频宽甚至高达1.485Gbit/Sec,且大部分的BNC端子都具有传授HDTV的能力,还支持至{zg}端的1080/60(59.94i),BNC接头可以隔绝视频输入信号,使信号相互间干扰减少,且信号频宽较普通D-SUB大,可达到{zj0}信号回应效果。BNC接头拥有相当好的抗干扰的能力,专业的机种甚至可将数字信号传送至150/300M以上,模拟可传送300M以上。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2010.04.29="" by="" yangfan--="">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引用视频端口全解析】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