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主体与学习环境双向建构与整体生成
——创造全球化时代的学习文化与教育智慧
南京大学网络化学习与管理研究所
(《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23期第58-65页,《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关键词]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信息技术成为工业文明向信息时代转变的重要技术杠杆,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乃至生活方式。这对教育发展既是严峻的时代挑战,又是冲破各种障碍和阻力,实现跳跃式发展的机遇。十多年来,我们的学术团队在教育技术与教育哲学的结合中研究学习方式变革这一时代主题,形成和提出了“学习主体与学习环境双向建构与整体生成学习论”(简称“整体生成学习论”)。现将我们的探索过程和初步成果汇报如下,希望得到批评指教。
一、文化视野中的学习方式变革探索
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领域,但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又总是滞后的,这是一个令社会难以容忍的二律悖反,也是我本人近25年来从事教育研究与教育改革所切身感受到的{zd0}困惑。
实践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在20世纪(以工业文明为背景)的文化、教育土壤中,不可能直接生长出21世纪(信息时代)的学习文化和教育体系。当前迅速发展的网络文化新环境,正在孕育出新一代教师和学生,但却受到各种现行观念、政策、体制的阻碍和束缚。21世纪的教育不仅应该满足个体与社会的现实需求,而且应该能参与解决当前与未来困扰人类的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培养出能适应和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代新人。这是教育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功能与地位的一次历史性提升,这也正是信息时代教育不同于以往教育系统和教育哲学的本质特征,其基础则是建立在学习方式变革过程中逐渐生长起来的学习新文化。信息时代学习新文化的生成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曲折、坎坷的过程,为了寻找、选择阻力和代价较少的前进道路,需要具有全球化战略眼光和教育智慧的教育改革家们联合起来,不断总结和提升来自教育实践中的新思想、新技术、新经验,设计和推动教育系统在复杂、渐进的矛盾运动中实现学习方式的历史变革。
近十五年来,我们在探索和推动学习方式变革的过程中,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dy}阶段:在跨时空学习舞台上推动读、写、算的变革
如何研究信息技术对未来教育的影响?这里有一个重要的方法论问题。人们往往仅从表面上来理解二者之间直接相关联的两方面:一方面,信息技术将引起教育手段和方法的变革;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本身会成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两方面都不错,但实际上,技术在对教育发生影响的时候,往往要通过文化这个重要的中介和桥梁。
基于这样的教育哲学视野,十五年前我们在探讨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变革时,一开始就提出要从文化基础的变革出发,在信息技术创造的跨时空学习舞台中,系统研究、推动读、写、算的变革。
1、阅读方式的变革
(1)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
(2)从单纯阅读文字发展到多媒体电子读物;
(3)在同电子资料库对话中的高效率检索式阅读。
2、写作方式的变革
(1)从手写走向键盘输入、扫描输入、语音输入;
(2)图文并茂、声形并茂的多媒体写作方式
(3)超文本结构的构思与写作;
(4)在与电子资料库对话中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在远程交流中写作的协同化、群体化。
3、计算方式的变革
(1)借助各类信息技术的统计与高效运算能力已成为当前最基本的计算能力,这种计算能力仍然要以传统计算能力为基础;
(2)编程与数据库(数形结合的多媒体数据库)建设和管理的知识和能力将越来越普及;
(3)运用信息技术建模、仿真与预测的能力(决策、运筹、博弈)在个体乃至人类发展中将会越来越重要。
将以上三方面综合起来思考,我认为:阅读的目的是理解,写作的实质是交流,计算的本意是规划和预测。在信息时代的新视野中深刻反思与重新认识作为人类文化—教育之基础的阅读、写作,计算之本质与发展,这显然是当前世界文化与教育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
读、写,算是学习能力,信息技术创造的学习新环境对这种学习能力提出了挑战,在迎接挑战的过程中,读、写,算的形式与内容都在发展、变革,人的学习能力由此不断提高,这就是学习主体与学习环境双向互动、建构生成的过程和规律。认识到这点后,我们更加自觉地将学习环境的创设和师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使其成为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开始探索“学习主体与学习环境双向建构与整体生成学习论”(简称“整体生成学习论”)。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开始步入了学习理论与实践变革的研究、教学和培训。
第二阶段:对“学习方式”的教育哲学解读和对学习科学与技术的探究
自1998年开始,我们在大学课程(后来又在教师教育课程)中开设了《步入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与实践》。在课程的定位思考中,我们对国内外同类课程进行了比较研究和整体思考。当时这方面的课程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国内外心理学研究和开设的学习论课程,主要介绍各派心理学家对学习的研究成果;另一类是从教育角度应用心理学成果开设的学习理论与学习指导课程。此二者都没有包括信息技术带来的学习变革这一时代课题。当时我们也注意到,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美国出现了学习科学研究的新潮流,倡导建构主义,提出了设计研究法,应用信息技术创新学习环境,其学科背景横跨了学习心理学和教育技术学,这引起我们极大的兴趣。由于当时国内这方面的信息资源很少,我们只能立足于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的摸索前进。
当时国际互联网在我国社会生活和学校教育中正在迅速发展和普及,如何使师生尽快适应这种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生存新环境?这是我国教育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重大时代挑战和机遇。我们深感到,教育系统不仅迫切需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更重要的是必须更新广大师生的学习观念与教学模式,培养在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中高效学习的方法与能力。运用当代信息技术高效率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应尽快成为大学各专业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的最重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将课程定名为《步入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与实践》,旨在为高校学生开设一门培养适应信息时代需要之学习与创新能力的跨专业教育类公共课(成为高校广泛开设的学习计算机和网络操作技能的技术类公共课之重要补充与提升),成为让高校师感受和体验正在降临的信息文化环境下新型学习模式的窗口。我们提出:“跨时空、大信息量、交互性和个性化,应该是高校信息化教学环境中‘新学习模式’的主要特色;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方便的获取方式是‘新学习模式’的主要优势;个性化、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教育评价和考试模式则是‘新学习模式’探索中的难点;而能否尽快培养出能一批够理解和适应网络文化,并能参与网络文化创造的优秀师生队伍,则是高校‘新学习模式’探索成败的关键。我们认为,这不仅是我国教育技术专业基础课、师范院校教育类公共课迎接信息时代挑战的一项课程与教学改革实验研究,而且是我国高校课程与教学信息化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
在这门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中,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哲学探索,对人类学习活动的历史演进和学习概念的发展进行了时代反思。我强烈感受到:“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狭义地理解和运用学习概念,把学习窄化为文化知识的学习,至使对学习活动的研究局限于心理学、教育理论界,未能从更广阔的哲学和人类学层次上研究和揭示人类学习活动之特点与发展规律,因而也就不可能提出和研究学习方式这样的哲学或教育哲学范畴。进入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加速度发展和知识的“爆炸”,人类的学习活动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至使心理学、社会学、脑科学乃至经济学等纷纷加入到研究学习的行列,从微观到宏观、从历史到现实不断深化着人类对学习活动及其演变发展规律的认识……当前迫切需要从更高的理论层次上综合与概括各领域对学习的研究成果,并以此为指导,提高人类个体乃至整体的学习能力与学习质量、效益,使之与正在迅速降临的信息时代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相适应。由此可见,对学习方式的研究已成为具有时代意义的重大课题。” 经过深入研究,我在理论上提出和论证了同生产方式并列的“学习方式”这一范畴;论证了随着人类文化、学习之物质载体的变革,学习方式已经和正在发生的三次历史性变革;明确提出:公民的学习生活质量应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现代化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志!”
在设计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时,我们注意到当时世界各国都开始关注一个数字化生存环境中提出的新概念:Information Literacy(信息素养),并引发了信息时代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和讨论。我们意识到,这是培养一代新人必须关注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经过在实践和理论结合中的深入研究,我们提出从三个层次、五个方面概括信息素养的内在结构:
{dy}层次
1)高效获取信息和批判性地评价、选择信息的能力;
2)有序化地归纳、存储和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
3)运用当代信息技术表达与传播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
第二层次
4)将以上一整套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自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
第三层次
5)培养和提高信息文化新环境中公民的道德、情感,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
我们认为,信息素养内在结构的诸要素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有信息素养的人是指那些不仅懂得如何学习,而且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习惯、能力的人。信息素养不仅是一定阶段的目标,而且是每个社会成员终生追求的目标,是信息时代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
在课程和培训中,开始我们主要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与学习方法。但很多学生觉得学习理论过于抽象,学习方法又过于琐碎,二者都不容易掌握。经长期实践探索,我们逐渐认识到,这里的问题恰恰在于缺乏学习理论与方法之间的中间环节——学习技术。
学习不仅需要理论和方法,而且需要介于理论和方法之间的技术。学习技术既是学习理论的具体化和操作化,又是具体学习方法的综合与规范化。学习技术不是孤立的学习方法,而是具有内在联系的一整套学习方法体系。
通过借鉴当代xx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所创立的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技术,并经过在大学生课堂和教师培训中多年的反复实践探索,我们逐步总结出五项学习技术。 包括“学习目标导向技术”、“自主学习技术”、“团队学习技术”、“激发学习动力技术”、“学习评价与反馈调节技术”而统领并贯穿在这五项学习技术中的思维方式或方法论则是“系统思考”。“系统思考”不属于具体的学习技术,可称之为指导学习技术的“思维技术”。这五项学习技术及其方法论基础都不是硬技术,而属于软技术(当然离不开相应的硬技术支撑)。更确切地说,是帮助信息时代的学习者在激烈竞争、充满压力和挑战的复杂生存环境中科学地思维和高效学习、健康发展的软技术。
图1:学习技能整体结构模型
2004年,我们将课程名称改为《学习科学与技术》,开始了信息时代学习文化创新的艰难探索。
第三阶段:探索跨时空、跨文化的教育合作与交流模式
学习环境不仅指学校和课堂的小环境,而且包括区域甚至国际范围的大环境。在互联网创造的全球化教育新时空中,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学校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变得更加方便,这样的学习环境给无数具有创造性的个人和团体带来了机会,也创造出与此相适应的新一代教师和学生,他们可称之为“全球公民”。这是在更大范围内学习主体与学习环境的双向互动、建构生成。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动其深化发展,是近年来我们创新学习文化的重要方式。
广东省粤北山区的小学英语教师吴秉健就是运用互联网创建新型教育模式的一个成功案例。吴秉健是韶关市执信小学的英语教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一位来自美国的小学老师,由此开始了其历时十余年的英语语言教学跨文化交流历程。最初,这种跨文化交流是通过邮政系统以“有纸化”的方式进行的,国际互联网为他们之间的跨文化交流提供了新舞台。在美国师生的帮助下,他和学生们创建了英文网站,和全世界十多个国家的小学结成了伙伴,开展了一系列协同学习和跨文化交流项目,2000年美国总统布什不仅给他们回复了电子邮件,还专门派美国驻广州的副总领事到执信小学看望吴秉健和学校师生,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这样的网络研究性学习新形式在我国大城市的xx学校也很少见,但一位中国山区的小学英语教师,却创造了这样的惊人业绩。我们对这一典型进行了长期的跟踪、合作与指导。在总结中我们也强烈地感受到,一所学校孤立地开展这样的学习活动,存在很多困难和障碍,有些甚至是难以克服的障碍。要使这样的跨时空、跨文化交流、学习模式健康发展,必须与世界其它国家的教育组织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自2004年起,我们与总部设在美国的国际学校联盟(International School Connection,简称ISC)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合作。该组织核心成员均为不同国家的教育专家和教育管理者。ISC的宗旨是:使学校成为全球化的高效学习中心。为实现这一目标,ISC联网具有全球意识的教育思想家和教育{ldz},交流、分享、共创理论成果与成功经验,初步形成了一套教育变革新理念、相应的学校发展模式和提升教育领导力培训模式。我们和该组织成员一起,通过分布于世界各地的ISC Hub,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高效率、低成本跨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活动。例如,2009年1月,我们共同策划并启动了一个跨文化网络合作学习方案(GPP):在ISC学区中选择了美国佛罗里达州帕斯卡郡;中国深圳市南山区;瑞典斯德哥尔摩市这三个跨越三大洲的学区,由24所学校组成1个高中团队,3个初中团队和2个小学团队,让学生和老师进行跨越国界的交流和学习,每个GPP学校都要准备一系列故事,介绍他们的学校和他们自己的学习文化,活动使用的语言是英语,数字化网络环境由美国的帕斯卡郡和中国的南山区技术团队共同提供支持服务。这个项目虽然刚刚开始,并且遇到了许多挑战和障碍,但却展现了创建学习新文化的广阔前景。
在实践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学习是课程、教学的基础,是教育的基石,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步入信息时代各国教育系统面临的最严峻挑战。应对这一时代挑战,必须创建信息时代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哲学,及相应的教育改革发展模式:让新一代教师、学生和教育领导、管理者的在不断创新的学习环境中互动生长,并使这些转化为可重用的学习资源,这样才能使学习文化和教育系统的创新发展进入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
在与ISC四年多的交流、合作过程中,我们分别在美国和中国共同组织了两次中等规模的国际交流活动(ISC第二、第三届全球峰会),在东西方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对话与融合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的ISC理念,并建立了其结构模型,引起各国教育同行的高度关注。
下图是我们提出的学校变革的理念和策略模型(中国的ISC理念:一个愿景和五论):
图2:学校变革的理念和策略模型(中国的ISC理念结构模型)
首先要确立21世纪学习发展的目标。ISC的理念是使学校成为全球化学习中心。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景。如何实现呢?它需要把各种理论与实践都综合起来,而且要可操作。ISC的学校发展模式中包括七个标杆和十条标准,我们进行了筛选,并结合中国的经验,浓缩、发展为五个环节,阐述了作为全球学习中心的学校应该具有的主要特点、发展策略及其理论概括:
(1)混沌变革论。面对强大的传统教育体系和社会习惯势力,任何教育改革都障碍重重,要想实现成功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深入探究教育变革的规律,尤其要选择阻力最小的路线,采用科学、明智、艺术化的方法和方法论指导。古今中外教育变革和社会变革的经验教训告诫我们,在传统和现行体系最强大的中心地带,要想取得改革的突破和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在“混沌边缘”则是生长、变革最急剧的地方,这里充满各种发展的机遇。我们以当代混沌理论和非线形科学为方法论指导,研究信息时代学习文化和学校系统生长、发展、变革的复杂规律,跳出教育竞争的“红海” (超稳定结构的“中心”)寻找教育健康发展的“蓝海”,这显然是ISC和所有教育改革组织和个人都必须研究的“改革之道”。
(2)数字学习论。这是我们10多年的研究成果。《学习科学与技术》这门课程是我们建立此种观点的实验基地和理论依据。
(3)WEB课程论。信息时代的跨时空、跨文化网络课程从设计到实施,要比传统课程复杂得多,靠教师个人的力量显然难以胜任,由此必须倡导和探索团队教学的新模式。近年来我们开设的《学习科学与技术》网络课程中,已经有将近20所大学加盟。我们正在深入探索数字化在线团队教学的新模式。
(4)成就评价论,对电子档案袋的评价形式进行了创新(下面将展开论述)。
(5)HUB管理论,这是一种跨时空、非线性、自组织、超循环的全球化管理新模式,是人性化、网络化、充满生命活力的新一代管理理念,其主要的理论基础是当前迅速兴起的复杂网络理论与方法论,尤其是“六度分离理论”和“小世界”(Small-World)模型。这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将超越300多年工业文明的机械管理,克服管理的异化和非人化,建立起充满生命活力的学习型组织、学校组织。
这五论主要来源于我们多年的理论实践探索。如果这些设想能够成为现实,那么更强的国际学校联盟才能建立起来。
这里特别要介绍我们在教育评价和考试模式中所进行的探索。
为了推动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型学习模式健康、有序、高效地发展,当前迫切需要探索和改革教育的管理评价体系。国内外网络教育发展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充分表明:必须下决心超越以教师满堂灌输,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传统教学模式,倡导和培养学生自主与协作学习的能力和习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由此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这与选择什么样的教育管理模式有直接关系。我个人认为,信息时代教育管理的理念、原则与特色可以概括为:开放性、选择性、自主性、协同性、服务性、非线性,网络化、个性化、终身化、数据库化、智能化、远程化、扁平化。
为此,当前学校教育的管理体系必须实现以下几方面转变:
(1)从管教转变为管学,从教务管理转变为学习服务;
(2)从以往的教学—行政管理,转变为知识与课程—学习与绩效管理;
(3)从一刀切的共性管理,转变为人性化、个性化的教学服务体系。
要想实现这样的转变,重点、难点和立足点是学习评价和考试模式的创新。开始我们首先借鉴了文件夹的评价模式(portfolio assessment)。在实践中我们深感到,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都更加复杂,与此相适应,必须探索和创造多样化的考试形式。经历了近十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初步形成了考试文化创新的总体思路:运用多元智能评价理念和信息技术评价方式,创建过程评价与成就评价模式。具体包括以下6个环节:1、考试学习化、2、考试创作化、3、考试个性化、4、考试团队化、5、考试智能化、6、考试资源化。为帮助教师和学习者把握各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建构了新型考试结构模型:
图3: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考试创新模型
在新型考试结构模型的6大环节中,最重要、置身于核心地位的是考试学习化。我们将评价与学习内在地统一起来,将评价作为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评价能力看作是学习能力的关键环节,将评价能力的培养贯穿在学习的全过程之中。要求学生不仅要反思和评价自己学习、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反思和评价自己获取知识的过程、经验、方法、能力、情感态度,这样才能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习效果。同时,我们要求每个学习者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评价手段和工具,创建个人、小组、班级的网络化学习主页(包括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学年论文和网络资源库),创建多媒体化、网络化、资源库化的过程评价与成就评价模式。
将以上学习文化与教育变革的理论探索进一步提炼,尤其是置身于工业文明向信息时代转变的大背景中思考学习文化的历史变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教育系统的变革发展与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系统的变革发展存在着很大差异,反映了人类社会中物质资料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这三大生产系统的区别与联系。物质资料生产和与此紧密相连的经济、政治变革往往是以突变的激烈形式爆发;科技、文化系统的变革属于精神生产领域的变革,是在精神世界和思想舞台上展开的,是渐变与突变交替进行、发展的过程,xx科学哲学家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对此进行了深刻而精辟的剖析;而教育系统的变革,尤其是作为其基石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是人类自身生产领域的变革,这一变革不仅受到特定时代物质生产系统和精神生产系统的双重制约,而且取决于人类自身生产系统中学生、教师、教育管理者、家长乃至社会公众对变革的理解、支持和参与程度,其中充满了一系列传统与变革、继承与创新、平等与效率、普及与提高等矛盾冲突、此消彼长的博弈,这正是教育变革滞后于社会其它系统的深层根源。历史和现实中无数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诫我们,教育系统的变革是一个遵循其自身规律循序渐进的复杂过程,任何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教育改革不仅不可能成功,而且必然会出现比“拔苗助长”更严重的后果,破坏教育系统的“社会文化生态”,受到教育规律的惩罚。当前,人类正面临从工业文明向信息时代的历史性变革,无数事实表明,在与工业文明(以机械化分工为特征)相适应的教育土壤中,不可能直接生长出21世纪的学习文化和教育体系,21世纪的教育必须完成一系列历史性的复杂变革,但这应该是一种充满生命活力和具有内在动力的生长性变革,是一个层层深入的渐变过程。
通过对教育变革诸要素及其整体结构进行系统分析,我们认为,可以把复杂的学习方式变革抽象为学习环境、学习主体、学习资源三大要素。教育的变革往往是从学习环境的变革开始的;首先接触、进入并逐步适应新学习环境的师生个体和群体,往往成为新学习方式的创造者和教育变革的倡导、支持者,并形成学习主体与学习环境的双向建构与互动生成;而要能巩固与发展这些学习文化生长、创新的成果,则必须及时总结、提炼,并在交流、传播中将其转化为可重用、可再生的学习文化资源和教育改革资源,这样就能使教育系统进入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超循环”和自组织系统。这不仅需要具有创造性实践设计能力的教育研究者参与其中,而且需要得到不同层次教育改革决策管理者的理解和支持。我们将此概括为“学习主体与学习环境双向建构与整体生成学习论”(简称“整体生成学习论”)。这一理论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希望得到各方面专家和教育改革实践者的批评指教。
我们正在步入以信息技术为杠杆的全球化时代。在迎接21世纪到来的时候,人类本来充满希望,然而进入21世纪后,希望与失望并存。面对各种时代的危机和挑战,迫切需要从社会文化心理的深层寻找产生危机的根源,并从不同文化传统的对话、理解、沟通,尤其是文化教育的改革入手寻找对策和出路。正是这样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促使世界各国的教育工作者共同携手,为了人类文明的未来而努力。如何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变、激烈竞争的世界中找到出路、避免灾难、创造美好的人类文明未来?这不仅需要政治、经济、技术的智慧,更需要文化的智慧、教育的智慧。教育在这场变革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再创新文化的使命。300多年的工业文明创造了社会发展的奇迹,同时也造成了社会的异化、教育的异化、人的异化、学校的异化。信息时代的到来同样是双刃剑,一方面是加剧异化,另一方面也为走出异化、恢复教育、社会、学校的人性、生命活力创造了新的条件和机遇。美国xx教育家杜威(J.Dewey)把教师比喻为天堂的引路人,看作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如今,面对激烈的世界挑战和时代转折,单靠教师个人的力量显然不可能走出人类文明的困境,所以必须集中全人类的智慧,而且是跨文化、跨民族、跨国家的教育智慧。因此,教育工作者最应该有一种全球化的远见与胸怀,孕育和传播教育的智慧,为人类文明与人类理想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在多年的艰难探索中,我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创造全球化时代的教育智慧:
{dy},
第二,
第三,
第四,
在此,我特别要对后两方面作简要说明。信息时代世界各国的学校都面临同样严峻的挑战。迎接挑战、改革学校教育,需要智慧。
我认为,信息时代学校发展的智慧突出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① 学校要有学习的智慧。学习不仅是个体的行为,而且是学校整个组织的行为。信息时代最突出的特点和最严峻挑战是:面对全新的数字化生存发展新时空,所以学校几乎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出现了重新“洗牌”、跳跃式发展的挑战和机遇,一些老牌、xx学校在急剧变化的挑战面前很容易固步自封,结果不仅错失良机,而且压抑了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因此,学校必须具有整体的学习智慧,使学校真正成为学习型组织。这是广义的学习概念,其实质是认识自我、超越自我的适应能力、生存发展能力。而学习的主体不仅是个体,而且是团队,其核心是学校决策、{ldz}群体的学习意识与反思性、创造性学习能力。
② 学校要有在全球化的教育新时空中交流、协作、共享的智慧。目前学校之间的竞争剧烈,各种利益格局造成的隔阂使学校之间缺乏充分的交流与协作,因此学校需要超越眼前的功利,拥有交流、共享、协作的智慧与胸怀。这尤其需要政府、社会舆论、教育行政部门认真研究和反思对学校、校长、教师、基层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导向和管理和评价体系,创造宽松、和谐的教育发展环境和“健康教育生态”。
③ 学校要有创造未来新文化与新教育的智慧。这就必须突破封闭的学校舞台,实现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一体化。要充分利用多种传媒,在网络中创造人性化、充满教育魅力的虚拟社区环境。现在网络环境中的文化陷阱太多,如何提高网络的教育功能已成为全世界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学校的智慧来自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的智慧,并且要善于在开放的时空舞台中捕捉和吸纳各种有利于学校健康发展的信息资源。
全球化和网络化改变了各国教育工作者封闭隔绝的状态,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教育未来,全球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以下智慧 ① 在对话中理解与沟通的智慧;② 在交流中分享与合作的智慧;③ 在共同创造中获得超越与快乐的智慧。
全球化时代的教育智慧不仅是一种教育的理念,而且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实践探索:我们在共同创造着跨时空、跨文化的课堂、学校、家庭和教育社区;我们在共同创造着全新的课程、教材、教学手段、教学环境和资源;共同创造着全新的学生、教师、家长、校长和各级教育{ldz};共同创造着全新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干群关系、地区和国家关系。为了使这种教育实践和教育创新能够健康地发展,我们必须有广阔的眼界和广阔的胸怀,必须坚决地超越现实中各种教育异化和教育弊端所造成的种种障碍,超越眼前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狭隘和偏见,还必须大幅度提升我们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提升个体学习、协作学习、团队组织学习的能力。
智慧不同于知识。知识可以传播,智慧则无法传播,只能在学习、应用、创造知识的实践过程中不断领悟,这是“转识成智”的过程和规律。在中国几千年文化教育传统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转识成智”之文化教育资源,遗憾的是,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对此了解太少、研究和应用更少,其后果是崇洋媚外、数典忘祖,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教育落后乃至严重异化的根源之一。可喜的是,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和有识之士,正在共同研究和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教育宝库,我相信,这必将成为21世纪全球化教育发展中的一道重要景观。这种跨文化的教育交流与合作需要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才能更深入地开展起来,尤其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的跨时空舞台,以更低的成本和更方便的形式扩展开来,让更多的学校、学生、教师、家庭和教育管理者都能参加进来,架起联系世界各国教育工作者的思想纽带与桥梁,共同创造和谐的21世纪新教育、新人类、新文明。
桑新民:《当代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教育基础中引发的革命》《教育研究》1997年第五期。
Xinmin Sang:“The Hybrid Learning Model and Alternative Evaluation System”,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ybrid Learning—ICHL 2008,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The Mutual Construction and Systemic Evolution of Learners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 Building Learning Culture and Educational Wisdom in Globalization Age
Sang Xin-min
Abstract: From the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soil of the
20th century, which is based on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a new
learning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system for the 21th century is
not possible to grow. The contemporary developing rapidly net
culture is nurturing a new generation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while constrained and hindered by various prevalent ideas, policies
and systems. The formation of a new learning culture of information
age is a long and tortuous way which demands the educational
reformers of global strategic perspective and wisdom to be united,
summarize and theorize the new thoughts, technologies and
experiments from educational practice, design and promote the
historical reform of the learning methods in the complex and
progressive contradictory movement of educational systems. This
paper summarizes 3 stages the writer experienced in 15 years of
study of learning sciences,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 proposes the "systemic evolving learning theory" and 3
inclusive models of "integrative learning capacities",
"philosophies and strategies of school reform", and "reformed
examinations in the contex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ums up
the educational wisdom of the globalization age from 5
aspects.
Key Words: globalization of education; learning culture; school change; reform in examinations; educational wisd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