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21 14:39:34 阅读9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一定要给孩子弄到‘加分’,否则就别想进{yl}大学!”向我发出警告的这位朋友“家有考生”,这几天正在填报志愿。“我已经悔之晚矣。孩子班里多达14名同学拥有加分资格。这么大比例的考生起步就比你高出10分到20分,好学校留给‘裸考生’的机会已经微乎其微了。”他说。
这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后的{dy}个高考季,一切几乎都还没来得及改变。对《纲要》中关于高校招生改革的部分,是应该更重视考试的作用还是进一步淡化考试的作用,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就有相反立场的激烈争论,定稿后也免不了会被“各自表述”,所以{zh1}怎么改也很难说。
且不论争吵中谁占上风,反正这些年录取是越来越“灵活”了,老百姓的孩子考学越来越吃亏了——怨不得温总理感叹:“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
5月16日,教育部发布《关于组织申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希望各地申报改革试点,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和参加升xxx、推进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纳入了教改“先行先试”范畴。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解释说,“升xxx”主要指高考。对于大多数民众期盼已久的这一“重大利好”,媒体普遍的反应是不怎么敢相信,掌声也稀稀拉拉。
加分泛滥,考试无用,这不是个仅仅影响生源质量的小事情。说实话,一二十分的差距,与考生实际水平关系不是太大。北大、清华即便招收的全是裸考进不来的学生,{zh1}这些能进来的顶着加分的孩子也足够优秀了。严重的问题在于,众所周知,能够获得加分资格的项目,除数理化竞赛获奖和少数民族出身等个别项目以外,基本与底层民众子女无关。如本报曾报道过的,某省一所中学2009年参加航海模型加分测试的19名考生中,有13名考生的家长是领导干部和企业老板,其余6名是教师子女。—这决不是孤案。
未引起媒体注意,教育部门贯彻落实《纲要》今年已经悄悄开始的一个动作,是推动部属高校招生“去本地化”。这个“本地化”,在多年的实践中,还不仅仅表现为“本省化”,而且还有高校驻在城市的“本市化”或曰“省会化”——以“走读生”的名义,低分录取高校所在城市(大多数是省会)的考生。“本市化”之外更有“本校化”,本校附中的学生加分,本校教职工子女加分,等等。高校要“去”的东西多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