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战略的成本误区- 能源危机何时出现新局面- jearnm - 和讯博客
可再生能源战略的成本误区 [原创 2010-05-19 19:46:20]   
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再生的能源资源, 它清洁且对环境无害或危害很小。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另一特性是分布广泛,适宜就地开发利用,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目前,可再生能源在中国的电力工业中仅占很小的比例,到2005年底全国水电装机容量1.1亿千瓦,占全国总发电装机容量的24.24%。目前风电总装机容量不到全国总装机容量发电的0.5%,其他的如太阳能、生物质能的比例就更小了。对于大型水电是否列为可再生能源,仍有争论。这样,可再生能源在电力工业占的比例就更小了。
  
  可再生能源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是它相对高的成本和所对应的电价。风能发电一般是传统煤电的1.5至2倍,太阳能发电更高些,可达6-10倍。可再生能源发展迟缓,尽管近期增长较快,风电装机容量2005年增长了近60%。但与大幅快速增长的发电装机容量相比,微乎其微,比例反而更小了。以风能为例,中国风能资源相对丰富,据估计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约10亿千瓦,其中,陆地上风能资源约2.5亿千瓦,海上的储量7.5亿千瓦。中国推动风能发电近十年了,然而收效甚微,目前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只有约126万千瓦。虽然这两年发展较快,审批的项目也比较多,但业界对风能发展仍不乐观。
  
  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焦点集中在降低成本上,这是共识。然而,过度xx成本和所需的电价,是中国可再生能源战略的一个误区。表现在:一是过于迫切降低成本而急切地要求设备国产化,二是对可再生能源(如风电)电价控制过紧。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必然有一个大的发展,这一点不应当怀疑。但再生能源的开发时间和速度很重要,这应当是可再生能源战略乃至能源战略的一个重要点。简单的说,无论利用不利用,风一直在吹,阳光普照。但是,煤是挖一吨少一吨,燃煤引起的大气污染是排放一吨多一吨。
  
  将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大规模降下来,显然需要设备国产化。但是,设备国产化有一个先引进技术或先做成市场规模,并在过程中国产化的选择。在市场规模很小的情况下,引进技术需要政府行为和干预。除了扭曲市场之外,引进过程可能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谈判。相反,有了市场规模,国产化必然随之而来,且速度很快。这可以以火电30万和60万千瓦机组设备为例,笔者10年前做30万和60万电厂项目时,设备基本进口,政府并没有像现在对风机刻意要求国产化,事实是,几年前30万和60万设备已基本国产化。大市场吸引了技术,造就了中国30万和60万电力设备能力。
  
  另一个问题是行政控制电价。行政主管部门对于风能项目的电价实行特许权招标,企业则为了获取项目压低竞标电价,项目以不到0.4元/kWh中标。而根据风电的基本情况测算,除了自然条件特别好的风场,加上特别乐观的假设之外,能够达到商业要求的风电价格都应该超过0.6元/kWh。经验证明,中标企业没有想真正地按建设承诺经营这些风电场,先拿下项目,慢慢做,或等待政策,或再与政府讨价还价。当然,为装饰门面,亏本建设经营风电的,可能有,但不多。
  
  在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和价格问题上,必须包括环境治理成本和资源耗尽溢价(depletion premium)。环境治理成本很容易理解,资源耗尽溢价则需要解释。涉及对能源矿藏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经济分析中要计算资源利用的经济成本。由于这些资源无法再生,被耗尽时必须用进口或国内替代品来替代,因此资源利用的机会成本包括了资源耗尽后其替代品的成本。耗尽溢价或费用可根据经济价格和年开采量占总储量的比例来确定,该溢价与经济开采成本相加后就得到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的总经济成本。如果在可再生能源定价时,将目前的可再生能源成本价格扣去用煤发电的环境治理成本和资源耗尽溢价,可再生能源的价格不会比煤电高。
  
  此外,我们还应当动态地来看可再生能源成本和价格问题。不应当将目前国家批给可再生能源的价格看成一成不变。长远的看,不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会上涨,因为不可再生能源资源价格会因为稀缺而上行,而可再生能源的价格则可能由于技术进步和市场规模带来的迅速国产化而下走。现在认为电价批高了,以后还可以下调。除非价格当局认为批的价格是永远不变。
  
  当然,许多价格考虑是出于对提高电价水平的担心。这个担心不能说不对,但至少在现阶段不能成为阻碍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原因。因为,以目前可再生能源占发电的极小份额(大水电除外)来看,不足以影响整个电价水平。
  
  经验证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相对缓慢,它需要特殊的政策和努力去推广应用。显然,科技攻关,降低生产成本,是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和发展的关键。但政策能不能更优惠些,措施能不能更有力些?比如采取风电强制入网和收购政策等。
郑重声明:资讯 【可再生能源战略的成本误区- 能源危机何时出现新局面- jearnm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