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超市把生鲜从鸡肋变成奶牛

永辉超市 把生鲜从鸡肋变成奶牛

2010-05-11 20:01:30 阅读11 评论0 字号:

 永辉的竞争对手不是超市同行,而是农贸市场,通过对生鲜产品的自营或直采,并通过技术手段降低损耗来拉低售价,与农贸市场抢客

 “生鲜活,超市活。”生鲜一直都是许多超市头疼的问题,尤其对供应链和物流体系不完备的中小型超市集团更是如此。因此,许多超市只是把生鲜作为吸引客流的主要手段,大搞促销,甚至负毛利经营。

  但作为一直立足于福建发展的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永辉超市)作为地域性品牌,却在外资超市纷纷进入二三线城市拓展之际,逆市进行全国扩张,在重庆开出45家店后,2009年挥师北京,分别于1月和6月在北京六里桥和鲁谷地区开出2家大卖场。不论是在大本营福建,还是西南的重庆、华北的北京,永辉的主要竞争手段就是丰富的生鲜产品供应。

  永辉超市的生鲜战略,背后有怎样的体系支撑,还是仅仅占领市场的“临时战争”?

 

                                  自营直采保证低价

  在永辉的每一家超市,生鲜产品经营面积都要占卖场总面积的40%,销售额的占比一般都会达到55%~60%,毛利平均达16%,而通常业界这一指标是6%,甚至不少超市的生鲜毛利为零。再看整个永辉集团,2008年70亿元的销售总额中,果、蔬、禽、肉、蛋、鱼等生鲜农副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50%以上。

  9月3日,在永辉超市鲁谷店,草鱼7.98元/斤,邻近超市12元/斤;鲤鱼4.58元/斤,邻近超市7元/斤;毛蟹2.5元/只,鲍鱼4.8元/例,扇贝9毛/例。这些价格不但与同行比有竞争优势,就是与农贸市场比,也很能吸引附近居民。

  永辉的超市以家庭主妇、上班族为主要客户群,和大多数超市经营者不同,永辉在做零售业之初就在福建大力进行“农改超”,自开批发市场经营,这种方式对于永辉做好生鲜非常关键,可以确保其有足够的规模和实力,确立采购的品种优势和对抗农贸市场的价格优势。

  在国内的各大超市,仍然主要依靠批发商供货或与厂商联营,自己不敢直接经营。而这些批发商通常是“三批”甚至“四批”,他们大多并不从产地直接采购,而是在当地直接购买已经几经转手的商品。这从商品的新鲜度和价格上都难以有所保证。

   为了确保这些生鲜产品是{zx1}鲜的,永辉没有走传统的从批发商进货的路子,而是在全国建立20多个采购基地,直接去农户家采购。 “哪里有蔬菜瓜果的产地,哪里就有永辉采购员的身影。”永辉集团执行董事张轩宁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他们2~3人一组在一个基地工作,近200人每天专门在各个产地进行采购。而且,与其他超市一个很大的不同,永辉的每一个生鲜单品都有几个人同时负责,这易于形成监督机制,避免商业贿赂。

  在生鲜商品的采购上,永辉建立起一批自营和合作结合的养殖与蔬果生产基地,并在全国建立了远程采购体系。永辉还投入大笔资金支持农业,以“订单农业”等各种形式,使各地的农产品通过永辉的销售网络进入市场。

 “在永辉,行业的‘毒瘤’拖欠货款现象不会出现。我们生鲜产品是没有账期的。有时候,为了预订一些产品,我们甚至会预付一些费用。”张轩宁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在采购海鲜商品时,永辉可以直接把采购船开进海中向渔船直接采购。而在水果采购中,永辉常常是把整个果园包下,自己进行水果的等级分捡,低等级的放进卖场做促销。

  “庞大的生鲜采购体系支撑着永辉在全国各地门店的销售,有采购体系做支撑,开再多的店,我们也能做到赢利。”张轩宁自信地说。

 

                               改变市民的买菜习惯

  张轩宁并不是在说大话。在北京,永辉1月和6月份分别开出的超市已经实现赢利。“由于我们把商品定价压得很低,目前只实现微利,而要增加利润,只需要将毛利做高一点就可以了,因为我们的成本只有百分之十几。”永辉自营和直接采购带来的成本控制能力,不仅是永辉的北京店能够短期实现赢利,早在2006年,永辉在重庆开出{dy}家异地超市时,也在短短三个月内就实现了赢利。

   而永辉在北京店的赢利除了避开黄金地段,选择租金相对低廉的地段之外,更重要的是生鲜的成本控制“在北京,相对于本地超市经营生鲜的一个区别是,我们所有的产品都是直营,由于少收取一道与供应商联营的租金,因此价格能够降下来。”永辉北京区总经理彭华生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更重要的是,我们采取基地配送,大部分生鲜产品,如水果、蔬菜,或是东北大米等干货,这些易于储藏的商品从总部基地配送。而海鲜产品则由原有的合作伙伴,南方的供应商供货,在店内养殖。另外,永辉在北京还有两个采购基地,位于大兴和南沙窝。由于,采取多种采购路径优化配置,保证了无论是大兴的西瓜、平谷的桃,还是山东的苹果和梨,抑或是福建的海鲜,在北京销售的大部分生鲜产品,都是从田头产地直接采购。原产地采购既保证了新鲜,又有庞大的采购体系确保商品成本较低,使价格具有竞争力。

   张轩宁介绍,以重庆45家店的供应体系来看,永辉对异地店铺的生鲜供应链摸索出三级管理体系:一是根据全国的基地资源,在全国范围对门店商品进行配置;二是省级、区域性的配置,由地区和海鲜产品的批发商组成;三是当地资源,以当地的农贸市场和农场基地作为补充。

 “在福建,有80%的老百姓在超市买菜,因为超市的管理更加规范。北京有80%的老百姓在集贸市场买菜。当我们做到价格比集贸市场更便宜,老百姓就会到我们这里来。”永辉北京区总经理彭华生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在北京石景山鲁谷的永辉2号店,每天都有1万多人光顾。

 

  观察

   排骨一次只摆五块

“在永辉,全国所有的门店信息都是联网的,如果发现有产品是负毛利,这通常都是两种原因:单品定量不对,或损耗比较大。”张轩宁认为,单品定量要根据实际的销售量进行预估,而损耗则需要通过有效的管理和陈列来实现。

 生鲜的保鲜期比较短,因此生鲜的损耗也是所有商品中{zg}的。永辉降低损耗的办法是,“根据销售情况,随时理货。”张轩宁表示,在很多超市里,冷冻肉是{yt}摆放一次,而在永辉,每2小时,理货员就要补一次货,甚至是随时补货。每一种生鲜商品不会一次摆放很多,如猪排骨,一次就摆放5块左右,然后根据销售状态,现卖现补。

  通过集中管理和陈列,永辉在北京店生鲜产品的损耗只有3%左右,而许多超市甚至会达到20%。损耗的降低可以进一步降低商品的成本,使生鲜商品比集贸市场的更为便宜。

  另外,“密集布点也能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有效的降低损耗和物流成本。”张轩宁介绍,“如果一家店根据其销售情况,{yt}送3次货,损耗就会比较低,而如果{yt}送1~2次的损耗则相对较大。由于永辉的送货频率较高,如果某一单品,由一辆冷藏车运送到某一地区,那里如果有好几家店能一次同时消化掉,则可以降低物流成本。”张轩宁表示。

  因此,开更多的店也是永辉谋求更低成本的方式之一。在重庆,永辉正在加速将店铺开遍各区县。年初,永辉重庆公司公布2009年开店计划,投资3亿元,在主城及万盛、万州等区县开24家店,还将在未来 3年,投资15亿元,在重庆开满100家店。

 而永辉能够在福建之外的地区密集布点,不仅因为这样能够降低成本,更因为背后有强大资金的支持。汇丰基金从2006年开始直到2008年底,向永辉多次注入资金,投资总额共达7500万美元。由于对永辉模式的看好,汇丰基金的投资也是国外私募基金投资国内超市投资额{zd0}的一宗。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2010.04.29="" by="" yangfan--="">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永辉超市把生鲜从鸡肋变成奶牛】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