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从开始形成、发展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与中医学互为依赖,互相促进,已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并在中药的来源、产地、加工、临床应用等方面均积累了非常宝贵的实践经验。
中药来源中,80%以上来自植物,其次是动物和矿物,加工品占极少数,植物药和动物药均有其来源的种与品种,并都存在着产地的不同和加工的差异,矿物药亦存在着矿脉产地的差异。建国后,国家虽然经过了几十年的研究、整理,出版了很多版国家药典,规范了中药的来源、产地、加工等,但由于中药过于复杂,至今很多中药还可以说是规而不范。
一、中药的来源与质量疗效的关系
来源,亦称基原,即这种中药来自哪个种,或哪个品种的植物或动物。很多中药,由于历史的原因,不是来自一个种或一个品种,即使中国药典中,很多中药亦不是单一基原,基原不同,其疗效就有差异,下面仅列举八味中药说明这些问题。
1、菊花。
菊花这种中药,具有疏散风热、平肝抑阳、清肝明目、xxxx的功效。菊花的来源十分广泛,菊这一种,就有杭菊、亳菊、贡菊、滁菊、怀菊、祁菊等多个栽培品种。此外,还有野菊花一种。这些品种与种,在功效上存在着差异。如临床用于平肝抑阳、清肝明目、补益身体,则杭白菊、贡菊这些品种,显然优于其它菊花品种;如临床用于xxxx、热毒疮肿,则野菊花比菊的其它品种疗效好;如用于疏散风热者,则其它品种均可。
2、柴胡。
柴胡是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的重要xx,其来源也十分复杂。中国药典亦收载柴胡与狭叶柴胡二种,药材分别称北柴胡与南柴胡。其实,在柴胡中药市场上,远不止这二种。市场上柴胡价格差异很大,就是因为它们的不同来源。即使柴胡与狭叶柴胡(北柴胡与南柴胡这二种)亦存在着质量与疗效的差异,北柴胡优于南柴胡。南柴胡中药有油哈味,性燥,易反胃恶心,副作用大;柴胡属中的大叶柴胡有毒,用之不当,极易中毒。此外,在一些地区,把春天生长出来的柴胡苗连同根一起收获,切制作柴胡用,称春柴胡。这种柴胡显然达不到需要的疗效。
3、葛根。
中国药典收载两种,即野葛与甘葛藤。药材分别称为葛根与粉葛根。葛根的主要功能是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研究证明,它的药效主要来自葛根素,即葛根黄酮。其含量,野葛在2.4%以上,粉葛仅在0.3%左右,相差达8倍之多。临床应用亦证明,野葛比粉葛好得多。
4、金银花。
金银花是一种众所周知的xxxx、疏散风热的中药,用途十分广泛。中国药典收载了金银花属的四种,包括忍冬、红腺忍冬、山银花、毛花柱忍冬等。其中,忍冬一种是最正统的金银花来源,亦是质量{zj0}、疗效{zh0}的一种。河南生产的“密银花”与山东产的“东银花”是金银花药材主流产品,尤其河南产的“密银花”质量{zy}。多为栽培品。广西、广东、湖南、贵州等省区产的野生金银花,基本来自山银花、红腺忍冬、毛花柱忍冬。这些金银花一般都不同程度开放(花开放后,有效成分损失大),质量差,价格亦低得多。
5、贯众。
具有xxxx、凉血止血、杀虫功效。但来源十分复杂,除中国药典收载的绵马贯众(东北贯众)外,还有紫其贯众,以及荚果蕨、乌毛蕨、狗脊蕨等,都是不同科的植物。现在研究证明,只有绵马贯众有杀虫作用,xx和抗病毒功效亦xx不一样。
6、大黄。
它是最重要的一种泻热、泻下药。具有较好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xx、逐瘀通经功效。但是,大黄亦不是单一基原。中国药典就收载了三种,即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和药用大黄。依它们叶的形状分为掌叶形与波叶形两类,掌叶形大黄具有大黄所有的各种良好功效。波叶形的药用大黄,其泻下功效很差,若实热积滞,阳阴腑实证之大便燥结用了它,不但起不到攻下通便功效,反而会由于它含有大量鞣酸,使大便更加不通。
7、金钱草。
它是利水、退黄、化石的重要中药,其来源更为复杂。中国药典收载两种,即过路黄和广金钱草。此外还有至少三种混乱品。药材市场把过路黄称为小叶金钱草,广金钱草称大叶金钱草,过路黄是xx金钱草,它的利湿、化石、退黄、xx功效较好。其它种的金钱草功效很难保证。
8、贝母。
分为三类,即浙贝母、川贝母及土贝母。三者功效有明显差异,来源亦迥异,浙贝母的来源基本上是一个种,它的功效是清热化痰、散结消痈,痰热咳喘用之适宜;川贝母也非单一,除xx川贝母的松贝外,尚有青贝、岷贝、伊贝、平贝等多种。因为川贝价高,药商常用其它种贝母假冒川贝母。川贝母是润肺止咳的重要中药,肺虚、肺燥、咳嗽用之{zh0}。土贝母是葫芦科植物,基原基本是一种具xxxx、散结消痈较好,没有化痰止咳功效。
二、中药产地与其质量、疗效的关系。
自古就十分重视中药的产地,很多古代的重要中药本草著作,对中药都注明了产地,并标明某某产地者良。因而,形成了众多xx的地道药材。地道药材实为优质中药的代名词,这与各地所形成的众多xx优质农产品是一个含义,是地地道道的优质产品之意。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理,一方水土养一方植物和动物。土壤、气候、人文等等因素,都对生物体的生长产生影响,适者生存,适者发展,适者兴旺。因而同一种中药材在不同地区生产出来的产品,其质量、疗效差异是很大的。下面来举一些中药说明之。
1、关防风。
关防风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半干旱、阳光充足的气候环境及肥沃、疏松、深厚的土壤。因此,关外广阔的东北黑土地和草原地带最适合防风生长,故称关防风。关防风根条长,侧根少,皮色棕黄,肉厚质糯而滋润,断面菊花心明显,是防风中的上品。在xx解表,胜湿止痛,止痉止痒方面独胜一筹。其它地区生长的防风根条短,侧根多,质量较差。
2、怀地黄。
地黄主要是栽培品。怀地黄主产河南旧怀庆府,即现今的武陟、孟县、沁阳、愽爱(位于黄河北岸)。这些地区栽培地黄已有数百年历史,地黄是一种多年生草本,但地黄产品则在一年内形成,它的地黄块根很象红薯,肥厚肉质,它的生长需要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阳光充足,雨量适中的气候,河南旧怀庆府地处黄河北岸的黄河冲积平原,土深质松肥沃,最适合地黄生长,而且经历数百年的栽培,在栽培技术、加工技术、品种培育等方面均积累了丰富成熟的经验,所以怀地黄独步天下,无以匹比。该地区生产的鲜地黄块粗、皮薄、红黄色,内淡黄,而且有桔红色油点,肉质多汁,中部放射状纹理明显味微甜微苦,加工成的生地黄质重、体糯,断面乌黑油润、有光泽、粘性大、味微甜,是地黄中的上品。
3、黄连。
来源于三个种,包括黄连、三角叶黄连和云连。药材分别称味连、雅连和云连,统称黄连。其中味连主产于四川的石柱、峨嵋、洪雅等县及湖北的利川县。人们把四川石柱及湖北利川称“黄连之乡”。雅连主产四川西南部,以峨嵋、洪雅为中心,故峨嵋、洪雅也被称为“雅连之乡”。云连分布在云南西北部及西藏南部,产量少,以野生为主。
黄连对生长环境要求严格,喜阴、喜多雨潮湿,忌阳光照射、忌高温,亦怕低温。而天府之国的海拔在1200-2000米的密林山地最适合它的生长。在四川栽培黄连已经有非常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所以,四川生产的黄连是质量{zy}、享誉国内外的。味连药材根茎簇生,呈鸡爪形,故称“鸡爪黄连”,皮暗棕,切而金黄,放射纹理明显,味极苦;雅连药材根茎常呈单枝圆柱形。
川地的地道药材还有多种,如川乌、川芎、川朴、川贝等。而四川也是我国中药材生产品种最多、产量{zd0}的地区。
4、当归。
以甘肃产最为xx。当归主产于甘肃岷县及其周围的一些县。包括宕昌、渭源、漳县、武都、文县等。其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均为栽培品,栽培历史悠久,有xx的“秦归”“岷归”之誉称。当归生长条件十分严格,要求高海拔2000米以上高寒、凉爽的气候条件,幼苗喜荫、成苗喜阳光,土壤要求深厚、肥沃。而岷县等县的山地xx符合当归生长所需要的条件,因此,生产的当归个大且长,腿粗、质坚、体全,皮细薄,肉粉白,油润,香气浓郁,质量上优。现大量出口,秦归优等,尚有成熟的栽培及加工技术。
5、阿胶。
主产于山东省东阿县,东阿县制阿胶可追溯到唐代,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历史悠久,久盛不衰。其原因有三:一是东阿井水是泉水,其水系是洪范九泉汇聚,水质特别优良;二是驴皮取自上等黑驴;三是加工方法严格,一律冬季制熬,先用长流泉水漂净,再用井泉熬制。所以成品特别优良,至今还没有其它地区超越。优质阿胶产品呈长方或方块形,色乌黑,全体对光呈琥珀色,平滑光泽,质坚硬而脆,侧面无泡沫状胶花,断面光亮,碎片对光照射呈棕红色,半透明,味甘,无腥臭气,经夏季不变软。有人把东阿阿胶的特点总结如下:色如莹漆,光如琥珀;面如平镜,坚硬而脆;经夏不软,含而可化;稍腥不臭,甜无他味。
现在市场常有猪皮等熬胶充仿品。
6、枸杞子。
以宁夏枸杞最xx。因为枸杞这种灌木植物喜生盐碱地,耐旱性强,又喜阳光,宁夏广阔的河套平原、沙地和盐碱地都适合枸杞生长。因此多年栽培枸杞,已积累了丰富的栽培技术。所以宁夏枸杞以个大、肉厚、籽少、色正、质滋润、味甜而著称。新疆产亦优,但不及宁夏枸杞。
7、五味子。
以辽五味子最xx,质{zy}。五味子从来源讲有两种植物。一是五味子,二是华中五味子。古代本草书籍记载,主要是汉中及华中的一些地区产出。以华中五味子为主,后世逐渐由五味子这一种所取代,主产地由中原转到东北辽宁、黑龙江、吉林三省的山地,统称北五味子,前者称南五味子。五味子是多年生木质落叶藤本植物,五味子喜荫蔽和湿润环境,忌烈日照射,耐寒不怕冻,肥沃疏松的、腐植质丰富的土壤生长{zh0}。因此,东北三省广阔的阔叶林及林中空地均有野生五味子,现大量栽培。辽五味子个大、肉厚、质柔润、气香,果肉味酸,子辛微苦著称。南五味子则个小肉薄,缺少油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