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染发_江南叶子_新浪博客

常言道,人老始于足下。等你到走不动路、上楼气喘吁吁、高山仰止时,自不必说人已是老态龙钟、老朽不堪了。依我说,这是全面体质衰弱的原因,还不能让腿脚承担全部责任。窃以为,人老是从头开始的。二三十岁的人,一头花白,额上打折,老像初现,人称“小老头”了。 我一位亲戚的孩子,大学毕业求职,去了不少单位,总也过不了面试这一关,原因是孩子“少白头”,虽二十刚出头,给人的印象好似快退休的人,哪个单位愿意招收老人呢?

我的{dy}缕白发的出现是在我三十刚出头的时候,某{yt}在镜前梳头时无意间发现的。在一堆乌发里,蓦然亮出一道闪电,顿时惊恐的雷鸣在脑际滚过……青春就这么匆匆地逝去了么?我真的老了吗?我仇视这个异类的出现,决不允许它崭露头角,立即亲手将其连根拔除,然而这种老之将至的心理阴影却始终无法挥去。

自然规律是无法抗拒的,那白发拔了一根,过一时又冒出一根,真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炳蔚之势和“杀了革命者,自有后来人”的凛然之气。直至白发一簇簇揭竿而起,你已承受不了那拔发的麻烦和痛苦了,唯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无可奈何地听之任之了。好在那时业已结了婚,有了孩子,老婆忙于工作与家务,早已顾不上你的几缕白发。

直至孩子长大,成家立业,我已是两鬓霜染,浑然不觉地进入了人生的秋天。{yt},妻子终于发话了:“瞧你这一头的花发,刚过五十,倒像个七老八十的老头了。”可叹,青春已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了, 为了掩盖老态,制造年轻的假象,我毅然走上了染发之路。

你甭说,这染与不染效果确实不一样。去年秋,台湾老诗人文晓村来宁,南京一拨诗人宴请他,席间文老对我说:“我早说知道你的名字,没想到你这么年轻,你今年三十几啦?”这一问满桌哄然,诗人孙友田乐不可支,对文老说:“他都退休了,你说他多大?”我也连忙指着自己的头发解释道:“文老,你被染发骗了,这是假象呀!”

早就听说过,染发有损健康,所以我不勤于染发,逢年过节或一些重要活动,我才做“顶上功夫”。前不久,央视报道说染发剂含有可致癌的化学物对苯二胺,对人体构成致命危险,并告之全球的染发剂都无一例外地可致癌。这一消息在全国掀起轩然大波,是生命重要还是形象重要,孰轻孰重“染民”自然心中清楚,于是全国染发剂顿时滞销。为保小命,我也只得“挥泪斩马谡”,发誓不再染发了。可是事过不久,卫生部与有关行业协会发表申明说染发与致癌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还说全世界已有百年的染发史,至今尚无科学证据证明染发可致癌。这一下苦了我们一头雾水的“染民”,不知谁说的可信,该听谁的?

不过,“百年染发史”这一说法却是谬误,若说染发行业的出现已有百年尚可成立。据我所知,染发在我国早有此术。唐朝诗人刘禹锡有诗云:“近来时世轻前辈,好染髭须事后生。”南宋文人何长瑜有诗讽咏当时浔阳太守陆展:“陆展染须发,欲以媚侧室,青青不解久,星星行复出。”说的是,这位县太爷为取悦于小老婆而染发,可是效果不佳,没多久星星白发又露出来了。史书上有关染发的记载不少,可以追溯到西汉末年,王莽篡汉时已年届七秩,为了掩饰自己的年老,“乃染其须发”。古代自然没有现代的染发剂,主要用的土方是“胡粉”,即铅与白石灰的化合物,这一化学知识很可能源于炼丹术,后来才被移用到美发上。

窃以为,我国已有二千年以上的染发史,而且古人使用的土制染发xx,{jd1}不如今人应用高科技研制的染发剂来得科学安全,至今尚未见有古人染发致病致死的记载,于是本人又故态复萌,壮胆前行,照染不误,这也许是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吧?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说染发_江南叶子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