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之城- Moors Archimedes - 博客大巴
    | |
  • :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


    四年里的第二次哈尔滨之行,相比于{dy}次有非常多的惊喜,中央大街的夜生活很High,在哈尔滨啤酒花园大口喝着扎啤,仿佛置身德国小镇,看帅得掉渣的俄罗斯男身后总是有一个不堪入目的中国女孩,然后就觉得,哎,这是因为审美观呢还是因为供求比呢?

    夜夜笙歌,这就是哈尔滨,与长春一到9点就偃旗息鼓的作风相比,它实在不像个北方城市。除了吃的便宜以外,哈尔滨的出租车起步价是9元,购物打折很少,他们是属于可劲儿对自己好的一类人,非常懂得享受生活。加上一些历史原因,哈尔滨人是非常有魄力与见识的,据猴子称,当年贵族60万人来这里建城、生活,哈尔滨的GDP一度是亚洲第二。

    哈尔滨的女生非常漂亮,五官立体、轮廓分明,身材好,气质佳,有精神,谈吐不惧,无论你远观、闲聊还是套近乎,她们都很能让你有好感。

    个人觉得中央大街可以重新规划,尤其是多如牛毛且千篇一律的俄罗斯商店,每次去就那么几样东西,很有逗小孩玩的意思。且家家如此,不免让人觉得,这资本主义国家也太磕碜了,多少年了都不入点新鲜玩意儿。

    这样的俄罗斯商店就应该换经营思路,比如弄个类似于特色驿站的地方,布置上借鉴小型展览的模式,可见俄罗斯的器具和物品随意但又有条理地摆放,如小橱窗里有俄罗斯酒,有银器,墙上有相框精美的老照片、旧式猎枪以及天使油画,转角有石膏像,楼梯口有军统靴,小铁盒里有斯大林勋章和硬币,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窗台旁是老式收音机,这些都有多份,除了xx,剩下的都可以卖给顾客,坐有波西米亚风的垫子,食有刀叉及银盘,照明用手持烛台,客房的布置同样充满俄式风格,可住宿看街景,可围着壁炉喝伏特加,可享用西餐及甜点,可放点音乐大家一起跳舞,就像电影《傲慢与偏见》里面那样。这样的小店,一进去就是另一处风景和世界,多么让人惊喜。

    中央大街上有不少西餐厅,其中华梅西餐厅始于1925年,至今已有85年历史,它旁边的自带面包铺从中午11点半开始卖大列巴和沙克(后面这个名字也许记错了),售完为止,于是上一次来哈尔滨逛就看到了极为壮观的排队队伍,而这次来吃到了很有弹性类似于黄金糕的小面包。

    而那家叫“露西亚”的则很小众,人少,但别有一番味道,吃的不像传统西餐厅那样精致,而更像进了一家俄罗斯乡下的农场,想象一下结实而热情的女主人,浑身牛骚味儿的男主人。

    圣索菲亚大教堂就无需赘述了,只恨自己摄影技术不行,入教堂参观20大洋似乎没有必要,不能做祷告,不能听布道,倒成了“哈尔滨历史博物馆”,但是里边儿的构造、绘画和灯饰都值得一看,而这次去见到一对由中年人组成的“唱诗班”,既养眼又养耳,也就权当花钱听音乐会了。

    {zh1}的压轴,来说一说坊间传说中“哈尔滨{zh0}吃的烧烤”,田记烧烤,在安国街和安松街交叉口,安松街50号,离火车站和中央大街都不远,口碑很好,问起路人貌似大家都知道,其中的烤鹌鹑异常好吃,烤鸡翅很“糯”,疙瘩汤据周同学称,“比我们昨晚吃的好吃多了”,银锅没吃,应该也不错。这家店规模很大,上下三层的样子,但东西不贵,和平常吃的街边烧烤都差不多,但环境服务和卫生就不是那些所能比的了。

    此次哈尔滨之行,除去做了剪头修指甲吃肯德基逛匡威玩万达广场上网吧等傻事外,还是挺有意思的。





郑重声明:资讯 【啤酒之城- Moors Archimedes - 博客大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