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稀有金属监管将不再局限于单纯的限定生产指标。
据记者{dj2}了解,今后新设立稀有金属生产冶炼企业或将必须获得工信部的审批,而之前的省、市审批权限将被取消。
另外,有媒体称,我国正在积极建立稀有金属储备制度。再加上之前国内对稀有金属开采和生产的定量限制,我国钨、钇、镝等稀有金属贱卖的情况或将避免。
不过,自我国宣布加强稀有金属的监管以来,引发国外广泛的担忧。本周一,WTO第二次要求派出专家组调查中国限制原材料出口的情况。
中国稀土[1.60 1.27%]学会副秘书长张安文向记者表示,现在稀有金属处在一个敏感时期,尤其是国外的压力很大,需要改善国外对于中国稀土监管政策的理解。
相对于之前相关监管部门颁布的直接生产指标限制,此轮监管措施无疑要间接得多,从而也有利于缓解国外对中国控制原材料的指控。
不过中国稀土学会地采选专委会副主任赖兆添向记者表示,虽然国家监管稀有金属的方法在转变,但总体越来越严格的趋势不会变。
晚到的条例
半年之间,多部稀有金属重量级管理政策纷纷浮出水面,从《稀土产业发展政策》到《2009-2015年稀土工业发展规划》,稀有金属的整体管理框架已然显现。
而在近期,知情人士透露《稀有金属生产、经营管理条例》也在广泛征求意见,“国家对稀有金属的监管逐步细化”。
在上述知情人士眼里,《稀有金属生产、经营管理条例(讨论稿)》最令人深刻的是“省、市将不再能发放稀有金属生产经营许可证,这将大幅提高稀有金属行业的准入门槛”。
知情人士表示,这将有效地限制地方政府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
据了解,由于我国稀有金属矿产资源分布相对分散,因此矿产资源开发难免秩序混乱,“当地政府从自身经济发展出发,自然是鼓励他人开发当地的矿产资源,但这样一来,各地区之间的企业相互竞价,难免恶性竞争”。
事实上,为了控制地方政府的无序开采,我国对稀有金属矿产开发实行总量限制,“但各地通过各种办法超量开采”。
在国内最重要的钨和稀土产地赣州,其主管稀土的赣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副主任何昌洪就向记者抱怨,“我们按量生产,但有稀土矿产资源的不只我们这一家,其它省市每家随便超标一点,那这个市场也就会供过于求”。
而把稀有金属生产经营许可证收归中央,将有效地控制地方政府的利益冲动行为,“大企业优势也将更加明显”。
事实上,上述三部政策法规都有利于推动稀有金属行业的大企业,“取消地方稀有金属企业生产经营许可权,也将有利于大企业的发展,因为以后的扩产改造等都需要中央审批”。
收储难题
为了防止中国稀有金属被贱卖,有媒体称,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陈燕海称,工信部正准备建立稀有金属储备制度,指导各地根据工作需要建立省级及以下的稀有金属协调机制。
不过,何昌洪表示,现在并没有获得稀有金属储备制度的相关信息,“可能还是要把资源储备在矿山中,而并不是进行产品储备”。
张安文表示,稀有金属储备制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项目”,在稀有金属的收储范围、收储方式上都有待研究。
事实上,稀有金属涉及的品种非常多,“相当一部分的产品并不很重要,并不需要对所有稀有金属都进行收储”,相对来说,中重稀土(钇、镝、铽)等更为重要。
不过如果收储中重稀土的话,因为北方主要出产轻稀土,这意味着以包钢稀土[27.62 2.87%](600111.SH)为首的北方稀土企业及相关矿产资源都难以获得收储制度的优惠,而北方稀土占了国内稀土大部分的产量与产值。
另外,业内人士表示,如果稀有金属储备制度以地方为基础,即由各省市依据自身的特点来收储稀有金属产品,那将面临价格评估与资金压力。
收储大量稀有金属需要大量的资金,而稀土资源富足的地区,如江西、四川、福建、内蒙古等地区本身经济实力有限,也就限制了收储的范围与时间。
而且收储价格也是一个大问题,赖兆添表示,稀土产品市场变化很大,“低了还有更低,很难抓到一个合适的点,要了解市场行情需要非常专业的团队,以省市为单位,价格评估风险很大”。
事实上,包括何昌洪在内的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稀有金属的储备制度仍未见踪迹。
贱卖论
无论是连番出台的稀有金属政策,还是引发业内激烈讨论的稀有金属储备制度,背后都是为防止国内丰富的稀有金属资源的流失。
中国是世界是{zd0}的钨和稀土产品供应商,特别是在稀土这一块,占据了世界90%的产能。
不过,由于国内企业众多,各自为战,国内稀有金属产量巨大,但获利却有限。为此,工信部采取一系列政策对国内稀有金属生产进行限制,包括每年的稀有金属开采与出口限制。
然而,国内稀有金属的监管引发国外企业的关注,多国抗议中国限制稀有金属的出口,WTO两次向中国要求派出专家组进行调查。
由具体数字到行业准入以及市场产量调节,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政府的稀有金属监管措施越来越具体,也越有越有技巧。
“稀有金属变得越来越敏感,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都在为求改善这一状况,我们希望中国的稀有金属资源能吸引国外先进的加工技术。”张安文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