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美(锡惠公园)_永进君_新浪博客

    锡惠公园倚锡山、惠山而建,以锡山、惠山命名,偎于京杭运河之旁,是离市中心最近的大型公园。

    没有拆迁之前,我家离锡惠公园不远,所以去的次数比其它几处公园多。美丽的景色和生动的人文传说,也给南来北往的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为了把家乡的景色拍得美一点,我必须选个晴天到公园里采景,绿树、蓝天、宝塔,这才是我要的效果。

    锡山高75米,山上建有“龙光寺”和“龙光塔”,七层八角的龙光塔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后屡遭损毁,现在看到的是1924年重修后的样子,塔高32.3米,我们小的时候还可以登上宝塔观景,当时不大的无锡城一览无遗。后来为了保护古塔,游客被禁止入内。龙光塔的夜景更是好看,在灯光的装饰下,晶莹剔透,俨然一座珍珠塔。

                            “五间头”茶室   

    入园向左不远就是“五间头”茶室,住在老屋的时候,父亲天天来喝茶的地方。
    前几天看电视,在介绍锡惠公园时,主持人用“六多”来形容历史上的锡惠风景区:古迹多,祠堂多,庙宇多,香客多,游客多,烂泥模模(泥人)多。江南自古人杰地灵,惠山属天目山的支脉,有“江南{dy}山”的美誉。有钱的名人,施道的僧侣自然钟情于此地的景色和风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六多”的盛况。

    锡惠公园里有好多人文景点,在众多景点中,我觉得最引以为豪的应该是“天下第二泉”和“寄畅园 ”两个景区。“天下第二泉”因无锡民间艺人瞎子阿炳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名扬天下;“寄畅园”则因精美的园林艺术被皇家园林“颐和园”仿制,令人称赞。

 

    天下第二泉景区

    进这道门就是“天下第二泉”,门眉上砖雕的“二泉”,清晰可见。一曲悠扬的“二泉映月”,更是走出了国门,走向世界,让无数音乐爱好者知道了“二泉”。

                  这五个字是雍正五年吏部员外郎王澍所书

    惠山一带,自古林木茂盛,泉水丰富,素有“九龙十三泉”之称,其中“二泉”最出名。

    “天下第二泉”古称“惠泉”,又称“陆子泉”,开凿于唐万历元年至十二年(766~777年),距今已有1200年。该泉经万千松根蓄存和砂岩涤滤,水质清纯甘冽。想想也是,这惠山之水从石缝中渗出来,一路经过无数松树根须的抚摩,肯定溶入了松树的精华,再经过砂石的过滤,水质能不好吗?

                

    该泉分为上、中、下三泉,泉亭内靠墙八角形的为上泉,水质{zj0},外档方形是中泉,我有点不明白,这二个泉靠在一起,为什么还要分为上、中二等?
家乡美(锡惠公园)       这是下泉,长8.6米,宽5.7米,深0.33米,是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开凿的,池中“螭首”,口吐泉水。可惜池中之水看上去很污浊,公园管理部门怎么不采取点措施?这让外地游客看了多不好啊!
家乡美(锡惠公园)                                           漪澜堂

    现存的“漪澜堂”,是清朝重建的木结构敞轩,三间七架,歇山顶,四面环廊。楹联取苏东坡的诗句:雪芽为我求阳羡;乳水君应饷惠泉。           

                                  陆子祠
    从泉亭旁边拾阶而上,就是“陆子祠”,里面还有块匾额“景徽堂”,据说“陆子祠”是为记念唐代“茶圣”陆羽修建的,因为是他把二泉奉为“天下第二”,这泉水就出了名了,真该感谢他啊。

    这里以前一直是茶室,取二泉水泡茶。曾有专家说:二泉水有消烦解渴、xxxx之功。难怪我父亲活到九十三岁,也许与天天来此饮用二泉茶水有关。这里留下了我父亲好几年的足迹,后来因为年迈才改到距公园入口更近的“五间头”用茶。
                  家乡美(锡惠公园)
    现在二泉周围又开了好几家茶楼,德水茶楼,万卷楼茶室等。

    取荫凉悠静之处,邀三五知已,喝茶品茗,既休闲又养生,快乐似神仙。
     
                             砖雕上两字为“伴泉”

             家乡美(锡惠公园)

    从二泉向南出圆门,可通往“碧山吟社”、“黄公涧”等处。
               
                                锡麓书堂
家乡美(锡惠公园)      走廊通向锡麓书堂楼上
家乡美(锡惠公园)                                        园中景色
家乡美(锡惠公园)                               园中景色

    云起楼建筑群在二泉的北面,照片上回廊左侧有一门通向山上,门眉上书“隔红尘”三字。经此门向上走,里面有倚山而建的清代建筑数间,顶端就是“云起楼”,以前在楼里办了一个根雕展览,很好看的。如今这里多了一道栅栏,将我等红尘中人隔于门外,下面这张照片还是前几年拍的。
             家乡美(锡惠公园)
    “二泉”得名以来,便留下了许多人文古迹。乾隆皇帝下江南,常来无锡,并多次在这里留下手迹,手书御碑至今保存完好。
家乡美(锡惠公园)                                           御碑亭
家乡美(锡惠公园)     “御碑亭”前的“金莲桥”,始建于北宋,经多次大修,局部依稀留有当年的痕迹,金莲池中的金莲(俗称:睡莲)长势真好,据《无锡县志》载:“金莲花,有僧不知自何方携植于此。是花天下有三:一在华山,一在庐山,一在此地。此皆是僧手植。”没想到这池金莲身份相当显赫呢!
家乡美(锡惠公园) 

    寄畅园景区

    该景区位于惠山寺北侧,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了。最早叫“凤谷行窝”,明正德年间,无锡人秦金的别墅,又名“秦园”。传到其族孙秦梁时,已初具规模,曾改名“凤谷山庄”。

    左联:风泽清畅,气爽节和;右联:杂树垂荫,云淡烟轻

    庭院中的石刻,其中“山色溪光”复制成匾额悬挂于公园大门上方。

    乾隆皇帝南巡,指名留宿该园,赋诗题咏,并认为“江南诸名胜,唯惠山秦园最古”。因爱其幽致,特绘图携归北京,于“颐和园”仿建一园,名“惠山园”,嘉庆十六年(1811)改名“谐趣园”。

                园中池,名“锦汇漪”,面积2.5亩

 

     寄畅园随主人的命运,历经坎坷,几经修复与损毁,它的建筑风格体现了明清两代造园艺术的高超水平。

 

 

 

              

    1952年秦氏后人秦亮工将该园献给了国家,无锡市人民政府拨款进行整修保护,恢复古园风貌,1955年正式对外开放。现在园内的主要景点有:锦汇漪、七星桥、知鱼槛、郁盘、八音涧、九狮台、美人石、含贞斋、秉礼堂、凤谷行窝、邻梵阁等。寄畅园独擅山水之胜,深得借景之妙,以精湛的造园艺术和独特的风格而著称于世。l982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后又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锡惠公园里的古迹很多,如惠山寺、万卷楼、锡麓书堂、竹炉山房,云起楼、愚公谷、泰伯殿、华孝子祠、碧山吟社、滨湖山馆、荷轩、慧麓草堂、金粟堂、黄公涧、不二法门等等。每一处景点都有一个故事,一段历史,有时间有兴趣的人,可以细细游览。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家乡美(锡惠公园)_永进君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