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光华学校巨债追讨记_Daily Digest【网文精萃】_百度空间

  荆楚网消息 (楚天金报) □本报记者肖丽琼 通讯员凃莉 张启胜 实习生黄雪 曾诗情

  4000债权人,7300万元欠款。曾名噪一时的贵族学校,陷入罕见“群体性纠纷案件”。蔡甸区法院奔波两年,顺利执结——

  教师罢课:揭开“冰山”一角

  2005年12月15日,蔡甸玉贤镇居民吴正确的平静生活,被一场“罢课”运动打破了。

  这天一早,他回蝙蝠村老屋转悠。本应是上课时间,他却发现,坐落于此的私立武汉光华学校里,很多老师都在草坪上晒太阳。“学校要垮了,白上了这么久的课。”老吴上前一打听,老师们都大吐苦水,这让老吴心里“咯噔”了一下:他的房子也租给了光华学校做仓库,存放了300多张学生床。出租一年多了,近两万元的房租还一直赊着。

  2004年11月18日,私立武汉光华学校从江夏区流芳街迁到蔡甸区玉贤镇,新校址占地200亩。老吴曾听到村里人议论,这所学校的总投资过亿元。所以,当校方找老吴租仓库时,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现在,看着这些“罢课”的老师,老吴也有些心慌了。可一想到还有几百张床押在手上,他决定等等看。

  转眼到了2007年,学校已停课有一段时间了。老吴几次讨要房租未果,有亲戚便建议去法院起诉。

  老吴到了法院才知道,自己两万元的债权仅是私立武汉光华学校欠债的冰山一角,连千分之一都不到。

  图为:别墅般的学生宿舍诉说私立武汉光华学校昔日风光(资料图片)

  4000债权人,7300万元欠款。曾名噪一时的贵族学校,陷入罕见“群体性纠纷案件”。蔡甸区法院奔波两年,顺利执结——

  风光不再:

  “贵族学校”欠债7300万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私立武汉光华学校曾名噪一时。该校创立于1994年元月,创校之初选址于武汉市江夏区,校园面积286亩,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作为“贵族学校”,学校“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多媒体网络教学以及引进外教的双语教学”,入学的孩子们要交纳一笔不菲的教育储备金。尽管如此,创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仍吸引了省内乃至其他省市的学生家长们蜂拥而至。私立武汉光华学校一时风光无限,先后获评“湖北省民办先进学校”、“湖北省科研50强学校”。

  2003年上半年,私立武汉光华学校以上海某教育投资公司的名义出卖了在武汉市江夏区的所有资产,后整体搬迁至蔡甸区玉贤镇蝙蝠村。

  然而,好景不长。2005年底,私立武汉光华学校因拖欠教师工资,教师们集体罢课;家长们将孩子接回家,向校方讨要教育储备金;多个建筑公司因承建该校教学楼、学生公寓及配套工程等而得不到工程款,上门索债……

  2006年,部分权利人陆续起诉,至2007年8月,私立武汉光华学校在武汉市中院以及洪山区、江夏区和蔡甸区法院相继被起诉,涉及各类纠纷197件,涉诉当事人4000人,涉案标的额仅本金就达到7300万元。这些案件被冠以一个统一的名称——“私立武汉光华学校群体性纠纷案件”。

  在这些案件中,12起案件涉及武汉、黄陂、东西湖、蔡甸、云梦、广水等多个建筑公司的工程建设款近4000万元,其中包括拖欠3000余名农民工工资700余万元;107件案件涉及教育储备金,总金额570余万元。还有47起案件涉及教师工资,总金额达500万元。

  此外,光华学校还向银行xx1200万元。落户蔡甸以后,光华学校在外购进的物品,大到消防器材,小到柴米油盐大都是赊账,总金额也高达数百万元。

  武汉劲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劲松”公司)是光华学校在册的{zd0}债权人。时任“劲松”公司法定代表人杨明发回忆,每次他去向校方讨要1490万元的工程建设款(其中221.5万元为农民工工资),对方总是告诉他“慢慢来,绝不会赖账”。后来,杨明发又到无锡和上海去讨要,也是无功而返。2007年,“劲松”公司向洪山区人民法院起诉并胜诉,却因私立武汉光华学校无偿还能力而未能执行。“私立武汉光华学校群体性纠纷案件”引起了武汉市中院党组的高度重视,指示要尽全力将这些案件执行到位。由于案发前光华学校{wy}不动产在蔡甸区境内,武汉中院将武汉市范围内的所有已审结案件指定蔡甸区人民法院审理执行。

  全力执行:

  看守所内找出法人代表

  2007年9月20日,蔡甸区法院成立了执行工作专班,执行一庭副庭长朱清红被指定为执行专班程序负责人。朱清红,现年41岁,近3年来,他的案件执结率达到90%。

  朱清红回忆,从接手光华案件至2009年8月,他直接接触的当事人就逾千人,其中多数是农民工。为了能集中精力查明私立武汉光华学校的财产现状,朱清红对当事人按工程纠纷、教育合同纠纷、教师劳务纠纷等性质分类,动员他们成立案件代表人和协调人。

  为恢复案件的原貌,执行工作专班一次投入干警12人,一周内十余次研讨案件。经查,与全国各地十余所私立光华学校一样,私立武汉光华学校的法定代表人为何光华。

  同样以何光华为法定代表人的上海某教育投资公司,成立于1999年6月,其实际注册资本仅为人民币800万元。专班将该公司追加为被执行人。

  专班干警明白,要偿还私立武汉光华学校欠下的7000余万元的债务,仅仅出售其在蝙蝠村的资产还不够,要执行到位,关键是要首先查清私立武汉光华学校真实资产状况,并找到学校的法定代表人何光华。

  朱清红注意到,光华学校在搬到蔡甸以前,将在江夏区的资产以96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了某高校,但是,该高校{zh1}实际支付的金额仅6600万元。

  经进一步调查,该高校实际上将位于宜昌市某镇的102亩土地,以及黄陂区的几处房产及土地以土地置换的方式冲抵了这3000万元。

  朱清红了解到,此时的光华学校在全国多地均有诉讼执行案件,有的甚至涉及刑事案件。为找到何光华,朱清红带着执行人员远赴江苏、上海、湖南、广东等地,行程3000余公里。2007年9月底,朱清红终于在广东花都的看守所内找到了被拘留的何光华,并送达了相关法律手续。与此同时,专班将宜昌及黄陂的两处资产进行了查封。

  一波三折:

  6400万元欠债发还到位

  一个月内,执行专班已迅速查封、冻结了此案被执行人在全省范围内的财产,在两个月内,查清并控制了两个被执行人在省外的财产。这让大家看到了曙光:只要拍卖顺利,此案就能顺利执结。

  然而,全球金融危机让所有人都打了个冷颤。尽管申请参与竞买的买家很多,但是过亿元的起拍底价以及一次性付款让大家望而却步。在{dy}次和第二次拍卖过程中,无一人交纳竞买保证金,两度遭遇流拍结局。

  2009年春节转眼将至,为让农民工们能安心回家过年,朱清红辗转找到了何光华的家属,苦口婆心地做工作,终于执行回了一部分款项。春节前,蔡甸区法院将70余万元先期执行款发放给1578名农民工。

  2009年初,朱清红率领的执行专班加快了执行进程,分赴各地,主动联系买受人,最终有3家缴纳了保证金。2009年6月16日,第三次公开拍卖会举行。依照法律规定,流拍后,拍卖底价将每次递减一定比例。拍卖师第三次敲响拍卖槌宣布最终以6720余万元成交,当公证员宣读有效公证文书后,现场上百名债权人代表和被执行人代表都激动地站了起来热烈鼓掌。第二天,100多位权利人联名签字为朱清红请功。

  由于拍卖所得金额低于诉讼标的额,蔡甸区法院在确保农民工工资、教育储备金、教师工资、小额生活用品供应商优先的前提下,对私立武汉光华学校的债务偿还按比例进行分配。其中农民工工资全额偿还,后三类按94%偿还,剩下的按84.059%偿还。

  8月中旬开始,执行款项进行发还。吴正确回忆,仅集中排队领款就进行了整整3天。令他欣慰的是,自己的2.3万元房租并没有打水漂,他最终领到了1.8万元。

  “劲松”公司在册的221.5万元农民工工资全额得到偿还后,工程款以84.059%的比例得到偿还。对于这个结果,杨明发表示满意。

  至此,除去相关税费,除少数偏远地区权利人尚未领取执行款外,目前,已有6400万元执行款发还到位,“私立武汉光华学校群体性纠纷案件”顺利执结,从执行力度、标的额、涉案人数上,该案都堪称武汉市今年执行{dy}案。

农民工工资、教师工资、工程款、教育储备金、银行借款……五年来,曾风光一时的“私立武汉光华学校”共拖欠各项欠款7000多万元,引发了197件诉讼案件。

这些争诉先后涌往武汉市中院、洪山区法院、江夏区法院、蔡甸区法院,后统一被指定到蔡甸区法院审理并执行。近日,蔡甸区法院执行庭将绝大部分赔偿款执结。

风光一时的“贵族学校”

私立武汉光华学校在上世纪90年代是武汉地区有名的“贵族学校”。由湖北浠水人何光华1994年向湖北省教委申请成立。

“只争{dy},xx满足,把自己的生命潜能发挥到{jz}的光华精神”,让何光华的声誉如日中天,在全国各地创办私立光华学校10余所。1999年6月,何光华又用800万注册了上海光华教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然而,风光背后,却是问题百出。法院提供的材料称,由于何光华自身管理的缺位和无休止的扩张办学,造成了全国各地私立光华学校与上海光华教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财务混淆不清,埋下了日后讼诉缠身的隐患。

百度“光华学校何光华”,可以找到很多材料从侧面印证法院的说法,一名学生甚至以“找何董事长追讨学费的人”为名称开了博客,追讨自己的数万元学费。

倒腾土地的“欠债大王”

何光华到底有何“能耐”?法院提供的材料可一窥端倪。

2003年上半年,何光华利用创办私立学校,能获取政府在土地使用权支持的便利,将坐落在江夏区的私立武汉光华学校整体搬迁到蔡甸区。为此,何光华以上海光华教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之名,将其在武汉市中心城区的所有资产(含私立武汉光华学校和光华职业技术学校)整体出售给某教育学院。

双方签订的转让协议书上说明,整体出售的资产估价为9600万,而某教育学院实际出资6600万元,另3000万由学院位于宜昌的102亩土地、黄陂木兰湖培训基地的房产及15.5亩商业用地和坐落该区的王家河某山庄房产及土地置换给私立光华学校。

与此同时,何光华又以上海光华教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名义,在蔡甸区玉贤镇征地200亩,建设了新学校。

但时至2005年10月,私立武汉光华学校在不到一年的经营过程中,因拖欠教师工资、教学楼学生公寓及配套工程的工程款等,陆续被告上法庭,各类纠纷达197件,涉诉当事人近4000人,涉案标的额仅本金就达7300万元。

千万工程款和2万租金“一赖到底”

“当初觉得他是个大老板,我们都是贴钱做工程,岂料竣工了还没拿到工程款。”武汉劲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原法人代表杨明发,当初带领700多农民工,承接了光华蔡甸校区1.8万平米综合楼的建筑项目。

在杨明发的印象里,何光华“很有事业心、很健谈”,但没想到也会拖欠工程款。工程是2004年6月动工的,当年9月就建成交付使用了,但1490万工程款一直被拖着。为了讨工钱,杨明发甚至追到无锡、上海、北京等地追讨,但始终没能如愿。

2007年杨明发将其起诉至法院,官司打赢了,但钱还没有拿到手。在那之后,他们曾多次到蔡甸法院询问情况,在法院的努力下,最终在2009年春节前夕,他和他的工人们拿到了应有的工程款。

何光华不仅拖欠千万工程款,连2万元的租金都是一赖4年,不闻不问。

花甲之年的吴正确,是蔡甸本地居民,2005年,光华学校订购了300张学生高低床无处安放,租用了吴的小仓库,当时约定每月租金600元。没想到,这一放就是4年,而且其间,既没有人来搬走货物,也没有人来支付租金。

吴爹爹曾多次找到光华学校相关人员要租金,但未能如愿。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吴走进了蔡甸法院,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小事情”也得到了法院的重视,更令他高兴的是,最终也拿到了应得的租金,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

跑了四个省市找到何光华

由于私立武汉光华学校案发前,{wy}的不动产坐落在武汉市蔡甸区法院辖区内。为此,市中院将武汉市范围内的所有已审结或未审结的案件均指定蔡甸区法院审理并执行。2007年9月,执行工作专班成立,该院执行一庭副庭长朱清红带领多名法官开始长达两年之久的艰难执行之路。

为了早点让农民工拿到工钱、教师领到工资,偿清各类欠款,朱清红带领执行专班赶赴宜昌,调查置换土地的情况。时值盛夏,该地方位置偏僻,山高路险坡道纵横,经过长时间的奔波,查清了该土地情况,并予以查封。

首战告捷之后,执行人员又马不停蹄赶到黄陂,查清置换协议中,位于木兰湖培训基地的房产及15.5亩商业用地等并予以查封。与此同时,执行专班找到某教育学院,查清了相关资产并予以冻结。

要想资产顺利拍卖让申请执行人拿到钱,就必须找到何光华本人,朱清红等人远赴江苏、上海、湖南、广东等地,行程约3000余公里,花了一个星期才找到了何光华,查清了上海光华教育管理有限公司与私立武汉光华学校的关系,并送达了相关法律手续。

终于成功

在查封了财产之后,拍卖程序启动,私立武汉光华学校所有的位于宜昌的102亩用地,因为地段偏僻,交通不便,而且土地出让金未缴纳,拍卖过程中,因无人缴纳竞买保证金而流拍。

同时,私立武汉光华学校的财产价值过大,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在{dy}、二次拍卖过程中,也无人交纳竞买保证金,拍卖工作受阻。

之后的2008年11月,执行人员带领20多家有竞拍意向的单位到私立武汉光华学校现场参观,最终第顺利成功,数千万元的涉案执行款落实了。

另外,鉴于光华案涉案人员多,朱清红动员权利人选出了各类案件的代表人和协调人,将其分为建筑工程类、教育合同类、教师劳务纠纷类等,才使工作头绪清晰。

2009:湖北{dy}赔偿案

7300万元巨债,涉及近4000名债权人,全市瞩目的武汉私立光华学校欠债案年前武汉市蔡甸区人民法院执行庭的努力下终于划上句号。蔡甸区法院宣布,这起债务执行案在历经6年艰难工作后全部执行完结,债权人无一上访。此案被业内人士称:2009湖北{dy}赔偿案

1999年6月,湖北浠水人何光华用800万元注册成立了上海光华教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公司先后在广州、武汉、无锡、新疆、昆明等地建立了十余所冠名光华的“贵族学校”以及武汉光华信息技术学院、无锡光华影视传播学院等大专院校,形成了总占地面积3700亩,总资产近20亿元、师生总数达到3万多人的庞大的民办教育集团。2003年,顶着“中国杰出民办教育家”光环的何光华看准了政府对教育用地的优惠条件,将其在武汉市江夏区建立的私立学校以高出造价2倍的9600万元出手转让,随后在武汉市蔡甸区玉贤镇蝙蝠村征地200亩,建立了新的武汉光华私立学校,其夸张的广告宣传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学生和家长。

家长韦红付告诉记者,为了让孩子上武汉光华私立学校,光借读费一项他就交了3.2万元,因为学校当时吹嘘说,进学校的孩子,都能考上大学,出国留学也可以。

2005年9月,武汉光华私立学校正式开课,当年年底,学校教师因校方长期拖欠工资而集体罢课,武汉光华私立学校随即倒闭,2005年10月,该校法人、校长何光华突然“蒸发”,由此引发了光华教育集团资金链断裂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从2006年开始,各类债主纷纷向武汉市江夏区、洪山区人民法院乃至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出于种种原因,这些案件审理完毕后,赔偿款迟迟没有xx。由于案发前武汉光华私立学校{wy}的不动产位于蔡甸区,2007年9月,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决定将所有已审定的案件交由蔡甸区人民法院执行。

蔡甸区法院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案子涉案标的额近9000万元,需要处理变现的财产评估价达到1.3亿元,涉及近4000名债权人、197家单位。

专班人员经过半年多仔细地清理核查,武汉光华私立学校债权人及债务全部得到了核实。案件共计197件、赔偿本金7300多万元、债权人4000多人。其中包括12家建筑公司工程款4000多万元、3000多农民工工资700多万元,107件涉及学生家长教育储备金570多万元,70件涉及教师工资和集资款共计500多万元。除此之外,还有数以百计的小额材料供应商的欠款。

7000多万元债务的案件显然在短期内难以结案xx,蔡甸区法院的法官们最初的工作就是不厌其烦地接待上访者,耐心地做解释工作。他们在工作专班制定了一条铁的纪律,不抽债权人的一根烟,不吃债权人一顿饭。

为了查清光华公司在全国的资产状况,法官们开始了艰难的外调工作。2007年9月,朱清红费尽周折,终于在广州花都的一个看守所找到了此案的关键人物、已被刑拘的何光华。何光华不想资产被拍卖,等着土地升值,所以,他花大价钱请律师与法律作“软对抗”。身处看守所的何光华居然为了这场官司组织了6个人的应诉班子,其中有的律师聘金高达百万元。

2008年年初,位于蔡甸区的光华学校资产按照法定程序完成了资产评估,评估额为1亿4千万元,这个结果让专班成员看到了xx结案、全额赔偿的希望。然而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资产拍卖会连续两次流拍了。2008年5月20日{dy}次拍卖,标的额为1.1亿。由于时间太仓促,宣传不到位,价格过高,{dy}次拍卖失败。2008年9月,委托拍卖方湖北添才拍卖有限公司组织了第二次拍卖,标的额降到8400万,但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第二次拍卖会再次失败。

如果进行第三次资产拍卖,标的额必须依法继续下调,其结果可能是资不抵债。卖还是不卖,法院面临着艰难的选择。这个案子涉及的债权人太多,时间太长。如果对债权人没有交代,不但社会稳定受到影响。

2009年6月,武汉光华学校资产在第三次拍卖中以6720万元成交,面对1000多万元的债务资金缺口,这笔钱该如何分配呢?

蔡甸区法院党组、审判委员会召开两次专门会议研究决定,从为维护社会稳定出发,确保农民工工资,维护弱势群体及大多数人利益。学生家长、教师、小额供应商作为第二顺序优先偿还。他们事先找了主xxx权人进行沟通,这些单位和个人对法院的工作表示理解和支持。

武汉光华学校的情况并非个别现象。近日,武汉市民政局发布公告称,有22所民办培训学校未参加年检。

民办学校为何频频消失呢?一些知情人告诉记者,民办学校多是作为招商项目引进的,办学可以较低价拿地,盖校舍由承建商垫资,还可向学生家长收取教育储备金和建校费,风险小、见效快,每年都有较稳定的经济收入,一劳永逸。武汉光华学校从江夏搬到蔡甸,就“套现”近亿元。办学还是圈钱,令人质疑。而武汉光华学校搬迁到蔡甸后,一直未办理房产证和土地证。为此,有关专家指出:引进民办学校一定要慎重,相关部门要加大力度审核办学者资金来源,尤其是融资渠道。国家还需尽快出台政策,要求民办学校每年公开财务收支状况。专家还指出,需联网教育、劳动、工商、银行等诚信系统,让任何不诚信行为成为个人信用污点,加大钻空子者违法违规成本。



郑重声明:资讯 【武汉光华学校巨债追讨记_Daily Digest【网文精萃】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