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配套工程规划数字化港口码头远程监控管理系统-深圳亿成安科技 ...

船舶雨雾天与夜间导航红外热成像仪、YCA多传感器一体化远距离夜视监控系统、水上交通安全,水上打捞救助夜视监控系统、航道安全远程昼夜视频监控系统、海面动态监测监控系统、边海防远程昼夜视频监控系统、海关边检站远程监控系统、海面溢油探测系统--专业提供。

一、主要集疏运通道规划
  天津港的集疏运主要有公路、铁路、水运及管道等运输方式。与港口发展有紧密联系的交通干线有:京津塘高速公路、京津塘公路(103国道)、规划建设的津沽二线公路、海防公路、丹拉高速公路及京山、津浦干线铁路、津霸铁路联络线、李港地方铁路等。构成天津港四通八达的内陆集疏运网络。

 
  1、铁路
  为了适应天津港的发展,天津铁路枢纽正规划改造、完善枢纽环线。拟建京沪高速铁路京津段,新建北塘西编组站及进港三线工程;改、扩建津蓟线并与大秦、京秦线沟通;修建枢纽东南环线;改造地方铁路等。争取2010年形成枢纽内铁路环线。
  规划北疆新建北塘西编组站和新港进港三线,预留进港四线,增加铁路集疏港的西部通道,在港区内形成铁路环线。南疆2010年前将南疆铁路桥扩建为复线,通过能力达7000万吨;按一级干线标准加紧改造李港线东段(官港至南疆大桥);结合北塘西编组站建设东南环线;适时改造李港西段、周芦等地方铁路,修建西南环线,并与津浦铁路及规划的(天)津保(定)大(同)铁路衔接;研究开辟南疆港区第二条铁路通道的可能。

 
  2、公路
  京津塘高速公路和京津塘公路(103国道)及津沽、港塘、扬北、津北、塘岐和丹拉公路是港口目前的主要公路集疏运通道。
  根据城市交通规划,滨海新区近期将修建、改建津汉、津沽二线(津晋高速公路东段)、津北公路、海防路、海河大桥及塘汉、塘港、汉南路等;加速杨北路、海防路、津沽二线、黑潴河路等塘沽外环线建设,与穿越市区的京津塘高速公路、铁西路形成“田”字形交通网络。远期将重点建设京福公路、津唐支线等。
  规划北疆港区将海防路和东环路发展为南北向主要疏港道路,对外连接京津塘、津滨高速公路及津塘、塘汉、杨北等公路,并与规划的丹拉高速公路形成通达的公路交通网络。南疆港区东西向的南港路为疏港主干道,西经南疆大桥及复线桥连接规划的津沽二线公路(即津晋高速公路东段),远期必须建设新的东西向通道。规划的津沽二线公路是港区的主要疏港道路,应加速建设、尽快与港区沟通,并与山广高速公路、海防路等南北干线衔接。

 
  3、管道及皮带长廊
  天津港管道主要用于油气品运输,现有管道全部集中在南疆港区,沿南疆路设有公用输油管廊,可架设管道45条,现已建成10条穿越海河河道的输油管道。
  南疆港区与散货物流中心之间规划以皮带长廊进行煤炭、矿石等大宗干散货的集疏运,开发初期依靠汽车进行短途运输。

 
  二、供电规划
  北疆港区现有110kV变电站一座,电源引自孟港后220kV变电站。南疆港区有35kV变电站一座,电源引自防潮闸东侧电网(大沽220kV变电站)。
  预测2020年北疆港区用电负荷约14万kW,综合物流园区用电负荷约11万kW(不含保税区),南疆港区码头作业区用电负荷为4万kW,其他区域(不含天津港散货物流中心) 用电负荷2~3万kW,总用电量31~32万kW。根据用电负荷情况,北疆港区在北港池区域内布置110kV变电站两座,南疆港区布置110kV变电站一座。

  三、给排水及消防规划
  1、给水
  预测2020年北疆港区和南疆港区日{zd0}用水量分别为6~7万吨和3~3.5万吨,总用水量9~10万吨/日;天津港散货物流中心供水系统自成体系。根据天津市滨海新区基础设施规划,近期港区供水仍以引滦水为主,以深水井和海水为辅;远期除充分利用引滦水外,将开展海水利用的研究和相关工程设施建设,并加大污水处理和回收利用,形成区域内的分质供水系统。
  规划北疆和南疆分别建设相对独立的给水管网系统,设生产、生活、消防合一的环状给水管网并自建调节站,经海防路输水干管接入塘沽城区多水源联合供水管网系统(含保税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

 
  2、排水
  北疆港区东突堤附近有污水处理厂一座,日处理能力2000吨。南疆港区已建污水处理厂一座,规模为化学污水处理能力8吨/日、油污水处理能力150吨/日、生活污水处理能力600吨/日。
  北疆港区、南疆港区为相对独立的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干散货区以外的港区雨水采用暗管系统排放,由雨水口收集,就近分散排入水体;干散货堆场含污雨水收集后经处理达标后排入水体;港区生活污水由管道收集,经处理达标后排入海中;港区生产废水设小型处理站分散处理,达标后各自排放。北疆和南疆现有污水处理厂需根据港口发展情况适时扩建,北疆港区视北港池开发进度适时新建污水处理厂。散货物流中心排水与污水处理系统自成体系。
 
  四、消防规划
  根据《建筑防火规范》及港口工程消防要求,港区消防用水由生产、生活、消防合一的给水管网按低压制供给。各港区自建消防站,相应配备水上消防系统。散货物流中心消防系统自成体系。

 
  五、港口通信系统规划
  预计2010年港口数字程控交换机增加1500线,2020年增加2000线;2010年无线集群调度系统达到800部集群对讲机,2020年达到1000部,通信覆盖全部港区。
  2005年前应加快港口通信信息枢纽建设,数字程控交换机实现与公用邮电网互连互通,并开通共路信令(中国7号信令),指标符合相应的国际技术要求;为适应实时性数据通信的要求,增加港口数字通信等非话业务,开通ISDN、DDN扩容和帧中继、ATM、视频点播,实现语音、图文、数字信息的综合交换;在现有基础上建立覆盖全港的光纤环网并引到用户,为开展高速数据业务提供条件;根据港口发展需要增加甚高频船岸无线电话频道数;建设港区集群通信系统,加强港口调度功能。

 
  六、海事系统规划
  天津海事局设新港、南疆、海河等海事处,建立了完整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统,但基础设施和管理手段仅能满足低水平管理的需求。
  规划2005年以前设南疆雷达站并与VTS中心联网,结合港池、航道建设情况适时调整灯浮标,重建14座主航道导标和船闸中线后导标,改造大沽供电系统及靠泊设施;根据港口发展的规模建设北疆、南疆、塘沽、北塘等4个海事处及业务用房,在南疆支持系统区增加100m巡逻船码头岸线,用于渤海海区的监督巡逻、海上搜救、污染监视及相关的海上应急行动。
  2010年以后天津海事系统逐步形成完整、统一、先进的海上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具有全天候、xxx水上执法监督、航海保障和应急支持的功能。

 
  七、信息系统规划
  贯彻“统一规划、面向应用、重点突出、联合开发、统一标准、资源共享”的原则,具有企业管理和社会化服务两大功能,建立畅通的内外信息交流渠道和高品位信息服务窗口。近期建设信息基础设施(TPII)、光纤干线和宽带数字通信网,改造小局域网,利用港务局的ATM主干网建立内部互联网(Intranet);研究解决数据库、中间件、网关接口、交通数字地球等关键技术,统一制定数据标准,优化数据流程,实现港口信息系统集成和子系统数据共享,建立港口数据资源库;制定相关的培训计划、管理制度和规范标准等。

船舶雨雾天与夜间导航红外热成像仪、YCA多传感器一体化远距离夜视监控系统、水上交通安全,水上打捞救助夜视监控系统、航道安全远程昼夜视频监控系统、海面动态监测监控系统、边海防远程昼夜视频监控系统、海关边检站远程监控系统、海面溢油探测系统、远洋船舶、执法船、巡逻艇、游艇专用船载视频监控系统、相关阅读: 

--专业提供。如果您对我们公司以下产品感兴趣,请直接点入了解,需祥细了解产品数据,请联络我们公司专业销售人员与技术部门,感谢朋友们的xx。

 

  •  

  •  

  •  

  •  

  •  

  •  

  •  

  •  

  •  

  •  

  •  

  •  

  •  

  •  

  •  

  • 相关阅读: 

  • 船舶雨雾天与夜间导航红外热成像仪、YCA多传感器一体化远距离夜视监控系统、水上交通安全,水上打捞救助夜视监控系统、航道安全远程昼夜视频监控系统、海面动态监测监控系统、边海防远程昼夜视频监控系统、海关边检站远程监控系统、海面溢油探测系统--专业提供。

  •  



  • 无显示 无显示
    郑重声明:资讯 【天津港配套工程规划数字化港口码头远程监控管理系统-深圳亿成安科技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