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林午餐肉被指钠超标-四川在线-消费质量报

梅林午餐肉被指钠超标
 

日前,香港消委会公布了对香港当地在售午餐肉、罐头、沙丁鱼罐头钠含量的抽查结果,其中上海梅林B2午餐肉罐头和梅林午餐肉钠含量偏高。
记者从该机构官方网站获悉,标称梅林牌的午餐肉钠含量偏高,半罐就有2230毫克,超出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日钠的摄取量2000毫克。
上海梅林正广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梅林公司)立即发文声明,自家生产的梅林午餐肉符合国家标准,系合格产品。
检测结果:
梅林午餐肉被指钠超标
香港消委会公布的消息称,根据英国食物标准局的资料,每100克食物含超过600毫克钠,钠含量便属于高。而根据检测结果,上海梅林B2午餐肉罐头每100克食物含钠1025毫克,梅林午餐肉高达2230毫克,后者比英国食物标准局设定的标准高272%。
香港消委会表示,如果在同{yt}再由其他食物摄入更多的钠,就会进一步推高钠的摄入量,对健康构成影响。
公司回应:
符合国家标准
5月7日,上海梅林公司发布声明否认梅林午餐肉钠含量超标。
上海梅林公司的声明称,公司生产的梅林牌午餐肉严格按照国标 GB/T13213-2006猪肉糜类罐头进行生产。国标GB/T13213-2006猪肉糜类罐头中5.4.1理化指标要求:氯化钠含量1.0%—2.5%。公司每批产品出厂前都严格按国标规定的指标进行检测,全部指标合格后才能放行出厂。
该声明还附上了国家轻工业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上海站、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和上海源本食品质量检验有限公司等机构检测梅林午餐肉钠含量未超标的检验报告,报告显示其中钠含量指标在1.7%左右,并未超标。
协会说法:
吃午餐肉难致钠超标
中国罐头工业协会秘书长邵云龙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和国际上都没有强制性检测食品的钠含量,香港消委会所谓的标准只是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性标准。按照卫生部推荐膳食标准建议,成年人每日摄入食盐标准不应超过6克 (折算钠摄入量2190毫克)。“按照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很难符合标准。南方地区每天食盐约为10克,北方地区则高达15克。”
邵云龙称,午餐肉主要作为菜肴食用,如按普通成年人一次食用200克午餐肉(这种量已经相当大),食盐的摄入量约3.5克(折算钠含量1280毫克)。另外,消费者一般不会一日三餐都吃午餐肉。也就是说,吃午餐肉通常不会出现钠摄入超标的情况。
事件延伸
钠≠氯化钠
记者发现,目前香港消委会与上海梅林公司关于午餐肉是否合格的争论在于标准之差。
香港消委会公布的是午餐肉钠的含量,而梅林公司声明中提出的是午餐肉中氯化钠的限量,而钠的含量也是从午餐肉中氯化钠也就是盐中测得。
如此说来,香港消委会意图把午餐肉的重心放在钠的含量上,而国标GB/T13213-2006对午餐肉要求的重心是在氯化钠的含量上。
国家轻工业食品质量监督检测成都站站长黄明刚表示,目前在对午餐肉的检测过程中,并未单独对钠的限量做出检测,而是检测氯化钠的含量。如果要知道午餐肉中钠的含量,就直接提取氯化钠检测。
“午餐肉中,不是只有氯化钠中含钠,钠在午餐肉中存在的形态多样,有以阳离子形态存在的钠,也有以阴离子形态存在的钠,因此,单检测午餐肉中氯化钠中含钠的量并不能代表整个午餐肉中钠的含量。”西南大学食品安全学院教授刘文宗表示,简单来说,就是氯化钠中含有钠,而午餐肉的肉本身也含有钠,还有在加工过程中加入的一些添加剂,其中也有钠的存在,可以这样说,钠是普遍存在于午餐肉所使用的原料、添加剂中的物质。
刘文宗提到,在我国,虽然按照标准检测出氯化钠合格,但这并不能代表午餐肉中全部钠含量,而单纯检测钠含量与从氯化钠中检测钠含量,是不同的检测方法和技术,而这其中,单独检测钠含量的技术要求高得多。
本报记者张晶



郑重声明:资讯 【梅林午餐肉被指钠超标-四川在线-消费质量报】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