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下乡:物流成本是个问题_希望的田野_新浪博客

建材下乡:物流成本是个问题

“建材下乡”和“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一样,是一项惠农政策。建材产品如何下乡,何时落实到实施方案上都是业界颇为xx的问题。 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会长孟国强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政策没有像业界期待的那样很快出台,是因为“建材下乡”较为复杂,有众多因素需要考虑。“建材 下乡”是国家既定政策,实施方案细则正在有条不紊地酝酿制定过程中。

据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调研,2010年有2000万农户有意愿盖房, 而我国每年农村平均盖新房的农户约有300万户,“建材下乡”的重要意义和市场需求不言而喻。这项惠农政策要有效实施,首先要有合适的产品能够满足广大农 村消费者的需求,其次这些产品要能够顺畅到达农民手里,然后就是农民购买这些产品能够获得国家相应的政策支持。

孟国强告诉记者,“建材行业 发展成熟,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建材和建材流通行业已发展成非常成熟的产业,已经建立了整套的产品质量监控和售后服务体系,农村销售网络也比较完善,建材企 业的代理、经销商能够服务到绝大部分农村地区,问题是如何降低流通环节的成本,让商家愿意送下去,并且能够取得经济效益。”

在孟国强看来, “建材下乡”确实存在一些困难,尤其是建材下乡的物流问题。成本对于经营商来说至关重要,物流成本占商品零售价格的很大比重,物流成本不是转嫁给消费者就 是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如果转嫁给消费者,较高的产品价格会严重影响广大农民的消费意愿;如果选择压缩利润空间,下乡就是微利或无利可图,企业积极性大打 折扣。孟国强建议企业考虑引进第三方物流,生产、流通企业都要加强物流建设,完善服务体系。

对于业界关于实施方案细则何时出台的疑惑,孟国 强说:“‘建材下乡’政策推行坚定不移,业界对此不应有任何怀疑。‘建材下乡’牵扯企业、产品复杂,要出台一个全面、完善的方案,才能确保政策的可行性和 成效,防止坑农害农、落后产能反弹等问题。这就要求相关部门需要全面、深入、系统地调研,所以政策酝酿的时间比较长。”

他解释说,“建材下 乡”服务周期长,建材产品属于半成品,买回去后需要二次加工,农民盖房一般都要一年以上的周期;各品类的生产厂家众多,仅陶瓷一类在全国就有2000多个 生产厂家,筛选起来颇为复杂;还有就是建材行业集约化程度不高。以建筑装饰材料为例,主流品类有橱柜、卫浴、陶瓷、地板、家具和涂料等6大类,次主流品类 有楼梯、门窗、衣帽间、五金、灯饰等,安排哪些品类“下乡”需要仔细权衡。

孟国强强调,“建材下乡”不是扶贫政策,主要是针对有建房意愿和 条件的农村消费者。“建材下乡”是帮助大多数农民改善居住条件、居住环境,进而拉动消费,刺激内需,不应当成为普惠政策。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建材下乡:物流成本是个问题_希望的田野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