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地震两周年的日子(L)_村民黑板报_新浪博客
       初夏的北京夜晚,凉风习习、月色撩人,忽然想起明天是五月十二号,汶川地震两周年的日子,尽管身边一直有各种各样的事情,但我的思绪却总是无法从两年前的那一段日子中摆脱出来,于是,坐下来,让我自己再次走进那些已经看起来遥远的场景。

        两年前的今天,我还是一个所谓的资深记者,当我在地震后三个小时后徒手坐在飞机上、陶醉在自己敏锐的新闻嗅觉和素养以及丰富的专业知识还有业务经验的时候,我还不知道四川灾区的具体情况是什么,更不知道我在接下来的日子将要面对什么,甚至我还带着领导的姿态关心了我在峨眉山的摄制组------

        从那天起到六月初,我先后两次去了四川,一共待了十七天,走遍了所有重要的灾区,经历了救灾的全部过程以及部分的灾后重建,每天工作十八小时以上、吃不超过两顿饭、使用了飞机、汽车、摩托车、拖拉机、自行车、xx卡车、双腿等各种交通工具,纪录了痛苦的母亲和父亲、无助的孩子和老人、看到了许多生命的骤然停止、感受到了希望被撕碎之后的绝望------我记录悲伤、痛苦、眼泪,也记录亲情、无私和奉献。我忘不了那两个拒绝我帮助的士兵抬着受伤的老人脚踩解放鞋在险峻山路上四个多小时的旅程,当那个老奶奶拉着我的胳膊说:娃儿,你好暖和啊!我知道那不是我的体温,而是我被他们所温暖的心灵。我也忘不了上百个失去孩子的家长在集体写下血书时我擦不完的眼泪,因为那些孩子的曾经的笑脸让我知道了自己无法承受的失去、而会在这以后更懂得了珍惜------

        当然,我也看到了俯拾皆是的化悲痛为力量,这样的转化似乎是如此轻易和迫不及待,以至于我不知道那原来的悲痛是什么。我还看到了在废墟中打着洋伞戴着墨镜涂好口红之后拍照留念的女记者、也看到了许多嘴脸在意识到灾难有可能变成资源时的窃喜。

        去年五月初我再次前往四川,看到了灾区处处旧貌换新颜,看到了很多生活总是要继续的现实努力,感受到希望总是比伤痛更容易在人们的心中驻足。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我更看到了灾区的人似乎被我们树立成强者的姿态,这样的强者,面向未来、勇于忘记、朝气蓬勃的向前走着。灾难的直接当事人和社会舆论已经做出了选择,只是我还没有,还有很多痛苦无法在我心中抹去。我的心还愿意保留那些沉痛的记忆留给那些曾经活泼泼的生命,我还愿意在时间的作用下让我的伤痛更加完整。我还愿意面对在无数廉价的愤世嫉俗、玩世不恭之外我们还能保留对{zj2}意义的思考。

        这样的记忆并不是为了病态地体验痛苦,也不是要将那伤疤一再地暴露给人。这样的记忆仅仅为了不再忘记。 是的,我们也许习惯了遗忘。我们的传统是将丧事办成喜事,在法事的道场上,吃喝一顿然后一哄而散。长期以来,我们还习惯了将坏事变成好事,习惯从黑暗中看到光明。这种奇怪的辩证法,总让我们还没来得及真正体味灾难,就轻巧地翻过了这一页。庄子有言,“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我们无法做到庄子的洒脱,但我们更不能接受将灾难扭曲成一种盲目的精神迷醉。(注:此段落摘自《经济观察报》评论员文章——《让灾难回归灾难本身》)

       是的,让我再停留片刻然后去考虑灾区可能的腐败和救灾物资分配的不公正、让我再停留片刻然后去面对政府工作的凌乱和能活着比什么都好的结论吧。就像我会遗憾一幢漂亮的CCTV的大楼瞬间变成废墟,而不会马上想到这是傲慢的央视咎由自取,就像歹徒伤害孩子之后我更愿意为孩子难过、而首先不愿意为犯罪找出一万个理由;毕竟,慈悲、怜惜、关怀、情爱才有可能成为我们有价值的情感源泉,在油滑、市侩、无所谓、一切都拿得起放得下的池塘中是不可能生长起善良和美丽的花朵的。

        难受------此时我没有劫后余生的欣喜,也没有擦干眼泪和鲜血之后阔步向前的豪迈、更没有生命无常、珍惜当下的智慧,我只能再为你们祈祷!

        愿佛祖保佑你们!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写在地震两周年的日子(L)_村民黑板报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