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接连发生的几起校园惨剧,在人们心中投下了沉重的阴影。一场被中国央视称为“校园安全保卫战役”的斗争在全国范围内打响。这不仅是一种说法,而且各地也纷纷如此行动,校园里一派厉兵秣马、枕戈待旦的景象。
这让人感到不安。既然是一场战役,它就不是生活的常态,集中火力打上一阵,总会停下来。到时候,校园日常安全谁来负责呢?再说,这场战役的敌人是谁,他们将被消灭还是将会投降呢?
更让人不安的是,本来是校园日常安保工作的查漏补阙,变成了暴力色彩浓厚的运动式治理。北京发生的一起劫持儿童案,劫持者被当场击毙,获得民众一阵阵的喝彩,并且立即得到官方的嘉奖,加重了这种氛围。重庆等地更是强调性地规定,校园恶性案件中,xx可当场击毙凶徒。
“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人民的犯罪”,这种阶级斗争哲学可谓深入人心。按照这种逻辑,“战斗”变得很简单,非敌即友,“革命的首要任务”甚至大部分任务就是划分敌友。只要贴上歹徒的标签,当场击毙十次都死有余辜。同理,只要界定为“非法”,无论是违章建筑也好,还是越级上访也罢,谁就可以无所顾忌地施以暴力。哪怕你自焚了,逼出人命的人,只要穿上一件“执法者”的外衣,就可以不仅连一点歉意都没有,还振振有词地斥之为“法盲的悲剧”。
校园屠杀者、劫持儿童者当然罪不可恕,其发生的原因也各不相同,但是如果大家认为还应该从更多的方面进行反思的话,那么我们认为社会上弥漫的暴戾之气值得重视。尤其需要检讨的是,谁在对暴力的过度依赖,尤其是在暴力拆迁和拦截上 访两种行为中,以赤裸裸的僭越法律的暴力对待普通民众,起到了很坏的示范作用。对这种示范作用的后果,又以更多的暴力来阻止,短期固然可以震慑犯罪,长期效果则令人担忧。我们xx同意,无论怎样自认为冤屈,也不能搞恐怖活动,更没有半点理由拿无辜的孩子泄愤。不过,就算那些凶徒是天生的坏人,我们也期望谁做得更好一些,不去刺激他们的邪念,甚至让他们有机会放下屠刀。实际情况是,校园凶杀案发生以后,网路上很快出现了一条恶搞标语,并被广泛传播,曰:“冤有头,债有主,前面右转是政府”。其调侃中的教唆和诅咒,令人对政府和民众的关系感到心寒!
他们对现状不满;对社会两极分化、分配不满;对贪官污吏或卷资外逃者不满;对哄抬房价、强迫征地、暴力拆迁不满;对历史问题处理不公或拖而不决不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