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从中国散打和泰国拳术的发展渊源出发,对中国散打和泰国拳术的结构体系和技术特点通过观看中泰拳术对抗赛,进行数据统计比较分析,给正在努力走向世界申请成为奥运正式比赛项目的中国散打提供借鉴。
关 键 词:中国散打 泰国拳术 拳术比较 借鉴
1.前言
自从人类产生起,便有了徒手格斗技能的萌芽。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为了生存和获取生活资料,逐渐学会了使用拳打、脚踢、摔拿等基本的格斗动作,并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和与大自然的搏斗中,不断地提炼和发展格斗技能,并使之日益精深完善。 “技击”,是指在打斗中的击打技术。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思想家荀子在《荀子·议兵》一篇中,就首先用上“技击”一词,他盛赞“齐人隆技击”。
中国武术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由于受传统历史文化的影响,在攻防技击方面自成特色。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一项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具有独立体系和多种社会功能的运动项目。
泰国拳至今也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为了抵御外患,强身卫国,以凶猛凌厉而闻名天下。泰拳作为泰国的传统搏击项目,近几年在世界范围内得以迅速传播,许多国家均不同规模地举了泰拳比赛,其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而中国武术博大精深,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中国数千年的灿烂文明,使其深受文化、道德、伦理的约束。2001年9 月、12月中国散手与泰拳进行了较量。双方各有胜负。中国散打与泰国拳术本有相同之处。但也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和生命力,由于规则和训练方法不同,难以评价谁更为优秀。重要的是,两种搏击术在不断交流过程中,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并得到共同提高。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武术有望成为正式的比赛项目或表演项目,吸收国外技击的精髓,对其进行改革尤为迫切。本文拟对泰拳和散打的渊源、技战术的结构和比赛规则及目的的进行粗陋地比较分析,以期对中国今后的散打改革提供参考。
2. 中泰搏击术的历史发展背景
2.1 中国散手的历史渊源
中国散手的产生有着深远的历史背景。早在原始社会,生存和部落战争导致搏击术的形成。春秋战国,“相搏”普遍。《管子。七法》记述:“故举之如巨鸟,动之如雷电,发之如风雨,莫挡其前,莫害其后,独出独入,莫敢禁围。”秦汉时叫手搏,比赛较正规。1975年秦墓出土的木篦上刻有“手搏”比赛场面。隋唐五代时,手搏、角抵备受重视,比赛几乎成为制度。比赛规则已现雏形。宋代,手搏作为强身、活动手足的重要手段。《宋史。兵志》说:“手搏虽不切于用,而亦习其身臂。”元朝时,徒手较量的技艺仍在发展。贵在女子练习散手也较为盛行。民国期间,习武开禁,拳技之风蓬勃一时。武术家霍元甲创办了“精武门”,鼓舞了民众的斗志。新中国成立后,武术被当做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加以继承和发展。从1979年至1988年是散手运动走向正轨的前奏。1989年被列为体育正式竞赛项目。
2.2 泰国拳的历史渊源
泰国古时被称为暹罗,位于气候炎热的东南半岛,泰族文化深受中国、印度二国文化的影响,而且泰族和中华民族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但泰族也着其自身的文化土壤。
泰拳和其它民族的技击项目一样,有其源远流长的历史。可惜在1767年缅甸xx攻克泰国国都时,泰国早期的历史资料、文献档案被毁于战火之中。今天我们所知道的泰国历史大都是从泰国民间仅存的记载,早期欧洲旅行家的著作和缅甸、柬埔寨、中国等方面的资料拼凑而成的。这种混合而成的史料,自然存在许多不同的说法,这给泰拳的史料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中了解到泰拳发展的概貌。
泰族原居于中国西南一带地域,史称“南蛮”。据记载,公元649年,泰族祖先尚居中国的云南省,唐史称之为“六诏”。蒙细奴罗统一六诏后,自立为王,建立了南诏国,后改称“大理”。以后据地称雄,势力日益强大。据新唐书《南蛮传》记载,当时南诏的政治组织机构已相当健全,其文化、艺术方面的成就甚至可以和中原媲美。在兵制武备方面,则有“田桑之余,便习战斗”之说。由此可见,古代的南诏已有技击活动的存在。泰族立国后,战事连年不断,频受四周强邻的侵扰,因此,历朝皇帝都崇尚武力,以巩固其王朝统治和对付频生的内争外患。古代暹罗君王大都亲杀敌临战场,领兵,因此,不少王侯本身就是泰拳高手。有关泰人习拳练武的最早记载,可见诸《北方纪年史》。据载,当时在军中已有拳斗活动,作为休战期间侯王们的消遣娱乐。拳赛虽然没有成为职业比赛,但诸侯们已有豢养武士角斗,以取悦君王的风气。到了大城皇朝鼎盛时期(公元1350年),拳斗之风日益盛行,遍及全国。泰人逐渐领悟到新术可以卫国安邦,故习武之风甚烈,不但成人好武,而且泰族儿童也能挥拳踢腿,习练拳艺。拳术已发展成民间的时尚娱乐活动。
在“拍纳黎萱”时代(公元1555年至1606年),拳术被列入军事训练科目。经过连年的战争,拍纳黎萱深知要想定国安邦,必须要有一支勇敢善战,武技高强的xx,便特将拳术被列入军事训练的拳术,名为“奔南”。 “奔南”为暹罗土拳,凶狠毒辣,招式包括有头撞,口咬,拳打,脚踢,蹬踹,扫绊,肘击,膝顶,肩抵,臂撞。推拽,抓捏,压打,摔跤等无所不有。全身任何部位,可用则用,是一种用于实战的拳术。“虎王”拍佛陀昭时代(1662年至1708年),是泰拳发展的鼎盛时期。举国上下,都倾心于拳术。据史料记载,“虎王”本身酷爱技击,并亲自整理、总结日趋繁杂的拳术,形成了泰拳的基本体系。今天的一些泰拳技术运用仍沿用了“虎王”总结的格斗体系。据缅甸的史料记载,在大城王朝末期,泰拳名师乃克侬东,在缅甸xx攻克大城时被俘,囚于缅甸。公元1774年,缅甸王猛拉在京城仰光为大佛塔加顶举行庆典,盛会中安排一场泰、缅拳师的比武。乃克侬东被迫与缅甸武士做御前较技,竟连克缅甸高手九人,使缅王感慨万分:“泰拳师武艺非凡,以匹夫之勇,竟连破九人,至十人莫敢与敌,苟非其君王庸弱,彼辈当可免丧邦之痛。”乃克侬东威震缅甸的事迹,在泰国史上本无记载,而邻邦缅甸的史籍上却详尽地记载了此事,因此属实无疑。乃克侬东的事迹为泰拳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历来泰拳馆的拳师都奉乃克侬东为宗祖。有许多佐证史料可证明泰拳活动在曼谷皇朝非常流行。1860年,英皇派特史约翰·鲍宁爵士赴暹,鲍宁在其回忆录《暹国》一书中,记述了当时暹罗流行的娱乐活动有赛艇,杂技,幻戏,并经常有拳赛。1937年4月1日,泰国政府教育署体育厅首次颁布了泰拳竞赛规则。至此,全国擂台比赛的制度和形式,终告完善统一。1946年至1951年,史称“叻喃隆拳场”时期,堪称近代泰拳发展的黄金时代。其后“仑披尼拳场”于1956年建成,进一步推动了泰拳的发展,为泰拳开辟了新的局面。两个现代拳场的建立,为众多泰拳师提供了施展身手的用武之地,同时,加强了拳师间的交流,促进泰拳技术的进一步提高,使泰拳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拳场时代使泰拳演变成泰民族的国技,是泰民族英勇不屈的象征。泰国拳师屡次与外邦拳家较技,屡战屡胜,蜚声国际武坛。这纯属泰拳师历经实战的磨练,和历代皇帝及近代执政者的大力推行的结果。随着八十年代向国际发展,泰拳已在世界各地日趋流行。其独特的实战价值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泰国拳是一种实战性极强且威力巨大的徒手搏击术,素以凶狠凌厉而闻名天下,泰拳手曾多次远征欧美各国,以独特的技艺把很多搏击高手门打得一败涂地,所到之处战无不胜,泰拳以无可争议的事实确立了在世界武坛上的重要地位,是当今最凶猛的搏击术之一。
现代泰拳吸收了西洋拳击的一些拳法技术和竞赛方法,但仍绝大程度地保留着其古老的传统体系,泰拳的发展与其社会的进程密切相关,泰国几百年的历史中原始部落战争、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占据了大量的空间,直到欧洲人进入东南亚才给其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飞跃,于是泰国拳保留了更多原始的搏斗技巧,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风格特点和技术体系。泰拳经过数百年的演变发展,到今天已成为拥有近百个拳场,数千个拳馆,数万名职业拳手的现代技击运动。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拳赛制度。这些场地设施和拳赛制度为泰拳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泰国拳现已吸引了世界各国许多搏击爱好者学习,并风行于东南亚、日本、美国、荷兰、法国、澳大利亚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引起了世界各第武术家们的高度重视和潜心研究。
2.3 中泰武术的发展背景
中华武术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其内容变化多样、高深莫测、博大精深而流派众多,各个流派的武术又有其独特的风格;中国武术就其运动形式,可分为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散打作为武术的搏斗项目之一,以踢、打、摔、拿等技击动作为主,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现代散打运动的发展则是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原国家体委和广大武术家的努力下,重新开展起来的,她吸取了现代西洋拳的竞赛形式和技术优点,结合中国散手的技术特点和比赛实践,逐步发展才完善的。如今已发展成为独立的体育竞技体系。中国功夫走出国门以来,曾多次战胜美国自由搏击手和职业拳击手。韩国的跆拳道和日本的自由搏击{dj1}高手都纷纷败于中国功夫之下;而且都以大的比分胜出。中国散打已走出国门,成为亚运会政权式比赛项目;目前,世界上中国散打的成员国已达八十多个,散打正快速向世界发展。
在泰国,传有“十个男人,九个打拳”的说法;泰国人,无不以习拳为荣;泰拳走职业化和商业化发展道路,在泰国法律上,泰拳xx合法化,据了解,泰国国内有职业拳手20万左右,在曼谷,职业拳手就有2.8万;在曼谷的叻喃降和仓披尼两大拳场,每天都有拳赛,泰国人以打拳、观拳、赌拳为乐;容武学、娱乐、艺术、体育于一体。泰拳有着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正因为此,使泰拳久盛不衰,闻名于世。成为一个独立的武学体系。(表格1)
表1 中国散打和泰拳的发展背景主要特点比较
比较内容 中国散打 泰拳
文化背景 中国文化 泰国文化
发展时间 5000多年 500多年
内容形式 套路运动.搏斗运动 搏斗运动
练功特点 内外结合(软硬功结合) 硬功夫为主注重杀伤和排打
发展模式 多元化(专业性.业余性.向商业化发展) 职业化,商业化
发展状况 亚运会项目.成员80多个 东南亚等国,成员国80多个
3. 中国散手和泰国拳的结构体系分析
中国武术历史悠久,根基深厚,虽经数千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仍盛行不衰,可见其旺盛的生命力。而散手作为武术的分支,更是把传统套路中的实用技术有选择到集于一身,使其不受门派所限,脱离套路所束,形成了实用性极强的搏击技术,为广大海内外武术爱好者所喜好。更重要的是散手运动的重技艺健身,轻攻击伤害。恰恰符合了体育运动的健康、娱乐宗旨。而泰拳由于历史原因所致,在体现凶猛、实战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也让人们感觉到了一点血腥味,这一点也有所违背体育运动的真正目的。好在他们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缺陷,也想通过彼此交流,寻求改进。但其充分的实用价值确实吸引着大量的习练者。如把这两种实力较强,差异较大的搏击术进行对抗的话,将会有怎样的结果呢?中泰两国搏击的直接对话使得这一谜团有了答案。
2001年12月5日中方应泰方之邀赴曼谷皇家广场迎战职业泰拳。此日也是泰国国王的生日,可见泰方对此场比赛的重视程度。比赛规则由双方多次谈判达成一致,都可用拳、肘、脚、膝和摔攻击对方。禁击部位包括喉、颈、后脑、背、裆。用摔法时,不可把对手摔出场外。场上裁判由双方共同执法。中方队员是从九运会的武术决赛中选出,泰方队员都是本级别的金腰带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