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本次“公选”将二次开考,6849人将参加194个处级职位的笔试考核。
上述两场笔试,成绩都将于本月下旬公布,每个职位前6名将“晋级”,提交近3年工作业绩报告、接受资格复审,资格复查合格者进入面试环节。笔试、面试总成绩,将于6月上旬揭晓。
监考启用高考标准
38个局级职位,1719人通过初审,获得笔试资格,但昨日实际应考者,约达1500余人,近10%缺考。
按报考职位划分,昨日笔试分为三个考场:北京八中597人,159中637人,北京三中485人。北京八中特意抽调了40名“高考”监考老师,启用了“高考”监考标准,20间考试教室均开启了监控探头,巡考老师不间断巡查,每名考生进场前逐人核对。
黑板上,清晰写明考试时间安排;座位上,多见年轻面孔。本次“公选”,局级职位的年龄上限虽然从45岁上涨至48岁,但据北京市委组织部统计,45岁以下者仍占绝大多数,达1397人,所占比例高达81.27%。
超八成考生将出局
昨日参考考生,多数现任正处或副处级职务。
昨晨8时,距离开考还有半小时,不少考生已提前赶到北京八中考点,但手中只拿着一个装有准考证、备考文具的透明塑料夹,几乎没有人携带笔记等复习资料,更没有人“临时抱佛脚”,抓住开考前的时间紧张复习。“没有特别准备,这种考试考的肯定是实际能力”,一名考生说。
按照北京市委组织部此前公布的录取比例,昨日笔试,每个职位只取前6名,即1500多名参考者,超八成都将淘汰出局。竞争最为激烈的职位“市发改委副主任”,参考者虽340多人,但过关比例仅约为2%。
- xx分析
公选笔试先测“领导特质”
领导干部“小圈子”、“小嗜好”列入论述题;专家称考题有新意
昨日38个局级职位笔试大考,增“领导特质测试”专场考试,而“领导干部建立自己的‘小圈子’,结交‘小兄弟’,放纵‘小嗜好’”这一近期热点话题,成为一道开放式论述题。
参考者介绍,昨日考试分为两个阶段,前半个小时是“领导特质测试”,均为选择题,填写机读卡答题。据考务人员说,本次“公选”增加“领导特质测试”,主要测试应试者胜任选拔职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即运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分析、解决、领导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后一阶段是长达3个小时的“综合素质考试”,前半部分客观题,考查时事、政治、经济等知识点,类似于公务员考试,考题虽然不少,但分值只有15分。后半部分主观题,只有三道,分值却高达85分。
“有分工,有新意”,对于昨日笔试考卷,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经过十几年摸索,北京“公选”已积累了足够的经验,能从一张考卷中,考出考生的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领导决策能力,“先考领导特质,筛选一把,然后‘大头’放在主观论述题,事前背多少东西,准备多少资料,都无济于事,考出的就是实际工作水平”。
- 考生反应
多数考生对考题满意
据了解,昨日考试后,组织方随机调查了考生对考题的满意度。多数考生表示对xx比较满意,认为考题贴近职位需要,能展现个人领导能力。
但也有一些“跨系统”考生,由于自身对竞争职位缺少积累,认为考试难度较大,题量也比较大。“怎么答的都忘了。题多,时间安排得不好,前面客观题时间用多了,后边主观题时间很紧张。”考试结束后,一名“跨系统”竞聘市发改委副主任的小伙子一边抹额头的汗,一边说。
- 链接
综合素质主观题(据参考者口述)
●案例分析:一座桥梁,有“证据”证明为历史文物,而且可能临界使用极限,作为领导,如何决策这座桥梁的命运?
●论述题:如何看待领导干部的“小圈子”、“小兄弟”、“小嗜好”?
●作文(50分):引用了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北京市市长郭金龙关于“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两段发言,“考生”需“策论”竞聘成功后如何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