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郎咸平:房地产调控我无话可说(上)_蔚然xx_新浪博客
    郎咸平是什么???是先知先觉者,针对华夏,他是经济圣人...
    把脉终国经济,郎咸平将股市、楼市、调控政策、企业经营困境与你我个人生活做了全面、深入、透彻的阐述...悲哉~~~终国~!~

把脉中国经济,投资理财新思路——听郎咸平畅谈2010

2010年4月27日 苏州

 

郎咸平:其实各位朋友,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会关心今天这个主题的,全世界也没有一个政府会如此调控房地产,到这种可以说是已经走火入魔的一种情况。本文来源:

我举一个例子来讲,我们甚至前阵子还说要推出物业税,什么目的呢?要打压房价,各位朋友,这个话出来之后震惊全世界,你知道为什么吗?

物业税是打压房价的吗?连一个最起码的道理都不懂,所以对于这样的政府调控我只有四个字——无话可说。连一个最起码基本观念都不懂的地产管理单位,你要我郎咸平跟大家谈什么呢,有什么可以谈的呢?

甚至有人跟我说这次“国十条”出来对于我们地产商的影响,我想“国十条”,不知道出了多少条了。“国三条”、“国七条”、“国十一条”我都搞糊涂了,{zh0}建议政府从001开始编号,国001、国002,按照我们的估计现在应该是国0097差不多了。

出了这么个调控措施,纯粹是没事找事还是多事,出了90几个调控措施之后的今天还需要我们来谈这个无聊的题目我不懂为什么,你这90几次都是失败的,到今天房价还是如此失控。

全世界各国推出物业税的目的都是为了筹措财源以做地方政府发展之用,而且是非常具体的。

比如以美国为例,物业税收了之后只能做两个用途,{dy}个当地xx之用,第二公立学校。一概不能挪为它用,不像我们一样当财政支出,爱怎么干怎么干,这是不可以的。

而且话又说回来了,全世界只有我们中国是以商品房为主的市场,你{jd1}是不可想象的。

我们就以新加坡为例,真正像我们这样的xx楼盘,像这样到处卖的商品房只有3%你相信吗?

我们再以瑞典为例,一半的楼盘都是老百姓自己合资建房,我们可以吗?

甚至你会怀疑到底我们是不是社会主义国家,全世界中国人还是这个样子的,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今天我来之前,我都不知道该如何讲这个主题,而且时间非常的短。对于这个题目而言,你会发现整个中国是个及其荒谬的地方,比如说全世界有哪一个行业的商人可以经常去爬山、谈人生、谈哲学,是哪一个行业的商人?你以为我们房地产商难道没有事干吗?

那我再请问你,像我们东莞这些制造厂商的老板、董事长有没有可能去爬山、谈人生、谈哲学?

没有可能的,因为他忙的不得了,为什么呢?

你从这个小事情看的出来,这个市场是{jd1}的畸形甚至可以孕育出一大批无所事事的地产开发商,这个是xx不可理解的。那么我请问你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呢?

其实话又说回来,这次“国十条”推出,最近4月19号推出调控措施,我们很怀疑你为什么现在推出,去年干嘛去了?怎么不早推出呢?

所以不由得我们会想到一个比较荒谬的道理:因为这一两年来的折腾,我们地方政府该卖的地也卖了,该圈的钱也圈了;我们地产开发商这一年来赚钱赚的是心惊胆跳、六神无主。可是不管怎么讲,该赚的钱也赚了,在这两个利益集团已经被满足的前提下,我们推出“国十条”相对容易一点。本文来源:

当你满足利益集团之后这个方案也比较容易推出,你回想一下,为什么我们经常会听到媒体也好、老百姓也好,批评地产开发商和地方政府会形成一个牢不可破的利益集团呢?

这是{dy}个问题我们所要思考的,不过我想从这做一个切入口,请各位朋友再想一想你除了透过政府和开发商所开发楼盘你能够合法的购买之外,你有没有可能自己集资,有没有这种可能性想想看?

没有可能性,这是不合法的。也就是说我突然想到一个很有趣的比喻,你知道什么人会去婚姻介绍所吗?

就是谈恋爱不太会谈的人,不太吸引人的人可能到婚姻介绍所去找对象,如果哪{yt}政府突然规定不许谈恋爱了,谈恋爱而结婚者一律不发结婚证,必须到婚姻介绍所去,那么各位知道什么结果吗?

婚姻介绍所的中介费保证狂涨,为什么?

你正是利用你的条款,你特意的形成这样垄断的组织。那么跟我们个人是一样的,我们讲的更具体一点,我们能不能够像美国、瑞典等等一些国家一样,如果我们像德国一样,能不能够按照政府的一些规划、一些详细条款推出之后我们自己买一块地皮,我们自己盖房子可不可以?

不可以的。但是我告诉各位除了中国之外其他国家都可以,为什么呢?

我们已经透过一些规则、法条的设定不允许我们自由恋爱,只要自由恋爱者就不发结婚证,把我们全体推向一个垄断组织那就是地产开发商和我们地方政府,那么请问各位朋友你是不是已经具备了一个垄断的前提,因此价格只有涨而不会跌,这是{dy}项要素,我们必须牢记在心里。

还有第二个问题,我也请各位注意一下。我刚刚讲过新加坡的例子,真正意义上的商品房连5%都不到。

那么再谈谈香港,如果各位朋友有机会去香港旅游,香港导游会带你到处参观说“各位请看一下,这是李嘉诚先生住的房子,这是李兆基先生住的房子等等”。他会以一种旁观者,一种比较激动兴奋的心情向你介绍一下香港名人的住宅,你从他的谈话里面你看不出他丝毫的不满,甚至你看不出他的仇恨,各位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香港远远超过半数的居民他是享受香港政府所提供的公屋,这个公屋是个什么性质呢?它既具备了经济适用房的特性,也具备了廉租屋的特性,我们就以香港如此之贵的地方而言,它廉租屋每个月租金才几百块,甚至还有到两三百块的,但是内地和香港的薪资收入这可是差距颇大的,为什么香港能够提供如此廉价的廉租屋呢?本文来源:

因为这是政府的责任,全世界各国的政府没有一个政府不把这个事情当成头等大事来办的。经济适用房跟廉租屋在我们听起来是天方夜谭,在其他国家已经实施的非常多了。

就以我们所熟悉的香港为例,你要香港做到廉租屋跟经济适用房那需要经过非常严格的审核,而且香港的公务员系统不但廉洁而且高效,{jd1}不会像我们这边的经济适用房一样。比如说我们常常讲的很多例子,到地下室一看又是宝马又是奔驰,这种不公平现象让老百姓如何能够心理平衡?

因为在一个经济发展到一个阶段,在老百姓居者有其屋的情况之下,你在让商品屋随着市场供需而发展老百姓是不会有怨恨的,这个世界本身就能够达到和谐。那你说以我们政府官员之睿智难道他会不知道吗?

那么我们就翻翻历史,1998年国务院出台了一个23条,里面怎么规定的?也就是说我们执政的目标是希望往后能够构建80%的经济适用房,10%的廉租屋,还有10%的商品屋。

从1998年到2003年房价是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当然我不能说是因为这个法案的贡献。可是各位想一想如果我们走上这一条路的话,那就是新加坡模式、香港模式,不至于走到今天。(博主注:这是朱镕基在位的事,此人可比明代张居正)

可是到了2003年,也是有政府单位公布了一个18条,对于所谓的经济适用房给予了一个莫名其妙的解读,那就是具备保障性质的商品屋来取代经济适用房。

那么到2003年呢,香港、新加坡模式就此消失,我们老百姓再也无法享受到新加坡人能够享受到的一切福利,所以80%的经济适用房在2003年的18条当中全部改成了商品屋。再加上原本规划的10%就高达90%,再加上我们地方政府毫无动力去做廉租屋,因此从2003年之后就已经孕育出一个非常"良好"的环境了,全世界{wy}一个{bfb}商品屋的国家——中国。

在这两个背景之下已经奠定了今天房价毒瘤的基本格局,也就是说中国地产的问题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

结构一,就是不能自由恋爱,自由恋爱不能拿结婚证,必须透过地方政府和地产开发商所形成的垄断集团而向他买房子这是{dy}点。

第二个,任何具有保障性质的住房,包括经济适用房和廉租屋在2003年之后基本消失,那么这个就是两个畸形结构的开始。

下一个等什么呢?下一个就等一个导火线,如何让中国的房价在这两个畸形结构之下全线失控。

那么一起回到2006年,各位朋友记不记得真正让我们记忆犹新的,甚至真正意义上的房地产泡沫是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的?请问各位为什么?

我前面讲两个结构性问题不至于。使房价上涨需要一个推力,这个推力就来自于2003年左右所开始的投资经营环境全线恶化的现实情况。

也就是说从2003年左右开始我们中国以制造业为主的企业家,他们所面临的投资经营环境已经开始全面恶化了。所以到了2006年下半年我们已经发现了大量企业资金不做实体经济,流出来炒楼炒股从而造成2006年惊心动魄的楼市泡沫、股市泡沫。

而更让我感觉大惑不解的就是当时除了楼市、股市之外竟然还出现了我们前所未见前所未闻的所谓普洱茶跟红木家具的故事,你甚至发现这个社会资金已经泛滥到什么地步呢?炒楼炒股本身已经不能满足这些资金的去处,还必须进入红木家具跟普洱茶的系列,这已经是一个国家危机的开始。

那么在2006年的时候我就对于当时所谓的房价的泡沫问题股价泡沫问题提出了看法,我认为这个是投资经营环境全面恶化,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全线出现危机的开始。

而各位理解我们中国所谓的主流学者大家跟我的看法是背道而驰的,他们说这一切都是因为经济发展太成功了,老百姓太富裕了,所以我们才有这么多的钱才炒楼炒股,他们把这种现象归置于叫做流动性过剩的解读。

什么叫流动性过剩呢?那就是你手上的钱太多了,炒楼楼市泡沫,炒股股市泡沫。本文来源:

在这两个xx不同理论背景之下政府要做出一个宏观调控的抉择,因为政府希望透过宏观调控来控制泡沫。
各位朋友请注意这是政府开始调控房价时代的真正开始,可从2006年开始全错,一直错到现在,那么政府当初的宏观调控的是什么样的思维呢?他们认为透过提高利率等等方式希望能够收回流动性,因为很多学者说了,这些就是因为流动性过剩所造成的。

所以话又回来了,什么叫流动性过剩,那就是手上钱太多了,炒楼楼市泡沫,炒股股市泡沫。所以政府的直觉反应就是提高利率收回流动性,因为在他们想法里面只要把流动性收回了就好了,我们手中的钱就少了,就不能炒楼了,甚至不能炒股了,因此问题一并解决。

好了,到2007年政府六次提高利率,各位朋友还记不记得2007年股价、楼价怎么变动的?我先不谈楼价先谈股价,六次提高利率的当天股价毫无例外六次全部上涨,为什么?政府不是提高利率了吗?提高利率不是收回流动性了吗?那么我们手中钱不就少了吗?不就不能炒楼炒股了吗?楼价应该跌,股价也应该跌,为什么不跌呢?

因为政府政策的目标全错了,我讲到的才是对的,那就是2003年之后我们经济已经生病了,生了{dy}个病就是我刚才告诉各位的投资经营环境已经全面恶化,所以到2007年政府每一次提高利率就是进一步的打击了我们{dy}个病,使得我们以制造业为主的民营企业所面临的投资经营环境更加恶化,而更加恶化之后是什么结果呢?他就更不想干了,因此他从实体经济拿出更多的钱去炒楼炒股,这就是为什么2007年六次提高利率股价连续六次上涨,楼价你们也知道也跟着水涨船高。

到了2007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拍板宣布双房,那么这个就是我们这么多年来{dy}次看到极其严格宏观调控,当时我在各地演讲我就直接摆明了我态度,我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结论全错,你越如此严厉调控{zh1}的结果股价、楼价更行失控,为什么?因为这种严厉的调控会使得我们{dy}个病更加恶化。

到了2008年终,金融海啸还没有开始的时候我们正式进入所谓的前金融危机时代,广东省制造业已经倒闭了30%,江浙两省制造业已经倒闭了20%,请问各位这是什么意思?

请你们每位朋友听清楚,这就是说从2003年之后以2006年为例只要你在中国看到了泡沫它就是一个未来更大危机的前兆,记住我这句话。而2006年泡沫所显示的就是2008年制造业的大量倒闭,这个时候政府才意识到宏观调控政策全错了。

到了2008年9月16号,政府觉得还是郎咸平比较靠谱,虽然讲话比较难听一点,究竟讲的还是对的,所以把宏观调控做了180度的大转变,从过去的{jd1}紧缩变成{jd1}的宽松。又错了!这些人是教不会的,净走极端,请问各位朋友,从2006年到今天你们每一个人得的{dy}个病就是我刚刚一再高度各位的投资经营环境恶化,是改善了呢还是更加恶化?当然是更加恶化,几个原因我随便举一个例子。
  {dy},人民币汇率在这几年升值20%严重打击了我国出口制造业。
  第二个原因,三年之前政府调低出口退税比例,一直到去年7月份才发现搞错了,又调回17%,问题是在你三年前干嘛调低呢?

你是不是多事?调低出口退税比例结果又在出口制造业背后上横插一刀,真的是多事,而且非常明显的看出政府对于经济形势xx误判。
  第三个原因,2008年推出的{dy}个劳动合同法,这个法案的推出使得我们中国三分之一的制造业立刻陷入困境,从而造成企业输的结果,只要企业输劳工就输,劳工输政府就买单政府也输。本文来源:

一个法案能够造成企业、劳工、政府三输的局面那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都做到了。
  第四是我刚才讲的宏观调控,全盘错误。
  第五个因素,去年开始税费摊牌的增加进一步打击了我们{dy}个例子。

所以我非常简单谈一下这几年发生的事情,你发现政府政策的问题使得我们今天每一个人的投资经营环境还不如2006年,还更恶化了,你们可能觉得很奇怪,郎教授你怎么谈的事情跟我们想的不一样呢?怎么越恶化楼价越涨?

这就是中国,但是我们中国生的病还不只这一个,金融海啸这个病毒使得在坐的各位生了第二个病,什么病?

产能过剩,其实请你想一想金融海啸这个病毒本来跟我们是没关系的,那是金融,我们中国的金融那么多银行也在这,也不跟别人挂钩,自己玩自己的,你激动什么呢?我们还受了不少冲击为什么?那又回到了我们政府,那就是因为地方政府这么多年来错误的政策所导致的,使得我们整个经济体系丧失了xxx,什么政策?两个:

{dy}个,你们非常熟悉的抓建设拉动GDP。

第二个,招商引资。

其实各位要想今天房地产走到这个地步和过去历史息息相关,我今天希望透过一个小时演讲把这个事情跟各位做一个比较清楚的梳理。

{dy}个,什么叫抓建设拉动GDP?那就是各级政府透过修桥铺路等等方式,当然还通过房地产拉动等等方式拉动我们GDP,这几年根本不是我们经济什么了不起的增长,基本上都是基础建设房地产所拉动的结果,也就是说钢筋水泥所拉动的结果。

这就是为什么2008年我国GDP当中57%是钢筋水泥,从而使得消费压缩到只有35%。到2009年更糟糕,67%是钢筋水泥,消费只有29%了。

你们做地产业好,做其他行业也好,你听到这个数据我告诉你你一定有恐惧的感觉,全世界没有这种国家,其他国家的消费都占到GDP的80%。全世界只有一个国家是30%以下的,那就是中国,所以从这些数据你可以慢慢感觉到一种恐惧了,这些数据合并上房地产的发展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结局啊,你有没有想到?

第二招商引资,我们各级政府为了招商引资什么都敢签、什么都敢卖、什么都敢干,没有不敢的,什么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当地民众受到剥削根本不在乎。本文来源:

各地政府疯狂招商引资的结果像我们苏州就是一个{zh0}的例子,这个产能是大幅度的爆炸大幅度的扩张,我们产能已经高达了GDP的70%。

好极了,{dy}个政策使得消费与2008年为例只有35%,第二个政策使得产能变成70%,有70%的产能却有35%的消费,那么各位朋友,你消费不了的那部分叫做什么呢?就叫做严重的产能过剩,那怎么办呢?

你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国经济马上解体,走不到今天了,所以我们就推动了一个{swql}的大规模的出口,让美国人去消费,把我们过剩产能给吸收掉,问题是美国人消费是怎么消费啊?基本上都是借钱来的超前消费简称泡沫消费。

搞了半天吸收掉我们过剩产能的都是泡沫消费,只要是泡沫就一定会破裂,问题是怎么破裂?

金融海啸。

2008年11月,在这个之前中国出口增长率每一年都是30%以上,2008年11月份首度转为负2.2%,2009年全年负16%,我们出口出不去了,美国人不消费了,那么咱们产能过剩危机立刻暴露了,所以又生了第二个病。

那么请你想一想,到了这两年我们中国经济是不是你们所想的,因为好了才发生泡沫?

不是的,而是我们陷入更深层的危机,我们不但有着与2006年的同样的危机:{dy}个病投资经营环境恶化,而且已经更恶化了,金融海啸冲击下来我们生的第二个病叫做产能过剩。

那么请问各位朋友,当你们做企业生了这两个病之后你会做什么?

我们就以2009年1月份的数据为例让我感到触目惊心,1月份出口下跌17%,进口竟然暴跌43%。哇,这个太可怕了!其中原油之外的原材料下跌50%,进口机器设备暴跌40%,各位你知道是什么可怕的意义吗?为什么我们会经历这一年来的楼市泡沫,就来自于这一点。

那就是我们中国的制造业是什么制造业啊?简单的讲就是进口原材料、进口机器设备的粗加工,如果一月份进口原材料跌了一半,进口机器设备跌了四成你知道是什么可怕的意义吗?你能不能够用心体会一下这个危机有多可怕?

那就是在我前面讲的两个病没有解决的情况下我们以制造业为主的民营企业家已经不想干了,所以不需要进口原材料,那么不想干要干嘛呢?

我们发现大量制造业资金流出实体经济从2008年年底开始到2009年初,开始进入楼市、股市,买汽车买xx品,从而造成一系列的所谓的回暖,那就是我们媒体经常吹牛的说我们中国的股市从2008年11月份开始{lx1}全球四个月之久回暖,中国楼市2009年在全世界极度萧条情况下我们一枝独秀。

汽车呢?整个去年全世界下跌20%、30%情况之下我们逆势增长46%。

xx品呢?全世界下跌5%到15%之间我们逆势增长20%,所以我们统计局也好、政府单位也好、媒体单位也好,我们{lx1}全世界回暖了。

各位你以为今天的楼市是因为回暖所造成的吗?

你xx搞错了,告诉你一个正确的答案,我们不是{lx1}全世界回暖,我们是{lx1}全世界生病。就是因为这两个病没有解决,以1月份数据来看企业家根本不想干了,不想干的结果大量实体经济资金开始进入楼市、故事、汽车、xx品,造成发烧了,因为生病就一定会发烧。哦,这么讲就清楚了,原来中国是{lx1}全世界发烧,这就对了,这就很合理了,否则一点都不合理。

请您想一想就你这两把刷子能{lx1}全世界,你觉得可能吗?我08年就说了这句话xx是对,你凭什么?

其实我再跟你说如果全世界只有你中国一个国家回暖了,那就表示你跟其他的国家都不一样了,再想你自己如果你这个人跟别人都不一样,到底是你不正常呢,还是别人都不正常?

请你想一下,中国{lx1}回暖,就是我们不正常。

相信我讲到这里大家都听懂了:原来中国是全世界{wy}的国家生了两个病,一个是投资环境全面恶化,第二个是严重的产能过剩。所以大量资金去炒楼炒股,造成发烧现象,我们把它误读为回暖。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地产开发商去年赚钱是赚的心惊胆跳,因为你心里清楚地很,你是市场的xxxx非常清楚你赚的这个钱都是不正常的钱,都是我们经济发烧的钱。本文来源:

所以今天听演讲我把你过去一年的恐惧感告诉你,原来赚的是发烧的钱,很多的股民在去年的时候也捞回不少钱,是不是?为什么呢?发烧的钱。

既然发烧了,我们就一定要付出代价,然后我们的政府开始治病。从2008年10月份开始,连续开了六大虎狼之药来治病。如果能够对对症下药,药到病除,2008年年底的2009年年初的泡沫现象就应该得到缓解。

各位朋友再想一想,如果哥们用错药了呢,那发烧就更严重了,你们都应该听懂了,下面的话就不用多说,其实你们比我聪明,都听的懂,咱们看看这些xx是怎么来的,当然今天时间有限我就不要讲太多了。

{dy}个xx农业改革,第二个xx医疗改革。不谈了,为什么?没质感不谈了。

还剩四个xx,听清楚了:

{dy}个,四万亿;

第二个,xx产业振兴方案;

第三个,汽车家电建材下乡;

第四个,银行信贷的六成做基础建设。

请各位来宾回答我一个问题,这四个xx它的本质意义是什么?

有人跟我说了拉动内需,好极了,我非常感谢这么告诉我。不过我今天趁着这句话的机会,我要清楚告诉每一位朋友,这次的国十条和政府这么多年来推出的90几项调控措施,还有温家宝这几大xx,全部犯了一样的毛病叫做什么?

根据表面现象做决策这是最可怕的,而从来不理解本质意义是什么。

这句话什么意思你晓不晓得?

为什么我们每次调控越调越糟糕?甚至很多政府的政策甚至国几条国几条,叫什么?叫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一死又放。你知道出过几次?2008年谁让你救市的?为什么?

这么多年来没有人可以给予解答,今天我为什么不想让媒体报道,我可以告诉你答案,那就是政府的一切调控措施一切政策,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根据表面现象做决策,叫做xx医头,脚痛医脚。今年变成xx医脚了,更遭了,还不如xx医头,原因就在这,理解我的意思吧?xx医脚。

那么这四大xx的本质意义是什么?

这非常重要,那就是利用明天的产能过剩消化今天的产能过剩,今天我想通过这个机会告诉你现在的危机有多大。而且你们知道我讲的一定是对,一定都会发生,请你们细心听我下面一分钟的话你就晓得你未来的危机有多大。

这话什么意思?什么叫做利用明天的产能过剩消化今天的产能过剩?

我就以四万亿为例,它在哪里?中西部的基础建设。我再以高速公路为例,建完之后有没有车在上面跑?基本没有车跑的,高速公路能建完之后统统产能过剩,但是在建的时候需要钢材,需要水泥,所以可以消化今天钢材市场2亿多吨的产能过剩,也可以消化今天水泥市场11亿多吨的产能过剩,一直看起来红红火火。

各位来宾你知道你的危机从哪来吗?那就是建完以后怎么办?

这个就是你们公司的问题了,一旦建完之后建好的高速公路就是产能过剩,由于不需要钢材,不需要水泥,把这两个行业打回原形——产能过剩,所以中国马上就要成为一个全国性产能过剩的大黑洞。

将来怎么办?你们地产怎么办?本文来源:

我原以为这一切要到今年6月才出来,可是我还是太乐观了,我讲的都不会错的,看温家宝自己怎么讲的:
听清楚,2009年8月26号,温家宝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钢材、水泥、平板玻璃、煤炭、化工产能过剩。

2010年1月20号,3月20号,4月6号说电力煤炭、焦炭、铁合金、电磁、钢铁、有色金属、建材、轻工、纺织全部产能过剩。

为什么?就是因为政府的四大xx,它的结果就是用明天的产能过剩消化今天的产能过剩,等到建完之后就是温家宝同志讲话。各位来宾,中国从现在开始已经慢慢进入一个全国性几乎各行各业都严重产能过剩的大黑洞。

那么将来新的增长点怎么样?请您告诉我?

没了,没有新的增长点中国经济将陷入长期停滞。

好了,所以这四大xx没治{dy}个病,第二个病产能过剩更严重了。如果第二个病更严重了,你发的烧当然就更严重了。

第二个病发烧怎么来的?就是银行信贷剩下的四成是干什么用的?

是以国企为主的短期融资。

我再问你,国企的两个病解决了吗?没解决,{dy}个病没解决,第二个病更严重了。那么国企拿到这么多的钱它们干什么呢?

大量银行信贷进入股市造成更发烧,同时炒地皮造成各地xx现象层出不穷。

还有这个银行信贷去年一整年就放出了9.59万亿,到了今年一月份高达12万亿,你不怕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来了怎么办?你存在银行的钱就毛了,为了让钱不毛你敢不敢投资实体经济?比如开个塑料文具加工厂,或是皮革加工厂,不敢,因为我们江苏、浙江皮革加工厂严重产能过剩,怎么办呢?

大量逃避通货膨胀的避险资金冲击股市,更多要冲击楼市。

好极了,那么咱们就讲讲股市,股市到今天为什么拉到三四千点,因为三笔资金冲击,{dy}笔,两个病没解决,制造业资金首先冲击。第二笔,两个病没解决,信贷资金冲击。第三笔,两个病没解决,逃避通货膨胀的避险资金冲击股市。这三笔资金冲击股市,原因只有一个:两个病没解决加上用错药。

你们所xx的楼市,为什么今天这个题目?

这个题目咱们挖苦它的,其实这个题目很好,请你想一想,楼市两笔资金:{dy}笔,两个病没解决,制造业资金首先冲击楼市。第二笔,两个病没解决,逃避通货膨胀的避险资金接着进楼市。这两笔资金统统称作投机性资金,它们专门冲击xx楼盘从而造成从去年到现在xx楼盘卖得越贵市场越火爆。不是我们的需求,不是的,而是这两笔投机性的资金冲击而成。

这就是为什么说,去年地产开发商赚钱的赚的心惊胆跳,原因就在这。这两笔投机资金怎么被挤压出来的?两个病没解决加上用错药,从而造成这种畸形现象,一直到今天为止,直到4月19号,4月19号之前整个大上海附近地区房价又开始涨。本文来源:

为什么第二笔资金的原因逃避通货膨胀的避险资金?

请各位注意09年开始的泡沫,你还记得我给你的忠告吗?那就是下一次重大危机的前兆啊!那么下一个重大危机是什么?

当然这不是今天讲的主题,我也不用太花时间讲这个。不过请想一想,如果中国按照温家宝的意思,这么多行业产生过剩,而且三个xx前他也首度承认中国的失业人口不是2000万,那是中国统计局瞎掰的,而是2亿人失业!

各位朋友能不能理解今天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危险处境呢?

那就是全国性的严重产能过剩,2亿人失业,中国的劳动人口也不过5.8亿。这就是你的未来各位,直到{zh1}你发现2009年开始的泡沫是什么样危机的前兆了:

{dy}个,楼市泡沫股市泡沫所象征的资产泡沫化

第二个,严重产能过剩所必然带来的经济停滞发展——经济停滞化

第三个,大量银行信贷所必然造成的通货膨胀化本文来源:

请各位朋友笑纳。资产泡沫化,经济停滞化,通货膨胀化,这就是09年泡沫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未完,下接

推荐阅读:

郑重声明:资讯 【[转载]郎咸平:房地产调控我无话可说(上)_蔚然xx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