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海洋经济演化及其渔业经济_论文发表_百度空间

香港位于珠江口外东侧,西与澳门隔珠江口相望,北同深圳相毗邻,是中国大陆南部沿海的行政特区,由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部分组成,全境面积约1104平方公里,其中香港岛面积80.47平方公里,九龙半岛面积46.93平方公里,新界面积及235个离岛约976.57平方千米。

香港在封建时代,经济属于乡村经济的范畴,开发较晚且经济发展缓慢。在此期间香港的海洋经济主要是以渔业、航运业、制盐业和采珠业为主。在小渔村时期,香港的渔业和航运业最为繁荣,这也是香港最古老的两个行业。沿海许多船户人家往往在渔业旺季以捕鱼为主,在淡季兼营航运。香港地区海岸线长,潮墩和草荡很多,为制盐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由于香港不仅盛产食盐,而且地理位置优越,使得其当时成为食盐贸易最集中的港口。小渔村时期的香港采珠业也盛行一时。而清初时期实行的“迁海”政策,使得制盐业和采珠业逐渐衰落。

19世纪上半叶,英国陆续占领了港岛、九龙和新界(包括离岛),把香港作为对华贸易的重要据点,开始发展转口贸易,并宣布香港为自由港,香港的经济发展进入自由港时期。由于香港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世界{yl}的xx深水良港,英国占领港岛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运输工具,在香港发展以汽轮为主,帆船为辅的航运业。在这一时期内,香港的转口贸易和航运业都发展迅速,航运业更是成为这一时期香港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港英政府同时加强了对港口的建设和管理,提高了各国商人对香港航运业前景的信心,一些私营公司纷纷投资建立造船厂、修船厂以及仓库和码头,香港的远洋航运业务也在这一时期逐渐开展。除了拥有了当时较先进的运输工具,自由港政策的实行以及转口贸易的发展,也带动了与航运业有关的仓储业、船舶修理和制造业、旅栈业的逐步兴起。

1950年朝鲜战争的爆发,使美国下令禁止向中国包括香港输出战略物资,次年联合国在美国的操纵下也发出了类似禁令。这从根本上动摇了香港的转口经济,使香港的转口贸易和航运业受到沉重打击。因此香港不得不对经贸关系和产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在经贸关系上,香港大力开展与东南亚国家的经贸活动,产业结构也调整为由转口贸易为主体转向以出口导向为主体的经济。这一时期的航运业仍然是海洋经济的最主要产业,服务对象则明显的转向为本地进出口服务,转口运输降到次要地位。一方面,港口码头设施不断扩展,葵涌码头兴建以及多种现代化先进设备的应用,使香港成为一个现代化、高效率国际港口;另一方面,香港修船造船业在这一时期也得到长足发展,拆船业的规模在当时已闻名遐迩。

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香港进入远东航运中心时期。此时的香港已经是典型的城市经济,推行经济多元化方针,对外贸易活动日益活跃。其产业结构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这两大类行业的产值一直占本地生产总值的98%以上。同时其产业结构不断发展变化,历经工业化时期之后,实现了经济的多元化。经济中心也逐步由服务业与制造业并重转变为以服务业为主。在这一时期,香港的海洋经济仍然以港口经济为依托,转口贸易和本地进出口并驾齐驱,航运业进一步发展,滨海旅游业在这一时期也逐步兴起。

以港口经济为依托,香港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给港口经济带来了需求以及压力,然而随着香港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在发展港口经济的同时,城市经济发展和港口建设对海洋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也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香港的居住区以及商贸区多集中在海湾地区,沿海修建公路、发展工业,会对港口近海生态造成很大破坏,同时港口工程建设带来的污染以及海岸线的变化也破坏了近海生物的生存环境。另外,香港人口的迅猛增长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住房及公共设施要求提高,土地供应面临很大压力。政府不断通过填海工程解决土地问题。而大规模的填海工程同样对海洋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香港的海洋渔业

(一)、海洋渔业概况

香港在开埠之前是一个小渔村,渔业是其最古老的行业之一。而香港地处亚热带,三面环海的地理环境,加之散布于近海的众多岛屿,地理条件决定了其渔业的产量和鱼类种类必以海洋鱼类占优势。香港每年捕获量和养殖量为20多万吨,从事渔业生产的人数约为23000多人,渔船5000艘,保证了香港市场上绝大部分水产品的供应。特区主要的渔业基地有香港仔、屯门、元朗、西贡、沙头角以及长洲岛、南丫岛、大澳等,其重要渔场是中国南部沿海大陆架部分,即由浙江至海南岛之间的海域,有些有较先进装备的渔船也赴南海西沙、南沙等海域捕鱼,渔船基本上仍是木船,其中60%以上为拖网船和刺网艇,以拖网作业为主,每年捕鱼量在20×104吨以上,占香港海域消费量的50%。近年来,为适应形势的需要,香港不断更新渔船,并采用现代化设备,在发展近海渔业的同时,积{jz}力远洋渔业,并重视水产养殖,使其渔业总产量持续上升。香港特区的海洋渔业由捕捞渔业和养殖渔业组成,其中捕捞渔业是海洋渔业的主体。

1)、捕捞渔业

捕捞渔业对维持本地新鲜海鱼的供应有很大贡献。在2006年,渔业产品产量约为155000公吨,价值达16亿。据统计,目前出海作业的渔船约有5000余艘,90%以上为机动渔船。主要的捕捞方法包括各类拖网、延绳钓、刺网及围网,其中拖网业占大部分的渔获量。而各种方法中,尤以双拖作业法最为先进,渔轮上备有探鱼、导航及通讯等各种现代化的仪器装备。香港目前有渔民2 万余人,大多数为家庭式操作的经营方式,由家庭成员操作渔船,另外雇用渔工协助。近海海产鱼类的种类繁多,合计超过100 ,而作为主要渔获物的种类为以大眼鲷为主的多种普通鲷科鱼类,数种石首鱼科鱼类和当地俗称“红三”、“门鳝”等的鱼类以及鱿鱼类。

2)、养殖渔业

海水养殖业是近10年来才发展起来的。海水养殖业在风浪较少的沿岸水域进行,多数是在浅海采用浮排悬挂的网箱养殖。本港现有26个养鱼区,面积达209公顷,持牌的海鱼养殖者约1100名。当地从事海水网箱养鱼的渔民受严格控制——首先向渔农处申请,领取牌照,并必须在指定的海域中进行养殖。近年来,有部分流动渔民由原从事的浅海捕捞作业转向网箱养殖,以独资、合作或合资的形式在沿海港湾饲养优质海水商品鱼, 并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海水养殖的主要种类有石斑鱼、紫红笛鲷、鲈鱼、红鲅等。养殖用的苗种来源,则是大部分靠沿海省份和台湾供应,同时也从泰国、菲律宾等国家进口,少量由本地区的海域中捕得。

  (1)、渔业组织

香港渔民以各区为单位,自发组织设立渔民协会。渔民可自愿加入协会,并定期交纳会费。渔民协会是政府部门与渔民之间的联络纽带,一方面,渔民能通过协会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意见,提出建议,争取合法的权益;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同样可由协会转达各项有关政策决定、问题解答及实施办法等。值得一提的是,香港渔民互助社是香港渔民团体的一个重要组织,到2007年,渔民互助社已成立60周年,该团体在推动各个渔民团体之间加强联系,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和政治活动,维护渔民合法权益,保护海洋渔业资源,促进渔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渔业管理

  不同于中国大陆实行半集中管理型的海洋经济管理体制,香港特区实行分散管理型的管理体制。在海洋渔业方面,香港有一系列严格的管理制度对渔业进行管理。其行政主管部门是隶属于原香港政府经济司的渔农处(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渔农自然护理署)。该处承担对香港渔业进行管理的职责,负责技术培训、生产引导以及鱼病病理研究等。此外,法律规定,所有渔产品均必须进入“鱼类统营处”统一销售。“鱼类统营处”是非政府、非盈利的机构,但在他们统营之时需从业主的销售额中提取低额佣金,以用于水产批发市场管理、水产教育以及发放渔船发展xx等方面的各项费用。

由于香港奉行自由贸易政策,本地渔产品市场除了约四分之一由本地渔业生产外,其余由内地以及其他(主要是东南亚)国家进口的渔产品供应,再加上水产养殖及运输技术的发展,进口活鱼及其他鱼类产品的供应量得以大大提高。而本地捕捞渔业正面临传统捕鱼场的资源下降以及其他不利因素,同时水产养殖生产成本高,导致了本地渔获竞争力低,传统渔业难以发展的局面。渔护署一直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来推动香港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dy},加强执行《渔业保护条例》。对于使用xx、有毒物质、电力、抽吸器具及挖采器具等破坏性的捕鱼的行为,根据《渔业保护条例》(第171章)的规定,任何人士违反此条例,即属违法,一经定罪{zg}判处范宽20万元以及监禁6个月。

第二,除了打击破坏性捕鱼活动外,渔护署还将以控制捕鱼船队的捕捞力量以及保护本地重要鱼类育苗和产卵场的角度,建立新规管机制。其中将实施捕鱼牌照制度,作为解决问题的{dy}步,该措施除了可禁止非本地渔船捕取香港的渔业资源外,政府也可借此制度搜集重要数据,以有效管理渔业。另外,设立吐露港及牛尾海渔业保护区和制定在香港水域实施休渔期的机制也是新规管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香港特区政府通过多种支持服务协助渔民转型至可持续发展的渔业及相关行业。其中包括利用“鱼类统营处xx基金”、“渔业发展xx基金”、“世界难民年xx基金”和“美国经援协会xx基金”,为渔民发展远洋渔业及其他可持续发展的渔业提供xx;为对可持续渔业行业有兴趣的渔民安排合适的培训课程和研讨会,以获取渔民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术;为渔民安排考察活动,探究有关行业发展潜力;将可持续发展渔业及相关行业的有关资料提供给渔民等方式。

此外,特区政府渔农自然护理署还建立香港仔渔业教育中心,以多种形式向市民介绍香港各式渔船、捕鱼用具、海产以及渔业管理措施,借此增强市民对香港捕鱼业的认识,提高对人们保育渔业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进一步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联系人:吴编辑

QQ1195025140

信箱:kuaiyilunwen100@163.com

电话:010-85756173(吴编辑)

手机:13401164151

来稿请注明所投刊物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青年路甘露园3-F5

更多期刊发表信息请登陆: http://kuaiyilunwen100.blog.163.com/

http://www.lunwen100.com.cn



郑重声明:资讯 【香港海洋经济演化及其渔业经济_论文发表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