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数字时代的活体印刷_陈志刚BMCC_博客_移动Labs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比炒房地产更刺激的事这个国家和民族将是非常危险的,让这个国家国民放弃全民炒房,静下心来,学一点专业知识,崇高情感责。” 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先生在55日中国移动手机阅读业务上线发布会上如是说!

何建明先生是在说手机阅读业务所可能带来的结构性影响,因为在中国移动手机阅读业务上线后,超过5亿的普通老百姓将受益随时随地的阅读和学习方式的工具性变革。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的确是一件比全民房地产更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知识财富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所积累的人本资本的价值要远比资本价值更有深远的意义。

自有文明以来,横亘在精英阶层和普通民众之间的巨大鸿沟就是知识传播的工具的限制。毛笔、竹签、宣纸在规模传播知识上存在的巨大成本约束以及时效性局限,都使得在中国的历史上知识始终成为精英阶层的利爪。

但是通信技术,尤其是移动通信技术成了xx知识鸿沟的工具。

已经拥有超过7亿手机用户的中国,当手机阅读成为新的图书出版和发行的渠道,那么的的确确我们可以说开启了全民阅读的时代。

因为,以图书为展现形式的知识的传播能力和范围将因为发行成本的边际价格几近趋于零而变得近似无限大,我的意思是说相比一册一册印刷放在书店等待被购买的传统方式。

这并不是因为数字阅读,而是因为手机阅读,是以移动终端为载体的阅读方式。

这句话的背景是手机已经成为数字时代个人信息的平台。

从这个意义上说,手机阅读的不啻为活体印刷术和纸当年在历史上{dy}次出现的价值。

而不同于活体印刷和纸的出现,手机阅读所提供的互动能力,可能将会使得老百姓以参与的方式深度阅读,也会使得作家以互动方式改变自己的创作模式。

就像何建明先生所畅想的:“千千万万读者都可以参与进来,这样的手机阅读它带给我们的将是什么呢?”

我们不知道,但是我知道,鲁迅先生说过,中国人是一个喜欢围观的民族,被亿万老百姓围观的中国文学创作作家群体们,或许不用再需要下乡体验生活,就能在被围观中找到新的表演和创作的感觉。

就像何建明先生所说,手机阅读平台可能是我们中国民族来说是一件特别好的事,至少比全民炒房更有前途。

尽管作为新兴的事物,手机阅读可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我想如果放在时间更长的历史长河中,或许它的确是一件能够和活体印刷术相媲美的事情。


郑重声明:资讯 【手机阅读,数字时代的活体印刷_陈志刚BMCC_博客_移动Labs】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