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贵中学2010年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案_傻逼死孩子_新浪博客

李兴贵中学2010年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宁波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案》(甬教基[2010]32号)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落实公示、诚信、培训、监督等制度,顺利完成2010年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

二、李兴贵中学2010年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评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林永建

副组长:徐虹、董毅、许亚萍

组员:袁佩君、费明、励永定、钱维刚、应岳曙、姚小平、朱琪芬、胡苗坤、王珏、范洪莉

三、综合素质测评内容及测评组成员:

(一)审美与艺术类

  总负责人:范洪莉

1.音乐:范红莉、吴红亚、叶迎军、

2.美术:王珏、张志刚、黄玉聪

(二)实践与服务类

总负责人:励永定

1.社会实践 钱维刚、应岳曙

2.社会服务 励永定

(三)运动与健康类

总负责人:吴建勋

成员:姚小平、吴建勋、朱莉、朱伟英

(四)探索与研究类

总负责人:

1.信息技术 胡苗坤 李宇澄、何 萍、戴瑾君、邱鸿翔

2.科学实验 朱琪芬、黄伟明、杨新章、张金海及全体科学组教师

3.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黄慧、雷建平

四、综合素质测评原则:

1.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原则。

2.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五、工作安排

1、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议定测评工作实施方案;

2、由测评小组具体制定测评细则,领导小组讨论通过并报教育局批准;

3、通过翻印和学校网站向全社会公示《李兴贵中学2010年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方案》;

4、召开初三学生大会和家长大会,做好《李兴贵中学2010年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方案》解释说明工作并接受学生及家长的咨询;

5、加强测评小组成员的培训,签订诚信协议,确保测评工作顺利完成;

6、及时做好资料、数据、案例等收集整理工作,将测评结果公示并上报区局教育科。

 

附件一:各项测评实施细则

 

(一)、审美与艺术类

  审美与艺术类包含音乐与美术两个分项。若两个分项测评结果含有A等而无E等,则本类测评结果为A等;若两个分项测评结果均为P等,则本类测评结果为P等;若两个分项测评结果含有E等,则本类测评结果为E等。

音乐测评实施办法

一、学习品质的测评及等第的确定

学习品质的测评主要是根据学生参与课内外音乐活动的兴趣、态度、表现及效果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测评结果分P、E两等。凡能完成教育行政部规定课时量,并能积极参加校内外音乐实践活动者,学生能掌握一项以上音乐技能。

学习品质测评确定方法:学习品质测评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即确定为P等,否则为E等。(1)学生每学期须达到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时量(病、事假除外);(2)学生能积极参加班级及学校所组织的音乐实践活动。(3)学生能掌握一项以上(含一项)音乐技能。

二、认知表现测评及等第的确定

认知表现测评分必测和选测两方面。必测内容为――欣赏与基本常识,采用听音笔试形式,由市教研室提供样卷,学校组织施考、阅卷,并根据成绩评定为P等或E等,原则上达60分及以上为P等第,反之为E等第。

选测内容为演唱、演奏、综合表演三项,学生任选其中一项。学生将所选项目上报给班主任,由班主任汇总到学校。

1、演唱:① 学生从以下几首歌曲中选一首,单独或小组(5人)进行背唱。

      a.《七子之歌》(第13册)

      b.《青春舞曲》(第13册)

c.《雪绒花》(第13册)

d.《让世界充满爱》(第14册)

也可选四首以外的教材中歌曲。

② 自信地、有表情地、比较完整地演唱歌曲。

能做到上述要求可达到P等第,反之则视为E等。

2、演奏:① 乐器种类不限、曲目不限(内容健康向上),单独或小组(一般为3-5人)进行单纯乐曲演奏或为歌曲进行伴奏。

② 自信地、有表情地、比较完整地演奏乐曲或歌曲伴奏。

能做到上述要求可达到P等,反之则视为E等。

3、综合表演:①学生自定表演内容(演唱、演奏除外),单独或小组(一般为3-5人)进行表演。

②内容健康向上、有一定的表演艺术和合作能力,比较完整地完成表演。

能做到上述要求可达到P等第,反之则视为E等。

初中阶段参加校园艺术节独唱、独奏、综艺表演,并获一、二、三等奖的学生,音乐选测方面予以免测,并给予合格的P等第。

 

认知表现的选测、必测两方面测评结果均为P等,则认知表现可评定为P等;测评结果含有E等,应评定为E等。认知表现为E等的学生允许补测一次,但其音乐测评结果不能评定为A等。

测评结果的评定

1、学习品质和认知表现两方面测评结果均为P等,则音乐测评结果为P等;若两方面测评结果含有E等,则音乐测评结果为E等。

2、学生在达到P等基础上并符合上列条件之一,其音乐测评结果可评定为A等。

(1)初中阶段通过省教育厅组织的艺术特长水平(音乐方面)A级测试;

(2)初中阶段通过市教育局组织的艺术特长水平(音乐方面)B级、小B级测试;

(3)初中阶段参加县(市、区)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项艺术活动并获得奖项者。

 

美术测评实施办法

一、学习品质的测评及等级确定

学习品质的测评主要是根据学生参与课内外美术活动的兴趣、态度、表现及效果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测评结果分P、E两等。

学习品质测评确定方法:学习品质测评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即确定为P等,否则为E等。(1)学生每学期须达到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时量(病、事假除外);(2)学生能积极参加班级及学校所组织的美术实践活动。(3)学生能掌握一项以上(含一项)美术技能)。

二、认知表现的测评及等级确定

认知表现测评分必测和选测两方面。必测内容为欣赏评述,采用笔试形式,市教研室提供样卷,学校组织施考、阅卷,并根据成绩确定为P等或E等,原则上达60分及以上为P等,反之为E等。

选测内容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三项,学生任选其中一项,学生将所选项目上报给班主任,由班主任汇总到学校。

1、造型表现

① 测评内容:水粉画、水彩画、国画、素描、卡通画、剪贴画、剪纸等形式不限。

② 测评要求:A.任选一种,每人限交一张,纸张16开及以上;

B.按规定日期上交作品;

③ 评分标准:A.能否在美术表现活动中大胆、综合运用色彩;

B.能否运用多种材料,工具进行造型表现活动,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C.能否结合所学xx知识表现物质的空间关系;

D.能否知道以线造型的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描绘;

2、设计应用

① 测评内容:设计作品形式不限(设计封面、招贴画设计、工艺品、小装设计稿等)

② 测评要求:A.任选一种,每人限交一张,规格16开张(国画4尺对开以下);

                B.按规定日期上交作品;

③ 评分标准:A.能否运用所写的设计方案、技能,动手制作,完成作品;

B.能否运用所学美术设计知识,设计方案,改进生活,学习用品展现创意;

C.能否xx校园及社区环境,并从实际功能、设计的角度,评价身边的环境;

D.能否以文字的方式描述自己作品的创意和制作过程,说明选用的理由;

3、综合探索

①测评内容:主题活动等。如孝敬父母卡、社会主题策划、美化校园。

②测评要求:A.任选一种,每人限交一张,纸张16开及以上;

B.按规定日期上交作品;

C. 参加人数:每组4—5人。

③评分标准:A.能否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记录调查与思考的结果;

B.能否积极动脑,结合其他课程所获知识,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

C.能否用美术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意见;

D.能否与同学进行良好合作,积极参与活动;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三方面的等级确定:

A.基本达到测评要求,作品完整者等级为P等;

B.作品不完整或无作业者等级为E等;

学生作品的图画纸自备。

初中阶段参加校园艺术节美术方面的比赛并获一、二、三等奖的学生,美术选测项目予以免测,并给予合格P的等第。

认知表现的选测、必测两方面测评结果均为P等,则认知表现评定为P等;测评结果含有E等,应评定为E等。认知表现为E等的学生允许补测一次,但其美术测评结果不能评定为A等。

测评结果的评定

1、学习品质和认知表现两方面测评结果均为P等,则美术测评结果为P等;若两方面测评结果含有E等,则美术测评结果为E等。

2、学生在达到P等基础上并符合上列条件之一,其美术测评结果可评定为A等。

(1)初中阶段通过省教育厅组织的艺术特长水平(美术方面)A级测试;

(2)初中阶段通过市教育局组织的艺术特长水平(美术方面)B级、小B级测试;

(3)初中阶段参加县(市、区)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项艺术活动并获得奖项者。

 

(二)、实践与服务类

实践与服务包含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和安全教育两个分项。若三个分项测评结果为1A2P或2A1P或3A,则实践与服务测评结果为A等;若三个分项测评结果为3P,则实践与服务测评结果为P等;若两个分项测评结果含有E等,则实践与服务测评结果为E等。

 

社会实践测评实施办法

一、测评的内容和方式

测评的内容包括完成课时情况及社会实践表现两个方面。

1.完成课时情况的测评

完成课时情况测试主要由教师根据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过程完成课时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测评结果分P、E两等。完成2周的社会实践活动课时(包括在市级(或在市教育局的社会实践基地完成3天实践项目)和学校劳动技术课程学习的,则可评定为P等,未完成社会实践活动课时和学校劳动技术课程学习的,则评定为E等。

具体测试内容:

(1)每学期须达到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劳技课课时量(病、事假除外);

(2)初中阶段积极参加学校、班级(个人或小组组织的应报学校备案)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含社会调查、学科实践等),累计不少于2周;

(3)初三年级参加市级社会实践基地集中考核。由社会实践基地实施考核,确定等第。

2.社会实践表现

社会实践表现的测评主要由教师根据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及成效进行综合综合评定。测评结果分P、E两等。

测评由班级评定委员会结合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进行综合评定。

评价标准:

全程参加活动,不无故缺席,活动积极,有良好的习惯及合作精神,有一定的探究能力与创新意识。

二、测评结果的评定

1.完成课时情况及社会实践表现两方面测评结果均为P等,则社会实践测评结果为P等;若两方面测评结果中含有E等,则社会实践测评结果为E等。

2.学生在达到2个P等的基础上,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则可评定为A等:

(1)初中阶段在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荣获校级及以上“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成果奖”等社会实践类荣誉称号,并经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校级比例控制在学校毕业生总人数的10%以内);

(2)初中阶段参加由市教育局和市科协联合主办的中小学航空航天、航海、车辆模型比赛并获奖的;

(3)初中阶段参加宁波市级及以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发明及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并获奖的;

(4)初中阶段参加宁波市中小学劳动技术操作比赛并获奖的;

(5)初中阶段参加县(市、区)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或教育行政部门和科协联合主办的中小学科技活动并获奖的。

 

社会服务测评实施办法

一、社会服务测评内容和方式

社会服务测评的内容包括学生在社区服务、家校服务、公益活动等方面参与的时间与表现,由教师结合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议及参加公益活动的证明等进行综合评定。测评结果分P等和E等。

测评的具体内容:

(1)参加社会志愿服务与各类公益活动(初中阶段每年2次,其中参加社区或小组、个人自行组织的需有相关记录证明);

(2)认真完成学校、班级值周、值日或义务劳动;

(3)在家帮助长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评价标准:

活动积极,工作认真,服务周到,表现良好。

二、测评结果的评定

1.学生能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社会服务活动和各项公益活动(每年须2次以上),及时上交学校家庭社区联系单,在家能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测评结果可评定为P等,学生不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服务活动、不做家务劳动的、不参加公益活动的,则评定为E等;

2.学生在P等的基础上,初中阶段荣获校级及以上“优秀志愿者”、“学雷锋积极分子”等社会服务类荣誉称号,并经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可评定为A等(校级比例控制在学校毕业生总人数的10%以内)。

 

  安全教育与实践测评实施办法

 

一、测评内容与方式

测评内容包括学生行为表现和学习效果两个方面。

1.  行为表现

行为表现主要包括学生参与学校安全教育(交警的交通安全,学校的法制与人身安全教育,饮食安全等)和每学期一次安全演练的态度、表现、习惯等情况。测评结果分为P、E两等。

   行为表现测评方法:行为表现测评符合以下几个条件中三个及以上者可确定P等,否则为E等。(1)学生在初中阶段必须参加四次以上的学校综合性安全演练(病事假除外);(2)学生在初中阶段须完成《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规定的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六个模块及我校学生安全手册中七章安全知识相关内容的学习;(3)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项安全讲座;(4)参加自救互救技术和心肺复苏培训活动。

2.  学习效果

学习效果的测评主要由老师根据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实践活动过程中表现及

成效,安全知识理论测试的结果进行综合测评。测评结果分P、E两等。测评由政教处、医务室、班主任结合学生自评、互评及理论考试等进行综合评定。

二、测评结果评定:

1.  行为表现和学习效果两方面测评结果均为P等,实践测评结果为P等;若两方面测评结果中含有E等,则安全教育与实践测评结果为E等。

2.  学生在达到2个P等的基础上,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则可评定为A等:

(1)       初中阶段遇到公共安全突发事件或在安全演练中有突出表现者。(由学校评定,比例控制在学校毕业生数的15%以内);

(2)       在参加社会实践基地学习中,掌握公共安全知识全面扎实、学习效果优秀者(由市级或市教育局认定的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与学校考核确定,比例控制在学校毕业生数的15%以内)。

(3)       初中阶段参加县(市、区)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项安全知识竞赛并获奖者。

(4)       初中阶段参加县(市、区)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自救互救技术比赛并获奖者可直接评A。

 

 

 

(三)、运动与健康类

运动与健康测评实施办法

一、学习品质的测评及等级的确定

学习品质的测评主要是根据学生参与课内外体育活动的兴趣、表现及效果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测评结果分P、E两等。

学习品质测评确定方法:学习品质测评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二个条件即确定为P等,否则为E等。(1)学生每学期须达到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时量(病、事假除外);(2)学生能积极参加班级及学校所组织的各项课外体育活动。。

二、运动技能的测评及等级的确定

1.必测项目

(1)排球

排球对墙垫球按体育中考标准执行(见附表)

等级:垫球次数在35次以上(含35次)为合格P等,次数少于35次为不合格E等。

(2)篮球

篮球对角线跑篮。按体育中考评价标准执行(见附表)

等级:男生跑篮在43秒以下(含43秒)为合格P等,时间在43秒以上为不合格E等,女生跑篮在51秒以下(含51)为合格P等,时间在51秒以上为不合格P等。

排球与篮球测试结果为E等的沉重允许补测一次。

2.自选项目范围

每个学生在以下六类中自选二项。

(1)50米跑

场地器材:50米直线跑道若干条,地面平坦,跑道线要清晰,发令旗一面,口哨一个,秒表若干。

测试方式:受试者至少两人一组测试,站立式起跑,受试者听到“跑”的口令开始跑,到受试者躯干部到达终点线后垂直面停表。记录以秒为单位,xx到小数点后一位。

标准:男生8.8秒,女生9.5秒以下为合格P等,以上为不合格E等。

(2)1000米跑、800米跑

场地器材:200米以上田径场跑道,也可以使用其他不规则场地,但必须丈量xx,地面平坦。

测试方式:受试者至少两人一组测试,站立式起跑,受试者听到“跑”的口令开始跑,到受试者躯干部到达终点线后垂直面停表。记录以分秒为单位。

标准:男生4分水35秒,女生4分25秒以下为合格P等,以上为不合格E等。

(3)立定跳远

场地器材:专用立定跳远垫、丈量尺

测试方式:受试者两脚自然开立,站在起跳线后,脚尖不得踩线。两脚原地同时起跳,不得垫步或连跳动作,每人试跳三次,记录其中成绩{zh0}一次。

标准:男生1.93米以上,女生1.49以上为合格P等,以下为不合格E等。

(4)跳绳

场地器材:地面平整、干净的场地一块,地质不限,秒表、发令哨、各种长度的跳绳若干条。

测试方式:听到“预备开始”的信号后受试者用单(双)脚向上跳,同时双手向前摇动绳子,每摇对一回环算一次,绊脚不计数,以60秒累积所跳有效次数为成绩。

标准:男生64次,女生58次以上为合格P等,以下为不合格E等。

(5)排球发球

测试方式:受试者每人在排球场地端线后连续发球五次取得成功次数,测试要求上手发球,下手发球等不限,但不得踩线或过线发球。

标准:男生成功4次,女生成功3次以上为合格P等,以下为不合格E等。

(6)女生仰卧起坐

场地器材:体操垫子或专用测试垫若干块,辅放平坦,秒表等。

测试方式:仰卧于垫上,两脚屈膝稍分开,两手手指贴于脑后,另一人压住脚踝关节处,起坐时收腹抬上体前屈以两肘触及或超过两膝为完成一次。继续仰卧至两肩触垫,接着做下一次动作。记取一分钟内完成的次数。

标准:25次以上为合格P等,以下为不合格E等。

(7)男生屈臂悬垂

场地器材:高单杠(单杠高度以测试者屈臂悬垂脚尖不落地为准),单杠下需要有垫子。

测试方式:听到口令后,双手反握杠,屈臂悬垂下巴超过杠,当测试者伸直手臂或双手离杠停止计时。

标准:40秒以上为合格P等,以下为不合格E等。

三、健康水平的测评及等级的确定

健康水平主要包括学生的体质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卫生习惯等方面。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测评结果,结合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卫生习惯等方面表现综合确定其等第,分P、E两等。

     执行过程:按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登记卡初三学年情况执行

     测试内容:身高、体重、肺活量。选测项目以据文件精神执行。

     评价数值:参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的通知执行

四、综合等第评定

学习品质、运动技能和健康水平等三项测评等第均达到P等的学生,则运动与健康测评等第确定为P等;若三项测评等第中含有E等,则该生运动与健康类测评等第为E等。

学生在达到P等基础上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其运动与健康类测评结果可评定为A等。

1、初中阶段参加过城运会、省运会、市运会各项体育比赛者;

2、初中阶段参加过县(市、区)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类体育项目比赛者;

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为优秀等级者。

 残疾学生凭有效证明,直接视作P等,但不能确定A等。

(四)、探索与研究类

  探索与研究包含信息技术、科学实验操作、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等三个分项。其中,信息技术和科学实验操作测评结果呈现为A、P、E等,鉴于目前学校开设课程的不平衡现象和操作技术上的因素,2010年,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项的测评暂不设A等,测评结果只呈现P、E等。若三个分项测评结果为2A1P或1A2P,则探索与研究测评结果为A等;若三个分项测评结果为3P,则探索与研究测评结果为P等;若三个分项测评结果含有E等,则探索与研究测评结果为E等。

信息技术测评实施办法

一、测评内容和方式

测评内容包括学习品质、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等三个方面。

1.学习品质

学习品质的测评主要由本校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参与课内外信息技术活动的态度、表现和习惯等情况,结合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结果分P、E两个等第。

测评具体内容如下:

(1)积极参加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出勤率达到教学计划规定的课时量。

(2)遵守课堂纪律,不擅自玩游戏或网络聊天。

(3)负责任地、规范地使用计算机。

(4)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能联系实际,进行信息技术应用。

2.理论知识

理论知识主要反映学生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网络文化等方面的程度。测评由学校统一组织,以开卷笔试或网上在线测评方式进行测评。测评结果分P、E两等。测评结果为E等的学生允许补测一次,但其信息技术测评结果不能评定为A等。

3.操作技能

操作技能主要是反映学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测评方式是按题目要求上机完成一个作品。测评结果分P(60分或以上)、E(60分以下)两个等第。测评结果为E等的学生允许补测一次,但其信息技术测试结果不能评定为A等。

二、测评结果的认定

1.学习品质、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三方面测评结果均为P等,则信息技术测评结果为P等;若三方面测评结果中含有E等,则信息技术测评结果为E等。

2.学生在达到P等的基础上,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评定为A等。

(1)初中阶段参加省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竞赛成绩为合格以上者;

(2)初中阶段参加宁波市中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获奖者;

(3)初中阶段参加省中小学生信息技术等级考试获计算机二级以上证书者;

(4)初中阶段参加宁波市中学生纵横码汉字输入比赛获奖者。

科学实验操作测评实施办法

一、测试内容和方式

《科学》教材规定的学生必做的分组实验,实验项目由市教育局选取10个实验,在测评前一周公布。

二、测评组织

由学校组织对全体初三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测评,原则上要求2天完成,具体日期由市教育局确定,首次测评不及格者可申请一次补测,补测在正式测评后一周内完成。

三、测评办法

测评前15分钟,每个学生抽取其中一个实验题目,并分批进入相应的测评场所参加测评。每个实验的测评时间为20分钟。

测评由两名监测人员对应7名学生。扣分分值应由两名监测人员共同商定,并在学生的测评xx上注明扣分点,当场在登记表上记分并签名。

四、测评结果的评定

每个实验总分为20分,其中17-20分可评定为A等,10-16分可评定为P等,0-9分可评定为E等。经补测成绩及格(10分及10分以上)直接评定为P等。

 

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测评实施办法

测评内容包括行为表现和学习效果两方面。

一、行为表现:

1、认真参加每一次学习活动;

2、上好每一堂课,完成老师布置的每一项任务;

3、参与小组讨论或活动,有合作意识;

4、有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探究、创新意识。

根据上述的四个方面,教师结合学生自评、小组互评,进行综合评定,给出合格“P”或不合格“E”。每一小项由三个成绩组成,如果出现4个E及以上,则该生行为表现测评成绩为E,反之为P。

二、学习效果:

主要包括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两方面

1、地方课程学习效果的测评以省编基础教育《地方课程标准》所规定的通用知识和本土相关知识为主,以《我与宁波》(九年级)教材为本,由学校命题,采取纸笔开卷测试形式,达到60分以上确定为合格“P”,60分以下确定不合格“E”;允许得E的同学补测一次,达到60分以上确定为P等,仍在60分以下确定为E等。

2、学校课程由学校统一部署,以德育为主要内容,通过学校的各项讲座、主题班会课等多种受教育的途径,并结合实际情况,写一篇关于爱国教育、环境教育、国防教育、健康教育、理想教育等方面的文章,要求有自己的观点、体会。教师根据文章的水平、层次,确定P或E。

行为表现和学习效果两方面测评结果均为P等,则本项测评结果为P等;若两方面测评结果中含有E等,则本项测评结果为E等。

三、综合等第评定

教师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和学习效果二方面测评等第均达到P等的学生,则探究与实践等第确定为P等;若二方面测评等第中含有E等,则该生探究与实践等第为E等。

 

                                                                                             李兴贵中学

                                                                                                2010.3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李兴贵中学2010年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案_傻逼死孩子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