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春:非主流前围棋国手兼世界{gj}[99读书人论坛] -- Powered By ...

 

 

艾斯衍的那篇《春兰“蠢兰”,马晓春“马晓蠢”》已在《体坛周报》上刊登一个月,有些话还是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棋界诸公,各有特色。我本人与他们并无私交,但从八、九岁起偏好围棋,也从报刊书籍上了解一些,如:藤泽秀行风流嗜赌又大爱无疆;曹薰铉盛时收徒又哼歌脱袜;聂卫平独霸擂台又狂言无忌……

这种多元的姿态,才应是棋界乃至整个社会的常态。

回到中国围棋界,常昊的温润如玉和俞斌的低调踏实固然讨人喜欢,那马晓春的天纵棋才和潇洒恣意也没那么讨人嫌吧。

艾斯衍同学似乎为马晓春指明了一条人生道路:要么如老聂般“不亦乐乎地参加任何一项比赛”,要么象木谷实、权甲龙“沉下心来培养后辈”。

几十年前,胡适给陈独秀的一封信中写道:

“因为争自由的{wy}理由是:异乎我者未必即非,而同乎我者未必即是;今日众人之所是未必即是,而众人之所非未必真非。”

与一线参赛和退而授徒相比,“近乎艺术家的生活方式”也许更适合马晓春,旁人又何必不知天高地厚的作出是非判断呢?

我喜欢那个与小林光一咬牙搏杀最终扳倒日本棋圣的春哥,但我也喜欢这个屡败于李昌镐后急流勇退忘情于江湖的马晓春;特别是在这个几乎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坚忍不拔”作为{wy}优良品质的时代。因为,我们也需要一种退隐山林的逍遥。

 

其实,要说马晓春安心逍遥也未必,可在他想做事情之前或做了事情之后,却总有奇怪的声音或裁决冒出来。

2008年“易帜门”事件

()

()

在我看来,“易帜门”事件的过程,大约可以如此概括:

聂家军围甲降级,马晓春援手仗义,围乙夺冠再升级,远赴河北相分离,棋牌中心出裁决,何人管萧山利益。

2009年竞聘失败

其实,无论竞聘规则或结果有何争议,总也算堂堂正正,但华以刚将马晓春上任以来中国围棋获得的好成绩总结为:“综合国力的发展、社会的支持、棋手自身的钻研和国家队教练班子的努力”,再加上一句“并不全是一个人的功劳”,则有些刻薄。

()

    2009年四代棋王争霸赛风波

号称“四代棋王争霸赛”的“生活家杯”围棋邀请赛,没有邀请马晓春参加,马晓春认为其中被邀请的俞斌不能算作一代棋王,在自己的博客中发牢骚。艾同学认为“一项名为‘生活家杯’的邀请赛”仅是“被媒体称为‘四代棋王争霸赛’”,所以马晓春是过度反应了。但这里的“媒体”,却是有官方色彩的“中国棋院在线”。这就好比CCTV报道“中国直辖市运动会”,却没把上海纳入一般,上海人民怕也要大叫“乃依组特”了吧!

()

人民网有篇文章,把马晓春归入棋界“特权阶层”,可从近年来这些事件看,说他是弱势群体都不为过。套用郭德纲的说法,马晓春就是一“非主流前围棋国手兼世界{gj}”。

()

    马晓春被非主流,钱宇平病退,芮乃伟出走,和风光无限的古力、常昊相比,他们都是围棋界的“少数人”。再套用一句胡适先生的话:“民主的生活方式,在政治制度上的表现,好像是少数服从多数,其实他的最精彩的一点是多数不抹杀少数,不敢不尊重少数,更不敢压迫少数,毁灭少数。”

    马晓春的行为并非是被宠坏的孩子在发嗔,恰恰相反,是他被之后的表达。“少数人”在自己的地盘发篇博客,怎么就令“世人心寒”?

 

弱势群体在博客上说说自己的看法,是他{zh1}的权利(自焚除外)。如果有人不同意,xx可以留言反驳,或自写博客,这是对双方言论自由的保障和规范。一般而言,持不同意见的双方,在发表言论的平台方面,应该遵循“对等”的原则。否则,一个人站在门口骂几句街,而另一个人则到CCTV上去回骂他,就是严重的不公。

马晓春虽然是个名人,但他的博客和发行量上百万份的体育大报相比,还是严重不对等的平台。《体坛周报》以A3版几乎半版的篇幅来指责他,特别是在体坛围棋记者谢锐和马晓春恩怨未了的时节(骂猪门),我看就很有公器私用的嫌疑。

 

我读《体坛周报》已超过15年,其中错过的期数可以个位数计算。但从“阿特金森辱华事件”开始(英国人阿特金森对中国妇女有疑似不敬言论,体坛周报将其上升到可能影响伦敦申奥的高度,并以几个头版报道),体坛就似乎有“政治不正确”的倾向,真怕它变成《环球时报》第二啊!

 

 

附:

春兰“蠢兰”,马晓春“马晓蠢”?

■特约评论员艾斯衍

马晓春九段最近的火气越来越大,说话也越来越出格。第8届春兰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刚刚在北京结束前两轮,他就发表博文,将春兰杯故意写成“蠢兰杯”,依然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之势。

其博文中这样写道:“前一阵的博客有点离题,现在回归正道该说说围棋了。‘蠢兰杯’27日、29日进行了二轮……由于蠢兰杯的比赛时间是周六和周一,周六是休息日我不想出门,就在网上随意看看,周一不巧赶上限行,因此这两场我都没有去现场,当然,主要原因是蠢兰杯搞得比较差,我没有兴趣去,如果是富士通杯,那我无论是xx还是限行都会去现场观战!”

在马晓春看来,春兰杯搞得比较差才是他将之称为“蠢兰杯”的原因,但究竟“怎么差”,博文中并未提及半句,他的说法是“点到为止”。

大凡高人说话,多为“点到为止”,但这次马晓春显然不能算是高人。将目前大陆举办的{wy}的世界围棋大赛春兰杯称作“蠢兰杯”,言语偏激刻薄,足以显示出其修为品位。如果春兰杯赛制有所不足,办赛有所不周,你大可大大方方提出,何必加以“蠢兰”恶名?若论赛制,春兰杯和富士通杯如出一辙,甚至春兰杯在发放棋手生活费及参赛奖金方面,只比富士通杯做得更好。春兰杯赛期间,棋手及与会人员从到达到离开之日,全部以每天100美元标准发放生活费,但其他世界围棋大赛,总要掐头去尾,这点马晓春本人不可能不知道。

春兰杯赛期间,棋手的住宿、出行都由春兰公司照顾,面面俱到;比赛结束,立即发放对局费和奖金。说到热情厚道,春兰杯在世界围棋大赛中xxxx。那为何在马晓春口中,春兰杯竟是如此不堪,而和春兰杯赛制相差无几的富士通杯却又如此招他喜欢,都到了“如果是富士通杯,那我无论是xx还是限行都会去现场观战!”的地步?

马晓春{zh1}一次参加春兰杯在8年前,以种子选手身份直接进入第二轮比赛的他不敌日本棋手结城聪九段,从此告别春兰杯。不仅春兰杯,02年后马晓春几乎没能再有参加世界大赛的资格,07年他参加三星杯赛,那还是主办方给了他外卡的缘故。

春兰集团对马晓春此次突然发飙之举也憋屈纳闷,他们办赛只与中国棋院公对公,并不与棋手本人接触来往,何事让马晓春如此记仇?憋屈了8年后才喷发出来?其实细究起来,倒是马晓春有对不起春兰公司之处,第2届春兰杯决赛,马晓春与日本棋手王立诚九段争冠,在1比0{lx1}的大好局面下,连失两局,王立诚逆转夺冠。{zh1}一局,马晓春半目惜败,直至{zh1}关头,他只要走对次序,依然是他半目胜的局面。

输了棋,难免难过,尤其是半目惜败,但马晓春将其难过之情推至{jz},拒绝参加闭幕式,任谁叫门,一概不开。事后他的解释是:“颁奖是给{gj}颁奖,亚军本就不该参加。”问题是,这样的说法恐怕他自己也不认可,因为他很快就发表了一份公开道歉声明。

除此之外,马晓春和春兰杯还有什么过节呢?那大概只有马晓春本人心里清楚了。

但不能不说,马晓春还是过于敏感意气甚至不识大体了。一位加拿大网友北飞2010在新浪网留言:“这家伙像一个任性的5岁小孩,也就是一个高智商的低能儿吧。”就以马晓春{zh1}一次现身的世界大赛三星杯来说,第3届三星杯决赛他2比3不敌韩国天才李昌镐,事后将其迁怒于主办方更改赛程,加上三星杯赛地三星研修院清冷僻远,他冲冠一怒,不参加三星杯赛了!

2009年初,马晓春经历国家围棋队总教练竞聘与第二次婚姻两大失败,性情更显乖张。一项名为“生活家杯”的邀请赛被媒体称为“四代棋王争霸赛”,没有邀请马晓春参赛,他在博文中将愤懑发泄在现任国家围棋队总教练俞斌九段身上,“说到天边也不可能轮到俞斌吧。”一家报纸写了一句“俞斌曾与马晓春一起统领一个时代”,招致他大骂,“这个记者要不就是受贿拿了好处,要不就是脑子进水得赶紧洗脑了。”而后他将矛头直指中国棋院:“我认为举办这个别有用心的比赛,是为了从根本上抹杀、甚至想全盘否定我在中国围棋界的成绩。”

马晓春这无名火发的,人家主办方从未宣称“棋王争霸赛”,仅仅是一个邀请赛而已,你发那么大火何苦呢?你的成绩也是谁想抹杀就能抹杀的吗?

2009年6月春兰杯决赛,常昊2比0胜李昌镐,首次登顶春兰杯。马晓春在博客中写道:“{dy}局时网上有报道说,大李身体不佳感冒又有点发烧,这么说来这回比赛能圆满结束还真要感谢运气。”可事实偏偏是,赛后李昌镐自称他那几天身体状况{zj0},并无感冒发烧一说。当年被李昌镐长期压制、并自动放弃抵抗的马晓春在后辈常昊打败李昌镐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是一股股酸劲。

性格即命运,马晓春在2005年7月担任国家围棋队教练组组长时,因为岗位报酬偏低,他以“付出回报不成比例”为由,在组织了两三次集中训练和研究之后,再无任何动作,自解为“见好就收”,实则无所作为,兼之他自陈的“我知道自己不得人心”,结果在2009年初总教练竞聘中,惨败于俞斌。在国家队棋手们的xx中,马晓春获得的票数仅仅是一个零头而已。

竞聘失败,马晓春当即找国家队要棋盘棋子,说是以后要好好练棋,但至今他几乎放弃了所有国内比赛,在老聂不亦乐乎地参加任何一项比赛之时,马晓春做起了真正的逍遥隐者。退而言之,他如果能像日本木谷实、韩国权甲龙一样,沉下心来培养后辈,打造出中国的“木谷道场”,也不失为展现自身棋才、向世人证明自己的韬光养晦之路。

然而,以马晓春近乎艺术家的生活方式,注定与起早摸黑、苦行僧似的围棋教育无关。他的优雅清高在众叛亲离似的孤独落寞中,蜕化为刻薄谩骂,很难相信,对于一个雪中送炭、赞助围棋的企业,一代围棋领军人物马晓春不怀感恩之心也就罢了,何至于满怀仇怨般地以“蠢兰”之恶语辱之?这怎不令春兰寒心,又怎不令世人心寒?

一个人如果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想说就说,想骂就骂,如果少不更事,那是可爱;但如果是一个46岁的成年人,那岂是一句“宠坏了”、“没长大”所能解释了的?

郑重声明:资讯 【马晓春:非主流前围棋国手兼世界{gj}[99读书人论坛] -- Powered By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