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儿时的游戏

                         五十年代儿时的游戏

                                  (文中图片乃本时代)

                                (1)我的乾坤圈 

                            ------ 滚铁环

    小时候,《哪吒闹海》对于儿童,是深入人心,尽情地发挥想象:飘舞的红领巾,就是那混天绫,自己就是那哪吒;滚铁环时,当是执掌着乾坤圈;小朋友们三五成群,鱼贯地滚动着铁环,在街面上来往穿梭,轻快地跑来跑去,感觉就像是踏着风火轮,那样的风风火火。

    一般的铁环,多是箍木盆时卸下的铁丝绳,有时接缝很大,滚动时还要认方向,要不然就会卡住,不好转动。我的父亲,不知从哪儿给我弄了一个铁环,大约十五毫米宽,五毫米厚,几乎看不到接缝,滚起来,叮铃叮铃响,声音十分悦耳,那是个真正的铁环,令同伴们很是羡慕。

    滚铁环熟能生巧,能轻松地过门槛、过小沟、避行人、走直线、绕小圈,看谁滚得{zh0},十分有趣。

    滚铁环用的钩子,一般都是小孩子自己用铁丝做。很小的时候,我的钩子做得就和别人不一样。别人的钩子都是“U”形,我自己做的是“V”形。我是想,“U”形的钩子,铁环好在里面两边晃动,而“V”形的就不会这样,方向性特好,而且做的时候,只需弯一道弯就成了。

    几年后,学到“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时,想起做滚铁环的钩子,我就认为,世上的事情,方法很重要,只要方法好,就可以做到多、快、好、省。

    小孩在玩耍时,总会衍生出重重乐趣,我们在滚铁环时,就像在舞台上唱戏,就像在银幕上演电影,时常还唱着“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会想到自己俨然是敌后武工队,是铁道游击队,来去一阵风,毫无畏惧,所向{wd}。

    多少年后,当看到电影《小兵张嘎》,小兵张嘎在白洋淀的木船上,扛着木头枪,雄纠纠地踏着步,唱着“老乡们老乡们快快参加八路军”时,我便想起小时候滚铁环的游戏。 

            

                

                                  (2)打陀螺

                           ------ 得 

    似乎对陀螺情有独钟,武汉儿童把陀螺叫“得乐”,我老家更胜,把陀螺叫“百乐”,叫人大有“百事可乐”的联想。

    武汉人说“得乐”时,“得”字发阳平,“乐”字发上扬的轻声,近似于阴平调;武汉人常把“得意忘形”、“忘乎所以”、“喜得(武汉话发音dai阳平或de阳平)了”、“屁颠屁颠(喜屁了)”也说成“得乐”,不过这里的“得”发上声(第三声),“乐”字发下降的轻声。

    初学打“得乐”,将鞭子在“得乐”上绕两三圈,一手拉紧鞭子,一手食指和中指托住“得乐”锥体,大姆指压在“得乐”上面,将“得乐”按在地上,将鞭子一拉,“得乐”就发转了。

    熟练以后,还可以发“飞得乐”,就是不在地上发,直接在手上就可以发转,随即丢在地上。注意要平稳地丢在地上,否则就发不稳。

    还可以“得乐”搬家:两手扯住鞭绳,在转动的“得乐”前面,将锥体底部兜起来,迅速挪到另一个地方,“得乐”还会继续转,这样就可以越过障碍了。

    现在通常将“得乐”,嵌入钢珠,这有时会脱落。我们那时用的是一种鞋钉,这种鞋钉是木屐底面特用的,既耐磨又不会脱落,现在已见不到了。有时找不到这种钉子,就拿普通铁钉代替,因为普通铁钉底面是平的,钉在“得乐”上,一鞭子打去,“得乐”跑着老远。

    打“得乐”用的鞭子,五十年代没有尼龙绳,常常用棉索线,打不几下就毛了断了,打得也不太响。那时用麻绳算最经用。打大“得乐”时,在鞭子上打几个结,打起来特别带劲,现在想起来,是因为增加了磨擦力的缘故。

    墨水瓶也可以当作“得乐”玩。

    那种高脚瓶,打起“得乐”来,几乎在原地打转,无论怎么抽打它,就是舍不得离开你,就像个不听话的小孩儿,大人再怎么打他,都不肯离开,摇摇晃晃地直跳脚,像跳芭蕾舞,很是搞笑。

    在“得乐”的表面粘上彩色的小纸片,旋转起来,像彩虹一样,十分夺目,特别叫人兴奋。

    在上面随便涂上粉笔,转起来白晃晃的,显得特别旋(线---- 快)。

    什么东西到了儿童手里,就会附带儿童竞技好斗的天性。

    那时候玩“得乐”,特别喜欢“打斗”,两个“得乐”擂架时,如果大小不相上下,撞将上去,会等距离弹开,二人再次挥鞭,又撞拢去,再弹开,如此反复,大有一搏。要是哪个鞭子打得不勤,打得不力,“得乐”就转得没对方旋(老武汉话叫“线”),就会被对方擂得淹淹一息,然后栽倒在地。

    如果一大一小,“小巫”见了“大巫”,就会被撞得老远,甚至还可能撞破。补救的办法只有不断用力加鞭,尽量让小“得乐”转得更旋(线),才有可能以小胜大。如果“巨无霸”毫不留情,大打出手,不依不饶,那就像轻量级对重量级,打斗的场面很是滑稽可笑。

    “巨无霸”有时乱闯,像火牛阵,把小“得乐”撞得七零八落,纷纷倒地,或者撵得到处跑,甚至无影无踪,不知去向。没有办法,打小“得乐”的就你一下,我一下,七手八脚,抽“巨无霸”的反鞭,{zh1}把人人喊打的“美帝”赶走,天下就太平了,也公平了。

    正手和反手擂架,越打越欢,两人同时抽打,鞭子还会缠绕起来。

    冬天结冰,在冰上打“得乐”是最有趣的,轻轻一鞭子,就可以将“得乐”抽得老远,把铮亮如镜的冰面磨出一道道白印,很像现在冰刀划过的痕迹;孩子们在冰上飞快穿梭,冻得红朴朴的脸,缭绕着呼出的白汽,如喷气式飞机划过长空,很是热闹和壮观。

    有的的孩子打“得乐”时还骂人,一面狠狠地打,一面骂欺负他而自己又打不过的人,有时候被敏感的“仇人”听到,还会招来报复。这种发泄也许是一种心理调养吧!在电视上看到西方国家有这样的娱乐,把国家元首的偶像供有怨气的百姓殴打,不知这种办法是否真能缓和矛盾,还是推波助澜反倒滋长对当局的不满?

    后来读书在学到“指桑骂槐”这个成语时,有的小孩儿不懂,我却很快想起打“得乐”骂人的故事,便心领神会。

    电影《青松岭》里,长鞭一甩,叭叭地响,唱着《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的歌,有时便想起小时候,扬鞭打“得乐”那欢快清脆的叭叭(pia pia)声。

           五十年代儿时的游戏

          

          

          

                            

                             (3)买房买田的游戏

                               ------- 跳房子   

    跳房子也说踢房子。武汉跳房子大概有两种,一种是“飞机房”,一种是“洋房子”。跳房子的游戏大致玩到十岁上,后来就玩别的游戏了。

    这里只说说“飞机房”。(参见文后图片)

 

    “飞机房”有一个穹顶,我们湖北叫“黄鹤楼”,第四格和第五格并列,第七格和第八格并列,是“飞机房”的翅膀。在儿时的想象中,飞机像蜻蜓一样,有两对翅膀。武汉的飞机房,{dy}格的底边两头,有一对呈“八”字形对称的直线,游戏时“争头”不能踩过这道线。

    “飞机房”的玩法也不都整齐划一,不同的细则须事先交代好。

 

    五十年代玩“跳房子”多是在软地上,用石子或小刀在地上划出规定好的“房子”,如果在硬地上,比如地板或水泥地上,就用粉笔画。然后准备“碑”。

    “碑”多是瓦片、瓷片或较扁平的石子,我老家叫“碑儿(儿化音beir)”,武昌儿化音叫“be 阴平”,汉口儿化音叫“波(bo)”,五十年代的老汉口话儿化音叫“鳖”“ibie阴平”。武汉的女孩子后来多用沙包。

 

    开始要“争头”。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玩的人背对“房子”,在{dy}格外,“八字线”内,一一向后掷“碑儿”,如果压了线,或掷出“房子”外,就叫“死了”,也叫“sai(上声)”了,同篮球赛的“界外”;如果抛到格内,则以格子的数字大小为顺序;如果抛在同一个格子内,就以上方为大。

    另一种是:面对“房子”,向“黄鹤楼”内“踱碑儿”,武汉叫丢(碑),按碑儿的前后定顺序。压线和出界就排后,其中也以先为大。

 

    跳的时候,脚和“碑儿”始终不许压线和出界。

    先把“碑儿”丢到{dy}格(以后分别丢到第二格、第三格......直至第九格“黄鹤楼”),单腿跳入,将“碑儿”依次踢到第二格、第三格、……{zh1}踢进“黄鹤楼”。

    将“碑儿”拾起,跳起转身,双脚呈骑马式,同时分别落入第七格和第八格。

    一只脚踏入第六格,又跳起,双脚呈骑马式,同时分别落入第四格和第五格。

    单脚跳入第三格、第二格、{dy}格,{zh1}跳出“房子”。

 

    接着把“碑儿”丢到后续格子,分别重复以上过程。

   升到第九格(黄鹤楼),就可以盖房买田了。

 

    先将“碑儿”丢进“黄鹤楼”,跳到第七格和第八格呈骑马式时,双脚步跳起转身,蹲着将背后“黄鹤楼”内的“碑儿”拾起。再按上述规则返回“房子”外。

    再绕“房子”跳一圈,再在起始位子,背对“房子”向后掷“碑儿”,“碑儿”掷到哪一格,哪一格就成了你买的房或值的地。如果掷出界外或压了线,就得等下个轮回再掷。

    盖了房买了田,就是自己的家,就可以在里面双脚休息,而别人就只能跳过。要是得到允许,喊一声“借”,就可以经过人家的房和田。

 

    买了连在一起的格子,别人无法跳过,又不许借,输赢就已注定,游戏就结束了。

    如果允许借路,就以盖房买田最多者为胜。

 

    “跳房子”游戏反映过去年代人们对人生的基本愿望和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小时候,大人们不喜欢小孩子踢房子,总是埋怨把鞋子踢破了。有的孩子为踢房子没少挨打挨骂,于是有时干脆打赤脚,踢破指甲脚指出血也时有发生。

    想起小时候那个年代,穿着小兵张嘎那样的衣裳,打着赤脚,踩在柔软的泥土地上玩踢房子,那种乡土气息,现在的儿童恐怕很难体会得到。

 

          

           五十年代儿时的游戏

                                    明星周迅陪小女孩儿跳房子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五十年代儿时的游戏】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